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百家论医恶性肿瘤转移中医防治浅析恶性肿瘤的组织细胞最显著的生物学特性就是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最本质的表现。亦是当今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中仍未攻破的难题。临床大量资料表明,恶性肿瘤最终导致病人死亡的不是原发灶所属的组织器官和脏器,而是广泛浸润和转移,以致多脏器损伤、功能衰竭1。西药至今仍无理想抗转移药物应用于临床。但是,在临床上常常可以观察到一些肿瘤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后,病情长期稳定、甚至病灶缩小、或带瘤生存多年而未发生它脏器转移。这可能是由于中药抑制和阻断了肿瘤的侵袭和转移。1中医对肿瘤转移的认识1.1正气不足,邪气有余一旦罹患肿瘤,往往因病致虚,体内气血亏虚,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抗癌能
2、力下降。因此也可以说抗癌力是人体正气的一部分,抗癌力的强弱除了与正气的大小相关外,还与癌毒的强弱有关。抗癌力具有抗癌及固摄的双重作用,它是肿瘤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必要条件和根本。1.2癌毒蔓延,特性所致癌毒是恶性肿瘤发生后在体内演变过程的重要因素。它不同于一般的外感六淫及七情等因素,它是一类特殊的毒邪,具有以下特性:癌毒内生;癌毒属阴;癌毒隐缓;癌毒属实;癌毒猛烈;易致淤滞;易于扩散;易耗正气,尤其后三个特性在转移中意义重大。癌毒由于易耗气伤精,机体无固摄之力,癌毒随血液及经脉、络道近可侵袭邻近组织,远可播散到其他脏腑,在宿主体内形成瘀滞,着床生长,形成转移灶。故癌毒是造成转移的根本病因。1.3气
3、血瘀滞,促进转移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气行血中,血随气行,气滞则血瘀。癌症一旦发生,则形成气滞血瘀、痰凝毒蕴、湿阻(当组织环境适宜时癌毒易于着床生长,癌毒扩散时则与瘀滞和痰凝相结合成癌栓,随血运到其他部位和脏腑,形成新的病灶。因此瘀滞是癌毒扩散和转移的适宜土壤和环境,其贯穿于肿瘤的全病程,是肿瘤最主要的病理变化。1.4由表及里,循经转移恶性肿瘤转移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有的转移灶可以出现在原发灶之前,但绝大多数还是先有原发灶而后出现转移灶,或在明确诊断后正接受治疗中发现转移灶,甚或经治疗后一段时间出现转移。不论哪种情况肿瘤转移时常由六腑转移至五脏。如消化道胃肠肿瘤常转移至肝或肺;而体表肿
4、瘤则易转移至骨髓及髓海(脑,如乳腺癌、黑色素瘤,易转移至骨或脑。其转移途径符合内径所述:皮肤腠理2经络血脉2胃肠六腑2肝肺五脏2骨骼隋海(脑。如同温病的卫气营血传变,伤寒的六经传变规律近似。当转移至骨脑时,其病位最深(病入膏肓,多为晚期肿瘤,治疗最难,预后很差。按中医理论,心主血脉,肝藏血,脉络为血液循环的通道,肿瘤易转移的部可能与该器官及组织的血供及血运有关。1.5综合因素,诱癌转移癌毒内生,其性剽悍,易伤正气,易于扩散。但在机体免疫机能强盛的情况下,能有效的遏制癌毒的嚣张之势,使之在原发部位接受杀灭和抑制增殖的治疗,不易扩散。而当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情志创伤,思虑过重,营养匮乏及外感时邪,
5、使机体免疫机能低下,不能固摄正气,癌毒乘虚而出,引起扩散和与转移。大量临床资料表明,癌症患者能自我调节情绪,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和克服外界因素干扰,保持机体阴阳平衡,不断增强抗癌能力,与癌症做坚决的斗争,这样癌毒退却,停止生长,不再扩散,反则恶化,不可救药。2中医对恶性肿瘤转移防治思路2.1扶正培本,提高机体抗癌力中医认为“患癌必正虚”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以及整体观念及“治未病”“既病防变”的预防思想,扶持正气,提高机体抗癌能力,对防止肿瘤转移及长期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癌毒易伤正气,尤其是中晚期,常造成病人气血阴阳的耗损,或五脏功能衰竭。如果再以单纯攻伐的方法治疗,使得正虚的正气更虚
6、,抗癌力更弱,为残存的癌毒的复发和转移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北京广安门医院余桂清等教授曾提出,我国中西医结合治肿瘤的模式;诱导缓解2扶正治疗2巩固治疗2长期扶正治疗,对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是非常符合临床实际的。其核心是强调治疗全过程中始终要保护人的正气,坚持长期扶正治疗以防转移。由于脾为后天之本,五脏之母,是人体生命过程所需物质供应之源。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脾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健脾理气药与扶正培本预防肿瘤转移具有核心作用。扶正培本是中医防治肿瘤及转移的基本法则,它既是最大特色,又是最大优势,在肿瘤防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扶正培本类中药包括补气、养血、滋阴及助阳等类,有类似生物反应调节剂的作用,可诱导诸
7、多细胞因子的释放,促使淋巴细胞转化,提高细胞免疫活性,使发生转移的癌细胞在运转中被杀灭。因此保护和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是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的关键。正气本身具有对癌毒的固摄束缚作用,在“正虚”状态下,癌毒的扩散与转移趋势超过了正气的防护约束力,疾病便会进展。在固摄法对正气及癌毒的双重作用下,正气的耗散趋势得到抑制,正气水平得以提升,抗癌,固摄癌毒的能力增强,癌毒的扩散转移趋势同时受到抑制。主张将固摄法与培本解毒法相结合作为中医治癌转移的基本法则,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2。进年来大量的研究证明,大多有抗癌作用的扶正中药是通过增强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活性,调节机体内部平衡,发挥抗癌作用的。如黄芪中提取的黄
8、芪多糖(A PS、黄芪皂甙甲能增强巨噬细胞酶蛋白合成系统功能和促进溶酶体生成作用,能增强N K细胞活性等。又如枸杞、淫羊藿、女贞子、人参、白芍、冬虫夏草及中药复方六味地黄丸、八珍汤均具有提高免疫,抗癌转移的作用。2.2解毒抗癌,改变癌毒特性肿瘤的转移与癌毒的侵袭性中的力度有关。如病理类型中的低分化、未分化癌,细胞的恶性程度与分化程度有关。如能改变其侵袭性或降低其恶性程度,诱导其分化成熟为正常细胞或能促进癌细胞凋亡,那么就可以治疗肿瘤和防止肿瘤转移。如80年代初,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王振义教授率先在世界上应用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细胞白血病获得成功,充分证明癌细胞是可以逆转的,其肿瘤的特性和毒性
9、是可以改变和降低的。又如90年代初,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张亭栋教授与上海血液病研究所陈竺院士合作研究,又成功地证明用中药砒霜(三氧化二砷可以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治疗白血病。此两项治疗肿瘤的重大研究成果均已得到国际医学界的公认。在此后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杨玉兰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细胞白血病22例临床观察3获得明显的效果。近年来,我国各地研究单位报道了应用具有细胞毒作用单味中药及复方诱导分化和诱导凋亡治疗肿瘤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证明这些中药确实可以改变肿瘤细胞特性和毒力,从而治疗肿瘤和预防肿瘤转移。这类药物的抗肿瘤机制与抑制癌细胞的核酸代谢有关,干扰DNA、RNA的合成,抑制细胞的蛋白质合成,阻滞
10、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使肿瘤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如莪术、斑蝥、丹参、大黄、山慈菇、鸦胆子及复方方剂小柴胡汤,均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抗肿瘤治疗4。2.3疏通瘀滞,阻断转移途径疏通瘀滞的方法最终是活血化瘀,而在70年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丹参具有促癌细胞转移之说,临床上对该法则产生异议,使用起来如履薄冰,大大降低了该法则的使用频率。现代研究证明癌症患者血液中由于癌细胞的特性而易脱落形成癌栓及手术、放化疗后残留癌细胞随血液流动,在正常情况下,气血流畅,癌栓有可能被改变,癌细胞不易着床,而在湿聚、痰凝、毒蕴时气滞血瘀,癌细胞便可着床生长,同时激活血小板凝集,把病灶包绕起来,避开人体防御系统的搜捕与攻击。血小板同
11、时释放某些物质,增强血管的通透性,促进癌细胞增殖。现有的中药抗肿瘤转移研究表明:活血化瘀类中药可以改善肿瘤血液高凝状态,通过促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癌栓形成,使癌细胞与毛细血管内皮黏连性下降,转移灶内新生毛细血管退化及加强循环中的免疫认别,从而减少转移的发生。燥湿类中药可缓解组织水肿,增强细胞聚合力,从而减少癌细胞的脱落进入血液循环中的机会及对健康组织的侵袭。固摄类中药具有纤维结缔组织包裹及抗扩散的作用。软坚散结及清热解毒类中药则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和杀灭癌细胞,阻止新的转移产生。因此,我们认为中医药预防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应在扶正培本的基础上,在提高机体细胞免疫活性、充分调动宿主的抗癌力,使发
12、生转移的癌细胞在运动中被杀灭。同时配伍清热解毒或虫类攻毒中药,可进一步杀灭体内残余癌毒,减少转移机率。再伍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及燥湿化痰类中药则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癌细胞粘附性及运动性;可配用收敛固摄类中药既可防止正气耗散又可防止癌毒扩散。参考文献1孙燕.临床肿瘤学的现状与进展J.中国医学论坛报,1998,7:9.2李忠义.固摄法的提出与恶性肿瘤的治疗理论探讨及实验研究C.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年会汇编,2001:185.3杨玉兰.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细胞白血病22例临床观察C.全国第三界中医肿瘤学术年会论文集,2001: 147.4许玲.胃癌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全国第四界中医肿瘤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336.陈光伟殷群吕予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矿支护考试题及答案
- 数学旋转考试题及答案
- 康复治疗面试题及答案
- 储能系统运维安全手册
- java自增自减面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采购合同管理办法
- 西藏环卫工人考试试题及答案
- 海曙社工面试题及答案
- 咸宁叉车考试题及答案
- 物理磁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
- 苯职业病防护课件
- 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
- 2025-2030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苯丙酮尿症(PKU)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PA10T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催收新人培训管理制度
- DZ/T 0089-1993地质钻探用钻塔技术条件
- 2025-2030中国铁路道岔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特种设备安全法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