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产意愿与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江苏苏南地区212家工业出口企业的案例_第1页
低碳生产意愿与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江苏苏南地区212家工业出口企业的案例_第2页
低碳生产意愿与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江苏苏南地区212家工业出口企业的案例_第3页
低碳生产意愿与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江苏苏南地区212家工业出口企业的案例_第4页
低碳生产意愿与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江苏苏南地区212家工业出口企业的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低碳生产意愿与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江苏苏南地区212家工业出口企业的案例第1期(总第207期)2011年1月工业技术经济JoumalofIndustrialTechnologicalEznomiesNo.I(GelIeral,No.207)低碳生产意愿与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江苏苏南地区212家工业出口企业的案例王晓莉陈默吴林海(江南大学,无锡214122)摘要)本文以江苏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等苏南五市的212家工业出口企业为案例,基于二元I.D.qtic模型,研究了工业出1:7企业的低碳生产意愿与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袁明,工业出口企业具有显着的低碳生产意愿,企业规模(主营业务销售额3亿及以上),

2、R&D占销售收入的比重(5%及以上),管理者年龄(3145岁),企业注册类型(港澳台投资与外商投资企业),政府制度安排和政策激励是主要影响导,促进工业出口企业低碳化生产,由此带动和提高整个工业企业的低碳生产意愿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关键词低碳生产意愿主要影响因素工业出口企业苏南案例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引言全球碳排放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业领域高强度消耗的石化能源,这一情形在我国尤为明显,工业碳排放量占到全国总量的9o%以上.因此,正确处理好工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始终绕不开的重大而现实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学者围绕低碳生产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取得

3、了一定成效.然而,目前国内研究还停留在描述的层次上,或仅在宏观层面计量碳排放,并没有真正深入到碳排放系统的肌体之中,尤其没有针对碳排放的微观主体工业企业,展开其低碳生产意愿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鲜见对影响企业低碳生产意愿现实和潜在的主要工业出口企业为案例,试图在此方面做出尝试性的努力.1文献回顾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81%一年美国消耗石化能源,碳排放量分别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21.14%,碳排放总量的2o.22%.相对应的中国消耗的石化能源,碳排放量分别占全球的比重为15.63%,20.61%,中国的碳排放量使用强度和由此产生的碳排放强度分别是发达国家的近三倍和四倍(Iatkene

4、ta1.,2008).中国的石化能源消耗一直主要在工业领域.2007年中国工业系统消耗的能源总量,碳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增长8.6%,6.56%.2008年工业能源消耗占全国能源消费量的比重更上升到71.1%,石化能源在中国工业领域不合理的使用导致了碳排放强度居高不下的格局.为此,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为降低工业领域石化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强度展开了积极而艰强度减少了27%(Luken&CastellanosSilveria,2006).然而,对处于转型发展阶段的中国而言,推进工业化是实现其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主要战略之一,虽然在推进低碳生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收稿日期:201

5、o_o4方向:国际贸易.吴林海.通讯作者,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食品安全与低碳经济.一50第1期(总第207期)2011年1月工业技术经济JournalofIndustrialTechnologicalEconomicsNo.1(General.No.207)效,但工业碳排放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仍是碳排放主体的基本格局难以改变.由此可见,降低碳排放强度是工业生产企业责无旁贷的责任.现有文献显示,从20世纪8o年代末开始,发达国家逐步推行清洁生产.尽管实施初期,大部分工业企业相关的认知程度比较低,并没有普遍展开清洁生产的意愿和具体行为,但进入新世纪后,这

6、些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推进清洁生产的意愿与行为显着提高(Staniskis&Stasiskiene,2O03).Zwetsloot&Ashford(2OO3)考察了42个国家的61个生产企业,发现这些企业全面采用了清洁安全的节能生在采用节能技术后能源效率有了提高,相应的碳排放也有所减少(Worrelleta1.,2001);韩国炼油企业实施节能生产方式后,整个国家和工业领域的碳排放分别降低0.048%和0.065%(Parketa1.,2o10).企业节能生产意愿提高和生产行为改变的主要原因是逐渐从清洁生产方式中获得了经济利益(Montalvo,2008),并认识到

7、只有承担相应的社会环境保护责任才可能拥有持续的竞争力.目前发达国家的大部分工业生产企业已逐渐改变以往单一的思维方式,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认知相应提高,低碳生产意愿日趋增强,生产行为日益主动(Morand&Bm'zman,2006).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企业有关低碳生产的意愿与行为也在不断变化.立陶宛,津巴布韦和越南等国家的一些工业企业已实施了节能生产行为(Staniskis&Stasiskiene,2OO3),且马来西亚的一些橡胶生产企业已在不同的生产环节实施节能生产(Saidur&Mekhilef,2010)

8、.同样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参加了ISO14000系列的环境管理认证,低碳生产的意愿和行为的自觉性正在逐步提高,而且一些工业企业已在产品投入,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采用节能的生产行为(杨东宁和周长辉,20o5).然而,企业总体低碳生产意愿尚不充分,低直在研究影响企业低碳生产意愿与行为的主要因究已积累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由于与逐利目标一致,市场特征对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影响是显着的(Zwetsloot&Ashford,2003).且Lukeneta1.(20o8)对8个发展中国家包含造纸,纺织和皮毛3个行业的98家企业研究后证实,工业企业产品是否出口对其意愿和行为有重要影响.从企

9、业内部特征分析,影响企业采用低碳节能生产的因素较为复杂,既涉及技术层面,也涉及企业类型,规模和管理者因素(Ashford,1994).企业具备了技术方面的承载能力,才有可能真正实施与低碳相关的节能环保生产(Ashford&Zwetsloot,20oo).而相比本土企业,有外资背景的跨国企业节能生产的意愿则相对较高(DeGrootet81.,2001).同时与大型工业企业相比,员工数少于500人的中小企业的低碳生产意愿与行为表现得相对欠缺(Towers&Bumes,2OO8).另外管理者特征对企业节能生产意愿和具体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则已是学者共识(Kuoeta1.

10、,2010).进一步分析,政府管制对企业低碳生产也有用低碳相关生产行为的重要驱动力(Montalvo,2OO8).目前中国重点工业企业的节能生产更多依靠的是外部驱动力尤其政府对环境污染的管制(但智钢等,2010).典型的案例是中国钢铁企业.由于节能行为不佳,中国钢铁生产企业碳排放明显高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但在2OO4年政府作出规范环境管理的强制性制度安排后,低碳生产行为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改善.同时政府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技术和资金供给可以使企业有动机预先购买未来政府实施强制性环境管理政策后可能更严格的技术要求(Huhtala,2003).综上所述,已有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11、,为本业企业这一碳排放最重要的微观主体的客观实际,深入分析影响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的主要因素就显得更为迫切.由于这是目前研究的缺失,努力弥补这一缺陷,构成了本研究的主题.2样本选择,研究视角与调查方法江苏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苏州,一51第1期(总第207期)2011年1月工业技术经济ofIndustrialTechnologicalEconomicsNo.1(ct艇粕l,No.207)无锡,常州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公认的最具活力的城市带,在江苏省经济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江苏省传统意义上的苏南地区.但同时江苏省碳排放量紧随山东,河北和广东省之后,居全国第4位,苏南地区在1997

12、年后的工业碳排放量占全省的比重稳定在63%73%之间.虽然江苏节能减排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仅仅低碳发展未来面临的难点是:能源效率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在经历了轻微波动后开始初步显现,但能源需求依然严重倚靠煤炭,工业能源消耗占此,对江苏而言如何实现到2O2O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的目标已成为日益紧迫的重大课题.同时,开放程度高也是苏南地区最显着的特征之一.2008年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但苏州,无锡和常州的出口总额仍达到1806亿美元,吸引外资142亿美元,外商投资与出口总额均略业密集,加上进出口的民营工业企业与股份合作制的工业企业众多,共同构成苏南地区工业出口主体.表1

13、2OO8年苏南地区部分经济指标资料来源:2OO8各市统计年鉴整理.一般而言,工业出口企业技术先进,装备优良,工艺水平较高.由于产品出口到境外,在理论上判断更具有较强低碳生产意愿,较工业非出口企业为案例,研究工业出口企业的低碳生产意愿与主要影响因素,既充分考虑了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的客观实际,更强调了工业企业是碳排放的微观主体,同时着眼于工业出口企业低一52一碳生产意愿的先导性,对于政府分类指导,促进工业出口企业生产方式的低碳化,并带动和提高整个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降低工业碳排放强度,对指导全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典型意义.在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主题与视角,作者设计了初步

14、的调查问卷,并在苏州,无锡和常州分别选择2家工业出口企业进行预调研.与企业管理者,技术,销售等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沟通,在此基础上对问卷做了修正,最终确定的调查问卷包括企业总经理特征,所在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低碳生产意愿,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信息化管理等5个部分.本研究面向工业企业(出口,非出口)发放问卷,在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等苏南五市平均发放问卷100份,收到有效问卷353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70.06%.其中回收212份工业出口企业(产品为全部或部分出口的工业生产企业)问卷.整个调查在2010年3月一6月期间进行.3模型构建与计量结果为准确分析工业出口企业低碳生产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

15、,本文通过建立相关计量模型展开分析.将工业出口企业低碳生产意愿LCP(有=1;生产意愿的标准为调查问卷中企业是否愿意参加业出口企业低碳生产意愿受复杂因素的共同影响,根据现有研究成果,作者前期的研究积累和基于对江苏省苏南地区实际情况的认识,本文将企业规模(主营业务销售收入),注册类型,管理者(本文在调查问卷中将管理者设定为企业的总经理)特征,R&D占销售收入比重,政府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企业有年度和中长期的节能降耗目标,且目标由政府制定下达或在政府指导下企业制定实施)和政府政策激励措施(政府引导企业低碳1型变量,本文采用二元I_ogistie模型进行回归参数估计,相应的表达式为:第

16、1期(总第207期)2011年1月工业技术经济ofIndustrialTechnolotficalEconomicsNo.1(General,No.2o7)LCP=h()=B0+i=lBjX+ei(1)(1)式中,P为因变量为I的概率,B0为常数项,Bi为回归系数,xi为低碳生产意愿的影i=1响因素,ei为随即误差且服从正态分布.表2变量定义与样本统计业出口企业样本的截面数据进行二元I_ogitic模型行回归系数的显着性检验,在此基础上逐个剔除显着性水平不符合要求的变量,然后重新拟合回归方程并进行检验,直到方程中变量回归系数基本显表3中列出的该模型的卡方统计值来分析,模型整体检验结果较为显着,

17、参数符号与预期一致.表3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注:模型结果检验:一2LL=182.620;Cox&Snell.2=o.158;Nagelkerke-z2=o.246;综合性检验:=36.563;自由度=6;显着性水平:O.000.*表示在10%水平上显着;*表示在5%水平上显着.4结论分析与政策含义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回归分析,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企业规模(主营业务销售额3亿及以上),管理者年龄(3145岁),企业注册类型(非股份合作或民营企业),R&D占销售收入的比重(5%及以上),政府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和政府政策激励措施与工业出口企业的低碳生

18、产意愿呈显着的正相关性.其可能的原因和初步的分析是:(1)主营业务销售额3亿及以上的工业出口上述规模的工业出口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占有率相对较高,竞争力相对较强,同时这些工业出口企业可能面临着政府环境监管更大的压力,具有着更强的环境社会责任,因而低碳生产的意愿相对更强.(2)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等于或大于一53第1期(总第207期)2011年1月工业技术经济ofIndustrial1lll10alEmomiesNo.1(C,ena-ai,No.207)技术的先进性和产品创新性与R&D投入有着天然联系,R&D占销售收入比例是衡量企业技术性质术

19、创新改善企业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R&D投入高的企业更容易满足低碳生产对技术创一结论与Ashford&Zwetsloot(2000)基本类似.(3)管理者年龄(3145岁之间)与企业低和周长辉(20o5)的企业管理者对中国工业企业本文212个工业出口企业样本中管理者年龄在3145岁之间的获得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69.3%,受教育程度较高,正处在年富力强的年龄段,易于接受新事物和新理念,加上对企业中长期发展有良好的预期,因而更具有低碳生产的意愿.(4)民营企业与股份合作企业的低碳生产意愿相对较低.被调查的212个样本中,国有与集体企业占0.5%,股

20、份合作企业占11.3%,民营企业占60.4%,港澳台资与外商投资企业占24.5%,其他类型占3.3%.与港澳台投资与外商投资企业相比,股份合作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低碳企业出口额占其全部销售总额比例相对较低,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内,因而对未来面临的碳标签与可能遭遇的碳关税等意识并不强烈,客观上分析,港澳台投资与外商投资企业属于跨国公司,只不过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因此,本文的这一结论与DeGrooteta1.(2OO1)得出的跨国企业较一般企业具有相对较高的节能生产意愿基本一致.(5)政府强制性的制度安排是企业低碳生产业对低碳生产的认知度较低,低碳生产意愿尚处降耗目标将能引领企业采取低碳生产措施,加大

21、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这一结论与Montalvo(2oo8)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政府应做出规范合理的制度安排,提高企业的低碳生产意愿,驱.-动企业采取低碳生产行为.(6)政府引导企业低碳生产的政策体系能够工业出口企业样本中92.5%(196家)的企业表示政府对支持企业低碳生产的作用很重要,希望得到的政府支持按照重要性排列分别为希望得到税收优惠政策(181家),专项资金资助(142家),节能降耗相关新技术支持(140家).可见政府政策激励是提高企业低碳生产意愿,满足企性和共性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和低碳技术创新财政一结论与Huhtala(2003)高度相关.本文的研究结论与上述的初步讨论,所涵盖的政策

22、含义已非常清晰.其要点是:(1)降低碳业出口企业低碳生产意愿为先导,分类指导工业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型;(2)政府引导企业低碳生产的两个基本点是实施必要的强制性的制度安排,有针对性地完善和实施促进企业低碳生产的政策体系,应该在实际工作中有机结合,相互组合;(3)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提高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应是政府政策体系的核心.注释: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ministration)的IndependentStatisticsAnalysis计算所得, :9o&pjd=44&aid=8Vun,C.Q.,Liu,S.

23、F.,Fang,Z.G.,Wu,J.L.ResearchO11theenergysavingeffect0fenergypoliciesinChina.19822006传统意义上的苏南地区是指苏州,无锡和常州3市.现在扩展到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和南京5市参考文献1.Lllken,R.,vanRompaey,F.,Zigovt,K.ThedeterminantsofESTadoptionbymanngplantsindevelopingcountriesJ.EcologicalEconomics,2OO8,66:1411522.1_en,R.,CteIlanosSflveda,F./ndust

24、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AglobaleompaxisonJR.ReportpreDanforUN/X)fortheFourteenSessionoftheCommiss/onOn第1期(总第2O7期)2011年1月工业技术经济JournalofIndustrialTllIlolocalEconomicsNo.1(General,No.2O7)SustainableDevelopment(May2006).UNIDO,Vienna3.Staniskis,J.K.,Stasisl【iene,Z.Promotionofcleanerproductioninvestme

25、nts:internationalexperienceJ.JournalofCleanerProdLlction,2008,11:6196284.Zwetsloot,G.I.J.M.,Ashford,N.A.Thefeasibfl-ityofencouraginginherentlysaferJ.SafetyScience,2003,41,(23):2192405.Worrell,E.,Price,L.,Martin,N.EnergyefficiencyandcarbondioxideemissionsreductionopportunitiesintheUSironandsteelsecto

26、rJ.Energy,2001,26:5135366.Park,S.W.,Lee,S.M.,Jeong,S.J.,Song,H.J.,Park,J.W.AssessmentofCO2emissionsanditsreductionpotentialintheKoreanpetroleumrni】【lgindustryusiIlgener-一environmentmodelsJ.Energy,2010,35:241924297.Montalvo,C.Generalwisdomconcerningthefactorsaffectingtheadoptionofcleanertechnologies:

27、survey199020O7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O08,16,(51):713velopmentpolicy(19722005):fosteringatwodimensionalintegrationforlnoreeffectiveinstitutions.WorkingPaper(1),IDAR1workingpaper,EeoInnovation(Galway,Ireland)/Hum-bol&UniversityofBerlin,RTDprojectQLRT一200202718;2006:309.Saidur,R.,Mekhile

28、f,S.Energyuse,energysavingsandemissionanalysisintheMalaysianrubberproducingindustriesJ.ApedEnergy,2010,87:27462758体系的驱动力:理论框架及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5,(2):8510711.Ashfo,N.A.AnInnovationBasedStrategyfortheEnvironment.In:Finkel,A.M.,Golding,D.(Eds.),Worstthingsflint?ThedebateoverskbasedNationalEnvi-ronmentalPr

29、iorities.ResourcesfortheFuture,Washington,IX:,1994:275314productioninEuropean【Ils:areportfromthefieldJ.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2000,78,(13):1234413.DeGroot,H.L.F.,Verhoef,E.T.,Nijkamp,P.Energysavingbyfirms:decisionmaking,brrier$andpoliciesJ.EnergyEconomics,2001,23:71774014.Towem,N.,Bumes,B.Aeom

30、po6itemeddofsupplychainmanagementandemerpriseplanningforsIIlallandmediumsizedmanufacturingenterprisesJ.SupplyChainMan.ageinent:AnImemationalJoumal,2OO8,13,(5):34935515.Kuo,R.J.,Wang,Y.C.,Tien,F.C.Integra-tionofartificialneuralnetworkandMADAmethodsforeensup一erselectionJ.JoumalofCleanerProduction,2010,18,(12):11611170推进的驱动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0,(2):242247.17.Huhtala,A.Promotingfinancingofcleanerproduc-tioninvestmentsUNEPexperiertceJ.JournalofCleanerProduetion,2003,11,(6):615618StudyontheLow-cal1)onPro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