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气层岩石流速敏感性评价实验的新方法王尤富乐涛涛K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王尤富等.与层岩石流速敏感性评价实验的新方法.天然气工业.2009,29(10).80-82.摘要气体通过气度岩石流动的流速敏感性评价实验结果是璘定、藏合理采气速度的重要依据.目前的气层岩石流速致惑性的评价方法均没有考虑气体通过岩石的滑动效应对渗透率的影响。为此根据伉体通过岩石孔道中的流动特性,提出了气体通过岩石流动的流速敏感性的理论,介绍了气层岩石流速散感性评价实验的新方法,包括气层岩石流速敏感性评价实睑的步骤以及临界流速和速敏损害程度的确定。该新方法考虑了气体通过岩石的滑动效应对渗透率的影响,利用气体在不同流速下流过岩石的渗
2、透率的变化来直接评价岩石的.流速敏感性,这避免了目前的气层岩石流速敏感性的评价方法的不足。选取平湖浊区某凝析气藏的岩样进行流速敏感性的评价,其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是可行的.关缱词气层流动速度浅界速度气体地层损害实验评价方法DOI:10.3787/j.issn.1000-0976.2009.10.025作者简介:王尤富,1960年生.副教授;从事油气田开发及教学工作.地址:(434023)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号.电话:0716)8060457。Email:wangyoufu20010引言储层岩石的流速敏感性(流体流动速度的变化引起地层微粒运移、堵塞吼道,导致渗透率下降的现象)是合理开采油气藏的重要
3、依据。实验室利用液体(煤油或地层水)作流动介质评价油层岩石敏感性的方法已有详细的介绍且油层岩石液体流速敏感性评价实验结果已得到各油田的广泛应用文献4、5介绍了将液体作流动介质测定岩石的临界速度转换为气体通过岩石流动临界速度的方法,文献6介绍了用气体作流动介质评价气层岩石流速敏感性的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均没有考虑气体通过岩石流动与液体通过岩石流动的差异.即气体通过岩石孔道的滑动效应对渗透率的影响.其实验结果与实际气层岩石的流速敏感性将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笔者根据气测渗透曜的基本特性.解释了气体流速敏感性对气测渗透率影响的特征,从而提出了气体通过岩石流动的流速敏感性理论,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气层岩石流
4、速敏感性评价实验的步骤和确定气体流速敏感性评价指标的方法,以达到正确评价气层岩石流速敏感性的目的。实际气层岩样的流速敏感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所介绍的气层岩石流速敏感性评价实验新方法是可行的。1气体通过岩石流动的流速敏感性理论1.1气测渗透率的基本特性气体通过无微粒运移的岩石流动时,由于气体的滑动效应的影响,使得用气体作介质测定的岩石的渗透率大于用液体测定的岩石的渗透率,旦气体测定的岩石渗透率随平均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为了消除滑动效应引起的气测渗透率与液测渗透率的差距,文献介绍了气测渗透率与等价液体渗透率的计算公式:K.=Ks(l+6/T)(I)式中:K.为平均压力下气测岩石的渗透率.pm2;K-
5、为岩石的等价液体渗透率.“nF;。为与岩石孔道大小和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所决定的系数.小数;/,为气体通过岩样的平均压力=(p+化)/2,Pi为岩样入口压力为岩样出口压力,MPa。由式(1)知,用气体作介质测定无流速敏感性的岩石渗透率时,渗透率与平均压力的倒数成直线关系,如图1中的曲线1所示。1.2流速敏感性对气测渗透率的影响实际储层岩石中,总是存在一些随气体流动而运移的微粒,当气体通过岩石流动的流速增大到某一值时,附着在岩石孔道表面的微粒或松散的微粒图1气测渗透率与平均压力倒数的关系图在气体的拖曳力作用下产生运移,微粒运移到细小的孔隙喉道处将堵塞气体的流动通道,减小了气体通过岩石流动的能力,在
6、此流速下测得的气体渗透率将小于由公式(1)所确定的气体的渗透率;随着气体流速的增大,微粒运移堵塞愈严重,气体渗透率减小的程度愈大,气测渗透率与平均压力倒数的关系将出现图1中曲线2所示的特点。国内外实验室用气体作流体介质测定岩石的渗透率时,岩石出口端压力Pz一般小于200mm水柱(2X10-3MPa)。因此,由以上分析结果知道,实验室通过增大气体的流量,即岩石人口端庄力的增大,测定不同流量(与P对应)下的岩石的渗透率,能够根据气测渗透率的实验结果确定岩石中是否存在气体流速敏感性:若增大气体的流量时岩石中无微粒运移,即岩石无流速敏感性,则测定的Kb与1/p的关系如图1中曲线1所示;若增大气体的流量
7、时岩石中有微粒运移,即岩石有流速敏感性,则测定的K*与l/p的关系如图1中曲线2(在小流量即大1/P.下与曲线】重合)所示。2气体流速敏感性评价实验方法2.1流速敏感性评价实验步骤气层岩石流速敏感性评价实验主要步骤是:将洗油烘干的岩样放入岩心夹持器中,实验中保持岩心夹持器环压大于岩样进口压力的23MPa,以氮气为流体介质,将气体以5mL/min的流速通过岩样.当岩样入口端和出口端压力以及岩样出口流量稳定时,记录岩样入口端和出门端压力以及气体的流量值,计算平均压力倒数和渗透率;依次将气体以每分钟12.5mL、25mL、37.5mL、50mL、75mL、100mL、200mL、300mL、400m
8、L、500mL、600mL的流最通过岩样,计算出各个气体流量下的平均压力倒数(1/P-)和岩样的渗透率(K叩);绘出实测气体渗透率与平均压力的倒数的关系曲线(图1中曲线2)。2.2流速敏感性评价指标的确定2.2.1临界流速作实测气体渗透率与平均压力的倒数的关系曲线直线段的延长线(图1中曲线1所示),在延长线中读取各平均压力倒数下的渗透率(KmIi);计算各平均压力倒数下的值(/)(3)式中:为气层岩石的临界线性速度,m/d;A为岩石的截面积,cm?件为岩石的孔隙度,。2.2.2速敏损害程度流速敏感性引起的储层损害程度由渗透率损害率的大小来确定,即:=(/)2/K,(4)式中:殊为流速敏感性导致
9、的渗透率损害率,小数;(KQa,为大于临界流速的某气体流速下最大的Kg,值iKi为(Kgi)m所对应的Kgu/zm2o根据文献口提出的流速敏感性损害程度的确定方法,由表1可以确定气层岩石速敏损害程度。表1气层岩石速敏损害评价指标表渗透率损害率损害程度0.71强速敏3气层岩石流速敏感性评价实例选取平湖地区某凝析气藏J岩样,利用上述实验方法,在温度为25T下用氮气作流体介质,实测该岩样气体渗透率与平均压力的倒数的关系,曲线见图2中曲线1,作图2中曲线1直线段的延长线(即图2中曲线2)。由图2可知.当平均压力倒数为0.41(平均压力为0.245MPa,对应的气体流量为400mL/min)时,曲线1所
10、对应的渗透率(J岩样实测气体渗透率)为12.5X1O3曲线2所对应的渗透率(J岩样无速敏影响的理论气体渗透率)为14.1X10-3pn?,理论气体渗透率与实测气体渗透率的差值与理论气体渗透率的比值等于11.34%,大于10%,由此可知J岩样实验室温度和压力下的临界气体流最为400mL/min;当平均压力倒数为0.33(平均压力为3.0MPa,对应的气体流量为600mL/min)时,J岩样实测气体渗透率为10.7XIO3/im。理论气体渗透率为13.7X10-3渗透率损害率等于21.89%。因此可知J岩样气体的速敏损害程度为弱速敏损害。图2J岩样气测渗透率与平均压力倒敷的关系图4结论1)综合考虑
11、了气体通过岩石的滑动效应以及气体流速敏感性对岩石渗透率的影响,提出了用气体作流动介质评价气层岩石流速敏感性的实验新方法。2)气层岩石流速敏感性评价实例结果表明,笔者介绍的新方法是可行的。参考文献.1宋向程.油气田开发标准M.合订本口.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2宋汉华,王尤富,江厚顺.等.中原油田濮67块沙三中低渗透油藏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J.新厦石油学院学报,2004,16(3):37-39.3李克向.保护油气层钻井完井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4李如金.气体合理天然气流量的确定方法气体流速敏感性实验口.夭然气工业,2060,20(6):106-107.5李治平,赵必荣,张
12、敏渝.气藏岩石速敏实验数据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J.钻采工艺.1998,21(6):39-40.6陶红,曹珍,梁爱武.气藏岩心气速敏实验方法与应用初探J.钻采工艺,2003,26(4)191-92.7洪世铎.油藏物理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修改回稿日期.2009-07-24编辑韩晓渝)发展前景广阔的碳捕捉和封存技术2009年10月13日,第三届碳封存领导人论坛CSLF(CarbonSequestrationLeadershipForum)部长级会议在伦敦开幕。与会的多国部长都呼吁应重视发展及商业化利用碳捕捉和封存(CCS)技术以应对气候变化.所谓CCS技术指的是碳捕捉和封存技术,
13、即将能源工业和其他行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分高、搜集并集中埋存于地F数千米的地层中与大气隔绝.这顼技术的英文全称是CarbonCaptureandStorage,缩写为CCS(以下简称CCS技术).目前,CCS技术尚未成熟,仍处于研发阶段,但是该项技术的发展前景极其广阔.据专家预测,这项技术最多可令全球发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90%。2009年5月.全球第一家经改造而配备CCS技术的发电厂在法国南部落成。这座电厂位于法国拉克,能源巨头道达尔对其中的一个煤气锅炉进行了升级.每年将有6万吨二级化碳从这里被运送和存储到其附近一座被废弃的天然气田.这将是世界上第一条完整的碳捕捉链:首先燃烧天然气,然后分离出燃气中二氧化碳,最后将其深埋地下。目前主流的碳捕捉工艺按操作时间可分为三类: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其中燃烧中捕捉是最佳的选择.燃烧前捕捉实现起来最为复杂,而燃烧后只能捕捉到排出二氧化碳的10%,既不经济,也不节能.“碳封存则需要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铁站重点应急演练项目计划
- 原木影视场景搭建材料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子商务安全解决方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客服质检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翻译设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矿石磁选与电选智能控制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职业暴露(锐器伤)应急预案演练脚本(2篇)
- 专业准入实施管理办法
- 资产管理办法公示结果
- 行政住宿预订管理办法
- 手机短拍摄制作培训
- 《电气安全之接地保护》课件
- 护理交接班缺陷
- 2025年湖南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赛事承办、体育比赛组织策划投标方案
- 日间化疗相关管理制度
- 骨折的急救处理与操作
- 食源性疾病培训课件完整版
- 2025年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的多机器人协作与任务分配优化策略的实践探索可行性研究报告
- 派驻国外员工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车身控制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