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楼板设计_第1页
单向楼板设计_第2页
单向楼板设计_第3页
单向楼板设计_第4页
单向楼板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题 目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系 别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2011 指导教师 教务部制表 二一四 年 六 月 六 日 目录一、设计资料31.1楼面做法31.2楼面活荷载:41.3材料:4二、楼面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42.1楼面梁格布置42.2截面尺寸5三、板的设计53.1荷载设计53.2总荷载设计值63.3计算简图63.4弯矩设计值73.5配筋计算7四、次梁设计94.1荷载设计94.2总荷载设计值94.3计算简图94.4内力计算104.5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114.6斜截面强度计算12五、主梁设计135.1荷载计算135.2总荷载设计值145.3计算

2、简图145.4内力计算155.5主梁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185.6主梁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195.7主梁吊筋计算205.8抵抗弯矩图2121单向肋板梁楼盖设计某多层仓库,楼盖平面图如图(一)所示,楼层高4.5m。采用钢筋混泥土整浇楼盖,试设计。图(一)一、 设计资料1.1 楼面做法楼面做法如图(二)图(二)1.2 楼面活荷载:楼面均布荷载标准值:,其值大于,故活载分项系数按来计算。1.3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梁中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级(fy=fy),其他钢筋采用级(fy=fy)。.二、 楼面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2.1 楼面梁格布置楼面梁格布置如图(三)所示,主梁、次梁的跨度分别为和,板的跨度为,主梁

3、沿横向布置,每跨主梁均承受两个次梁传来的集中力,梁的弯矩图较平缓,对梁工作有利。图(三)2.2 截面尺寸因结构的自重和计算跨度都和板得厚度,梁的截面尺寸有关,故应先确认板、梁的截面尺寸。板:按刚度要求,连续板的厚度取60mm,对一般工业厂房的楼盖h>l/40=2000/40=50mm,故取80mm。次梁:截面高h=()l=()X5400=300450mm,取h=400mm,截面宽b=200mm。主梁:截面高h=()l=()X6000=430750mm,取h=600mm,截面宽b=300mm。三、 板的设计3.1 荷载设计因为取1m宽板带,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计算。荷载计算见表一。表一荷

4、载计算荷载种类荷载标准值(KN/m)永久荷载g水磨石地面80 mm厚钢筋混泥土 12 mm石灰砂浆抹灰1×0.65=0.651×25×0.08=2.001×17×0.012=0.204小计2.854(取2.9)活荷载q均布活荷载1×6=63.2 总荷载设计值3.2.1 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 g+q=1.2×2.9+1.3×6=11.283.2.2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组合g+q=1.35×2.9+0.7×1.3×6=9.375可见,对板而言,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所得荷载设计值大,所以进行

5、板内力计算时取g+q=11.28。3.3 计算简图计算跨度因次梁截面为200mm×400mm,故边跨 l01=lnh/2=(2 000-250-200/2)80/2=1690mm中跨 l02=ln=2 000-200=1 800mm故边跨取1690mm,中跨取1800 mm。因l01与l02相差极小,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板得计算简图如图(四)a、b。a图b图单位:mm图(四)3.4 弯矩设计值= =3.5 配筋计算板厚h=80mm,h0=80-20=60mm;C25混泥土的强度=N/mm;HPB235级钢筋=210N/mm。.轴线间的板带,其四周均与梁整体浇筑,故这些板得中间跨

6、及中间支座的弯矩均可减少20%(见表二中括号内数值),但边跨及第一跨内支座的弯矩(M1、MB)不予折减。表二板的配筋计算计算截面1B2C设计弯矩M /N·m2929-29292284.2(1827.36)-2610.5(2088.4)0.0680.0680.053 (0.0424)0.061 (0.0488)0.0700.0700.054 (0.0432)0.063(0.0504)222222184 (147)214 (171)选配钢筋(mm2)轴线8/101908/1019081908190轴线8/101908/10190819081903.5.1 选配钢筋对轴线之间的板带,第一跨

7、和中间跨板底钢筋为8/10190。此间距小于200mm,且大于70mm,满足构造要求。由于采用分离式配筋,支座B的配筋为8/10190。在支座C的配筋为8190。3.5.2 受力钢筋的截断由于均布活荷载q和均布恒荷载g的比值,故,取510 mm;,取300 mm。上部钢筋应用直钩下弯顶住模板以保持其有效高度。主梁上部得附加短钢筋,伸入板得长度为故取1500mm,上部钢筋应用直钩下弯顶住模板以保持其有效高度。3.5.3 构造配筋分布钢筋用A8200,附加钢筋用A8200。板的配筋详见配筋图四、 次梁设计4.1 荷载设计因为次梁的荷载为次梁自重及左右两侧板传来的荷载,而板得跨度为2m,故在次梁左右

8、各取1m的板带作为负荷范围,并以此来计算。计算结果见表三表三荷载计算荷载种类荷载标准值(KN/m)永久荷载 g板传来的恒荷载次梁自重次梁粉刷小计活荷载 q均布活荷载4.2 总荷载设计值 沿次梁跨度总的设计荷载g+q=19.877,取19.884.2.1 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4.2.2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组合 可见,对次梁而言,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所得荷载设计值大,所以进行次梁内力计算时取,取25.064.3 计算简图次梁在砌体上支撑宽度为240mm,故边跨 中跨取两者较小者,故跨度差故可按等跨计算内力,计算简图如图(五)a、b所示a图b 图单位:mm图(五)4.4 内力计算4.4.1 设计弯此

9、处支座弯矩应按相邻两跨中较大跨长计算。 4.4.2 设计剪力 4.5 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次梁的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进行承载能力计算,其翼缘的计算宽度可按下列式子中较小值采用。按跨度按梁净跨因。故此值大于跨中弯矩设计值,故各跨跨中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正截面配筋见表四表四次梁正截面配筋计算表计算截面1B2C设计弯矩M (KN·m)59.84-59.8440.74-46.56支座0.1890.147跨内0.0220.0150.0220.211<0.350.0150.160<0.35支座(mm2)873661跨内(mm2)812531选配钢筋(829.1)

10、 (942)(555.9)(763)4.6 斜截面强度计算a. 复核梁截面尺寸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b.验算是否需按计算配置腹筋 A支座: 应按构造配置横向钢筋 取双肢箍筋,则 满足要求 B支座左侧:应按计算配置横向钢筋 选用双肢6150箍筋 满足要求。B支座右侧:应按计算配置横向钢筋C支座:应按计算配置横向钢筋 计算过程同B支座左侧,最后均取双肢箍筋A6150。五、 主梁设计5.1 荷载计算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按集中荷载考虑。见表六表六荷载计算荷载种类荷载标准值(KN/m)永久荷载 g次梁传来的恒荷载主梁自重主梁粉刷小计取52.4活荷载 q均布活荷载5.2 总荷载设计值5.2.1 可变荷载效应

11、控制组合5.2.2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组合可见,对主梁而言,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所得荷载设计值大,所以进行主梁内力计算时恒荷载组合值取。活荷载组合值取。5.3 计算简图假定柱的截面为,楼层高度为。由于主梁的线刚度较柱的刚度大很多,故中间支座绞支座考虑。计算跨度:中间跨边跨又 故计算跨度取,所以边跨、中跨一律采用。计算简图如图(六)a、b所示。a图b 图单位:mm图(六)5.4 内力计算5.4.1 弯矩计算因为是按等跨考虑,弯矩计算见表七。故表七主梁弯矩计算序号荷载图0.244-0.2670.067-0.26792.06-100.7325.28-100.730.289-0.133-0.133-0

12、.133162.30-74.69-74.69-74.69-0.044-0.1330.200-0.133-24.71-74.69112.32-74.690.229-0.3110.170-0.089128.61-174.6695.47-49.98-0.03-0.0890.170-0.311-16.85-49.9895.47-174.66荷载组合+254.36-175.42-49.41-175.42+67.35-175.42138.60-175.42+220.67-275.39120.75-149.98+75.21-150.71120.75-275.39有各种荷载布置情况下的内力计算,得出相应的内力

13、图,叠加这些内力图,得出如图(七)所示弯矩、剪力的叠合图,该图较好地反映了主梁的内力情况。以主梁各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进行配筋计算。图(七)弯矩包络图单位:KN·m5.4.2 剪力计算主梁受集中力恒荷载、活荷载作用下。其剪力计算见表八。表八主梁剪力计算项次荷载布置恒载0.733-1.267111.26746.09-79.6762.8862.8879.67活载0.866-1.134001.13481.06-106.1400106.14活载-0.133-0.133111.333-12.45-12.4593.693.612.45活载0.689-1.3111.222-0.7880.08964

14、.49-122.71114.38-72.828.33活载-0.089-0.0890.778-1.2221.311-8.33-8.3372.82-114.38122.71荷载组合+127.15-185.8162.8862.88185.81+33.64-92.12156.48156.4892.12+110.58-202.38177.26-9.9488.00+37.76-85.00135.70-51.5202.38将各控制截面的组合剪力值绘于同一坐标图上,即得剪力叠加图,其外包线即是剪力包络图,如图(八)所示。图中括号内的数值表示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的相应计算值。可见,对主梁而言,按可变荷载效应

15、控制的组合所得的内力设计值将控制截面配筋。图(八)剪力包络图单位:KN5.5 主梁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主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表九跨内翼缘计算宽度按跨度按梁的净距因为,故不受此项限制,故翼缘计算宽度取。 为第一类型梁 表九主梁正截面计算计算截面1B2设计弯矩/KN·m201.56-218.30107.46201.56-199.64107.46或 (二排,T形截面) (二排,矩形截面)(一排,T形截面)0.0290.2150.014或1242.361151.325627.53选配钢筋5.6 主梁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a. 复核梁截面尺寸因,属一般梁,取 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b.验算是否选计算配

16、置横向钢筋A支座: 应按构造配置横向钢筋B支座左: 应按计算配置横向钢筋B支座右: 无需配置横向钢筋c.横向钢筋计算采用双肢箍筋,间距小于,配筋率 验算支座A: 验算支座B: 5.7 主梁吊筋计算由次梁传给主梁的集中荷载。中未计入主梁自重及梁侧粉刷重。设附加双肢箍筋,只设箍筋时,则附加箍筋个数 个此箍筋的有效分布范围,取8个,次梁两侧各4个。5.8 抵抗弯矩图前面根据主梁各跨内和支座最大计算弯矩确定出所需钢筋数量,而其他各截面需要的钢筋量将比控制截面少,这样就需要根据梁弯矩包络图,将控制截面的纵筋延伸至适当位置后,把其中的部分钢筋弯起和截断。主梁纵筋的弯起和截断位置可以通过绘制抵抗弯矩图的方法来解决。抵抗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