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家渡街道河阳路西侧、临邵路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1页
邵家渡街道河阳路西侧、临邵路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2页
邵家渡街道河阳路西侧、临邵路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3页
邵家渡街道河阳路西侧、临邵路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邵家渡街道河阳路西侧、临邵路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1、 项目背景临海城市建设城市向东,灵湖区域成为城区拓展主阵地。临海提出“打造全面小康标杆市,再创千年古城新辉煌,建设活力品质幸福临海”的目标。2019年临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主城区推动“东拓南进、拥江发展”,形成片区错位发展、全域协同共进的空间格局。其中环灵湖现代都市区要加快汇港湖、洛河、灵湖等重点区块开发,打造高品质商务休闲圈。环灵湖现代都市区依托灵湖4A景区的景观优势,是临海城市新区重点发展城市服务功能的区块,集聚城市的高端功能要素,发展势头强劲,区块价值高。基地靠近灵湖景区,景观资源良好,受灵湖区块的辐射带动力强劲,具有很大的

2、发展潜力和很高的区位价值。本次规划地块是环灵湖现代都市区重要组成部分,迎来绝佳发展机遇。2、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位于临海市邵家渡大路王村东面,东至河阳路,南至临邵路,西至规划道路经一路、南至规划道路纬三路。总用地面积为18.3公顷。3、 规划目标及规划定位本次规划的目标是在充分研究基地资源条件和空间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临海的城市整体发展格局、趋势和相关发展项目,明确功能定位和基础设施等重大规划问题,制定科学的空间布局方案,并提出城市形态设计指引和可操作性的开发时序和实施建议,以促进本地块健康、有序、协调地开发建设。4、 规划功能定位充分挖掘生态本底资源,合理布局三生空间,发挥文旅小镇项目的带动作用

3、,与灵湖景区联动发展,将基地打造成为:山水旅居佳处,休闲怡乐天堂;宜居宜业的慢活社区。5、 现状分析(一) 自然环境空间分布:基地西南面是大路王村,北面和西面为农田,南面是临邵路和东面是河阳路。地形地貌:基地内地形平坦,属于大田平原的组成部分。气候特征:地处中亚热带季风盛行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季节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日照充足。(2) 地块内及周边现状配套设施基地内现状建筑已征收,除老年人过渡用房外,已经全部拆除。村庄内产业主要为农业,草莓是本区块最为重要的农产品,也是临海市农产品的一张金名片,草莓种植也是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3) 现状用地基地现状以城市建设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分别占总用地

4、的88%和7%。6、 现状交通 地块现状主要对外交通道路是临邵路,目前保留现状9米宽度,尚未改造。河阳路的临海大道至临邵路已经建成通车,临邵路至双林路段尚未建设。 7、 现状建筑分析建筑高度以多层为主:现状建筑为村民住宅,绝大部分为3-5层建筑。建筑质量总体一般:现状建筑大部分质量一般。现状建筑现状农田8、 现状市政设施分析本区块周边有现成的市政设施,可利用周边的给水管、污水管、电力线等市政设施。9、 土地利用规划(一)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坚持生态基础设施先行,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资源,挖掘各类要素的特色,保护生态环境,展示地域个性,创造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新区。(2)区域统筹原则结

5、合周边地块的功能与设施布局,统筹安排功能布局、休闲旅游、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充分考虑规划分期实施的可操作性,全面落实控规编制的技术要求。(3)系统整合原则整合现状各类资源要素,研究用地功能布局,寻求适合本地块发展的最佳空间结构,制定各区块的适宜用地功能,合理设定地块指标。(4)适当超前、可操作性原则 以整体利益最佳为目标,谋求长远发展,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加强与规划管理的衔接,合理安排空间发展时序,重视开发建设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内容需要充分体现实施的可行性,易于操作管理。(5)公众参与原则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方案公示等形式广泛听取多方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体现规划作

6、为公共政策的公平性。(二)规划范围东至河阳路,南至临邵路,西至规划道路经一路、南至规划道路纬三路,规划总用地面积18.3公顷。(三)规划目标 本次规划的目标是在充分研究基地资源条件和空间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临海的城市整体发展格局、趋势和相关发展项目,明确功能定位和基础设施等重大规划问题,制定科学的空间布局方案,并提出城市形态设计指引和可操作性的开发时序和实施建议,以促进本地块健康、有序、协调地开发建设。1、 规划布局本规划区可建设用地共分为二类住宅用地和道路用地。(1) 二类住宅用地(R21)规划用地面积 147365平方米。其中A-01地块面积82927平方米。地块内按标准配置一所幼儿园。A-

7、02地块面积64438平方米。占总规划面积的80.6%。(二)道路用地(S1)规划区道路用地35384平方米,占总规划面积的19.4%。10、 土地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及建筑风貌控制(一)开发强度控制土地开发强度涉及到建设容量和环境容量、交通负荷能力和功能需要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土地开发强度的合理控制,不但可以保证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还可以对投资引导、土地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形成合理的城市结构起到积极的作用。土地开发强度的控制主要通过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两项指标来控制。(二)整体建筑高度及建筑风貌控制规划在参考总规中建筑高度发展要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土地区位、城市环境、功能需要、建筑风貌、空间景观等因素,对本区块进行整体建筑高度及建筑风貌控制。本地块的整体建筑风貌应简洁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附表一:规划用地构成表:序号用地代码用地性质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1H11城市建设用地160785882E2农林用地1311673S1城市道路用地88485总用地面积182749用地现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