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智能与感觉统合_第1页
体智能与感觉统合_第2页
体智能与感觉统合_第3页
体智能与感觉统合_第4页
体智能与感觉统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幼儿体智能课程普及的必要性 幼儿教育发展目标及趋势幼儿教育发展目标 如何在现今社会形态下培养幼儿身体的基本能力,提高幼儿教育质量,让学龄前的幼儿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所有幼教专业人士们所共同努力的目标。幼儿体智能发展趋势 幼儿期是人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小孩的各个器官都尚未发育完善,幼儿期的身体各项体能的发育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后续人体的各项体能机制。因而加强幼儿的体育锻炼,对增强人体的体能和免疫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幼儿体智能课程是一项关系到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的重要课程。体智能课程,作为锻炼孩子身心的重要课程已经在大城市实践并且得到很好的效果反馈,它的普及已成为必然趋势。 体智

2、能课程发展历程1、福禄贝尔(Friedrich Froebel)-幼教之父 德国幼儿园的创始人,早期提倡幼儿体智能课程理论的教育家,他指出幼儿教育的根本就是如何在游戏当中诱导他们。儿童的自我活动表现以游戏最为显著,儿童藉游戏以表现其内在心理历程于外显行为上。2、 皮亚杰(Piaget) 二十世纪著名的儿童心理及教育学家,他认为:儿童智慧的根源,来自幼儿期的感觉及运动发展。3、 王纯贞(1997)运动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并培养幼儿的体力以备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健康富有活力。对于幼儿而言,体能活动不只是游戏,也是获得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幼儿若是缺乏体能活动,不只是在体力上退步,

3、对其将来健康发展、社会学习、生活学习的影响更为深远体智能什么是体智能?幼儿体智能课程本身就是透过身体活动,运用一种或多种游戏来提升幼儿的基本能力,以身体运动为主体,藉由运动、游戏性质的活动设计,引导幼儿以培养应有的基本能力。幼儿体智能课程目的幼儿体智能课程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追跑、跳、丢及攀爬,任何一种教学都有其目的,幼儿体智能课程是以幼儿为对象施于运动、游戏,并引导其达到教育的目的。 综合来说幼儿体智能课程的目的可分成下列四点来说明:1. 强健幼儿的体魄:此所指的强健幼儿的体魄,并不是指强身报国,或是以选手般的训练方式来从事幼儿体智能课程教学;而是希望以内在加强幼儿自身的抵抗力、心肺能力、刺激体

4、内神经的传导;外在则运用身体的协调能力将肌力、敏捷性、平衡感、巧致性、柔软度、韵律感、瞬发力等,以及配合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前庭平衡觉等感觉统合当中的主要项目相互结合,来学习走、跑、跳、踏、踢、丢、抛、接、拍、打、以及攀爬等简单到复杂的动作,使幼儿能有体力应付日常生活之所需。2. 刺激幼儿智育的发展:好动与爱玩本来就是幼儿的本质与天性,学龄前的幼儿绝大部分的感觉与知觉,均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幼儿在身体的运动游戏当中,透过模仿、想象、过去的经历与实际操作的学习中,变成主动或被动的学习环境与机会,这对于幼儿脑部的发展与体内神经系统间的传导,有着很大的影响。3. 帮助幼儿学习日后所需的技能

5、:幼儿时期所有的学习都是透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在日常生活当中幼儿透过身体的操作,藉由广泛的运动游戏方式来学习日后所需的各项技能。4. 增加幼儿对于挫折感的忍受度:在幼儿体智能课程当中,不仅需要学习各种动作技巧,更要学习接受挫折;由于现在的家庭生育率越来越低,因此每位幼儿都是家中的宝,对于幼儿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深怕幼儿受到伤害,但是在幼儿体智能课程中,难免都会有冲撞、跌倒、冲突等情事发生,幼儿需要从中学习保护自己与防卫他人,更要学习从一人独自玩的游戏方式到与他人共同分享与操作的游戏方式,都是让孩子有机会加强自身对于挫折感的调适与解决能力。 体智能课程与感觉统合什么是感觉统合?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

6、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 (前庭觉、本体觉、视觉、触觉、听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介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1.前庭觉 前庭觉也称平衡觉,是感应到摇晃、回转与地心引力的等加速情报的感觉,主要与知识的控制有关。 平衡觉感应器会先将加速度情报转换为神经的电子讯号,而负责此一任务的就是我们内耳的三半规管与耳石器。三半规管主要感应大脑旋转时所产生的旋转加速度,专门接收翻身、头部左右摇晃等姿势变化时产生的情报。耳石器则是负责接收头部前后、上下移动时所产生的直线加速

7、度。2、本体觉 简单地说,本体觉就是肌肉、肌腱与关节的感觉。当我们在产生动作,例如,举手投足、走路的时候,由于肌肉的收缩让大脑知道我们的手、脚或其他部位的摆放位置和姿势,因此我们可以不需要视觉,就可以产生正确的动作,闭着眼睛也能拍手、可以摸得到肩膀,甚至可以摸到脚趾头。这一连串的动作,主要依赖本体觉的帮助。3、视觉 视觉整合是个很复杂的处理过程,不单指眼睛而已。人从眼睛得到的讯息,经由神经传递到大脑接收和辨识的过程,帮助我们对于环境的一切能够有所认知。 4、触觉 触觉是由皮肤底下的触觉神经受器将得到的各种讯息,例如,穿上衣服给予的触感;碰撞家具物品的触感;电风扇、冷气的气流吹到到皮肤上的感受,

8、或是温度的各种感觉,传到大脑之后,才能让我们跟环境有良好的互动。5、听觉 听觉是指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并引起听神经的冲动发放传入信息,经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感觉。听觉适应所需时间很短,恢复也很快。一般来说,听觉整合异常的孩子是比较少见的,因为孩子从小到大都会得到许多听觉刺激,不像前庭、本觉或是触觉会因为被剥夺或减少刺激来源而造成异常。因此,临床上发现,小时候被认为听觉整合有问题的孩子,长大后都会改善。 什么是感统失调?如果感觉器官接受感觉刺激的能力或大脑的统合作用由于发育不良或其他原因,不能正常运转,使传入大脑的信息被错误的处理,导致机体不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恰当正确的反应而出

9、现一系列的行为方面问题,我们称为“感觉运动统合失调”。感觉运动统合失调一般都发生在孩子身上,这些孩子的智力水平在平均以上,却在学习或行为上有障碍。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表现1、前庭问题存在前庭问题的儿童会出现前庭平衡功能失调,表现为:方向感不明;分辨不出相似的图形或物品;协调能力差;空间定向困难。在学校里则表现得好动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和学习困难和语言障碍等。2、本体感觉问题 本体感的发展是以前庭平衡觉和触觉的发展为基础的。本体感觉出现问题会让儿童在体育活动中动作不协调(不会跳绳、拍球等),动作记忆差、学技术困难,音乐活动中发音不准(走调、五音不全等),特别怕黑,经常迷路或迷失方向,生活自理能力差

10、。3、视觉问题 视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表现为视觉能力低,图形记忆困难、认字困难、阅读困难、书写困难,因此在学习时会出现阅读困难(漏字窜行、翻错页码),计算粗心(抄错题目、忘记进退位),写字时常常过重或过轻、字的大小不一、出圈出格、常把数或字颠倒写(例如把9写成6,把79写成97)等等视觉上的错误,从而造成学习障碍。4、触觉问题 触觉统合失调,主要是因为触觉神经和外界环境协调不佳,从而影响大脑对外界的认知和应变,即所谓触觉敏感(防御过当)或迟钝(防御过弱)。(1)触觉防御(触觉敏感) 表现出对外界的新刺激适应性弱,所以喜欢固着于熟悉的环境和动作中,喜欢保持原样和有重复语言、重复动作,对任何新的学习都

11、会加以排斥,不喜欢他人触摸、成绩不佳、人际关系冷漠、常陷于孤独之中。(2)触觉迟钝 有这种症状的儿童则反应慢(拖拉行为的生理基础)、动作不灵活、笨手笨脚、大脑的分辨能力弱、缺少自我意识、学习积极性低下,所以也表现出学习困难、人情冷漠的问题。5、 听觉问题 有听觉问题的儿童表现为听觉能力低,听力理解、记忆、表达困难,音乐差、有重听或语音分辨不清的现象、语言发育发展缓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同时,这样儿童记忆力差,丢三拉四,对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不良的效果。感觉统合失调现状在人类遗传基因中,都有感觉统合的基本能力,每个宝宝生下来,就拥有此能力,但是这种本能必须在婴幼儿时期和环

12、境的互动中,在大脑中身体不断地顺应反应下才能高度健全地发展。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无法发展。人类从婴幼儿时代到老年的整个生命过程中, 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感觉统合的过程。感觉运动统合失调是一种文明病,正威胁着我国儿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有10%-30%的学前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统合失调。对有感统失调问题的孩子进行早期干预,促进其健康发展;对没有感统失调问题的孩子进行加强训练,为将来的成长打好基础。体智能课程-改善幼儿体质现状 幼儿体智能课程是通过走、跑、跳、踏、踢、丢、抛、接、拍、打、以及攀爬等简单到复杂的动作,运用体育游戏的方式,加强幼儿自身的抵抗力、心肺能力、刺激体内神

13、经的传导,预防本体觉、前庭平衡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统合失调问题的出现, 强健幼儿的体魄,刺激幼儿智育的发展,帮助幼儿学习日后所需的技能,增加幼儿对于挫折感的忍受度。(举例说明)1、折返跑比赛课程目标:平衡感,前庭觉,本体感,四肢的整体协调及应激能力课程过程:1.充分热身操2.讲解示范动作 游戏分为两队,每对男女分开或按照性别区分,(按能力及体能划分),两端各设标志物,距离控制在15-20米左右,要求在开始后每队一名成员全力冲向目标,然后绕目标一圈后返回,并击打下一名孩子的手,下一名孩子再继续完成此过程,直至最后一名孩子完成游戏,最先完成游戏的一组为优胜组。备注:组织好课堂秩序,场地可以根

14、据天气的变化适当进行调整,如草地,天台等。2、拔河比赛课程目标:平衡感,前庭觉,本体感,下肢的大肌肉群,及团队协作能力课程过程:1.充分热身操2.讲解示范动作  身体重心靠后下方,双手拉紧绳子,左右两边各有相同数量的孩子把持,在开始后全队人员整体向后拉,将对方人员拉过中心线的一队为优胜队。可以进行多组循环淘汰制,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备注:课前热身十分重要,在此大强度的游戏中尤为重要。同时,孩子游戏时鞋子的选也很重要,必须时运动鞋,不允许时皮鞋或凉鞋。绳子尽量选择适当的粗细,因为孩子的手比较嫩,所以,游戏过程的间歇时间一定要控制好,过于频繁的进行拔河队孩子的小手是会

15、有损害的。3、平衡小桥课程目标:平衡感,前庭觉,本体感课程过程:1.充分热身操2.讲解示范动作 在摆好的平衡木上要求脚尖对脚跟的行走,控制速度和身体平衡,距离在100-250公分之间,逐个完成,并完成多组,随时有老师在身边保护,平衡木的高度基本上一块感统砖的高度就可以。4、 躲避球课程目标:平衡感,前庭觉,本体感,触觉,应激反应能力课程过程:1.充分热身操2.讲解示范动作 孩子分好组,老师拿大球或小球,用手丢,或用脚踢球,球的飞行路线由孩子来判断,但尽可能的躲避开它,不让它碰到身体,一次5人,碰到球的就要被淘汰,最后一个被淘汰的就是优胜者。注意在游戏过程中避免大范围的跑跳,以免造成摔倒碰伤。幼儿体智能课程普及的必要性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开设幼儿体智能课程是儿童教育中既顺应儿童自然发展的天性,有利于其感受环境的刺激,发展、提高感觉的敏锐性及感觉综合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儿童将来思考、解释事物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水平,为其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