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药学监护_第1页
探析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药学监护_第2页
探析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药学监护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析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药学监护摘要1例60 a女性患者,因间断发热、头痛2月余入院。腰穿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诊断隐球菌性脑膜炎。参照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指南,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进行抗真菌治疗,并对两性霉素B的剂量调整及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在应用两性霉素B过程中,患者出现低血钾及心电图异常,立即停药,根据每日血钾监测情况,积极给予静脉滴注氯化钾和口服枸橼酸钾对症治疗;同时对患者高颅压进行监护。患者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2个多月后,症状较前改善。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临床药师;药学监护新型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接触鸽子排泄物等是发生新型隐球菌病的主要原因

2、,但只有当宿主免疫力低下时才会致病。该病常见于全身性免疫缺陷l生疾病、慢性衰竭性疾病,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淋巴肉瘤、结核病、糖尿病、肾病、红斑狼疮等。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致,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通常起病隐袭,多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急性起病仅占10,进展缓慢,多发生于3060 aA群。典型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头痛、呕吐及不规则低热,常见脑膜刺激征,可见意识障碍、癫痫发作及精神障碍等。发病率低,但病情重,病死率高,且临床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颇为相似,常易误诊2-3o现介绍1例成功救治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案例,期问药师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并对患者颅压、电解质、心

3、电图等进行监护,协助医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1 病例概况患者,女,60 a,主因2月前开始间断发热、头痛,于2009年1月6日入院。患者于人院2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头痛,呈间断性钝痛,以前额部为主,时而伴呕吐,于当地按感冒治疗,疗效欠佳。后头痛加重,行腰穿后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考虑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该患者在外院共行3次腰穿,脑脊液压力波动于150200 mmH O,2次结核抗体阳性,1次PCR阳性,2次隐球菌阳性。人院查体:BP 10570 mmHg(1 mmHg=0133kPa),神清,高级皮层功能正常,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应灵敏

4、,无面舌瘫,眼震(一),复视(一),余颅神经查体无异常。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腱反射(+),双下肢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消失。感觉(一),共济(一),双侧病理征(一),心肺查体无异常。30年前诊断肺结核,否认其他慢性病和传染病史。入院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可能?隐球菌性脑膜炎可能?2 主要治疗经过和药学监护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明确前,患者曾应用抗结核药异烟肼(05 g,qd,ivgtt)、吡嗪酰胺片(05 g,tid,po)、利福平片(045 g,qd,po)、左氧氟沙星(04 g,qd,ivgtt)抗痨治疗,氟康唑(02 g,qd,ivgtt)抗真菌治疗。外院及人院后腰穿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均

5、找到隐球菌,证据确凿,隐球菌性脑膜炎4-5诊断明确,联合使用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进行抗真菌治疗。两性霉素B从低剂量开始应用,输注前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2 mgA壶,较好的控制了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使其初始剂量顺利滴人。患者适应两性霉素B治疗后停用激素,剂量增加到每日35 mg后,不良反应明显,先表现为低血钾继而出现心电图异常。日常监测血钾,同时静脉和口服补钾,并停止继续增加两性霉素B Et剂量。病程中后期,患者出现高颅压,经过对症治疗后,趋于平稳。直至脑脊液连续3次隐球菌阴性,两性霉素B治疗总剂量已达186 g,转至下级医院完成剩余治疗与康复,后病情痊愈。21 临床药学监护点1:两性霉素B联合

6、氟胞嘧啶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在明确诊断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原来抗痨治疗联合氟康唑抗真菌疗效欠佳的情况下,如果维持目前治疗,待病情变化时再给予两性霉素B,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根据治疗指南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抗真菌治疗首选两性霉素B加氟胞嘧啶,可选药物为常用唑类。两性霉素B与真菌细胞膜的甾醇结合,损伤膜的通透性,导致真菌死亡;氟胞嘧啶进入真菌细胞内转变为具有抗代谢作用的氟尿嘧啶,从而阻断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两者合用,作用于真菌不同靶点,有协同作用,与单纯使用一种药物治疗相比,有效率和改善率皆高,复发病例亦较少,且不良反应少。两性霉素B无口服制剂,只能静脉滴注或鞘内注射,多从小剂量开始,突然给予

7、大剂量或有效剂量可使病情恶化。氟胞嘧啶毒性较低,但真菌易对其产生耐药,所以常与两性霉素B合用。建议:(1)给予两性霉素B:首Et 1 mg+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避光),滴注时间大于6 h(禁用氯化钠注射液),观察心率、血压、发热、寒战、恶心、肾功能变化等。用药前给予2mg地塞米松磷酸钠入壶,以减少不良反应。如可耐受,隔日增加2 mg,至每El 50 mg,累计3 g;(2)停用氟康唑,合并使用氟胞嘧啶05 g,tid,po;(3)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颅压及重要生命体征,及时给予降颅压、保护脑神经治疗,防止脑疝。22 临床药学监护点2:两性霉素B致低血钾及心电图异常两性霉素B加量至每日35

8、 mg时,出现低血钾(108 mmol路L。)及 电图异常(室颤)的严重不良反应,治疗难以继续。分析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抗真菌治疗已经一月余,用药过程顺利,遂建议:(1)因两性霉素B治疗有效,且尚未达到治疗总剂量,应继续给予两性霉素B治疗,剂量暂时维持在每日35 mg,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出现不适可临时减药或停药;(2)继续给予氟胞嘧啶05 g,tid,po;(3)停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入壶;(4)适量补钾,嘱病人多食含钾食物,如香蕉、葡萄干;(5)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肝 肾功能变化及对两性霉素B耐受情况。23 临床药学监护点3:激素的应用与停用在未排除结核性脑膜炎时,应用强的松30 mg

9、,qd,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指南,因激素可以减少液体渗出,抑制炎症细胞的聚集,防止纤维素沉着黏连,改善脑膜刺激征9-10o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明确后,开始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一个月后,患者出现低血钾症状,考虑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加重两性霉素8诱发低血钾1IJ有关,鉴于患者基本适应两性霉素B,为此建议停用地塞米松磷酸钠,之后两性霉素B应用顺利。在应用糖皮质激素的过程中,为防止溃疡和骨质疏松,建议加用黏膜保护剂和钙片,注意监护血压、血糖。24 临床药学监护点4:低血钾的对症治疗在人院第42天,患者两性霉素B加量至每日35mg,开始出现低血钾。入院第45天,因低血钾继发室颤,两性霉素B输入约20 mg停

10、止输注。采用静脉滴注氯化钾和口服枸橼酸钾,补充剂量根据每日血钾监测值进行调整。详见表1。25 临床药学监护点5:高颅压的对症治疗人院第58天,患者出现间断性头痛,为前额部针刺样,紧缩感,稍觉恶心,进食少。颅压升高进而发生脑疝是隐球菌性脑膜炎致死率高的重要原因,该患者间断J生头痛可能与颅压高有关。夜间,患者头痛加剧,行腰穿,颅压295 mmH,O。立即给予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降颅压治疗,次日头痛减轻。此后给予20甘露醇125 mL,q 6 h,共8 d;呋塞米10mg,bid,共3 d。人院第66天,给予20甘露醇125rnL,q 8 h;加用甘油果糖250 mL,q 12 h。人院第71天,头痛消失,病情稳定,停止降颅压治疗。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脱水作用强,15 min即可出现降颅压作用,3060 min达高峰,与呋塞米配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