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_第1页
通信工程专业_第2页
通信工程专业_第3页
通信工程专业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二一六年九月修订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 培养目标培养能在电子信息产业工程领域从事产品设计、研究开发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毕业生具有家国情怀,尊重社会价值和工程伦理道德,具有沟通和协作能力、创新思辨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解决不确定环境下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终生学习获得进一步的专业发展并成功展现其竞争力。二、 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工程知识: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电子线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波传播、电子信息技术基础等专业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信息获

2、取、传输和处理等通信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2)问题分析:应用数学、物理、计算机及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并借助文献辅助对通信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和分析论证,以获得有效结论。(3)设计/开发/评价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通信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功能模块或系统,并能够在设计方案中体现创新意识,同时能够评价上述解决方案及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4)工程问题研究及使用现代工具: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通信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能够设计实

3、验、分析数据,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并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模拟和预测,并能理解其局限性。(5)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通信工程领域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6)团队与项目管理: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等不同的角色;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下的项目管理中灵活应用。(7)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国内外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具备较好的国际视野。(8)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及时

4、把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国际前沿动态,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三、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四、 专业主干课程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通信原理、天线原理、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交换技术、卫星定位导航原理等。五、 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修满169.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类课程 62.0学分,专业教育类课程76.5学分,实践环节31.0学分,毕业设

5、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一、 学年教学进程表通信工程专业第一学年教学进程表学期课程编码课 程 名 称考核方式学分学 时 分 配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课外辅导秋季GC17000101体育1.03030GC15000101大学外语1.540328GC03000120大学计算机II2.0423012GC1600010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34304GC00000100军训及军事理论3.03周(10+10)GN12000121工科数学分析5.08484(6)GN12000220代数与几何3.55656(4)SD08000130工程制图基础3.5644816(48)SC05101900通信

6、工程专业导论1.01616IC05000400PjBL与科技创新1.01616小计23.5382+3周326+(20)2828+(58)春季GC17000102体育1.03030GC15000102大学外语1.540328GC1600020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32284GN12000122工科数学分析5.08484(6)GN11000121大学物理II5.08080(5)SD05101210电路基础I3.04848SD05201800C语言与数据结构3.5644816(6)小计21.03783501612+(17)夏季SE05000500电子信息类前沿技术讲座1.01616SP050006

7、00电子信息类实践课I2.02周2周GH00000001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1.02020GH00000002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1.02020GO00000001全校任选课1.02020小计6.076+2周762周备注1. 三个夏季学期的电子信息类前沿技术讲座至少选听1次。2. 四年内需参加创新研修课或创新创业训练或学科竞赛等获得2.0学分。3. 四年内需选听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8次,获得1.0学分。通信工程专业第二学年教学进程表学期课程编码课 程 名 称考核方式学分学 时 分 配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课外辅导秋季GC15000103大学外语1.540328GC1600030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8、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0604812GC17000103体育0.51515(15)GN1200030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54444(4)GN12000500数理方程2.03232(4)GN11000122大学物理II4.06464(3)GN11000211大学物理实验I1.533330GN12000400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2.54242(4)SD05301310电子线路基础I4.0645014(4)SD05000210信号与系统I4.5726012SD05301410电路基础实验I0.51616小计27.54823907220+(34)春季GC15000104大学外语1.540328GC

9、1600040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048408GC17000104体育0.51515(15)GN11000212大学物理实验I1.02727SD05501520电磁场与电磁波II4.064568(4)SD05301610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I5.08060164SD05000110通信电子线路I4.5725418(6)SD05201710微机与微控制器原理I4.0645212SC05102000数学建模方法1.532248小计25.0442333811216+(25)夏季SE05000500电子信息类前沿技术讲座1.01616SP05000700电子信息类实践课II2.02周2周GH0000

10、0003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1.02020GH00000004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1.02020GO00000002全校任选课1.02020小计6.076+2周762周备注通信工程专业第三学年教学进程表学期课程编码课 程 名 称考核方式学分学 时 分 配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课外辅导秋季SD05000310数字信号处理I3.050428SD04000130自动控制原理III3.5544410SC05102210通信原理I4.0645212SC05508920微波技术II2.036306SC05102100计算机通信网络2.032266SC05102300通信信号分析与处理2.040328SP080

11、01330工程训练(金工实习)2.02周小计18.5276+2周2263416春季SC05509020天线原理II2.036306SC05102400移动通信(双语)2.540346SC05102500卫星通信(双语)2.540364SC05102600交换技术2.540328SE05102700卫星定位导航原理(双语)2.540364SE05102800光纤通信1.52424SP08001400工程训练(电子工艺实习)2.02周SP05104200生产实习2.02周小计17.5220+4周19228夏季SE05000500电子信息类前沿技术讲座1.01616SP05000800电子信息类实践

12、课III2.02周2周GO00000003全校任选课1.02020GO00000004全校任选课1.02020小计5.056+2周562周备注通信工程专业第四学年教学进程表学期课程编码课 程 名 称考核方式学分学 时 分 配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课外辅导秋季专业选修课7.5120120以下为专业选修课SE05103000FPGA设计与应用2.0322210SE05103200移动宽带LTE原理1.52424SE05103400无线自组织网络及应用1.52424SE05103700多媒体通信网络1.52424SE05103800虚拟仪器技术与应用1.524168SE05205100软件无线电技术(双

13、语)2.032284小计7.5120120春季SP05104300毕业设计12.012周小计12.012周备注二、 实践性教学环节统计表课程名称学分实践训练(周)军训及军事理论3.03周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1.08次电子信息类前沿技术讲座1.016学时电子信息类实践课I2.02周电子信息类实践课II2.02周电子信息类实践课III2.02周工程训练(金工实习)2.02周工程训练(电子工艺实习)2.02周生产实习2.02周毕业设计12.012周创新教育2.0合计31.027周+16学时三、 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课程大类课程类别学分%学时%上机(学时)实验(学时)课外辅导(学时)学分合计通识教

14、育类公共基础课22.015.946619.11260+(30)62.0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课32.023.154622.357(36)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4.02.9803.3全校任选课4.02.9803.3专业教育类学科基础课43.031.071229.144106(68)76.5专业核心课22.015.937615.41648专业选修课11.58.31847.54合计138.510024441007621160+(134)138.5四、 有关说明1. 学时分配中“课外辅导”学时主要是指除讲课、实验、上机学时外,与课程相关的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习题、指导大作业和研究报告、组织讲座、研讨等环节。

15、“课外辅导”括号内学时不计入学分。2. 三个夏季学期的电子信息类前沿技术讲座至少选听1次,计1.0学分。3. 三个夏季学期的电子信息类实践课共开设3门,计6.0学分。其中,“电子信息类实践课I”的主要内容包括C+程序设计、Matlab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着重培养学生的软件设计与应用能力;“电子信息类实践课II”的主要内容包括FPGA设计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EDA设计与实践等,着重培养学生的硬件设计与应用能力;“电子信息类实践课III”结合课程进行专业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4. 本专业毕业生需至少获得2个创新教育学分。获取途径:通过参加PjBL与科技创新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16、计划,结题可以获得1.0学分;学科知识竞赛获奖、发表研究论文、申请专利等,可以获得2.0学分;选修创新研修课、创新实验课获得的课程学分可认定为创新学分。5. 四年内需至少选听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8次,计1.0学分。6. 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要求学生在指定学期(1夏、2夏)内选修,合计至少修满4.0学分。其中文史经典与世界文明模块选修2.0学分;人文艺术与美学欣赏模块选修1.0学分;经济与管理类模块选修1.0学分。7. 全校任选课,要求学生在指定学期(1夏、2夏、3夏)内任意选修十大类课程,合计至少修满4.0学分。包括科学与技术类、经济管理类、艺术类、历史类、社会学类、语言文学类、法学类、哲学类、体育类、综合类。8. 选择在夏季学期到国外或国内高校短期交流,具体规定参照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校外交流相关规定,根据学生交流选课情况进行相应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