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桥涵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1.钻孔桩断桩常见事故及处理 1.1.首批混凝土封底失败 u 1.1.1.事故缘由和预防措施 .导管底距离孔底大高或太低 缘由:由于计算错误,使导管下口距离孔底太高或太低。太高了使首批砼数量不够,埋不了导管下口(1米以上)。太
2、低了使首批砼下落困难,造成泥浆与混凝土混合。 预防措施: 精确测量每节导管的长度,并编号记录,复核孔深及导管总长度。 也可将拼装好的导管直接下到孔底,相互校核长度。 .首批砼数量不够
3、; 缘由:由于计算错误,造成首批砼数量不够,埋管失败。 预防措施:依据孔径、导管直径仔细计算和复核首批砼数量。 .首批混凝土品质太差 缘由:首批砼和易性太差,翻浆困难。或坍落度太大,造成离析。 预防措施:搞好协作比设计,严格掌握混凝土和易性。
4、; .导管进浆 导管密封性差,在首批砼灌注后,由于外部泥浆压力太大,渗入导管内,造成砼与泥浆混和。 u 1.1.2.处理方法 首批混凝土封底失败后,应拨出导管,提起钢筋笼,马上清孔。 1.2.供
5、料和设备故障使灌注停工 u 1.2.1.事故缘由和预防措施 缘由:由于设备故障,混凝土材料供应问题造成停工较长时间,使混凝土凝聚而断桩。 预防措施:施工前应做好过程力量鉴定,对于部分设备考虑备用;对于发生的事故应有应急预案。 u 1.2.2.处
6、理方法 .如断桩距离地面较深,考虑提起钢筋笼后重新成孔; .如断桩距离地面较浅,可采纳接桩; .如原孔无法利用,则回填后实行补桩的方法。 1.3.灌注过程中坍孔 u 1.
7、3.1.事故缘由和预防措施 缘由:由于清孔不当、泥浆过稀、下钢筋笼时碰撞孔壁、致使在灌注过程中发生坍孔。 预防措施:详见钻孔桩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2.1坍孔相关内容。 u 1.3.2.处理方法 .如坍孔并不严峻,可连续灌注,并适当加快进度; &
8、#160; .如无法连续灌注,应准时回填重新成孔。 1.4.导管拨空、掉管 u 1.4.1.事故缘由和预防 .导管拨空 缘由:由于测量和计算错误,致使灌注砼时导管拨空,对管内布满泥浆;或导管埋深
9、过少,泥浆涌入导管。 预防措施:应仔细测量和复核孔深、导管长度;应对导管埋深适当取保守数值。 .掉管 缘由:导管接头连接不符合要求;导管挂住钢筋笼,强拉拉脱等。 预防措施:每次拆管后应认真重新连接导管接头;导管埋深较大时应准时拆管。
10、0; u 1.4.2.处理方法 严格计算各方面的数据后,实施二次封底; . 混凝土面距离地面较深时应重新成孔; 混凝土面距离地面较浅可实行接桩方法。 1.5.灌注过程中混凝土上升困难、不翻浆。 &
11、#160; u 1.5.1.事故缘由 .混凝土供料间隔时间太长,灌注停顿,混凝土流淌性变小; .混凝土和易性太差; .导管埋深过大;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减小,超压力降低;&
12、#160; .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 u 1.5.2.补救措施: .提起导管,削减导管埋深; .接长导管,提高导管内混凝土柱高; .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
13、出部分沉淀土。 1.6.灌注高度不够 u 1.6.1.事故缘由和预防 缘由:测量不精确;桩头预留量太少。 预防措施:可采纳多种方法测量,确保精确;桩头超灌预留量可适当加大。
14、; u 1.6.2.处理方法 挖开桩头,重新接桩处理。 2.预应力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2.1.锚垫板面与孔道轴线不垂直或锚垫板中心偏离孔道轴线 u 2.1.1.现象
15、160; 张拉过程中锚杯突然抖动或移动,张拉力下降。有时会发生锚杯与锚垫板不紧贴的现象。 u 2.1.2.缘由分析 锚垫板安装时没有认真对中,垫板面与预应力索轴线不垂直。造成钢绞线或钢丝束内力不一,当张拉力增加到肯定程度时,力线调整,会使锚杯突然发生滑移或抖动,拉力下降。 u 2.1.3.预防措施
16、60; .锚垫板安装应认真对中,垫板面应与预应力索的力线垂直; .锚垫板要牢靠固定,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移动。 u 2.1.4.治理方法 另外加工一块楔形钢垫板,楔形垫板的坡度应能使其板面与预应索的力线垂直。
17、160; 2.2.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 u 2.2.1.现象 预应力张拉后,锚板下混凝土变形开裂。 u 2.2.2.缘由分析 .通常锚板四周钢筋布置很密,浇筑混凝土时,振捣不密实,混凝土疏松或仅有砂浆,以致该处混凝土强度低;
18、 .锚垫板下的钢筋布置不够、受压区面积不够、锚板或锚垫板设计厚度不够,受力后变形过大。 u 2.2.3.预防措施 .锚板、锚垫板必需在足够的厚度以保证其刚度。锚垫板下应布置足够的钢筋,以使钢筋混凝土足以承受因张拉预应力索而产生的压应力和主拉应力; .浇筑混凝土时应特
19、殊留意在锚头区的混凝土质量,因在该处往往钢筋密集,混凝土的粗骨料不易进入而只有砂浆,会严峻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u 2.2.4.治理方法 将锚具取下,凿除锚下损坏部分,然后加筋用高强度混凝土修补,将锚下垫板加大加厚,使承压面扩大。 2.3.滑丝与断丝 u&
20、#160;2.3.1.现象 .锚夹具在预应力张拉后,夹片“咬不住”钢绞线或钢丝,钢绞线或钢丝滑动,达不到设计张拉值; .张拉钢绞线或钢丝时,夹片将其“咬断”,即齿痕较深,在夹片处断丝。 u 2.3.2.缘由分析 .锚夹片硬度指标不合格,硬度过低,夹不住钢
21、绞线或钢丝;硬度过高则夹伤钢绞线或钢丝,有时因锚夹片齿形和夹角不合理也可引起滑丝或断丝; .钢绞线或钢丝的质量不稳定,硬度指标起伏较大,或外径公差超限,与夹片规格不相匹配。 u 2.3.3.防治措施 .锚夹片的硬度除了检查出厂合格证外,在现场应进行复验,有条件的最好进行逐片复检; .钢绞线和钢丝的直径偏差、椭圆度、硬度指标应纳入检查内容。如偏差超限,质量不稳定,应考虑更换钢绞线或钢丝的产品供应单位;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文化团队管理方案计划
- 品牌跨界合作的成功案例分析计划
- 城市交通设施设计重点基础知识点
- 年度奖惩机制的合理设定计划
- 未来计算技术考试考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青海省广播电视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内江市市中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真题
- 2024年西林县交通运输局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西安市雁塔区第四小学招聘笔试真题
- 全国卷高考标准语文答题卡作文纸3栏800字版
- DB32T 4284-2022 居民住宅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
-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申请表样表
- 110kV变电站高压试验报告完整版
- 山东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试题及答案
- TSG Z7001-2004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
- 入学、幼儿园等健康卫生教育洗手知识教育ppt课件
- JJF(鄂) 82-2021 全自动混凝土抗渗仪校准规范(高清版)
- 流动注射分析仪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 材料科学基础基础知识点总结
- 数控铣工图纸(60份)(共60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