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孕期用药的几点原则_第1页
浅谈孕期用药的几点原则_第2页
浅谈孕期用药的几点原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孕期用药的几点原则        【摘要】  畸形儿的发生,与孕妇的年龄偏大、环境污染、竞争压力过大以及孕期用药等有关。药物可透过胎盘屏障直接作用于胎儿,也可通过母体生理间接作用,孕期用药不当可对胚胎损害,包括流产、致畸、生长发育迟缓以及视听缺陷、行为异常等,而干扰胎儿发育,致畸又与药物的剂量、用药时间以及胎盘的通透性有关。【关键词】  孕期 畸形儿  药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带来的与进步

2、不符的畸形儿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这与孕妇的年龄偏大、环境污染、竞争压力过大以及孕期用药等有关。药物可透过胎盘屏障直接作用于胎儿,也可通过母体生理间接作用,孕期用药不当可对胚胎损害,包括流产、致畸、生长发育迟缓以及视听缺陷、行为异常等,而干扰胎儿发育,致畸又与药物的剂量、用药时间以及胎盘的通透性有关。下面就笔者就孕妇用药问题提出几点应用原则。        1 用药必须把母儿作为统一体加以考虑        药物对孕妇和胎儿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保证孕妇和

3、胎儿的安全性,原则上要求孕妇应避免使用任何药物。但当有危及孕妇健康或生命的疾病时,则应于充分权衡利弊后使用,用药时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剂量,及时停药,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2 孕期可用可不用的药尽量不用        孕妇用药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在胎儿发育过程的不同阶段,其器官功能尚不完善,如用药不当,就会产生不良影响,在19世纪50年代末,妊娠早期服用沙利度胺(反应停)后发生近万例海豹畸胎,引起世界范围对药物致畸作用的重视,妇女在

4、妊娠期即使是维生素类药物也不宜大量使用,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孕期大量服用维生素A会导致胎儿的骨骼异常或先天性白内障;又如过量的维生素D可导致胎儿的智力障碍和主动脉狭窄。        3 尽量避免在妊娠早期行药物        在孕早期,若仅为解除一般性的临床症状或病情甚轻允许推迟治疗者,则尽量推迟到妊娠中晚期再治疗。妊娠早期(即妊娠的前3个月)是胚胎器官和脏器的分化时期,最易受外来药物的影响引起胎儿畸形,沙利度胺可引起胎儿肢体、耳、内脏畸形;雌

5、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常引起胎儿性别发育异常;叶酸拮抗剂(甲氨蝶呤)可致颅骨和面部畸形、腭裂等;烷化剂如氮芥类药物可引起泌尿生殖系异常,指趾畸形;其他如抗癫痫药(苯妥英钠、三甲双酮等)、抗凝药(华法林)、酒精等均能引起畸形。        4 用药必须有明确指征,并要选择对胎儿无害的药物        要做到此点,就要了解不同妊娠时期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用对孕妇及胎儿安全的药物,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用药时间宜短不宜长,剂量宜小不宜大。有条件的单位应注意测定

6、药物血药浓度,以便及时调整剂量,这样既可使靶器官获得有效的药物浓度,又可保证胎儿体内的药物浓度不至于过高。凡属于临床验证的新药,以及疗效不肯定的药物都不要用于孕妇。        5 用药应严格掌握用药剂量以及持续时间        如有1例妊高征患者,用25%硫酸镁注射液20 ml肌肉注射,经抢救后胎儿娩出,但产妇死亡(本品静滴用于降压、子痫、尿毒症等,肌注应控制剂量)。       

7、  6 要谨慎使用可引起子宫收缩的药物        垂体后叶素、缩宫素等宫缩剂小剂量即可使子宫阵发性收缩,大剂量可使子宫强直性收缩,对缩宫素有禁忌证的产妇绝对不能应用,对适合用缩宫素的产妇,应用时也应特别谨慎,如果发现子宫收缩过强、过频,或胎心不好时,应立即停用,麦角胺、麦角新碱等也可引起子宫强直收缩,其作用亦较持久,临床上主要用于产后出血,但在胎儿娩出前禁用此药,否则可引起胎儿宫内窒息。1           &

8、#160;     7 要权衡利弊,在妊娠期决不滥用抗菌药        对疑有感染的孕妇,必须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及细菌学检查,必要时应对分离出的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最好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选药,疑为真菌感染者,应做真菌培养。致病菌尚未明确时,可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选用抗菌药物,其原则是首先应考虑对患者的利弊,并注意对胎儿的影响。对致病菌不明的重症感染患者,宜联合用药,一般多采用大剂量的青霉素或第二、三代新型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和庆大霉素(注意庆大霉素绝对用于静脉注射)。这种联合对妊娠期或

9、产后常见感染的大多数致病菌,都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若疑有厌氧菌属感染,可采用对厌氧菌有效的抗菌药。甲硝唑对常见的弱厌氧杆菌感染有效,可试用,但妊娠前3个月不宜应用。        8 孕期用药一定要考虑“后效应”        如服避孕药者,应停服3个月后,才可妊娠,孕晚期用药,应考虑产妇哺乳时对新生儿的影响。        9 分娩前尽量不用药   

10、60;    有些药物在妊娠晚期服用可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位,引起游离胆红素增高,易导致新生儿黄疸。有些药物则易透过胎儿血-脑屏障,导致新生儿颅内出血,故分娩前1周应注意停药。        10 孕期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妊娠前3个月有绝对避免使用的药物,有仅在必需时使用的药物,有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使用的药物,妊娠49个月有完全避免使用的药物,有仅遵医嘱使用的药物。  

11、;      在妊娠期,要注意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导致胎儿永久性耳聋,妊娠5个月后用四环素可使婴儿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全,骨生长障碍;噻嗪类利尿药可引起死胎,胎儿电解质紊乱;氯喹可引起视神经损害、智力障碍和惊厥;长期应用氯丙嗪可引起婴儿视网膜病变;抗甲状腺药如硫脲嘧啶、他巴唑、碘剂可影响胎儿甲状腺功能,导致死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胎儿甲状腺肿大,甚至压迫呼吸道引起窒息,孕妇摄入过量维生素D可导致新生儿血钙过高、智力障碍,肾或肺小动脉狭窄及高血压;妊娠期缺乏维生素A可引起新生儿白内障;分娩前应用氯霉素可引起新生儿循环障碍和灰婴综合征,妊娠晚期服用阿司匹林可引起过期妊娠、产程延长和产后出血,而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则无不良影响,故孕妇需用解热镇痛药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而不用阿司匹林。再有喹诺酮类药物绝对禁用于围产期妇女。        除上述几点外,作为临床医师还应该了解美国FDA颁布的药物对妊娠的危险的5个等级标准。A类:对胎儿未见不良影响,危险性极小;B类:动物实验未见对胎仔有危害,但在人类的安全性缺乏临床对照研究,多种临床用药属于此类;C类:动物实验中发现对胎儿仍有不良影响,但在人类的安全性缺乏临床对浚籇类:对胎儿有害,但在临床非常重要,又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