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的研究.docx_第1页
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的研究.docx_第2页
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的研究.docx_第3页
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的研究.docx_第4页
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的研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的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河南省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日益扩大,居民整体的消费倾向和消费需求也不断下降。为了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本文构建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统计模型,结合河南省1980-2011年的数据,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论证了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河南省整体消费不足的根源,并据此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消费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费倾向时间序列在做回归的时候会产生虚假回归,因此,在做进一步的研究之间必须先对两个序列进行平稳

2、性检验。表1和表2是对城乡居民收入比和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这两个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所得的结果。表3和表4是对城乡居民收入比和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这两个序列一阶差分后的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入和T分别表示城乡居民收入比和平均消费倾向。入和AT分别表示城乡居民收入比和平均消费倾向这两个时间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当显著性为5%的时候,入和T两个序列的ADF检验值都都大于此时的临界值,说明存在单位根,这两个序列为非平稳序列。因此,对这两个序列进行一阶差分,仍然取显著性为5%,此时入和AT两个序列的的ADF检验值都小于的临界值,说明此时已经不存在单位根,因此,一阶差分后的两个序列人和AT为平

3、稳序列,即城乡收入比序列人和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序列T为一阶单整序列。表1城乡居民收入比序列(X)的单位根检验ADFTestStatistic-1.9172321%CriticalValue*-3.66615%CriticalValue-2.962710%CriticalValue-2.6200表2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序列(T)的单位根检验ADFTestStatistic-0.7124701%CriticalValue*-3.66615%CriticalValue-2.962710%CriticalValue-2.6200表3阶差分后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序列(入)的单位根检验ADFTestStatisti

4、c-3.5116001%CriticalValue*-3.17525%CriticalValue-2.966510%CriticalValue-2.6220表4一阶差分后的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序列(AT)的单位根检验ADFTestStatistic-4.7512121%CriticalValue*-3.67525%CriticalVa1ue-2.966510%CriticalValue-2.6220(-)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是一种用来分析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方法。本文使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目的的是为了检验城乡收入比序列人是否是平均消费倾向序列T变化的原因。在此,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就是

5、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的结论仅仅是存在于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实际存在的因果关系。虽然它也可以作为支持真正的因果关系的一种依据,但是绝对不可以用来最终肯定或者否定某种因果关系。同时,虽然格兰杰检验得到的因果关系与实际的因果关系有些不同,但是这并不干扰其检验结果的价值。因为格兰杰检验得到的因果关系在统计上也是有意义的,对于经济的发展和预测等依旧有很大的用途。表5滞后一期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NullHypothesis:ObsF-StatisticProbabilityXdoesnotGrangerCauseTTdoesnotGrangerCauseA,314.387741.

6、259360.045370.27130表6滞后两期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NullHypothesis:ObsF-StatisticProbabilityTdoesnotGrangerCauseX人doesnotGrangerCauseT303.978571.568290.039790.22822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必须是在平稳的变量序列之间或者是在有协整关系的非平稳的变量序列之间才能进行。而在本文中,两个变量序列滞后一期之后均为平稳序列,因此,可以认为符合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条件。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的显著性水平为5%的情况下,当滞后期分别为1期和2期时,检验结果都是接受“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不是

7、城乡居民收入比的原因”,拒绝“城乡居民收入比不是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原因”。可见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引起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滑和消费需求下降的原因。(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由上文的分析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下降,为了更深层次的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居民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将居民平均消费倾向T作为因变量,代表居民的消费需求;将城乡居民收入比入作为自变量,代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建立这两个变量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同时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具体的方程表示如

8、下:匕"+0X3其中,匕表示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X,表示城乡居民收入比。城乡居民收入比和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数据见附表1和2o模型的结果如表7所示:表7线性回归结果表VariableCoefficientStd.Errort-StatisticProb.C0.8520220.01516956.168370.0000X-0.1132630.016047-7.0581300.0000R-squared0.824141Meandependentvar0.761865AdjustedR-squared0.811613S.D.dependentvar0.074265S.E.ofregressio

9、n0.046283Akaikeinfocriterion-3.247643Sumsquaredresid0.064262Schwarzcriterion-3.156034Loglikelihood53.962290F-statistic49.817200Durbin-Watsonstat0.670713Prob(Fstatistic)0.000000由上表可知,样本回归方程为:Y广0.852022-0.113263X.(0.015169)(0.016047)R2=0.824141R2=0.811613F=49.81720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呈负相关。在假定

10、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城乡居民收入比比上年增长1%时,平均消费倾向比上年减少0.113263%。为了检验模型结果的可信程度,可进一步对模型的结果进行检验:首先,对其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由于可决系数和修正可决系数分别为0.824141和0.811613,说明模型对样本拟合比较好;然后进行方程显著性F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a=0.05,自由度k-l=l,n-k=30,临界值为Fa(1,30)=4.17,由表可得到F=49.81720>Fo.o5(l,30)=4.17,所以应拒绝原假设H0:们二0,认为回归方程显著,即列入模型的解释变量“城乡居民收入比”确实对被解释变量“平均消费倾向”有显著影响

11、;最后,进行变量显著性t检验,当a=0.05时,ta/2(n-k)-to.025(322)to.025(30)2.042,而111>t().o25(30)2.042,所以应该拒绝Ho,认为城乡居民收入比对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非常显著。四、结论从模型结果可知,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于平均消费倾向呈显著的负相关,城乡居民收入比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就会下降0.113263个百分点。这表明,随着河南省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成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城镇居民的各种优势,致使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和幅度要远大于农村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因此而不断扩大。根据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

12、递减规律,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重却越来越少,大部分用来储蓄;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由于本身较低,且收入水平增长的速度与城镇居民相比有较大差距,收入的极大不确定性使得本来消费倾向较高的农村居民无力消费,从而降低了全省居民的消费倾向,这对河南省经济发展以及对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均有不利影响。因此,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全省居民的消费需求,已成为重中之重。五、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消费需求的建议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增大、居民的消费倾向和消费需求均不断降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对河南省经济的K远发展极为不利。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降低了城乡居民的消

13、费倾向,改变了居民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预期,消费倾向低的城镇居民收入较高,消费倾向高的农村居民由于收入较低而无力消费,导致我省的消费严重不足,不利于河南省的经济的长远和快速发展。因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为河南省制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提供参考建议。(一)加速二元结构转换,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由于我国目前依旧是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十分严重,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障碍。河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当然也不例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直以来都是阻碍我省乃至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点难题。因此,要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我省经济的全面一体化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二元经

14、济结构的转换。第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分割的传统户籍制度,就像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筑起了一道墙壁,严重限制了城乡之间的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城市剩余劳动力由于传统思想观念不愿意到基层农村,这样的户籍制度对农村的发展以及农民的增收都极为不利。因此,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脚步,建立以常住地区登记的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打破传统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农民享受到同城市人口相同的待遇和保障,积极鼓励和支持城乡之间的劳动力的流动,取消一切对农民工进入城市的有限制的政策和规定,使农民工和农民成为市民,倡导河南省居民改变传统城乡差别的观念,贯彻城乡居民公平统一的思想,促进农民增收

15、,缩小城乡差距,进而扩大消费。第二,促进农民和农民工的增收,提高农民和农民工的素质。要想真正的走出二元经济结构,必须千方百计的促进农民增收。首先,对于农民而言,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农业收入。政府应该加大对种地农民的优惠力度,鼓励农民开辟荒地、包地等行为,并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粮管理方法,提高种粮补助的标准,严格控制农具、化肥等农资价格的上涨,设置农产品收购价格最低标准,促进农民增收。其次,河南省是一个粮食大省,种地之余,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但是农民工素质较低,缺少技能,严重制约他们的收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提升他们自身的素质,规范劳动力市场,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同时也设置农民

16、工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打击力度,促进农民工的增收。最后,政府必须切实重视农村的教育问题,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使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与城市同步,全面提供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从长远来看,这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意义重大。(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福利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基石,目前河南省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效果显著,但是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依旧落后,与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农村居民一直是家庭自我保障,完全脱离社会保障,生活水平较低。因为未来的家庭收入充满不确定性,农村居民会采取相对谨慎的消费行为,也就是增加储蓄、减少消费,用来防止未来不

17、确定性因素对家庭收入的冲击。所以,本来消费倾向较高的农村居民也因此而无力消费,为了减少农村居民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加他们的消费倾向,必须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农村居民的福利待遇。按照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积极破解农村社会保障面窄、保障能力低的难题。建立集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为一体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切实解决困难农民的生活问题,让农民逐步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待遇。同时注重机制创新,解决农村社会保障中的具体问题。例如,建立帮扶机制,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建立目标考核机制等。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农村居民消除他们对于未来收入不确定的顾虑,同时也可以也可以解

18、除他们对于消费的后顾之忧,进而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提高我省整体的消费需求。(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缩小城乡之间差距要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是不可行的,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直都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由于目前收入分配制度不规范,尤其是城镇居民的隐性收入、非法收入等问题较为严重,导致城乡居民的收入有较大差距。因此,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必须兼顾公平和公正。整顿和规范初次分配的秩序,切实解决城乡居民分配不公的问题。必须处理好城镇

19、居民的不合理不合法收入以及隐性收入的问题,加强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公务员等企业高管的薪酬管理,调整城市居民在初次分配时的标准。同时建立有利于农民增收减负的创新机制,增大农民收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不仅可以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也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居民的消费倾向,从而有利于河南省经济的长远发展。第二、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的支付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制定有利于农村农民的政策,加强农村的教育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道路交通、医疗卫生、电力水利等的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生产条件。另外,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点来源,也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对于不同的税种

20、在分配领域有不一样的作用。例如,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只有高收入群体才适用高税率,而低收入群体适用的则是低税率或者不征税,这样就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尤其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消费税是对特定消费物品进行征税,可以调节收入分配以及引导消费。将从高收入着征来的税大部分用于农村建设,用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体现了税收转移支付的作用。可见,税收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非常重大。因此,政府必须切实加强对税收的监管控制,确保税收收入,严厉打击偷税漏税。(四)开发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消费需求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除了要增加居民收入以外,最根本的是开发新的消费热点,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由于

21、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民占据了人口的主要部分,要扩大消费需求,首先应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农村居民购买家电、农机、汽车等消费品的补贴标准,使农村居民敢于尝试新的更高层次的消费品。同时,放宽对农民创业、购买农资农具等进行贷款的限制。其次,由于目前河南省人均居民收入处在不断上升状态,居民己经将消费从以前的基本的吃穿用转变味投资、旅游、饮食、服装、高科技电子产品等。因此,河南省必须积极改变消费品的供给结构,将过剩的传统消费品产业转为新型高产的消费品制造产业,以满足新时期人们对于高层次消费品的需求。最后,河南省拥有众多历史名城,如开封包公府、洛阳龙门石窟、焦作云台山、登封少林寺

22、、新郑轩辕黄帝故里等等众多景点,但近年来发展并不景气,随着汽车、住房等消费热点不断膨胀,我省应该掀起新一轮的旅游消费热点,促进人们消费。本文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积极开发新的消费热点之时,要有创新意识,要在思想上走到消费者前面,大力支持旅游、教育、体育、健康、养生、文化、影视等产业的发展,并积极鼓励人们在科教、娱乐、信息、旅游等方面增加消费,注重于满足居民的精神消费需求,全面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进而扩大河南省消费需求。参考文献1 王维国.计量经济学国.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2 王燕.应用时间序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 王立成.解决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

23、J.经济研究参考,2010.(42).4 孙月姣.鄂尔多斯市城乡收入与消费的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03).范小丰,范辉.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06).6 冯云萍.关于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差异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2.(07).7 蔡继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和制度保障J.热点聚焦,2010.(06).8 卢明名.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关系的实证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2.(01).9 于淑波,南红伟.二元结构下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04).10 牛似虎.收入差距

24、对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03).11 范菲菲.河南省驻马店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差距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2.(07).12 DominiqueThon.DaltonTranfers,InequalityandAltruismJ.SocialChoiceandWeifare,2004.13 Inyongshin.IncomeinequalityandeconomicgrowthM,EconomicModelling,2012.附录附表1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状况表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城

25、乡居民收入绝对差(元)1980365.000160.7802.270204.2201981395.000215.5701.832179.4301982429.000216.7401.979212.2601983452.500272.0001.664180.5001984497.490301.1701.652196.3201985600.590328.7801.827271.8101986724.210333.6402.171390.5701987814.200377.7202.156436.4801988946.100401.3202.357544.78019891111.460457.060

26、2.432654.40019901267.730526.9502.406740.78019911384.810539.2902.568845.52019921608.030588.4802.7331019.55019931962.750695.8502.8211266.90019942618.550909.8102.8781708.74019953299.4601231.9702.6782067.49019963755.4401579.1902.3782176.25019974093.6201733.8902.3612359.73019984219.4201864.0502.2642355.3

27、7019994532.3601948.3602.3262584.00020004766.2601985.8202.4002780.44020015267.4202097.8602.5113169.56020026245.4002215.7402.8194029.66020036926.1202235.6803.0984690.44020047704.9002553.1503.0185151.75020058667.9702870.5803.0205797.39020069810.2603261.0303.0086549.230200711477.0503851.6002.9807625.450

28、200813231.1104454.2402.9708776.870200914371.5604806.9502.9909564.610201015930.2605523.7302.88410406.530201118194.8006604.0302.75511590.770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农村居民人均居民平均消城乡居民消城乡居民消费绝对差(元)消费支出(元)消费支出(元)费倾向费比1980335.020135.5100.8632.472199.5101981363.230165.5700.8032.194197.6601982382.47017

29、7.9000.8382.150204.5701983405.000196.3500.7602.063208.6501984431.680219.6400.7601.965212.0401985556.72026().1900.8242.140296.53019"653.830292.4800.8842.235361.3501987711.270309.9000.8352.295401.3701988896.550346.7300.8892.586549.8201989963.970390.0500.8582.471573.92019901067.670437.7300.8342.43

30、9629.94019911199.950454.6800.8512.639745.27019921342.580472.6100.8142.841869.97019931609.260564.9300.8152.8491044.33019942155.150731.7800.8112.9451423.37019952673.950929.3900.7742.8771744.56019963009.3501206.4300.7772.4941802.92019973378.0201270.5200.7672.6592107.50019983415.6501240.3000.7192.754217

31、5.35019993497.5301163.9800.6663.0052333.55020003830.7101315.8300.7222.9112514.88020014110.1701375.6000.7122.9882734.57020024504.6801451.5100.6883.10330536001508.6700.6963.2753432.93020045294.1901664.0900.6713.1813630.10020056038.0201891.5700.6803.1924146.45020066685.1802229.2780.6822.99

32、94455.90220077826.7202676.4100.6872.9245150.31020088837.4603044.2100.6742.9035793.25020099566.9903388.4700.6802.8236178.520201010838.4903682.2130.6762.9437156.277201112336.4704319.9500.6702.8568016.520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therapideconomicdevelopmentofHenanProvince,theurbanandruralresidents*inco

33、megapisalsowidening,andtheresidents'overallpropensitytoconsumeandconsumerdemandhasbeendeclining.Inordertostudy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urban-ruralincomegapandconsumerdemand,webuiltastatisticalmodelofurban-ruralincomegapandconsumerdemand,combiningwiththe1980-2011dataofHenanProvince,andusingmethod

34、sofdescriptivestatistics,unitroottest,GrandJiecausalitytestandlinearregressiontoconductthisresearch.TheresultoftheresearchdemonstratesthattheexpansionoftheincomegapbetweentheurbanandruralresidentsinHenanProvinceistherootcauseofthelackoftheoverallconsumptionofHenanProvince.Thenweputforwardcountermeas

35、uresandsuggestionstonarrowtheincomegapbetweenurbanandruralresidentsandexpandruralconsumptionKeywords:urbanandruralresidentsgapofincomeconsumptiontendency一、绪论(1)(一) 选题背景与目的(1)(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2)二、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基本情况(2)(一)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迁(2)(二) 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变迁(4)三、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5)(一) 序列平稳性检验(5)(二)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

36、验(6)(三) 线性回归模型分析(7)四、结论(8)五、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消费需求的建议(9)(一) 加速二元结构转换,实现城乡协调发展(9)(二)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福利(10)(三)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缩小城乡之间差距(10)(四) 开发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消费需求(11)(13)(14)(13)(14)参考文献附录一、绪论(一)选题背景与目的河南省是我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数较兄弟省份也相对较多,经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河南省在经济、社会、自然保护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整体上得到显著提升,从附表1可以看出,从1980

37、年到201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居民纯收入的绝对量的迅速增长可以看出。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日益显著,从城乡居民收入比来看,1981年最小,仅为1.83,且城乡收入绝对差也仅有179.43元;但是从2003年到2006年五年间,每年的收入比都突破3.0,且2006年城乡收入的绝对差已经达到7625.45元;从2007年至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虽然有小幅下降,但是2010和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已经突破10000元。从总的趋势上来看,无论是差额还是比值,都说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在逐步扩大。近几年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直是全国人民都关注的问题,而要规范收入分配制度,首

38、先应解决的就是城乡之间收入差距问题。如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必将会对河南省持续高速发展的经济以及高效稳定的社会建设产生不利影响。虽然河南省经济已经在高速发展,但是全省整体的消费需求却处在较低水平,且在很大比重上依赖投资与出口。从附表2中可以看出,从1980年到1988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幅度较小,基本维持在0.8左右;从1988年1999年,这11年中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从0.89下降到0.67,平均每年下降2个百分点;进入2000年后,有小幅增长;但是从2001年至2011年,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近年来,河南省消费需求的下降,主要是因为居民消费倾向的下降。过低

39、的居民消费倾向将会降低整体的消费需要,进而对经济的长远发展不利。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日益降低,但是二者之间并非毫无瓜葛,国内外学者都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消费需求进行过研究,但是研究结果各异。本文以为,因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的观念等的不同,对某一国家或地区关于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消费需求的研究结果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与别的地区。因此,本文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采用河南省最真实最新的数据,具体分析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到底是如何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对城乡收入差距和居民消费倾向的现状和趋势的研究,以及运用模型对城乡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之间关系的研究,使我们能够

40、客观的看待和评价过去阶段的方针政策,从中获得经验教训,为河南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拉动内需提供新的可行的有效的政策建议。(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般而言,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最常用的指标,但是由于基尼系数的计算较为复杂,并且鉴于我省数据的局限,计算全省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较为困难。因此,本文采用城乡居民收入比X作为度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用公式表示为:4=X/*2其中:X表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表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另一方面,本文采用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作为衡量居民消费需求的指标,反映了居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收入所占的比重,即居民消费与收入的比值,用公式表示

41、为:平均消费倾向(T)=(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X城镇居民人数+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X农村居民人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城镇居民人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农村居民人数)木文在对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需求变迁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城乡居民收入比和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分别作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标和消费需求指标。运用1980年至2011年相关数据,利用Eviews计量经济统计软件进行单位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旦最终建立了回归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二、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基本情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个是城乡居民收入

42、比,另外一个则是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值。它们共同反映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区别程度和公平程度。从附表1和图1中可以得出,从1980年到2011年,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呈增长状态,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8.5%和17.5%,者相差1个百分点,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较大。同期间内,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为1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增长率为16.9%,二者相差1.2个百分点。相比全国来讲,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相对较快,说明河南省经济发展速度己经在全国处于上等水平,但城乡收入增长率的差距较大也是不争的事实,且差距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从附表1和图2中可以看出城乡收入绝对差从1980年的204.22元扩大到到2011年的11590.77元;从城乡收入比来看,三十二年以来,1984年最低,为1.65倍,2003年最高,为3.10倍。从2004年开始至今,城乡收入比有所下降,2011年已经降至2.75倍。从全国来看,2003年我国城乡收入比为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