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高二地理期末复习专题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1页
度高二地理期末复习专题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2页
度高二地理期末复习专题区域生态环境建设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区域生态环境建设1 2019年7月5日 ,为期3天的国际防治沙尘暴大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落下帷幕。来自联合国及4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代表 ,经过深入研讨、实地探访 ,对全球沙尘暴防治、荒漠北治理选成共识。其中 ,中国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引发各国与会代表的关注 ,被视为防治沙尘暴的“治本良策。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1库布齐沙漠形成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盆地地形 ,气流闭塞 B滥砍滥伐 ,植被稀少C高山环绕 ,水汽难以深入D深居内陆 ,气候枯燥2“板上发电 ,板问种草 ,板下养羊 ,这是库布齐近年来兴起的“生态光伏治沙工程。以下对该工程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A光照强烈 ,发电量较大B光伏发电大量吸

2、收太阳辐射 ,加剧地表水分蒸发C多种植耐早植物D产业链长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高3以下对于防沙、治沙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大力植树造林 ,防沙治沙B劳动力需求犬 ,科技要求低C应立足生态治理 ,促进产业协调开展D以开展种植业为核心 ,实现多样化经营2城市森林是指生长在城市地域范围内 ,在所在环境有明显改善作用的林地及相关植被 ,它具有一定的规模 ,以林木为主体 ,是各种类型的森林作物、栽培作物和生活在其中的动物、微生物 ,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气候与土壤等自然因素的总称。城市森林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 ,其中最主要的是 A提供直接有形的林产品 B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C防风固沙 D为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提供康

3、乐游憩的环境和场所3读亚马孙开发方案示意图 ,答复以下各题。1热带雨林对水圈的影响 ,主要表达在 A调节全球气候 B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调节全球水平衡 D形成各种流水侵蚀地2亚马孙雨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人类活动不包括 A过度的迁移农业 B开辟大型农牧场 C商业性伐木 D城市化进程加快4水土流失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造成的 ,以下图是影响水土流失因素的模拟实脸之一实验中都使用拈土。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实验模拟的是哪个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A地表土质B植被疏密C坡度陡缓D降水强度2以下哪些人类活动有利于减轻水土流失 在陡坡修建林田在缓坡开辟耕地打坝淤地退耕还林还草ABCD5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

4、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由于流水侵蚀作用 ,使地表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其中典型地貌有黄土塬 ,又称黄土平台 ,其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据此答复下面小题。1图中能够反映出黄土塬地貌的是 ABCD2对黄土塬区域的治理措施是 A平整土地 ,增加水流入渗 ,削减地表径流B缓坡修筑水平梯田 ,开展林果基地C打坝建库 ,拦泥蓄水D在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3针对图中陡坡地貌 ,治理水土流失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A平整土地 ,建立高产稳产的根本农田B封坡育林育草 ,增加植被覆盖率C修建水库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D改善交通条件 ,大力开展旅游业6读图及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内蒙古阿

5、拉善盟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 ,在十几年前 ,草原的覆盖率为5% ,草场土质为粘土 ,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里草原放羊载畜量为120万头 ,实际上养羊头数为200万头以上。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有上百万的外地人拥入内蒙古草原搂取发菜谐音发财赚钱 ,内蒙古1/5的草原严重退化。人口增多及掠夺式的行为 ,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是沙漠化土地扩大的主导因素。现今 ,许多地方寸草不生 ,阿拉善地区沙漠正以每年1000平方米的速度在扩大 ,牧民的生计陷入困境 ,有3万多人被迫转移出沙漠地区。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分别是、。2A农耕区出现的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是 ,形成的原因是 。3

6、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 ,已营造了“防护林带 ,该防护林带的作用是 。4解决该地区农牧民能源短缺的途径有哪些?7读下面图文资料 ,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 ,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 ,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材料二“红色荒漠形成机制示意图。1上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等条件 ,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A_ B_ C_ D_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造成哪些不利影响?_;_。3填表比拟:南方地区的“红色荒漠问题与其他地区生态问题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1.【答案】D B C【解析】1库布齐沙漠位于西北内陆 ,形成的最

7、主要的自然原因是深居内陆 ,气候枯燥 ,D对。位于高原地形区 ,没有高山环绕 ,A、C错。滥砍滥伐 ,植被稀少是人为原因 ,B错。2“板上发电 ,板间种草 ,板下养羊 ,这是库布齐近年来兴起的“生态光伏治沙工程。区域降水少 ,晴天多 ,光照强烈 ,发电量较大 ,A正确。光伏发电大量吸收太阳辐射 ,地表温度低 ,地表水分蒸发减少 ,B不正确。区域内水资源短缺 ,多种植耐早植物 ,C正确。发电、种草、牧业共同开展 ,产业链长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高 ,D正确。3该地水资源短缺 ,森林耗水量大 ,防沙、治沙不适宜大力植树造林 ,A错。环境恶劣 ,对劳动力需求大 ,科技要求高 ,B错。应立足生态治理

8、,促进产业协调开展 ,C对。沙漠面积广 ,不适宜开展种植业 ,D错。2.【答案】B【解析】城市森林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 ,其中最主要的是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 ,选B。城市森林不能直接提供有形的林产品;防风固沙不是城市森林功能;为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提供娱乐游憩的环境和场所不属于经济功能。3.【答案】C D【解析】1热带雨林对水圈的影响 ,主要表达在调节全球水平衡 ,C对。调节全球气候、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是对气候、大气成分的影响 ,A、B错。形成各种流水侵蚀地貌不是雨林的主要影响 ,D错。2亚马孙雨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人类活动主要是过度的迁移农业、开辟大型农牧场、商业性伐木等 ,A、B、C包括。城市化

9、进程加快不是雨林不断破坏的直接原因 ,不包括D ,选D。4.【答案】C B【解析】1观察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相同时间内 ,同等喷水强度 ,同样沙土条件 ,坡度大的 ,杯内沙土多;即在相同条件下 ,坡度越大 ,水土流失越严重。2有利于减轻水土流失的人类活动有:植树种草、打坝淤地、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在陡坡修建梯田、在缓坡开辟耕地 ,会加剧水土流失。5.【答案】C A B【解析】1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特征判断:为黄土峁;表示黄土梁;表示黄土塬。应选C。2根据水土流失的六字方针“保塬、护坡、固沟 ,在塬地要平整土地 ,削减地表径流 ,建立林牧生产体系。应选A。3陡坡不易修筑梯田 ,

10、应在陡坡上植树造林 ,增加植被覆盖率 ,保持水土。应选B。6.【答案】1过度放牧人口增多及掠夺式的行为2次生盐渍化耕作技术落后 ,灌溉措施不当;干旱的气候条件3三北防风固沙4营造薪炭林 ,兴建沼气池 ,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 ,推广省柴灶。【解析】第1题根据题意主要从材料一、二中得出答案。材料一:“草原放羊载畜量为120万头 ,实际上养羊头数为200万头以上。那么可得出过度放牧的结论;材料二中很明显地说明:“人口增多及掠夺式的行为 ,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是沙漠化土地扩大的主导因素。即可得出结论。第2题首先明确该农耕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属于灌溉农业 ,该地气候干旱 ,蒸发旺盛 ,水中矿物质容

11、易在地表聚集 ,形成土地盐渍化。第3题我国在东北、华北、西北建设的“三北防护林带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有效治理了大面积的沙地和水土流失区 ,使万顷农田实现林网化 ,其作用是防风固沙 ,保护农田。第4题我国北方地区农牧民生活用能问题需利用当地的优势能源来解决。可针对植树造林营造薪炭林 ,利用农牧区的牲畜粪便、秸秆等建造沼气池;西北地区风大 ,晴天多 ,光照强 ,因此可开发太阳能、风能;而在节约能源方面 ,推广省柴灶是最迅速、最现实、最有效的措施。7.【答案】1人口增加 高温多雨 滥伐森林 水土流失2表层土壤流失 ,土地生产力下降 ,粮食减产;地表变得崎岖不平;淤积下游河道和湖泊。任答两点即可3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 ,降水少。南方地区的“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是降水量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是土质疏松。共同的治理措施是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开展农业技术。植树种草 ,恢复植被。【解析】1读图 ,根据箭头方向 ,人口增加 ,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导致地表径流增加。需要增加燃料 ,导致滥伐森林 ,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