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患者监测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_第1页
慢性肝病患者监测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_第2页
慢性肝病患者监测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慢性肝病患者监测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监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探讨其在肝纤维化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慢性肝病患者和30例对照者血清瘦素和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HA)、 型胶原(-C)和层粘蛋白(LN)的水平,并做肝脏病理活检。结果  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和HA、-C、L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瘦素水平与Child-Pugh分级有关(P<0.01),和HA、-C、LN呈正相关(P<0.01)。结论&

2、#160; 随着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进展,血清瘦素水平亦明显升高,其可能与肝纤维化的发展程度相关。 【关键词】  慢性肝病  瘦素  肝纤维化         瘦素最初被认为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并能引起摄食减少、耗能增加的抑制食欲的代谢性激素。近年来发现其是调节机体内分泌和能量代谢的重要的脂肪源性肽类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临床实验研究显示,正常肝组织不表达瘦素,但在病理性因素刺激下,瘦素表达显著增加,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瘦素起重要作用,表明瘦素与肝纤维化关系密切。因此,进一步

3、观察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Child-Pugh分级、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等的关系,对于了解瘦素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慢性肝炎患者均为2008.06-2009.06我科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西安)第六次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1。年龄29.6-55.4岁,平均年龄(40.2

4、77;6.3)岁。所有患者血清学检测HBsAg均为阳性,均排除甲、丙型等肝炎病毒混合及重叠感染以及恶性肿瘤、糖尿病、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肾功能不全等。所有患者在入院前6个月未使用任何抗病毒治疗及免疫调节剂。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0.1-54.6岁,平均年龄(39.7±4.9)岁,均为健康者且无肝功能损害,肝炎病毒标志皆为阴性。对照组与慢性肝病组之间年龄、性别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受检对象在住院时测量身高(m),体重(kg),并计算体积

5、指数(BMI),于清晨抽取空腹血4ml,低温分离血清。放置在-20 冰箱内保存,待标本收集完毕,所有检测指标统一测定。瘦素(购于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和透明质酸(HA)、型胶原(-C)和层黏蛋白(LN) (购于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0.0软件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相关性研究采用直线相关分析。    &

6、#160;    2 结果         2.1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方差分析(LSD法)显示:慢性肝病组按照Child-Pugh分级,Child A级、Child B级、Child C级的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Child B级、Child C级高于Child A级(P<0.01),Child C级略低于Child B级,但无统计学差异 (P>0.05)。       

7、0; 2.2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A、C-和LN水平比较 慢性肝病患者组血清HA、C-和LN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见表2。 表2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A、C-和LN水平比较(g/L)  。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1         2.3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HA、C-和LN的相关性 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HA、C-和LN呈正相关(r=0.545,r=0.621,r=0.583,P均<0.01)。  

8、  3 讨论         慢性肝病易形成肝纤维化,而肝纤维化又是一切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 它的形成是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降解减少的结果。各种病因所致肝纤维化最终的共同途径是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引起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多,降解不足,过多沉积在肝内引起纤维化。HSC的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是合成胶原的主要细胞。大量研究表明肝脏纤维化程度与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 HA、-C和LN的水平呈正相关2。本研究亦发现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A、-C和LN等显著升高,其在一定

9、程度上可反映肝脏的纤维化程度。瘦素是近年来发现的调节机体内分泌和能量代谢的重要的脂肪源性肽类激素,具有细胞因子的特性,通过与相应的受体Ob-R结合发挥作用,作用于中枢和外周的多个位点,影响机体许多生理系统及代谢通路。正常肝组织不表达瘦素,但在病理性因素刺激下,可发生肝纤维化,且随纤维化程度加重,瘦素、瘦素受体表达增加3,表明瘦素和瘦素受体在肝纤维化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细胞水平研究发现活化的HSC表达Ob-Rb,瘦素可通过JAK-STAT途径,直接作用于HSC,阻碍HSC 的凋亡,抑制MMP-1基因表达,促进胶原的产生4,5。大量研究显示,不同病因肝纤维化患者血清瘦素升高6,7。但也有研究认为

10、血清瘦素水平与肝脂肪变性密切相关,而与肝纤维化相关性不大,肝硬化晚期或肝癌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下降8,9。本研究显示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升高,且与Child-Pugh分级有关,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呈正相关,提示血清瘦素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瘦素可能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发病过程。同时本研究显示肝硬化患者Child C级血清瘦素水平略低于Child B级,但无统计学差异,提示血清瘦素水平可能与肝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在肝纤维化的早期,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升高,到肝病的晚期,血清瘦素水平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种变化可能与瘦素参与机体的内分泌和能量代谢,受营养、细胞因子、性激素、胰岛素等多

11、种因素的影响有关。瘦素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血清水平变化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瘦素可能是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发生的始动因子之一,但其在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有多大,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因素,还是一种辅助性因子仍不明确10。因此,了解瘦素在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慢性肝病对血清瘦素的影响,可以为肝纤维化的药物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参 考 文 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炎诊断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2董红筠,李颖,赵桂鸣.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脏病理学对照观察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6,33(2):

12、81-82. 3Ockenga J, Tietge UJ, B?ker KH, et al. Distinct roles of free leptin, bound leptin and soluble leptin receptor during the metabolic-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J.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7,25(11):1301-1309. 4Kisseleva T, Brenner DA. Role of hepatic stellate cells

13、in fibrogenesis and the reversal of fibrosis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7,22(1):S73-78. 5Cao Q, Mak KM, Lieber CS. Leptin represse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gene expression in LX2 human hepatic stellate cellsJ. J Hepatol,2007,46(1):124-133. 6Tsochatzis E, Papatheodoridis GV, Archimandritis AJ. T

14、he evolving role of leptin and adiponectin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sJ. Am J Gastroenterol,2006,101(11):2629-2640. 7Piche T, Vandenbos F, Abakar-Mahamat A, et al. The severity of liver fibrosis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leptin levels in chronic hepatitis CJ. J Viral Hepat,2004,11(1):91-96. 8Myers RP, Messous D, Poynard T,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leptin, metabolic factors and liver histolog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J. Can J Gastroenterol,2007,21(5):289-294. 9 Ataseven H, Bahcecioglu IH, Kuzu N, et al. The le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