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温和白平衡_第1页
色温和白平衡_第2页
色温和白平衡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平衡,简单说就是告诉相机什么是白颜色的。相机知道了白色,就能算 出别的颜色。各种光源下白色的东西颜色是有些差异的 如果你的相机能自定义白平衡, 对着白纸或者白衬衫等确认即可。 等于告诉相机: 这是白色的哦。 一般相机都有几种预置好的白平衡,设置到自动即可。白平衡,字面上的理解是白色的平衡。那什么是白色?这就涉及到一些色 彩学的知识, 白色是指反射到人眼中的光线由于蓝、 绿、红三种色光比例相同且 具有一定的亮度所形成的视觉反响。 我们都知道白色光是由赤、 橙、黄、绿、青、 蓝、紫七种色光组成的,而这七种色光又是有红、绿、蓝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 形成,当一种光线中的三原色成分比例相同的时候, 习

2、惯上人们称之为消色, 黑、 白、灰、金和银所反射的光都是消色。 通俗的理解白色是不含有色彩成份的亮度。 人眼所见到的白色或其他颜色同物体本身的固有色、 光源的色温、 物体的反射或 透射特性、人眼的视觉感应等诸多因素有关请参阅?色彩学原理?,举个简 单的例子, 当有色光照射到消色物体时, 物体反射光颜色与入射光颜色相同, 既 红光照射下白色物体呈红色, 两种以上有色光同时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 物体颜 色呈加色法效应, 如红光和绿光同时照射白色物体, 该物体就呈黄色。 当有色光 照射到有色物体上时, 物体的颜色呈减色法效应。 如黄色物体在品红光照射下呈 现红色,在青色光照射下呈现绿色,在蓝色光照射

3、下呈现灰色或黑色。在了解白平衡之前还要搞清另一个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色温。所谓色温, 简而言之,就是定量地以开尔文温度K来表示色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 文认为,假定某一黑体物质,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 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 “光 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便会因受到热力 的上下而变成不同的颜色。 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 500550 摄氏度时, 就会变成暗红色,到达 1050 1150 摄氏度时,就变成黄色,温度继续升高会呈 现蓝色。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该黑体所受的热力温度是相对应的, 任何光线的色 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 “温度,这个温度

4、就用来表示某 种色光的特性以区别其它, 这就是色温。 打铁过程中, 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 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 色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 相信人 们对它并不陌生。 钨丝灯所发出的光由于色温较低表现为黄色调, 不同的路灯也 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天然气的火焰是蓝色的, 原因是色温较高。 万里无云的蓝 天的色温约为 10000 K ,阴天约为 70009000 K ,晴天日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 6000 K ,日出或日落时的色温约为 2000 K ,烛光的色温约为 1000 K 。这时我们 不难发现一个规律:色温越高,光色越偏蓝;色温越低那么偏红。某一种色光比其 它色光的色温高

5、时,说明该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蓝,反之那么偏红;同样,当一种色 光比其它色光偏蓝时说明该色光的色温偏高,反之偏低。由于人眼具有独特的适应性, 使我们有的时候不能发现色温的变化。 比方在钨 丝灯下呆久了, 并不会觉得钨丝灯下的白纸偏红, 如果突然把日光灯改为钨丝灯 照明,就会觉查到白纸的颜色偏红了, 但这种感觉也只能够持续一会儿。 摄像机 的 CCD 并不能像人眼那样具有适应性,所以如果摄像机的色彩调整同景物照明 的色温不一致就会发生偏色。 那么什么是白平衡呢?白平衡就是针对不同色温条 件下,通过调整摄像机内部的色彩电路使拍摄出来的影像抵消偏色, 更接近人眼 的视觉习惯。 白平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任

6、意色温条件下, 摄像机镜头所拍摄的 标准白色经过电路的调整,使之成像后仍然为白色。这是一种经常出现的情况, 但不是全部,白平衡其实是通过摄像机内部的电路调整改变蓝、绿、红三个 CCD 电平的平衡关系使反射到镜头里的光线都呈现为消色。如果以偏红的色 光来调整白平衡, 那么该色光的影像就为消色, 而其他色彩的景物就会偏蓝 补 色关系。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谱质量最通用的指标。一般用 Pa 表示。色温是按绝对黑体 来定义的, 光源的辐射在可见区和绝对黑体的辐射完全相同时, 此时黑体的温度 就称此光源的色温。 低色温光源的特征是能量分布中, 红辐射相对说要多些, 通 常称为“暖光;色温提高后,能量分布集中,

7、蓝辐射的比例增加, 通常称为 “冷光。 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为:标准烛光为 1930K 开尔文温度单位;钨丝灯为 2760-2900K ;荧光灯为 3000K ;闪光灯为 3800K ;中午阳光为 5400K ;电子闪 光灯为 6000K ;蓝天为 12000-18000K 。在色温上的喜好是因人而定的, 这跟我们日常看到景物景色有关, 例如在接近 赤道的人,日常看到的平均色温是在11000K8000K黄昏17000K中午,所 以比拟喜欢高色温 看起来比拟真实 ,相反的,在纬度较高的地区 平均色温约 6000K的人就比拟喜欢低色温的5600K或6500K,也就是说如果您用一台高 色温的电视去表现

8、北极的风景, 看起来就感觉偏青; 相反的假设您用低色温的电 视去看亚热带的风情,您会感觉有点偏红。色温是摄影领域的一个重要局部, 但有很多摄影爱好者根本就不知道其真正 的含义。在一般读者眼中, 色彩和温度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码事, 而在摄影领域, 光源总是根据它们的色温来定义。 色温的单位是开尔文。 和华氏温度、 摄氏温度 一样,开尔文也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 色彩和开尔文温度的关系起源于黑体辐 射体对它加热直到它发光,在不同温度下呈现的色彩就是色温。当这个黑色 物体受热后开始发光时将变成暗红色, 如果继续加热就会变成黄色, 然后是白色, 最后就会变成蓝色。 这种色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

9、相信人人都对它再熟 悉不过了。万里无云的蓝天的色温约为 10000 K,阴天约为70009000 K,晴 天日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6000 K,荧光灯的色温约为4500 K,钨丝灯的色温约 为2600 K,日出或日落时的色温约为 2000 K,烛光下的色温约为1000 K。色温对于数码相机而言就是白平衡的问题, 这也是很多摄影爱好者比拟头疼 的环节。在各种不同的光线状况下,目标物的色彩会产生变化。在这方面,白色 物体变化得最为明显:在室内钨丝灯光下,白色物体看起来会带有橘黄色色调, 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出来的景物就会偏黄; 但如果是在蔚蓝天空下, 那么会带 有蓝色色调。 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拍摄

10、出来的景物会偏蓝。 为了尽可能减少外来 光线对目标颜色造成的影响, 在不同的色温条件下都能复原出被摄目标本来的色 彩,就需要数码相机进行色彩校正, 以达成正确的色彩平衡, 这就称为白平衡调 整。现在的数码相机都有白平衡感测器, 一般位于镜头的下面。 白平衡机构会试 图把白色制成纯白色。 如果这个最亮的局部是黄色, 它会加强蓝色来减少画面中 的黄色色彩, 以求得更为自然的色彩。 数码相机只要在拍摄白色物体时正确复原 物体的白色,就可以在同样的照明条件下正确复原物体的其他色彩。现在数码相机白平衡的调整一般具有 45种模式,因厂家的不同而稍有差 异,但差异不大。在佳能的数码相机上,一般分为自动、白天

11、、阴天、白炽灯、 荧光灯等模式。 在白天模式下, 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功能会加强图像的黄色, 当你 在晴天的室外拍摄时,可以把白色平衡功能设定在白天模式;如果在室内拍摄, 要根据室内灯源来进行设定, 一般有钨灯和荧光灯两种, 在荧光灯模式下白色物 体会出现蓝色色彩。 而在钨灯模式下, 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功能那么会加强图像的蓝 色。如果误把白色平衡设定在白天模式,画面颜色会变得太黄。照片受拍摄场所的光线影响很大。白平衡就是指对此进行调节的一种功能。 在自动模式下颜色不自然时,根据拍摄场所的光线,选择 “白天、“钨灯、 “荧光 灯等模式进行拍摄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如果需要更逼真的色彩,那么可以通过手 动设

12、置。除了自动和手动白平衡以外,一些高级点的数码相机还提供了 “白平衡包围 “功能。一般来说,该功能就是使用不同的白平衡模式一次拍摄 3 张照片,一张 正常、一张偏蓝、一张偏红,这样就可以让用户进行比照选择,使得拍摄更加灵 活。室内和室外模式,只是针对晴天阳光充足时的室外和用 60W 左右钨丝灯泡照 明的室内, 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光线色调条件下的白平衡调整, 并不能代表全部 的室内和室外环境下的白平衡调整, 并不具备普遍意义。 因此, 在一些特殊色温 环境下的拍摄,还是靠手动来调整白平衡。比方:在拍摄红红的夕阳时, 对着蓝色的参照物手动调节白平衡, 可以拍摄 出充满温暖气氛的画面。 而如果把数码

13、相机的白色平衡设定在自动位置, 数码相 时机把夕阳的温暖色温误判成室内, 因而会补偿画面的蓝色, 并减少红色, 把夕 阳原有的温暖气氛完全破坏了。 相反, 以红色的参照物手动调节白平衡, 可以拍 摄出的蓝色的冷色调画面。在超出自动白平衡调节范围的光线条件下,需要使用手动白平衡调节方式。 进行手动调节前需要找一个白色参照物, 如纯白的白纸 类的东西,有些数码相 机备有自定义白平衡功能, 这样只要对着白纸就可以进行白平衡的调整了。 操作 过程大致如下: 1. 把数码相机变焦镜头调到最广角短焦位置; 2.将白纸放置 好;3. 白平衡调到手动位置; 4.把镜头对准晴朗的天空, 注意不要直接对着太阳, 拉近镜头直到整个屏幕变成白色; 5. 按一下白平衡调整按钮直到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