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系统故障原因及分析剖析_第1页
汽车制动系统故障原因及分析剖析_第2页
汽车制动系统故障原因及分析剖析_第3页
汽车制动系统故障原因及分析剖析_第4页
汽车制动系统故障原因及分析剖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论文汽车制动系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姓名:栗新越学号:指导老师:秦思文完成日期:2016年1月22日至2016年1月29日摘要汽车制动系统是指能够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强制其减速以至停车,或使汽车下坡时能够维持一定速度,甚至在各种路面(包括斜坡)驻车停留。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状况决定了行人及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国家财产的安全。由此可见。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和车速的提高以及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汽车制动系的工作可靠性显的日益重要,也只有制动性能良好、制动系工作可靠的汽车,才能充分发挥其动力性能。汽车制动系至少应有两套独立的制动装置,即行车制动系统和驻车制动系统,然而先在绝大多车上面

2、都有ABS防抱死制动系统行车制动系统用作强制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并使汽车在下坡时保持适当的稳定车速。其驱动结构常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结构,并保证其工作可靠。驻车制动系统用于使汽车可靠而无时间限制的停驻在一定位置甚至斜坡上,其业有助于汽车在破路上起步。驻车制动系统应采用机械式驱动机构,以免其产生故障。ABS防抱死制动系统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作用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在现代汽车上普遍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避免的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是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3、。本文将论述汽车制动系统的的概念及工作原理和行车制动、驻车制动及ABS防抱死系统各自的故障现象、原因,根据相关部件的现象和故障原因给出相关的处理方法,从而得出汽车制动系统故障的诊断和检修的重要性。关键词:汽车制动系统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诊断Automobilebrakingsystemisonethatcanbethedrivingforceittoslowdownorevenstoptheprocess,ormakethecarwhengoingdownhillcanmaintainacertainspeed,evenonallkindsofroads(includingslope)inca

4、rtravel.Automotivebrakingsystemworkingconditionsdeterminedpedestriansanddriverssafety,andthesafetyofStateproperty.Itcanbeseenthat.Highwaysandrapiddevelopmentandhigherspeedsandincreasingtrafficdensity,inordertoensuretrafficsafety,thegrowingimportanceofreliabilityofautomobilebrakesystem,onlythegoodper

5、formanceofbrakingsystemsworkingreliablecarcangivefullplaytoitsdynamicperformance.Automobilebrakingsystemshallhaveatleasttwoindependentbrakingdevices,theservicebrakingsystemandtheparkingbrakingsystem,butinmostcarsithasABSanti-lockbrakesystembrakesystemasadrivingforceinthecarslowdownorstop,andkeepthec

6、arwhengoingdownhillreasonablystablespeed.Drivingstructureoftenusesdouble-looporloopstructures,andensureitsreliability.Parkingbrakesystemsareusedtogivethecarareliablepresenceincertainlocationsandevenwithnotimelimitontheslopes,itshelpsautobreakstartsontheroad.Parkingbrakesystembymechanicaldrivemechani

7、sm,soastoavoiditsfailure.ABSanti-holddiedbrakesystemisahasanti-sliding,andanti-lockdeathroleofcarsecuritycontrolsystem,inmoderncarShangGenerallargeinstallationanti-holddiedbrakesystem,ABSbothgeneralbrakesystemofbrakefunction,andcanpreventwheelslockdied,makescarinbrakeStateXiastillcansteering,guarant

8、eecarofbrakedirectionstability,preventproducedsideslipandrunpartial,avoidofmanytrafficaccidentofoccurred,iscarShangmostadvanced,andbrakeeffectbestofbrakedevice.ThisarticlediscussestheconceptandprincipleofautomotivebrakesystemandbrakeandtheparkingbrakeandABSanti-lockbrakingsystemsarethesymptoms,cause

9、s,accordingtotherelevantcomponentsandfaultreasongiventreatmenttoobtainbrakesystemfaultdiagnosisandrepairoftheimportance.Keywords:automobilebrakingsystemfaultsfaultcauseoffaultdiagnosis25目录摘要1目录2第1章汽车制动系统的概述31.1 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历史31.2 制动系统的概念31.3 制动系统的分类41.4 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4第二章汽车制动系统的行车制动52.1 行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常见故障部

10、位52.2 液压制动系统的常见故障52.2.1 液压制动效能下降62.2.2 液压制动失效62.2.3 液压制动拖滞72.2.4 液压制动跑偏82.2.5 液压制动的其余故障92.3 液压制动系统故障诊断及检修实例92.4 气压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分析112.4.1 气压制动效能下降2.4.2 气压制动失效2.4.3 气压制动拖滞2.4.4 气压制动跑偏第3章汽车制动系统的驻车制动故障诊断3.1 驻车制动的结构组成及常见故障部位3.2 驻车制动的常见故障3.2.1 驻车制动效能不良3.2.2 驻车制动拉杆不能定位第4章ABS防抱死制动系统故障诊断4.1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4.2

11、 制动系统ABS故障诊断与检修4.2.1 车轮速度传感器的调整4.2.2 ABS系统线束更换4.2.3 ABS系统的泄压4.2.4 ABS系统的放气4.2.5 液压控制装置的检修4.2.6 液压元件泄漏检查第5章驻车制动器的故障诊断与分析5.1 功用5.2 驻车制动系故障诊断5.3 驻车制动系的维修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第一章汽车制动系统的概述1.1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历史最原始的制动控制只是驾驶员操纵一组简单的机械装置向制动器施加作用力,这时的车辆的质量比较小,速度比较低,机械制动虽已满足车辆制动的需要,但随着汽车自质量的增加,助力装置对机械制动器来说已显得十分必要。这时,开始出现真空助力装置。19

12、32年生产的质量为2860kg的凯迪拉克V16车四轮采用直径419.1mm勺鼓式制动器,并有制动踏板控制的真空助力装置。林肯公司也于1932年推出V12轿车,该车采用通过四根软索控制真空加力器的鼓式制动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汽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军用车辆及军用技术的发展,车辆制动有了新的突破,液压制动是继机械制动后的又一重大革新。DuesenbergEight车率先使用了轿车液压制动器。克莱斯勒的四轮液压制动器于1924年问世。通用和福特分别于1934年和1939年采用了液压制动技术。到20世纪50年代,液压助力制动器才成为现实。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世界汽车技术领域最显

13、著的成就就是防抱制动系统(ABS)的实用和推广。ABSB微电子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液压控制技术为一体,是机电一体化的高技术产品。它的安装大大提高了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和操纵性。防抱装置一般包括三部分:传感器、控制器(电子计算机)与压力调节器。传感器接受运动参数,如车轮角速度、角加速度、车速等传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进行计算并与规定的数值进行比较后,给压力调节器发出指令。1936年,博世公司申请一项电液控制的ABS装置专利促进了防抱制动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1969年的福特使用了真空助力的ABS制动器;1971年,克莱斯勒车采用了四轮电子控制的ABS装置。这些早期的ABS装置性能有限,可靠性不够理想,

14、且成本高。1979年,默本茨推出了一种性能可靠、带有独立液压助力器的全数字电子系统控制的ABS动装置。1985年美国开发出带有数字显示微处理器、复合主缸、液压制动助力器、电磁阀及执行器“一体化”的AB时抱装置。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出现,以及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ABS以成为性能可靠、成本日趋下降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成熟产品。1992年ABS的世界年产量已超过1000万辆份,世界汽车ABS的装用率已超过20%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欧洲、日本、美国等)已制定法规,使ABS成为汽车的标准设备。1.2 制动系统的概念制动系统是指汽车轮胎对路面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

15、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极为重要的一个系统。完整的制动系统应具有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和ABS防抱死制动系统。1.3 制动系统的分类制动器分为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的定义及工作原理: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碟式制动器。它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分泵固定在制动器的底板上固定不动。制动钳上的两个摩擦片分别装在制动盘的两侧。分泵的活塞受油管输送来的液压作用,推动摩擦片压向制动盘发生摩擦制动,动作起来就好象用钳子钳住旋转中的盘子,迫使它停下来一样。这种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特别是高

16、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袭,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行车,盘式制动比鼓式制动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令车停下。有些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上还开了许多小孔,加速通风散热提高制动效率。反观鼓式制动器,由于散热性能差,在制动过程中会聚集大量的热量。制动蹄片和轮鼓在高温影响下较易发生极为复杂的变形,容易产生制动衰退和振抖现象,引起制动效率下降。当然,盘式制动器也有自己的缺陷。例如对制动器和制动管路的制造要求较高,摩擦片的耗损量较大,成本贵,而且由于摩擦片的面积小,相对摩擦的工作面也较小,需要的制动液压高,必须要有助力装置的车辆才能使用。而鼓式制动器成本相对低廉,比较经济。1.4 制动系统的组

17、成与工作原理(1)制动系统的组成部件汽车制动系统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供能装置(包括供给、调节制动所需的能量以及改善传能介质状态的各种部件)、控制装置(踏板机构)、传动装置和制动器。完整的制动系统应具有独立的行车制动系和驻车制动系,有的还有紧急制动、安全制动或辅助制动装置。行车制动系制动装置的不同,可分为液压制动系和气压制动系;驻车制动系一般采用机械式结构。制动系统是关系到人车安全的关键部件,汽车的制动系统按照可靠、省力等要求设置了很多装置。例如,双回路制动系统、真空制动增压器等。双回路制动系统就是指系统内有两个分别独立的液压制动管路系统,起保险的作用。一般前轮驱动轿车多采用交叉对角线形式,制动主

18、缸的前腔与右前轮、左后轮的制动管路相通,后腔与左前轮、右后轮的制动管路相通,形成一个交叉的形对角线,这样的好处是当有一个制动系统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系统依然能进行最低限度的制动,且不会发生跑偏现象。而后轮驱动轿车因负荷较大,多采用前后轮分别独立制动形式,即有两套制动总泵,一套控制前轮制动,另一套控制后轮制动。真空制动增压器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真空来增压。这种装置是一种助力装置,一般安装在驾驶室仪表板前的发动机舱隔壁上,串接在制动踏板与制动主缸之间,起增加踏板力的作用,从而使驾车者省力。真空制动增压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负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来迫使增压器内橡胶膜片移动,推动制动主缸的活

19、塞,以此来减轻人踩制动踏板的力。(2)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动系统的一般工作原理是,利用与车身(或车架)相连的非旋转元件和与车轮(或传动轴)相连的旋转元件之间的相互摩擦来阻止车轮的转动或转动的趋势。制动系不工作时蹄鼓间有间隙,车轮和制动鼓可自由旋转制动时要汽车减速,脚踏下制动器踏板通过推杆和主缸活塞,使主缸油液在一定压力下流入轮缸,并通过两轮缸活塞推使制动蹄绕支承销转动,上端向两边分开而以其摩擦片压紧在制动鼓的内圆面上。不转的制动蹄对旋转制动鼓产生摩擦力矩,从而产生制动力解除制动当放开制动踏板时回位弹簧即将制动蹄拉回原位,制动力消失。第二章汽车制动系统的行车制动2.1 行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常

20、见故障部位(以液压制动系统为例)(1)液压制动系的结构组成1右前轮缸;2储液罐;3制动主缸;4真空伺服气室;5控制阀;6制动踏板机构;7一右后轮缸;8一左后轮缸;9一感载比例阀;10真空单向阀;11真空供能管路;12制动信号灯液压开关;13一左前轮缸(2)液压制动系的常见故障部位液压制动系常见故障部位主要有:制动主缸(通气孔、皮碗、回位弹簧)、制动器(制动蹄、制动盘、制动轮缸)和管路等2.2 液压制动系统的常见故障2.2.1 制动效能下降制动效能下降又叫制动力不足( 1)故障现象汽车行驶中制动时,驾驶员感到减速度小;汽车紧急制动时,制动距离长。( 2)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制动管路中有空气,或

21、油管凹瘪,软管老化、发胀,内孔不畅通或管路内壁积垢太厚,应予排气、清洁或更换。储液罐制动液不足或变质,应使用规格正确的制动液并调整到规定高度。制动主缸、制动轮缸、管路或管接头漏油,应予检查排除。制动鼓磨损过甚,或制动间隙调整不当,应予更换或调整。制动主缸出油阀、回油阀不密封或活塞回位弹簧预紧力太小,或进油孔、补偿孔、储液罐通气孔、活塞前贯通小孔堵塞,应予调整、清洁或更换。制动器摩擦片(制动盘)与制动鼓(制动钳)的接触面积太小,制动蹄摩擦片质量欠佳或使用中表面硬化、烧焦、油污,铆钉头外露,应予磨削、修理或更换。制动踏板自由行程太大,应予调整等。( 3)故障诊断方法具体参照如图2.2所示的液压制动

22、系制动不灵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进行诊断。制勒不灵图2.2液压制动系制动不灵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2.2.2 制动失效(1)故障现象汽车行驶时,踩下制动踏板车辆不减速,即使连续踩几脚制动也无明显作用。(2)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制动主缸内无制动液,应添加制动液至规定高度。制动软管、金属管断裂或接头处严重泄漏,应予更换。制动踏板至制动主缸的连接脱开,应予修理等。(3)故障诊断方法踩下制动踏板,如无连接感,说明是踏板与制动主缸的连接脱开。检查系统管路有无泄漏或破裂(通常根据油迹)。管路的泄漏或破裂会使回路中形成不了高压,使制动性能失效。如上述情况正常,则应检查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详见图2.3所示液

23、压制动系制动失效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2.4.3气压制动拖滞(1)故障现象在行车制动中,当抬起制动踏板后,全部或个别车轮的制动作用不能完全立即解除,以致影响车辆重新起步、加速行驶或滑行。(2)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制动踏板无自由行程,应予调整。踏板回位弹簧脱落、拉断、拉力不足或踏板轴锈蚀、卡住而回位困难,应予连接或更换。制动蹄回位弹簧脱落、拉断、拉力太小而回位不畅,应予连接或更换。制动器制动间隙太小,应予调整。制动油管凹瘪、堵塞或制动液太脏、太稠而使回油困难,应予更换等。(3)故障诊断方法若个别车轮发热,应检查该轮制动轮缸是否回位不畅,管路是否不畅,制动器制动间隙是否太小,制动蹄(盘)是否回位

24、不畅。若全部车轮发热,应检查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是否太小,制动器制动间隙是否太小,制动主缸是否回油慢(回油孔不畅,皮碗发胀),真空助力器空气阀是否漏气。详见图2.4所示液压制动系制动拖滞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图2.4液压制动系制动拖滞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2.2.4 液压制动跑偏(1)故障现象汽车制动时,车辆行驶方向发生偏斜;紧急制动时甚至出现掉头或甩尾现象。(2)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造成制动跑偏的根本原因是汽车左、右两侧车轮受到的制动力不一致。具体原因主要是:前轮定位不正确,应予调整或更换部件。一侧鼓式制动器制动底板松动或盘式制动器制动钳固定支架(板)松动,应予复原紧固。左、右轮制动蹄(钳)

25、摩擦片与制动鼓(盘)的接触面积不一或制动间隙不一,应予调整。左、右轮制动蹄(钳)回位弹簧拉力不一,应予更换。左、右轮轮胎气压不一,直径不一,花纹不一或花纹深度不一,应按规定充气或更换轮胎。一侧车轮制动管凹瘪、阻塞、漏油或制动系统内有空气,应予修理、清洁或排气。一侧车轮制动轮缸活塞与缸壁磨损过甚或皮碗老化、发胀、发粘,应予更换。一侧车轮制动蹄弯曲、变形,应予校正或更换悬挂装置紧固件松动,应予紧固等。(3)故障诊断方法减速制动,汽车向左(右)跑偏,说明右(左)轮制动迟缓或制动力不足。紧急制动,观察车轮在地面上的印迹。若同一轴两边车轮印迹不能同时产生,则其中印迹短的车轮为制动迟缓,印迹轻的为制动力不

26、足。检查制动迟缓或制动力不足车轮的轮胎气压、轮胎磨损情况及制动管路是否漏油。检查制动系统中有无空气,制动间隙是否正常。故障仍存在时分解检查制动器和制动轮缸。故障还是存在,应检查车身或悬架、转向系、行驶系是否有故障(详见图2.5所示汽车制动跑偏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汽车制动苜偏图2.5汽车制动跑偏常见故障原因的诊断流程制动2.2.5 液压制动的其余故障(1)制动踏板发软或有弹性故障原因主要是制动系统管路中有空气,应进行放气操作。制动主缸、制动轮缸中活塞与缸筒间隙过大,应更换皮碗或总成。制动液不足,应补充同型号制动液至规定高度等。(2)制动踏板发硬装有真空助力器的车辆,故障原因主要是助力器或软管

27、漏气,可对真空助力器真空度和阀门的密封性进行检查,若良好,再对制动系其他部位进行检修。(3)制动时车身抖动故障原因主要是润滑油或制动液污染了制动摩擦片,造成摩擦片打滑。污染摩擦片的润滑油可能源于后桥油封漏油,润滑脂可能源于车轮轴承密封件泄漏,应在排除故障后更换制动蹄片。制动盘划伤或翘曲,应予更换。更换时,同轴左右两侧的制动盘应同时更换。制动钳松动或卡滞,应予紧固或润滑,必要时更换制动摩擦片(4)制动器噪声盘式制动器制动盘和制动钳之间的震颤噪声或尖叫声,多因旋转元件抛光不良,修削加工粗糙,表面刮擦受损或钳体部位毛刺造成,应给予逐检修清洁,必要时更换零部件。可采用不定向涡流式抛光法重新抛光其表面,

28、制动盘过度磨损会导致金属刮削声。制动盘磨损超过规定限度,应给予更换。鼓式制动器内摩擦片的过度磨损,制动蹄或鼓调整不当或变形将导致摩擦声或金属刮削声,应给予校正或更换。此外,制动器元件松动、脱落或装配不良时,还会出现机械撞击声。这时应停车检修,将相应元件装配回位并固定好。(5)发动机工作时自发制动故障原因主要是:真空助力器空气阀关闭不严,进入空气。针对故障原因,找出故障位置后排除。2.3 液压制动系统故障诊断及检修实例(1)故障现象:一辆2002年产的本田CR-M据车主反映,制动时需要将制动踏板踩到很低的位置才会有制动力。检修过程:使发动机原地怠速工作,缓慢踩下制动踏板,踏板会不断下降,快速踩下

29、制动踏板,踏板在较低的位置时才会感觉有制动力,保持施加踏板力,制动踏板会下降,踏板感觉柔软。进行路试。在车速为30km/h左右时缓慢踩下制动踏板,车辆仍然向前行驶,明显感觉制动效果不良,如果快速踩下制动踏板,车辆可以停住,但是制动踏板位置较低。为了排除制动系统存在空气的可能,进行了制动系统放气,但是未见气泡,而且放气后制动踏板不能回位,这说明制动总泵已经不能建立油压。故障排除:更换制动总泵后路试,故障排除。回顾总结:制动总泵是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将制动液压缩到每个车轮的制动分泵以实施制动。根据笔者的维修经验,制动总泵出现最多的故障就是活塞(俗称皮碗)密封不良,导致制动压力无法建立或泄压。制动

30、总泵泄压时的常见故障现象有2种。缓慢踩下制动踏板,制动踏板会降到最低位置,制动油压无法建立。路试的表现为:低速行驶时,如果快速踏下制动踏板可以制动,如果缓慢踏下制动踏板则没有制动。进行制动系统放气时,制动踏板降低后无法回位,反复踩踏也无法建立油压,放不出制动液或制动液放出得很少。制动总泵出现故障时,除了总泵自身的问题,制动液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制动液有不同的品牌和级别,即使是同一车型也会由于生产批次和技术改进等原因而使用不同型号的制动液。如果制动液混加或变质,就会使制动总泵很快损坏,或导致制动系统内产生气体。需要注意的是,制动分泵上的放气阀应该位于分泵的最高位置,以保证放气时可以将气体排出

31、。有些车型的左右两侧的分泵装反时也可以安装,但此时排气阀处于分泵的最低位置,气是放不出来的,放出来的只是油。(2)故障现象:一辆2004年产别克GL轿车。该车原地踩制动踏板时感觉正常,行驶一段时间后感觉车辆行驶困难。检修过程:举升车辆,发现4个车轮均存在制动拖滞的现象,车轮用手几乎转不动。检查制动踏板的位置未见异常,不存在卡滞等异常情况。因为4个制动分泵同时出现回位不良的可能性非常小,于是笔者认为故障点应该在制动总泵或制动助力器。松开制动总泵与助力器之间的连接螺栓,4个车轮可以转动,这说明故障点在助力器,而不是由于总泵内活塞回位不良导致制动拖滞。(3)故障现象:一辆2006年产的现代索纳塔,车

32、主反映车辆制动距离过长。检修过程:维修人员试车后发现制动距离明显过长,制动时感觉制动力不足。进行制动系统放气,故障依旧。观察此车的制动盘,已经进行过改装,制动盘换成了带有通风孔的大尺寸制动盘。换回原车配置的制动盘进行路试,制动性能没有明显改善。拆下制动摩擦片,发现摩擦片上的接触痕迹只有几个点。故障排除:拆下制动摩擦片,用细砂纸仔细打磨凸出点,以使制动摩擦片进行快速磨合。车辆使用一段时间后,制动性能明显改善,故障最终排除。回顾总结:制动摩擦片和制动盘是产生制动力的直接部件,它们出现的常见故障包括制动盘翘曲导致制动时车身抖动,制动摩擦片异响,制动摩擦片与制动盘接触不良导致制动力下降等。在实际检修工

33、作中,应该重点检查摩擦片和制动盘是否经过改装以及配件是否合格。(4)故障现象:一辆2009年产凯越1.6轿车,右前轮刹车片磨损严重。检修过程:该车来服务站报修,经试车轻踩刹车时,右前轮发出铁磨铁的声音,后将车支起拆下两前轮胎,发现右前刹车片已经磨没,刹车盘磨出一条沟,左前轮刹车片磨掉一半,由此判断,可能是右前轮刹车有罢劲现象,或者是刹车片质量有问题。该车电脑档案记录45000公里保养时更换刹车片,刹车片质量没有问题,那么刹车片严重磨损可能是罢劲导致的。刹车罢劲就是刹车有不回位现象,轮胎转不动,刹车片抱住刹车盘,这种现象一般由于刹车总泵回油不好,刹车分泵内部上锈活塞被卡住造成,根据上述两种情况,

34、接上油压表检查,证明刹车总泵回油正常,踩刹车时分泵活塞运动也正常。之后把旧刹车盘及片重新装上,经过几次踩刹车检查发现,刹车分泵支架上有一个回位销,在踩刹车时向里走,抬脚时不动,当拆下分泵支架,拔出回位销,看见回位销已经弯曲,原来是前刹车分泵支架变形导致刹车片严重磨损,更换刹车分泵支架,故障排除。故障原因:经询问车主,该车在半年前出过一次事故,右前轮撞在桥墩子上,轮毂撞坏,当时保险公司只给换了轮胎,轮毂,下摆臂。据车主反映,轮毂变形时撞在刹车分泵上,导致刹车支架回位销弯了,定损时,理赔员没有看出来。2.4 气压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分析气压制动系常见故障部位主要有: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带、制动控

35、制阀、制动气室和各管接头等。气压制动系常见故障主要包括:制动不良、制动失效、制动拖滞,和制动跑偏2.4.1 气压制动效能下降1 故障现象( 1)制动时不能迅速减速或停车( 2)第一次踏下制动板时制动不良,连续踩踏制动板,踏板逐渐升高,但脚踏触感减弱,且制动效果不佳( 故障原因( 1)空气压缩机故障:皮带打滑或断了,活塞与缸筒严重磨损,卸荷阀关闭不严,气压调节阀起不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2)储气筒上安全阀失效导致气压过低( 3)制动阀故障:进排气阀关闭不严,膜片破裂,活塞的密封圈密封性不好,排气间隙过大。( 4)快放阀膜片破裂( 5)制动气室膜片破裂( 6)车轮制动器发生故障。例如:制动鼓与制动蹄

36、之问间隙过大或接触面积过小制动蹄片上沾有油污或水;制动蹄片上怫钉松动;制动鼓失圆或磨有沟槽;凸轮轴、制动蹄的支撑销锈死或磨损松旷;调节壁上的调整蜗杆调整不当;制动管路漏气;( 7)制动鼓磨损过甚或变形( 8)制动气室推杆行程过小( 9)制动踏板自由行程太大( 10)制动控制阀或制动气室膜片破裂( 11)制动管路凹瘪、内壁积垢严重或软管内孔不畅通,或制动管路漏气,应予清洁或更换3故障诊断方法检查踏板自由行程是否太大,气室推杆动作是否良好,制动器制动间隙是否正常。启动发动机,气压表的读数应能上升至正常气压,若气压不足,应检查空气压缩机传动带是否松动,至储气筒的管路是否泄露。气压正常但发动机熄火后气

37、压下降,检查制动阀是否漏气,管路是否漏气。气压正常,发动机熄火后也正常,但踩下制动踏板后气压不断下降,故障为制动控制阀关闭不严,管路接头漏气,制动气室膜片破裂。气压正常,发动机熄火也正常,但踩下制动踏板后气压下降太小,故障是制动控制阀进气阀打开太小或平衡弹簧预紧力太小。2.4.2 气压制动失效1 故障现象汽车行驶中,将制动踏板踩到底,制动装置不起作用,或在使用一次或几次制动后,制动装置突然不起作用,都属于制动失效故障2 故障原因(1)储气筒无气或充气量不足。例如:空气压缩机传送带折断或打滑;空气压缩机与储气筒之间的储气管道破损、堵塞,或管道接头松脱漏气严重;卸荷阀卡死;挂车制动分离开关未关或关

38、闭不严;储气筒破裂,储气筒各功能阀失效、漏气(2)制动阀故障。例如:制动阀的进气阀被卡住或关闭不严造成进气阀不能打开,压缩空气从排气口排出;制动踏板传动机构折断;制动管路折断,接头松脱或管道堵塞(3)制动气室故障。例如:制动气室膜片破裂;壳体破损,接合面松动;推杆在壳体孔中卡死而不能移动;调整臂调整不当导致制动气室推杆形成过小;(4)车轮制动器故障。例如;制动凸轮轴与支架衬套卡死,导致凸轮轴不能转动,或转角过小;制动蹄摩擦片、制动鼓磨损后间隙过大;制动蹄摩擦片大面积脱落或严重烧蚀;制动鼓开裂破碎;制动器过热或潮湿2.4.3 气压制动拖滞1 故障现象抬起制动踏板,制动阀排气缓慢或不排气,不能迅速

39、解除制动,致使车辆起步困难,行使无力等现象2 故障原因(1)制动阀故障。例如:制动阀排气间隙小;制动阀排气阀座橡胶发胀,堵塞排气口;排气阀导向座锈蚀、发卡(2)传动机构故障。踏板传动机构卡住不回;制动踏板无自由行程;或自由行程过小(3)车轮制动器故障。例如:制动气室推杆卡住不回;制动凸轮轴支架固定螺栓松动,使凸轮轴不同心而导致转动不灵活;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小;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烧结、粘住、脱落,回位弹簧脱落、折断或弹力过小;制动蹄轴因锈蚀、润滑不良或与衬套配合间隙过小而导致转动困难;(4)其他故障。例如:半轴套管与轮毂轴承配合松旷导致制动鼓偏斜;轮毂轴承外圈与轮毂配合松旷导致制动鼓倾

40、斜;制动气室膜片老化、膨胀、变形,制动软管老化、发胀、堵塞;制动踏板轴发卡,踏板回位弹簧脱落、折断引起踏板不回位。2.4.4 气压制动跑偏1 故障现象在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汽车制动时自动向一侧偏驶2 故障原因(1)车轮制动器故障。例如:各车轮制动促动凸轮轴转角相差过大,或制动促动凸轮轴与支架配合、磨损程度不一致,又或者某制动促动凸轮轴转动不灵活;各车轮制动器的制动间隙、制动蹄摩擦片的质量以及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的接触贴合情况相差过大;各车轮制动鼓的直径、圆度、圆柱度等技术指标以及各制动鼓工作表面状况相差过大;车轮制动器的蹄片回位弹簧弹力相差过大,或者各制动蹄轴与衬套配合、磨损程度不一致(2)制

41、动气室故障。例如:某车轮制动器的制动气室进气管被压扁、锈蚀或堵塞,或近气软管老化膨胀,进气管接头松动漏气;某车轮制动气室壳体连接螺栓松动漏气;或制动气室的膜片老化、破裂;各车轮制动器的制动气室推杆行程不一致,或某制动气室推杆有卡滞现象(3)其他故障。例如:车辆严重偏载,使车身倾斜;车辆左右轮胎气压不一致;车辆左右轮胎规格不一致,各轮胎花纹磨损程度相差过大;车辆两侧悬架弹簧弹力不一致;车架变形车桥发生位移;前轮定位失准或转向系松旷;路面两侧附着系数相差大,路面向一侧倾斜,致使车身倾斜。第3章汽车制动系统的驻车制动故障诊3.1驻车制动的结构组成及常见故障部位(以作用于后轮的机械拉索式驻车制动系为例

42、)(1)驻车制动系的结构组成图3.1驻车制动系一般组成1一驻车制动手柄;2驻车制动拉索;3摆臂;4凸轮轴;5滚轮;6制动蹄;7一摇臂(2)驻车制动系的常见故障部位驻车制动系常见故障部位主要有:拉杆的扇形齿板和棘爪、拉索外套等。3.2驻车制动的常见故障驻车制动系常见故障主要包括驻车制动效能不良和驻车制动拉杆不能定位。3.2.1 驻车制动效能不良(1)故障现象完全拉起拉杆,汽车仍能溜动。(2)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造成驻车制动效能不良的原因主要是:拉杆的工作行程过大,应予调整。后制动摩擦片或制动鼓有油污,应予清洁。拉索连接部分松旷或因阻滞而运动不畅,应予调整或清洁等。(3)故障诊断方法检查驻车制动

43、拉杆的工作行程。如果正常,故障一般由后制动摩擦片或制动鼓有油污,后制动摩擦片烧蚀引起;如果不正常,故障一般由驻车制动工作行程调整过大,驻车制动拉索连接部分松旷或因阻滞而运动不畅引起。3.2.2 驻车制动拉杆不能定位(1)故障现象拉起拉杆至某位置,放手后拉杆又回到初始位置;或拉杆不能拉起。(2)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造成驻车制动拉杆不能定位的原因主要是:棘爪弹簧失效或折断,应予更换。棘爪与齿板轮齿磨损过甚而滑牙,应予更换。棘爪或拉杆变形卡滞,应予校正或更换。棘爪或齿板等处钟钉脱落,应予修理等。(3)故障诊断方法反复按放驻车制动拉杆,观察拉杆能否复位。如果能,故障一般由棘爪弹簧失效或折断,棘爪与齿

44、板轮齿磨损过甚而滑牙引起;如果不能,故障一般由棘爪或拉杆变形卡滞,棘爪或齿板等处铆钉脱落引起。第4章ABS防抱死制动系统故障诊断4.1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1)制动防抱死系统概念ABS(Anti-lockedBraking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作用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在现代汽车上普遍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避免的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是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2)制动防抱死系统组成ABS系统主要由传感器

45、、电子控制装置和执行器三个部分组成。( 3)ABS系统的功能该装置是当遇到情况汽车制动时,根据车轮转速,自动调整制动管内的压力大小,使车轮总是处于边抱死边滚动的滑移状态,相当于人们所说的点刹,尤其紧急制动,它将断续制动,即制动松开制动,以避免危险。防抱死制动装置,以每秒610次的频率进行制动松开制动的脉式制动,用电子智能控制方式代替人工方式,防止车轮抱死,使车轮始终获得最大制动力,并保持转向灵活。车轮要抱死时,降低制动力,而车轮不会抱死时,又增加制动力,如此反复动作,使制动效果最佳。使用该装置可以减小制动距离,保证制动过程中转向操纵依然有效。尤其紧急制动,能充分利用轮胎的峰值附着性能,提高汽车

46、抗侧滑能力,缩短制动距离,充分发挥制动效能。4.2制动系统ABS故障诊断与检修使用中,若ABS系统出现故障,警告灯就会点亮,须及时停车处理或修复。常见ABS系统的故障检修方法如下:4.2.1 车轮速度传感器的调整传感器传感插头脏污,传感器的空气隙没有达到要求,都会引起传感器工作不良,应对其进行调整,以恢复正常工作状态。传感器的调整可用纸垫片贴紧传感头的端面来完成,当汽车运行时,随着传感器齿圈的旋转,纸垫片就会自然消失。调整前轮速度传感器:拆下相应的前轮轮胎和车轮装置,拧松紧固传感头螺栓,然后沿着ABS轮速传感器线束拔掉传感器,清除其表面的金属或脏物,并刮传感头端面,在传感头端面粘贴一新纸垫片(

47、做一“由记表示轮),纸垫片厚度为1.3mm,拧松传感器支架固定衬套的螺栓,旋转衬套,给固定螺栓提供一个新的锁死凹痕面,通过盘式制动挡泥板孔,将传感头装进支架上的衬套,确认纸垫片贴在传感头端面上,并在整个安装中没有掉下来,装复后传感器上连线接触良好。推动传感头向传感器齿圈顶端移动,直到纸垫片与齿圈接触为止,用2.44Nm的力矩拧紧紧固螺栓,使传感头定位。重新装好轮胎和车轮,并放下汽车,启动发动机路试,ABS故障指示灯不亮为系统正常,传感器良好。否则,ABS系统仍有故障,须进一步检修。调整后轮传感器:同前轮传感器调整相同。拆下后轮、制动钳、传动装置及传感头,清洁其表面,在传感头端面贴纸垫片(标注R

48、),35脚电脑ABS的纸垫片厚度为0.65mm。装复传感头,拧紧固定螺栓,推传感头向传感器齿圈顶端移动,至纸垫片与齿圈接触为止,保持此状态用2.44Nm力矩拧紧紧固螺栓,使传感头定位。重新装复制动钳、车轮,放下汽车,最后进行路试。若发现车轮速度传感器工作不良,应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其线圈的电阻。电阻大为断路,电阻小为短路,均需要更换传感头。4.2.2 ABS系统线束更换ABS线束接头接触不良,线束腐蚀、断裂及外部屏蔽损坏等,都会导致防抱死制动系统无法正常工作,须对其进行更换。线束插头通常与线束一同更换,个别线束插头损坏时,可更换新插头,地线与屏蔽线要焊接牢田,线束插头是塑料的,一般只能与线束一同更

49、换。线束插头必须插牢,以防接触不良,接头插接后,将卡销插好。4.2.3 ABS系统的泄压一般ABS系统的泄压方法是:将点火开关关闭(置于OFF,然后反复踩制动踏板,踏板的次数在20次以上,当踏板力明显增加,即感觉不到踩踏板的液压助力时,ABS系统即泄压完毕4.2.4 ABS系统的放气ABS系统中如有空气,会严重干扰制动压力的调节,而使ABS系统功能丧失,工作不正常。尤其对ABS进行维修之后,要按“维修手册”规定进行放气。4.2.5 液压控制装置的检修在检修液压控制装置之前,要按一般方法泄压。拆卸液压控制装置时,拔下电磁阀,取下O形环,用干净的制动液润滑电磁阀O形环,装用性能完好的电磁阀,用45Nm力矩交替拧紧固定螺栓,固定好电磁阀,插好接线插头。4.2.6 液压元件泄漏检查检查液压元件泄漏时,接通点火开关,直至液压泵停止运转,接着再等3min,使整个液压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查看压力表,若5min内系统压力下降,表明液压系统有泄漏之处。再检查是液压元件本身泄漏,还是其外部系统泄漏,分别修复,必要时更换磨损部件或总成。第5章驻车制动器的故障诊断与分析5.1 功用车辆停驶后防止滑溜;坡道上顺利起步;行车制动效能失效后临时使用或配合行车制动器进行紧急制动5.2 驻车制动系的故障诊断驻车制动系常见故障部位主要有:拉杆的扇形齿板和棘爪、拉索外套等。驻车制动系常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