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环节管理化疗患者_第1页
护理环节管理化疗患者_第2页
护理环节管理化疗患者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护理环节管理化疗患者                       作者:邵云霞 朱文娣 梁桂霞 【关键词】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环节管理在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对245例病人,静滴5Fu、长春新碱、表阿霉素、环磷酰胺、丝裂霉素、顺铂等药物,分别选用手背静脉、前臂静脉、手指小静脉、桡静脉注射,进行加强护理环节管理。结果:2

2、45例中未发生药液渗漏的240例占97;发生渗漏的5例占3。其中对于发生药液渗漏的病人,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均未发生皮下组织坏死。结论: 建立严密的环节管理责任制度,严格掌握技术操作方法,能有效的防止化疗药液渗漏。     关键词:化疗;静推;药液渗漏     The Application Study of Nursing Process Management on the Patients Under Chemical Therapy      Abstract: Objective: To

3、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administration of nursing process management to patients under chemical therapy. Methods:  All the 245 cases were received  5-fu, Vincristine, Epirubicin , cyclophosphamide , Mitomycin, Cisplatin through intravenous injection by palm venous,forearm venous,finger ve

4、nous,radial venous,growped and compaired.Results: 240 of 245 cases had no drug leakage ,comprising 97%;5 cases had drug leakage.All cases of drug leakage had no subcutaneous tissue necrosis for valid measurement in time.Conclusion: Establish the exact management and grasping the technical performanc

5、e can avoid the chemical drugs leakage effectively.     Key words:Chemical therapy;Intravenous injection;Drug leakage     药物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化疗疗程长,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强,极易损伤而发生药液渗漏,造成皮下组织坏死。为了防止发生药液渗漏,我科自2000年以来,对门诊245例化疗病人采取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

6、#160;  1.1病例选择:245例化疗病人中,男168例,女77例;注射药物:静滴5Fu的18例、长春新碱47例、表阿霉素22例、环磷酰胺60例、丝裂霉素82、顺铂31例。     1.2注射部位:手背静脉192例、前臂静脉36例、手指小静脉7例、桡静脉10例。     1.3护理环节管理:实行化疗静滴首接负责制,即配药护士谁先接到病人谁负责配药,配药完毕交给注射护士。注射护士负责巡视观察及处理药液渗漏。     1.4实行登记制度:配有化疗病人登记本,自2000年以来对化疗病人实行严格的登

7、记制度,登记内容有时间、病人姓名、年龄、诊断、化疗药物、配药护士签名(六项)及注射部位、注射过程观察、处理措施、注射护士签名(四项)。     1.5责任分工:配药护士认真查对,将药液配好并登记前六项内容后交给注射护士。注射护士接药注射后及时巡视,特别在患者熟睡、翻身、饮水进食及大小便时,更需细致、耐心、一丝不苟;观察有无药液渗漏和处理措施并登记后四项内容。这样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既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又保证护理工作的连贯性。     2建立预防药物渗漏的防范措施     2.1有计划的选择血管:从四

8、肢远端到近端,背侧到内侧,依次选择合适的小静脉穿刺。不要在关节等易活动、不易固定之处选择血管,尽量避开肌腱、韧带走行的方向。输液过程严格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若有药液外渗立即进行处理,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和刺激。尽量选择细小的头皮针头,一般应用4.56号。因为针头越细对血管壁的机械损伤越小,有利于保护血管1。每天更换注射部位,采取左右交替使用,忌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防止反复穿刺损伤。病史长的患者静脉营养差、血管纤维化管腔狭小,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小静脉内皮细胞收缩,吸引白细胞,引起组织坏死产生痛觉。静脉壁可因缺血缺氧而通透性增加,使细胞毒药物易发生渗漏。     2.2

9、了解化疗药物的理化性质及主要的不良反应:化疗药物的渗漏主要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型变态反应有关2。化疗药物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进入血管,超过了其缓冲应激的能力,可使血管内皮损伤坏死脱落,使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生成增多,周围组织炎症及水肿,而引起严重的无菌性化学性细胞炎症。积极主动与病人交谈,帮助病人正确认识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病人发生紧张、焦虑、烦躁和恐惧等不良情绪。教会病人及其家属药物渗漏和血管异常的观察以及如何关闭输液器,先自行停止输液,减少化疗药物渗入组织的量。    2.3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壁刺激:注射化疗前用生理盐水穿刺成功后

10、静滴50ml,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再接化疗药物。当化疗药物滴完后接生理盐水点滴100ml拔出针头,以免药物从针孔渗出而刺激局部皮肤;迅速按压针眼5min,防止外渗对血管壁的刺激。     2.4掌握静推速度:静推化疗药物速度要慢,边推边抽回血,并注意观察局部有无微肿反应。若局部皮肤发红,应减慢静推速度;若局部皮肤苍白,应立即停止并给予药物干预封闭。     2.5药物封闭:化疗药物一旦发生渗漏立刻进行药物封闭,用生理盐水5ml加2利多卡因2ml及地塞米松5mg局部封闭。用4.55.5号肌肉注射针头进针角度为1520度为宜,注射量以能使

11、红肿范围明显突出皮肤即可,进针长度以针尖最好刺在红肿的正中处。隔日封闭一次,连续35次即可痊愈。     2.6冷敷疗法:用于化疗药物渗透早期,冷敷后局部血管收缩可以减少药物吸收、扩散,减轻局部水肿,促进某些药液局部灭活,减弱药物对正常组织细胞的破坏力,限制损伤范围3。     3结果     在治疗的245例静脉化疗病人中,未发生渗漏的240例占97,发生渗漏的5例占3。临床表现为渗出处皮肤出现红肿,经采取局部外敷和封闭的方法治愈。     4讨论   

12、  41护理环节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加强护理各个环节管理后静滴,分工明确,责任清楚,一环扣一环,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     42规范技术操作的重要性:本研究245例化疗病人,我们有计划的选择血管,选用4.56号头皮针注射,及时更换注射部位;同时加强技术练兵,提高一针见血的成功率,对静脉充盈差的病人,穿刺前用热敷穿刺肢体数分钟,使血管充盈、清晰,以利穿刺成功。此外,采取注射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血管,以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对于保护血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3及时进行物理治疗及局部封闭:化疗药物一旦渗漏应立即回抽血后

13、拔出针头,尽量抽吸残留液体35ml同时进行药物局部封闭与冷敷,常用生理盐水5ml加2利多卡因2ml和地塞米松5mg,以阻断化疗药物继续向深部组织扩散。动物试验表明当静脉推注20甘露醇48次后,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淤血,周围组织炎性水肿;而用生理盐水无此变化4。生理盐水可以稀释化疗药物,降低对局部组织的毒性作用,减轻炎性及水肿。利多卡因可阻断局部的毒性传导,减轻局部组织血管收缩,改善缺血缺氧,减轻疼痛。地塞米松具有稳定生物膜,阻止溶酶体酶的释放,阻止致炎、致痛、致敏物质的释放,减少炎症的扩散,促进组织的修复5。防止静脉化疗药物渗漏的关键在于预防, 建立严密的环节管理责任制度,严格掌握技术操作方法,能有效的防止化疗药液渗漏。如选择合适的注射血管,提高穿刺技术,正确掌握药物的输注浓度和方法,加强巡视与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是减少静脉外渗的重要措施。一旦发生渗漏要及早采取冷敷、药物封闭等方法,以避免发生更严重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高海莲静脉注射长春新碱320次护理体会中华护理杂志,1987, 6(22):278-279     2黄红艳,杨云芬.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对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