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物纤维化学总结第一章1 纤维素(Cellulose)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 木素Lignin针叶材needle leaved wood 或 soft wood 阔叶材leaf wood 或 hard wood 草类straw2、 a纤维素:用17.5%NaOH或24%KOH溶液在20 C下处理综纤维素或漂白化学浆45min,将其中 的非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大局部溶出,留下的纤维素及抗碱的非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分别称为综纤维素的a-纤维素或化学浆的a -纤维素。英文翻译: The holo-cellulose or bleached chemical pulp is treated wi
2、th 17.5% sodium hydroxide soluti on or 24% potassium hydroxide solution at 20 centigrade for 45 minitues; most of the hemicellulose is released and the complex composed of residual cellulose and anti-alkali hemicellulose is called a -cellulose of holocellulose or a -cellulose of chemical pulp.重点3、有机
3、溶剂抽出物及其对制浆造纸的影响。针叶材的抽出物:针叶木中,松木和柏木的有机溶剂抽出物的含量是比拟高的尤其在心材中,其主要成分为松香酸(Rosin Acids)、萜烯类化合物、脂肪酸(Fatty Acids)及不皂化物。针叶木有机溶剂抽出物主要存在于树脂道和射线薄壁细胞中,心材含量比边材含量高。阔叶木的抽出物:主要含游离的已酯化的脂肪酸、中性物、多酚类化合物,不含或只含少量松香酸。主要存在于木射线和木薄壁细胞中。对制浆的影响:蒸煮时抽出物的含量高特别是心材会阻碍药液浸透,增加蒸煮时的药品消耗,延缓蒸煮过程;碱法蒸煮 时,抽出物与碱反响,生成皂化物塔尔油 ;酸法制浆时,这些抽出物只是被加热、软化成
4、油状物,漂浮在纸浆悬浮液中,易黏附在浆池壁、管道内壁、流浆箱、毛毯、造纸网、烘缸、纸张等处,导致粘辊、糊网、毛毯透气度、纸张有透明点等给生产过程及纸张质量带来不良影响树脂障碍;抽出物中有些多酚类物质在蒸煮时易与木素缩合,而一旦缩合将不能再碎裂,导致浆中有生片 出现,严重的出现生煮。此外,多酚类物质与木素间的缩合造成黑液黏度升高,不利于碱回收4、 常用造纸植物纤维原料比拟。P21假设是简答题主要答复划线局部就行棉花纤维以及棉短绒中,纤维素以外的杂质含量最低,因而具有制浆、漂白工艺最简单,造纸价值最高等 特点。针叶材、阔叶材和禾本科三类原料相比,针叶材的木素含量最高,阔叶材次之,禾本科原料除竹子外
5、木素含量最低。禾本科原料较易蒸煮、漂白,生产工艺条件需温和些;针叶材原料较难蒸煮、漂白,工艺 条件需强烈些;阔叶材原料制浆、漂白难易程度那么介于两者之间。三类原料的半纤维素 含量及组成明显不同,半纤维素含量高的原料,碱法浆得率高,纸浆易吸水润涨,成纸具有紧度高、透明度高等特点。木材原料的有机溶剂抽出物含量高,既赋予原料特有的颜色、特殊用途及经济价值;也将对制浆生产及工 艺操作,废液回收,纸浆漂白剂白度稳定性方面造成影响。并且,阔叶材原料所造成问题会更突出一些。禾本科原料的 灰分含量明显比木材原料的高;且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对草浆洗涤、漂白液回收等方面造成影响。碱法制浆时,增加碱回收的“硅干扰
6、;酸法制浆时,会引起纸的纸病。韧皮纤维原料中 果胶质含量较高,由于果胶质与金属离子的特殊关系,韧皮纤维原料中的灰分含量也较高。5、春材spring wood丨或早材early wood:树木的每个年轮是由两局部组成的,靠树心局部的颜色较 浅,是每年生长季节的前期生长出来的。秋材autum n wood或晚材late wood:年轮中靠外圈、颜色较深局部,是每年生长季节的后期,即 秋、冬天生长出来的。木质部中靠边缘的、颜色较浅的局部,称为边材sap wood。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木质部靠树心的部分组织逐步被树脂、单宁、色素等物质填充而失去活性变成死细胞,称为心材heart wood6、 针叶材的细
7、胞类型、含量及形态重点p2628针叶材中的细胞最主要是管胞,并有少量的木射线,一般不含导管1管胞:针叶木的最主要细胞,形似纺锤状;占针叶木细胞总数的90%-95%,具有输导水分和支撑树木的双重作用。2木薄壁组织:针叶材中的射线细胞, 含量少,壁薄腔大,长度小,呈长方形 ,径向排列,胞腔内含 树脂;在木质部称为木射线,在韧皮部称为韧皮射线;一般为单列,且无异型射线 ,通过纹孔与其他细胞相通,是细胞间横向流通的通道,具有储存营养的作用、3树脂道:是局部针叶木独有的特征,是由假设干个分泌细胞所围成形的一种胞间道。它不是一个细胞也不是组织而是细胞间隙,中间充满树脂,故称为树脂道。分为轴向树脂道和径向树
8、脂道,两者互相沟通,形成树脂道网。7、阔叶材的细胞类型、含量及形态 P2831阔叶材中细胞的种类较多,包括木纤维、管胞、导管、木射线和薄壁细胞。1木纤维:阔叶木的纤维细胞, 是阔叶木的主要细胞和支持组织。大局部阔叶材的纤维细胞含量为6080%。纤维细胞含量明显低于针叶木纤维细胞含量,造纸价值不如针叶木。般不用于单独抄造高强度纸张。2管胞:阔叶材中的 管胞短而少,形态与针叶木中的管胞相似,纹孔为具缘纹孔,纹孔缘明显,纹孔直径大于或等于导管细胞侧壁上的纹孔直径。3导管:由一串具穿孔的管状细胞所构成,是阔叶木中的水分输导组织。约占阔叶材总体积的 20% ;以导管的细胞壁的增厚情况不同,可分为五种类型
9、:环纹导管、螺旋状导管、梯形导管、网纹导管、纹孔导管;导管的大小和分布影响制浆过程中药液的浸透。4薄壁细胞:轴向薄壁组织:纺锤状薄壁组织细胞、木薄壁组织束;含量分布变化较大:从小于1 %至24%不等5木射线细胞:同型木射线:只有径向排列的木射线细胞;异型木射线:既有直立的又有横卧的细胞注:此题可能考针叶材阔叶材的细胞类型、含量及形态的比拟重点8、 植物细胞壁的根本构造P43填空细胞壁可分为胞间层 ML Middle lamella、初生壁 Pprimary wall 和次生壁 Ssecandary wall。胞 间层M与初生壁P组成复合胞间层 CML,次生壁根据形成的先后,可分为外层 S1层,
10、中层S2层和 内层S3层所有植物细胞都具有 初生壁,但是并不一定有 次生壁、9、纤维形态及其与纸浆张性质的关系 P43461长宽比:长宽比大,成纸时单位面积中纤维之间相互交织的次数多,纤维分布细密,成纸强度高;反之成纸强度低2壁腔比:壁腔比小的纤维,成纸时纤维间的接触面积较大,结合力强,成纸强度高;反之,纤维僵硬,纤维间接触面积小,结合力小。对耐破度影响最为显著。壁腔比<1很好原料、 壁腔比=1好原料、壁腔比>1劣等原料;值得注意的是,纤维的壁腔比并非越小越好。壁腔比太小的纤维,其本身的强度太 差,成纸的强度仍不高。虽然其柔软性好,成纸紧度高,但成纸强度不高。3纤维粗度:纤维粗度大
11、,成纸粗糙,平滑度低,强度下降,但松厚度增加;纤维粗度小,成纸的平滑度好,纸的裂断长、耐破度、撕裂度和耐折度增加,但松厚度下降10、纤维细胞壁的微细结构重点 P5055 可能做论述题一纤维细胞壁的层次构成正常的纤维细胞的胞壁,自外至里是P、S1、S2、S3等层次所组成的;两个细胞间存在一个共同的胞间层ML层;在3个或4个细胞之间存在一个共同的区域一细胞角隅CC胞间层及细胞角隅的体积分数均不大;P层的厚度极小,紧0.1卩m左右,相邻两个细胞的P层及共有的ML层一起形成复合胞间层CML。 S1层在P层的内侧,厚度较小,一般占细胞壁厚度的10%20%,S3层更薄些,一般仅占 2%8%、S2层占70%
12、90% ; S2层的厚度虽树龄、季节、部位等的不同而产生的变化幅度最大,故S2层是决定细胞壁厚度的最主要层次。对于大多数原料的多数纤维来说,纤维细胞壁是由P、S1、S2、S3等层次所决定的。二不同层次微细纤维的取向及其对材质的影响不同材种中相应层次的微细纤维的取向有差异,可作为鉴别材种的重要特征的依据,而且微细纤维取向倾角的大小还影响纤维的收缩及润胀性能、三微细纤维的精细结构微细纤维是细胞壁骨架物质的最根本结构单位、微细纤维是由比他更小的结构单元组成四微细纤维与半纤维素、木素的微细结构关系微细纤维是细胞壁骨架物质,而半纤维素、木素那么是微细纤维间的填充物质。这三种组分在细胞壁中构成了绕细胞腔排
13、列的相互间断的同心层半纤维素填充在原细纤维与微细纤维之间。木素填充在微细纤维之间与胞间层内。当细胞壁中的半纤维素 和木素被除去以后,在电镜下可以看到原细纤维。11、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的分布填空一纤维素的分布distribution胞间层不含纤维素、自外至里,纤维素含量逐步升高,次生壁中,特别是S2和S3中,纤维素的含量最高二半纤维素的分布所有材种的复合胞间层CML中半纤维素含量都是最高的,次生壁中含量较低,尤其是S2层。半纤维素的浓度分布也是胞间层及细胞外层最高,次生壁尤其是S2层中最低。三木素浓度的分布:浓度依据从大到小排列CC>CML>S3>S1>S2 ;尽管C
14、C、CML中木素的浓度高,由于其体积分数甚小,故木素总量不多;相反,S2层中木素浓度虽低,由于其体积占细胞的大局部,故木素总量的大局部存在于S2层之中。第二章木素1木素三种根本结构单元:P69G丨愈疮木酚基丙烷、S紫丁香基丙烷、H丨对羟基苯基丙烷2、 木素三大功能基:包括甲氧基-OCH 3、羟基-0H丨和羰基-CO主要为填空题一元素组成及甲氧基 methoxyl group甲氧基是木素最重要的 特征基团。木素中的甲氧基是 联接在芳香环上 的,而不是联接在脂肪族侧链上。二羟基hydroxylgroup按其存在的状态,有两种类型酚羟基phenolic hydroxyl group :存在于木素结构
15、单元苯环上;脂肪族羟基 aliphatic hydroxyl group :存在于木素结构单元侧链上。三羰基carbonyl group存在于木素单元的侧链上,分为共轭羰基和非共轭羰基。全羰基可以通过硼氢化钠复原来测定。共轭羰基可以通过复原示差紫外吸收光谱法定量。木素结构单元:含有 紫丁香基 结构单元较多的原料或部位其脱木素速度也快!3、 木素结构单元间的联接和含量P107填空醚键ether bonds联接60 %70%丨和 碳-碳键联接30%40%缩合连接属于碳-碳键联接,而不是单独的一类联接。缩合联接:3 -O-4连接最重要的木素分子结构单元、3 -5连接、3 -1连接、5-5连接、4-O
16、-5连接、3 - 3连接、3 -6连接和3 -2连接、其他连接方式4、 贝克曼木素MWL又称磨木木素 Milled Wood Lignin ,纤维素分解酶木素 cellulolytic enzyme lignin, CEL:主要适用于 木素性质、化学结构的研究。硫酸法克拉森木素用于木素的定量。对于酸溶木素的定量,可用紫外光吸收法在205nm波长处测定。5、 木素的化学反响本章重中之重P117-139反响类型:游离基反响、亲核反响、亲电取代反响、氧化反响6、酚型结构单元木素结构单元苯环上存在 游离酚羟基,特点:能通过诱导效应而使酚羟基对位侧链上的a -碳原子活化如果在化学反响过程中能在木素大分子
17、上析出更多的酚羟基或尽量保护其游离酚羟基免于缩合,这将会提 高木素的反响活性非酚型结构单元凡木素结构单元苯环上不具有游离酚羟基,而是以酚醚键联接到相邻的单元上,这类结构单元称之为非酚型结构单元,特点:苯环的酚羟基上有了取代基,难以像酚型结构单元那样使a-碳原子得到活化非酚型单元中存在的 a-醚键、3 -醚键都比拟稳定或反响活力较弱-醇羟基又被醚化,那么此位置就即使a -位置是醇羟基,其反响能力也比酚型结构的醇羟基小得多;如果a 难于进行反响 木素结构单元中的酚型结构在 碱性介质中形成 亚甲基醌结构;在酸性介质中,无论是酚型结构还是非酚型 结构均可形成正碳离子结构。7不同蒸煮液的亲核试剂剂亲核能
18、力大小 P120填空氢氧化钠法蒸煮液:0H-;硫酸盐法蒸煮液:OH-,SH-,S2-;碱性亚硫酸盐蒸煮液:SO32-酸性亚硫酸盐蒸煮液:HS03-, SO32-亲核试剂能力大小:S2- >SH- SO32->HS03- 'OHS' 植物纤维原料在苛性钠法蒸煮过程中,木素与氢氧化钠的反响包括:P1241通过木素大分子中酚型a-芳基醚键的断裂,酚型a -烷基醚键的断裂,非酚型结构基团在a-原子上连有OH基时的B -芳基醚键的断裂和苯环上芳基甲基醚键的断裂,形成环氧化合物的中间物以及苯环上芳基甲基断裂、导致新的酚羟基的生成。2上述4种醚键断裂的同时,还伴随着脱芳基、脱烷基
19、、脱甲醛等反响,使木素分子逐步降解而溶出,其中以非酚型结构的B -芳基醚键断裂的脱芳基反响为引起木素降解的主要反响。但此反响只是在a-位置有醇羟基的情况下才出现。3当有蒽醌存在时,蒽醌促进了 酚型B -芳基醚键 的断裂,加速了木素的溶出,同时保护了碳水化合物。9、 为什么硫酸盐法蒸煮脱木素速率比氢氧化钠法蒸煮快木素脱除程度?P125极可能一题论述题 主要从反响液亲核能力 和反响类型3 -芳基醚键断裂、导致木素完全降解等方面进行比拟。 最好列出两种方 法的特点,以便进行比拟1在硫酸盐法蒸煮中,除了氢氧化钠和木素的反响外,硫化钠和木素的反响是脱木素的主要反响、在Na2S的水溶液中、由于 Na2S的
20、离解,溶液同时存在 OH-、HS-和S2-等离子、2亲核能力上而言:虽然NaOH用量比Na2S高,但3 -芳基醚键的断裂主要是 S2-和SH-在a -碳原子上 的亲核进攻形成苯甲硫基结构,导致3-芳基醚键断裂,而不是 OH-离子的主要作用,所以木素与硫化钠的反响比氢氧化钠强,所引起的木素降解作用也比氢氧化钠强。3反响键断裂、木素降解 等方面而言:3-芳基醚在木素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它的断裂对木素大分子降解成碎片而溶出是很有意义的,这一反响在苛性钠法蒸煮中是次要的,而在硫酸盐法蒸煮中那么 是一个主要反响 。总的来说,木素在硫酸盐蒸煮中的反响,包括了木素在NaOH溶液中的根本反响,除四种主
21、要的醚键断开之外,还能促进酚型结构单元的3-芳基醚键断开,形成环硫化合物。这几种反响,都析出酚羟基,增加木素大分子的亲液性,而且使木素的降解反响继续下去,直至出现抵抗蒸煮液中亲核试剂的结构为止。10、 木素氧化反响用于制浆漂白主要掌握CIO2 chlorine dioxide 特点 P141特点:它和饱和的脂肪族化合物醇类、胺类、羧酸类等很难起反响,但对不饱和的脂肪族化合物那么很 易起反响,因此他能够 选择性地氧化木素和色素 并将它除去,而对纤维素却没有或很少有损伤 ,因此漂白 后纤维具有高的白度、纯度,返黄少,机械强度也不会下降。第三章、纤维素及其衍生物cellulose1、 学术上所说的纤
22、维素、可以定义为在常温下不溶于水、稀酸和稀碱的D-葡萄糖基以3 -1,4-苷键连接 起来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工业上纤维素是指植物原料经过特定的纤维化工程所得到的剩余物一一制浆、其中多少含有一些半纤维素和木素2、纤维素的化学结构的特点1纤维素大分子的根本结构单元是D-吡喃式葡萄糖基C6H10O5。2纤维素大分子的葡萄糖基间的连接都是3 -苷键连接。3纤维素大分子每个基环均具有3个醇羟基。4纤维素大分子的两个末端基性质不同。3、植物纤维素的生物合成填空碳水化合物的母体 糖核苷酸,形成细胞壁的聚糖。纤维素是由UDP-D-葡萄糖合成的。UDP-葡萄糖是在细胞质中靠 胞质酶合成的。4、常用的统计平均分子
23、量和平均聚合度的计算填空题的计算 数均分子量:定义;纤维素体系的总质量被分子的总个数所平均。通常用渗透压、蒸汽压方法测定Mn =工niMi /工ni=工NiMi即数均分子量等于数量分数Ni与分子量 Mi乘积总和 质均分子量定义:按质量统计的平均分子量。通常由光散射法测定Mw =2 mi Mi/ 工 mi=工 WiMi 粘均分子量定义:用溶液粘度法测得的平均分子量an = KM5、纤维素分子量和聚合度的测定方法简答、这局部公式不考计算a化学方法:端基分析法b热力学方法:渗透压法、蒸汽压下降法、沸点升高法、冰点降低法c动力学方法:粘度法、超速离心法、扩散法d光学方法:光散射法e其它:凝胶渗透色谱法
24、6、 凝胶渗透色谱法的根本原理P172利用高分子溶液通过由特殊多孔性填料组成的柱子,在柱子上按照分子大小进行别离的方法。 在色谱柱中,装填的多孔性填料的外表和内部有着各种各样大小不同的空洞和通道。 由于浓度的差异,聚合物分子在溶剂的推动下都力图向填料内部空洞渗透。 较小的分子除了能进入较大的空洞外,还能进入较小的孔,较大的分子只能进入较大的孔,而比最大孔 还要大的分子就只能停留在填料之间的空隙中。 随着洗涤过程的进行,最大的聚合物分子从载体间的粒间首先流出,依次流出的是尺寸较大的分子, 然后是尺寸较小的分子,这样就到达了大小不同的分子别离的目的。7纤维素大分子间的氢键对制浆造纸的影响P1821
25、对吸湿性的影响氢键的形成,使纤维及纸页的吸湿性降低。2对溶解度的影响分子间氢键破坏程度大的溶解度大。枯燥过的纤维素的溶解度小于未经枯燥的纤维素的溶解度。3对反响能力的影响氢键的形成阻碍反响的进行。纸是由植物交织而成的,纸的强度决定于纤维素本身的强度和纤维间的结合强度。打浆使纤维分散并在纤维外表露出更多的氢键,纸浆在烘干机烘干后纤维之间的氢键结合力提高,使纸张的强度增加、& 滞后现象的原因和解释吸湿时的吸着水量低于解吸时的吸着水量P184对于同一种纤维素,在同一温度和同一相对湿度下吸附的吸着水量低于解吸时的吸着水量的现象,称为“滞后现象解释:枯燥的纤维素在吸湿过程其无定形区的氢键不断翻开
26、,纤维素分子间的氢键被纤维素分子和水分子 间的氢键所代替,虽然形成了新的氢键, 但纤维素分子间的局部氢键仍然存在,即新游离出来的羟基较少;解吸过程,润湿了的纤维素纤维脱水收缩,无定形区纤维素分子间的氢键重新形成,但由于受到内部阻力 的抵抗,被吸着的水不易挥发,也即纤维素与水分子间的氢键不能全部可逆地翻开,故解吸时吸着的水较 多,产生滞后现象。9 纤维素纤维的润胀的分类及其特点P185有限润胀:纤维素吸收润胀剂的量有一定的限度,其润胀的程度也有限度。包括结晶区间的润胀和结晶区内的润胀结晶区间的润胀:润胀剂只到达无定形区和结晶区的外表,纤维素的X射线图不发生变化:结晶区内的润胀:润涨剂占领了整个无
27、定形区和结晶区,形成润胀化合物,产生新的结晶格子,纤维素原 来的X射线图消失,出现了新的 X射线图、多余的润胀剂不能进入新的结晶格子,只能发生有限润胀。 无限润胀:润涨剂可以进到纤维素的无定形区和结晶区发生润胀,但并不形成新的润胀化合物,对于进入 无定形区和结晶区的润胀剂的量并无限制。润胀过程中纤维素原来的X射线图消失,但并不出现新的X射线图。无限润胀就是溶解,必须形成溶液10、扩散双电层理论结合图及其应用密卓一P189由于纤维素外表上糖醛酸基及极性羟基的存在,使得纤维在水中其外表带负电。纤维在水中吸引外围的正电子,越靠近纤维外表正电子浓度越小,直至为零。吸附层a、b层、扩散层d层、吸附层与扩
28、散层组成 扩散双电层 施胶:在施胶时参加电解质一矶土 AI2(SO4)3,其水解出来的AI3+ 会降低松香粒子的Z -电位直至为零,这样松香就会沉积在纤维上、 染色:在纸浆纤维染色时,可用碱性染料直接染色,因纤维外表带 负电,碱性染料带正电,染料粒子可以被吸附在纤维上。如果用酸性染料染色,必须参加媒染剂明矶,改变纤维外表的电性,使染料 被纤维吸附,到达染色的目的11、碱性降解反响的分类特点以及对制浆造纸的影响P195碱性水解:苷键局部断裂,产生新的复原性末端基,聚合度和纸浆强度下降。水解程度与蒸煮温度、时间、用碱量有很大关系。当蒸煮温度较低时、碱性水解反响甚微、温度越高水解越强烈、剥皮反响(p
29、eeling reaction):碱法蒸煮时总存在剥皮反响,特别是在高温下,纤维素水解产生新的复原性 末端基。导致纤维素聚合度下降,纸浆得率下降,强度下降、蒸煮后期不要过分延长时间、否那么就会使纸 浆的得率和强度下降、 名词解释:1. 纹孔:植物细胞壁在次生增厚过程中,并不是整个细胞壁都产生均匀增厚的,其未增厚局部的细胞壁 较薄,在显微镜下像个孔,一般称为纹孔、2. 纤维素:纤维素是由D-吡喃式葡萄糖基通过1, 4-B苷键联结而成的均一的线状高分子化合物。3. 半纤维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糖基组成的非均一聚糖,且分子中往往带有数量不等的支链。4. 木素:由苯基丙烷结构单元(即C6-C3单元)通
30、过醚键、碳-碳键连接而成的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芳香族 高分子化合物5. B -纤维素、y -纤维素:用漂白化学木浆制备a -纤维素时,处理中所得到溶解局部,用醋酸中和沉淀出来的那局部为B -纤维素,不沉淀局部为丫-纤维素。6. 将B -纤维素和丫 -纤维素之和称为工业半纤维素7. 微细纤维micro fibril:直径小于45nm微纤维丝。8. 微细纤维的取向:微细纤维在细胞壁上与纤维的轴向之间的夹角。9. 结晶度:指纤维素构成的结晶区占纤维素整体的百分数,反映纤维素聚集时形成结晶的程度。10. 可及度:利用某些能进入纤维素物料的无定形区而不能进入结晶区的化学试剂,测定这些试剂可以到 达并起反响
31、的局部占全体的百分率称为纤维素物料的可及度。11. 吸附:当纤维素自大气中吸取水或蒸汽时、称为吸附、12. 解吸:因大气中降低了蒸气分压而自纤维素放出水或者蒸汽时称为解吸、13. 纤维外表处的电位相对于该处的电位之差称为电极电位14. Z -电位:纤维吸附层b界面相对于该处的电位之差称为动电电位或Z-电位。15. 剥皮反响(peeling reaction):指在碱性条件下,纤维素具有复原性的末端基一个个掉下来使纤维素 大分子逐步降解的过程。或者:所谓的剥皮反响就是在碱的影响下、纤维素具有复原性末端基的葡萄糖基会逐个掉下来、直到 产生纤维素末端基转化为偏变糖酸基的稳定反响为止、掉下来的葡糖糖基
32、在溶液中嘴鸥后转化为异变糖酸、并以其钠盐的形式存在于蒸煮液中、16. 取代度D:把在纤维素酯化反响中,每个葡萄糖基中被酯化的羟基的数叫做取代度、17. 酯化度丫:酯化反响中,把每100个葡萄糖基中起反响的羟基的数目称为丫值、也就是酯化度、第三章可能出的填空题纤维素粘度测定的常用溶剂有 铜氨溶液和铜乙二胺溶液。现多采用 铜乙二胺溶液。我国纤维素分子量测定的标准方法中,应用北欧标准粘度计。纤维素是不同聚合度的分子混合物,即分子结构单元相同,结构单元间的连接方式也相同,但各个分子的聚合度不同。这种现象称之为 纤维素的多分散性。按不同聚合度或分子量将多分散性的纤维素试样分成假设干级分的纤维素试样称之为
33、分级。纤维素结构纤维素高分子的不同尺度结构单元在空间相对排列,包括高分子的链结构和聚集态结构。纤维素由葡萄糖基环构成,构型属 ? D构型葡萄糖构型、构象为 椅式构象。纤维素大分子中,影响最大的为伯羟基gt构象:表示C6-O6键的位置位于:C5-O5 边旁式g和C5-C4反向反式t。gg构象:表示对 C5-O5和C5-C4都是旁式。tg构象:表示对C5-O5为反式t,对C5-C4为旁式g。原细纤维通过氢键结合组成微细纤维,同周围的 半纤维素和木素存在LCC一起组成细胞壁的细纤维。结合水:与纤维素的羟基形成氢键结合水使纤维素发生润胀;游离水与纤维素无氢键联接,不能使纤维发生润胀常用的润胀剂水、碱溶
34、液、磷酸、甲醇、乙醇、苯胺、苯甲醛等极性溶液改变电解质的浓度,对电极电位无影响、电解质的浓度增大,Z-电位下降、pH值升高时,Z -电位增大在碱性介质中,主要进行纤维素 仲羟基的化学反响;在酸性介质中那么有利于伯羟基的反响。第四章:半纤维素 Chapter 4 Hemicelluloses1 .半纤维素概述 P214半纤维素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糖基葡萄糖基、木糖基、甘露糖基、半乳糖基、阿拉伯糖基、鼠李糖 基等、糖醛酸基组成,并且分子中往往带有数量不等的支链的非均一复合聚糖。 构成半纤维素分子中还含有糖醛酸基有: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等,还含有乙酰基。特点:2半纤维素的抽提 P219/220一般
35、是利用各种溶剂抽提综纤维素,利用不同浓度碱液与某些溶剂的共同作用或某种有机溶剂的单独作用,将不同的聚糖抽提出来并加以别离。浓碱溶解硼酸络合分级抽提法针叶木逐步增加碱液浓度分级抽提法一一针叶木单纯碱抽提法阔叶木和草类原料二甲亚砜抽提法:利用有机溶剂对半纤维素的溶解性将半纤维素别离,并最大程度地不破坏半纤维素的结构一一可保存乙酰基。3、半纤维素聚糖的类型特点及含量P227-229论述题一、针叶木半纤维素的类型及化学结构式:聚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为主,少量聚木糖和聚阿拉伯糖半乳糖1. 聚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分为两类:半乳糖含量较少3-5%, 一般称为聚O -乙酰基葡萄糖甘露糖 在针叶木半纤维素中约占 6
36、0%-70%,由于含O-乙酰基也很少,通常称为聚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基含量较多,称为聚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在针叶木中含量较少,其分子质量较低,水溶性好,半乳糖基含量越 多水溶性越好。半乳糖基以支链形式与甘露糖基的C6位以1 6a苷键相连接。聚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的化学结构式P2272聚木糖在针叶木半纤维素中约占7%-12%结构特点:主链为1 4B连接的D 吡喃式木糖基;4-O-甲基-葡萄糖醛酸基以枝链形式连接于主链C2位上;L-呋喃式阿拉伯糖基连于主链C3位上,还有少量木糖枝链存在;针叶木此类聚木糖中不含乙酰基。聚阿拉伯糖-4- 0甲基葡萄糖醛酸木糖的化学结构式P2273、聚阿拉伯糖半乳糖(针叶材
37、中都存在,含量较少,但落叶松属中含量多,约5%-30% ) 结构特点:主链为1 3B连接D 吡喃式半乳糖基;L-呋喃式阿拉伯糖基连于主链C6位上;少量半乳糖基或葡萄糖醛酸基连接于C6上;阿拉伯糖基:半乳糖基=1:4或1:8 ;高分枝度,水溶性。 聚阿拉伯糖半乳糖的化学结构式P228二、阔叶木半纤维素聚糖的类型及化学结构式:聚木木糖1、 聚木糖类(xylan):聚-0-乙酰基-4-0-甲基葡萄糖醛酸木糖,阔叶木中最多的半纤维素约占20-25% 结构特点:主链为1 4B苷键连接的D-吡喃式木糖基;乙酰基连接在木糖C3位成醋酸酯联结,少量连接于C2位,边材中含10-13%,心材中不含乙酰基;4-0-
38、甲基葡萄糖醛酸基连接于主链木糖基的C2位,也有联结在C3位,含量较少;另外,枝链上含少量木糖基。 聚-0-乙酰基-4-0-甲基葡萄糖醛酸木糖的化学机构式P2282、 聚葡萄糖甘露糖(glucoma nn a n)在阔叶木中的含量为 3%-5% 结构特点:主链为1 t 4B苷键连接的D-葡萄糖基与D-甘露糖基,其比例为1:1-1:2。没有枝链。 聚葡萄糖甘露糖化学机构式P2283、聚鼠李糖半乳糖醛酸木糖 (rham no galacturo nan s) 结构特点:存在于桦木半纤维素中,无枝链;a -L-鼠李糖基以1 2苷键连接于D-半乳糖醛酸基,以1 3苷键连接于D井糖基。半乳糖醛酸基与木糖基
39、以1 4苷键联接。 聚鼠李糖半乳糖醛酸木糖化学机构式P228三、假设干禾本科半纤维素的类型及化学结构式:聚阿拉1、 麦草(wheat straw)聚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木糖结构特点:D-吡喃式木糖基以1 4B苷键连接形成主链;L-呋喃式阿拉伯糖基连接于主链C3位;D-吡喃式葡萄糖醛酸基连接于主链C2位;有时存在木糖基枝链与乙酰基枝链。聚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木糖的化学结构式P2292、稻草(straw)聚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木糖 结构特点及化学机构式:主链:D-吡喃式木糖;枝链为a -L-呋喃式阿拉伯糖和 4-0-甲基-a -D-葡萄糖醛酸基;不含木糖枝链 化学机构式P2293、 芦苇和竹秆(reed and bamboo)聚阿拉伯糖 4-0-甲基葡萄糖醛酸木糖结构特点:主链木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艺术市场数字化交易平台在艺术品市场交易效率提升中的应用报告
- 数字化艺术市场2025年交易平台:艺术品收藏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汽车行业供应链韧性与风险管理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研究报告
-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师工作总结模版
- 车联网安全风险与防护策略研究报告
-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数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泉州2024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小学语文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总结模版
- 以患者为中心的血液病治疗决策的伦理观
- 区块链技术如何助力教育行业实现透明化
-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现场评定工作报告(第三方机构模板)
- 正确认识孩子性格特
-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图文详解课件
- 《智能建造技术与装备》 课件 第十章 智能施工与智慧工地
- 物业环境部培训课件
- 如何培训加油站站长
- 仓库管理制度及流程(3篇)
- 钢结构大棚安拆专项施工方案
- 《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试卷7及答案
- 2024年(新课标卷)高考物理试题评析交流 课件
- 机器的征途:空天科技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