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甲基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观察_第1页
去甲基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观察_第2页
去甲基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观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去甲基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观察 2011-09-15 孙秉中袁跃传杨岚乔庆大 90年代研制的柔红霉素(DNR之衍生物去甲基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因其对白血病细胞具有高效杀伤作用被认为是有前途的新一代抗肿瘤药物1。我们采用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组成(IA方案治疗初治和复治的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2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病例:24例ANLL,初治9例,复治15例,包括复发病例和经过标准化疗方案2疗程未达到缓解的难治性病例。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1263岁,中数年龄36岁。M2型14例,M3型3例,M4型2例

2、,M5型4例,另有混合型白血病1例。 2.IA方案应用方法:IDA 10 mg/d,静脉注射,第13天;Ara-C 200 mg/d,分次皮下注射,用57天。 3.临床观察指标:除详细记录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外,化疗中每2日复查血常规及血小板1次,化疗结束后第3天复查骨髓象、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心电图等,并于外周血象恢复时再复查骨髓1次。 4.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87年全国白血病化疗讨论会制定的疗效标准,确定一疗程IA化疗的疗效。 二、结果 1.疗效:24例ANLL患者经一疗程IA方案治疗后,9例初治者除1例因败血症合并颅内出血早期死亡外,其余8例中7例获得完全缓解(CR,1例获部分缓解(P

3、R;15例复治者中,8例复发性ANLL有4例达CR,2例为PR,2例未缓解(NR(其中1例于化疗第3天因颅内出血死亡;7例难治性ANLL中2例CR,1例PR,4例NR。本组24例ANLL患者一疗程IA方案的CR率:初治者为77.8%(7/9,复发者为50.0%(4/8,难治性为28.6%(2/7,总有效率为70.8%(17/24。 2.毒副反应:(1骨髓抑制:本组病例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与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相似,但骨髓抑制程度更为严重,全部患者在化疗后第23天即出现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的明显降低,在622天降至最低值,其中51.6%患者白细胞总数1.0109/L,中性粒细胞0.510

4、9/L,持续545天(中位数9天。化疗后62.3%的患者血小板20109/L,持续时间与白细胞相似。化疗结束第3日复查骨髓,80%(16/20的患者显示骨髓增生明显受抑。(2感染:因明显骨髓抑制,本组病例化疗后并发感染者明显增多,感染发生率为66.7%(16/24,包括败血症6例次,肺部严重感染(包括霉菌性肺炎8例次,牙周感染3例次,肛周感染4例次,疖肿2例次。(3出血:伴随白细胞数的降低,血小板数目亦明显减少,血小板数20109/L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其中颅内出血致早期死亡2例,消化道出血2例,鼻衄5例。(4胃肠道反应:与DNR相似,80%的患者出 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

5、少数病人有粘膜炎及腹泻,但均可耐受,不影响继续用药。 讨论国外报道应用IDA联合Ara-C治疗ANLL,CR率和存活期均明显优于DA方案24。本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IA方案对初治、复发和难治ANLL具有较高的诱导缓解率,总有效率为70.8%,初治者一疗程CR率达77.8%,复发者达50.0%,表明IA方案是ANLL一线诱导缓解治疗的有效化疗方案,即使对多种方案治疗失败的ANLL和复发患者,IA方案的再诱导仍可使大多数患者有效并可获再次缓解。 IDA与DNR的不同点在于C4位上的甲氧基被氢原子取代,从而使IDA的脂溶性增高,易于透过细胞膜,明显提高了IDA的细胞毒作用;另外IDA能更强地诱发DNA

6、的断裂,抑制DNA和RNA多聚酶,以对白血病细胞发挥更有效的杀伤作用1,2;IDA体内的转化产物醇式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ol半衰期长,在体内可持续发挥作用。实验证明IDA的抗肿瘤活性较DRA强48倍2。 IDR结构特点的改变,使其在体内具有强烈而持久的抗肿瘤活性,疗效增加。但明显的骨髓抑制有可能增加与化疗相关的早期死亡,文献报道IDA联合化疗在初治急性白血病的诱导缓解期中的病死率为7%38%,主要死亡原因为骨髓抑制期的继发感染和出血3。所以IDA化疗后骨髓抑制所导致的继发感染和出血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预防性抗感染措施,强有力的抗感染治疗,全面的支持治疗包括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

7、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应用及浓缩血小板悬液输注等均与病人的缓解率及预后密切相关。我们认为IA可作为ANLL的首选化疗方案,对复发及难治性病例因IDA与其他蒽环类药物无交叉耐药性,故IA方案有可能为他们提供再次获得缓解的机会。 作者单位:710032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液内科 参考文献 1Berman E. New drugs in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a review. J Clin Pharmacol, 1992,32:296-309. 2Carella AM, Pungolino E, Piatti G, et al. Idarubicin

8、 in combination with inte mediate-dose cytarabine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rry or relapsed acute leukemia. Eur J Haematol, 1989,43:309-313. 3Wiernik PH, Case DC Jr, Periman PO, et al. A multicenter trial of cytarabine plus idarubicin or daunorubicin as induction therapy for adult nonlymphocytic leukemia. Semin Oncol, 1989, 16(1 Suppl 2:25-29. 4Berman E, Heller G, Santorsa J, et al.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idarubicin and cytosine arabinoside 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