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间规聚苯乙烯改性_第1页
sPS间规聚苯乙烯改性_第2页
sPS间规聚苯乙烯改性_第3页
sPS间规聚苯乙烯改性_第4页
sPS间规聚苯乙烯改性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间规聚苯乙烯改性研究进展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按照苯乙烯聚合物分子中侧链苯对链骨架空间取向的不同, 聚苯乙烯分子有 3 种不同立体构型,相应地形成了三种聚合物,即无规聚苯乙烯(aPS)等规聚苯乙烯(iPS和间规聚苯乙烯(sPS)自从 Ishihara1等用 TiC4/MACpTiC3/MAO(Cp 为茂环)合成高结晶度的 sPS 以来,苯乙烯间规聚合研究受到了重视。sPS 的主要特征是熔点高(270C),比 Ips2高 40C,相当于 aPS 的 3 倍,与工程塑料尼龙-66 相近。sPS 具有结晶性,结晶速度较快,有时被称为高结晶聚苯乙烯。这种结晶型 sPS 构成了全新的 PS 工程塑料系列

2、, 它具有优良的耐热、 耐化学腐蚀、 耐水、耐蒸汽和耐溶剂性,某些性能能与尼龙-66 聚苯硫醴(PPS)3等工程塑料相匹敌。并且材料流动性能较好,适合于常规方法加工,如注塑、挤塑,成型产品尺寸稳定性好,目前已有片级、膜级、纤维级和挤管级制品用于汽车保险杠、机械制品、集成电路及印刷电路板等。新的特殊应用领域还在不断的开拓中,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被看作是复兴苯乙烯行业的希望。同时,其单体苯乙烯便宜易得,sPS产品的利润可观, 目前 sPS 的价格在万元/吨左右。 价格相比昂贵的氟塑料具有很大的优势。然而,sPS 分子链刚性较大,导致材料较脆,抗弯、抗冲击强度低,加工流变性较差,因而限制了其广泛

3、应用。经玻纤增强后的 SPS 复合材料4,其综合物性可与其它工程塑料如 PETPBTPAG6PPS 相媲美。故此,SPS 在汽车工业、膜材料、照相基材、食品容器、电子/电器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由于 sPS 分子链的侧链上存在空间位阻较大的苯环,与其它工程塑料相比,韧性相对较差,如何进一步提高 sPS 的综合力学性能,对 sPS 应用领域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一般纯的 sPS 主要用作膜材料、纤维等,而要作其他用途必须经过改性。 本文主要详细描述了, 近几年来国内外对 sPS 的改性研究进展,并对其各个方面做了写详细的汇总,并且加以总结概述。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20 世纪 80 年代初,德

4、国汉堡大学5Kaminsky 等发现,金属茂 CMCl2(M=Ti、Zr、Hf)与三甲基铝的部分水解产物-三甲基铝氧烷(MAO)作用,可以得到高活性问规聚合催化剂-金属茂催化剂,sPS4也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在这以前,sPS 是用苯乙烯a-甲基苯乙烯6和其它苯乙烯衍生物在实验室中用阳离子催化剂如(Et)2、TiCl4AlC3、SnC4和各种金属的三甲基苯盐或阴离子引发剂如 n-C4H9Li、蔡基钠、蔡基钾和蔡基葩制备的。但因为聚合条件苛刻,且 sPS 产率低、聚合速度慢、大多数品种不可能工业化。1985 年日本出光兴产公司(IdemitsuKosanJIshihard1合成了间规聚苯乙烯7后,立

5、即引起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广泛兴趣。1988 年日本出光兴产公司与美国 DOW 公司联合开发 sPS 生产工艺,并获得成功8。日本出光兴产公司于 1996 年 10 月建成 5 千吨级 sPS 生产装置。 美国 DOW 化学公司于 1999 年在德国建成年产万吨的工业化装置,并开始出售产品,商品名为 QuestraTMo韩国三星综合化学公司(SamungGeneralChemicalsCo 也于 1995 年开始进行 sPS 的研究工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活性茂金属催化剂和聚合工艺,目前已进入中试阶段。国内已有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山大学、中科院化学所、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科院长春

6、应化所等单位在进行间规聚苯乙烯的研究工作,但目前尚处于实验室催化剂的研制及聚合工艺的探索阶段,少数单位的研究已达到了中试的起步阶段。问规聚苯乙烯(sPS 的性质前面已经提到关于间规聚苯乙烯(sPS 的物理性质,主要体现在高熔点(270C),高耐化学腐蚀、耐热、耐水、耐蒸汽和耐溶剂性以及卓越的可加工性能。并且该聚合物结晶度高,热稳定性好,具有复杂的多晶型和多重熔峰。到目前为止,(sPS 间规聚苯乙烯有四种稳定的晶型:a、&济口理。其中以大球晶形态存在的 sPSE 易具有脆性的缺点。许多文献已报道了 sPS的各种结晶单元结构、链构象以及它们与结晶条件的关系,这对改善 sPS:学性能具有一定

7、指导意义。其表现出比较复杂的多品行为9,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因素,即单个高分子链的构象和高分子链苯的堆积。有关于问规聚乙烯(sPS 的结晶性的详细研究将在正文中加以讨论。sPSS 点高(264277C),结晶速度快,结晶度在 50%左右,呈剪切变稀的流变性;还具有高弹性模量、高电绝缘性能、较高的尺寸稳定性和低比重等良好性能(见表 1)问规聚苯乙烯(sPS 的改性方向sPSt 良的性能使其成为极具广阔前景的工程塑料,但脆性大又限制了它的应用。因此需要对它进行改性。目前常用的改性方法有复合增强、共混改性和共聚改性,化学改性,接枝改性10等。表 1sPS 的基本物理参数物理参数参数值密度1.45g/cm

8、3拉伸强度35132MPa%20%弯曲强度64185MPaIzod 缺口冲击强度711KJ/m2热变形温度95251C体积电阻率104acm介电常数sPS 的共混增韧改性共混增韧是高分子材料改性的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在 sP 都需要加入共混改性剂(橡胶弹性体、热塑性树脂)及无机填料等,通过强制的、良好的混合得到力学性能良好且稳定的聚合物共混物。玻璃纤维复合增强 sPS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加入适量的玻璃纤维、高强纤维等增强材料可改善sPS 勺性能(见表 2)。表 2 玻璃纤维增强后的sPS 与其它热塑性工程塑料的性能比较6项目 sPSPBTPETN-6,6玻璃纤维加入量/%30303030密度

9、/gcm-3吸水率/%模压收缩率/%断裂拉伸率/%断裂强度/MPa118138152177弯曲弓虽度/MPa185215196255弯曲模量/MPa9020950098008300缺口冲击强度/kJm-2119810热变形温度/C()251210245250()269225250262介电常数(1MHz)损耗因子(1MHz)注:PBT 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ET 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N-6,6 为尼龙-6,6。橡胶弹性体橡胶弹性体加入塑料 sPS,分散相是橡胶颗粒。SP 强到外力作用时,橡胶颗粒的第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充作应力集中中心,诱发大量银纹或剪切带,大量银纹或剪切带的产生和发展要消

10、耗大量能量;橡胶颗粒的第二个重要作用是控制银纹的发展并使银纹及时终止而不致发展成破坏性的裂纹,所以可大大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7。但是,橡胶含量过多,SPS 勺拉伸、弯曲以及表面强度等指标下降,加工性能变坏,所以其用量要适度。常用的橡胶有 SBR(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EPDM(乙烯/丙烯/二烯类共聚物)等。最好用苯乙烯和烯姓的接枝或嵌段共聚物,这类共聚物还可以提高与 sPS 勺相容性1114。热塑性树脂以 PPE(聚苯醴)为主的热塑性树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且与 sPS 相容性好47。除

11、PPE5 可加入核壳2构的聚合物1516。核层物质可以是 PBA(聚丙烯酸丁酯)、PEA(聚丙烯酸乙酯)等橡胶类聚合物,壳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多为 PS(聚苯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E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核层的橡胶相可以提高共聚体系的强度,而壳层可以改善与 sPS勺相容性。无机填料无机填料的加入既能提高韧性也能起到增强作用,比如 GF(玻璃纤维)、CF(碳纤维)、云母等。大多利用 GF 千维的高强度来承受应力89。苯乙烯与其衍生物共聚一般认为能进行苯乙烯聚合的茂金属催化剂也可进行其衍生物的聚合。对甲基苯乙烯和卤代苯乙烯是最早研究的单体1721以

12、 CpTiC3、Ti(CH2c6H5)Ti(OMe)4为催化剂时只能合成无规对甲基苯乙烯均聚物和有规立构卤代苯乙烯均聚物,而进行共聚时, 可得到苯乙烯 P 寸甲基苯乙烯的有规立构共聚物, 和苯乙烯 P 卤代苯乙烯的无规共聚物。另外还包括,苯乙烯与二烯姓共聚,苯乙烯与a瘫姓共聚,在这里就不做详细说明了。增容剂改性由于橡胶及无机填料与 sPS 勺相容性较差,须加入增容剂。其中包括非反应型和反应型的增容剂。非反应型增容剂主要是嵌段或接枝共聚物,反应型增容剂多是一些含有可与共混组分起化学反应的官能团的共聚物。如 MAH(马来酊)22;ssPS-邸化间规聚苯乙烯)23,其 sP 叶链苯环上含有一定量极性

13、的磺酸基。它们使相界面之间的结合力大大增强,从而提高共混体系的相容性。sPS 的合金化除复合增强、共混改性外,sPS 勺合金化也是其改性方向之一。为提高 sPS 勺抗冲击性, 在聚合时选用适量的橡胶组分进行接枝聚合, 使最终产品中含一定量的橡胶成分,即可满足应用要求。可以选用的有:在端基有活性聚合基团的大分子单体24、芳基烯烧。文献报道25的芳基烯烧有苯乙烯类的甲基苯乙烯(邻、问、对位)、二乙烯基苯等。多环芳基烯姓:类有生乙烯基蔡、4-乙烯基联苯、,乙烯慈等。添加芳基烯姓;,可以改变聚合物的结晶速度,适合于挤压加工的要求。还可以将苯乙烯与某些极性单体共聚使 sP 里有一些特殊的性能2627o如

14、马来酸酊、(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胺、丙烯月青等。sPS 的化学改性SPS 勺化学改性研究集中在磺化2830,澳化3132两个方面。 sPS 勺化学改性主要有:(1)在 sP 分子链侧基苯环或链端引人功能性官能团,其中主要进行的化学反应有卤化、磺化、氯磺化、环氧化、丙烯酸化、马来酸酊化等。其中,对 sPS 改性物结构研究最多的是磺化 sPS(SsPS)卤化 sPS 应用研究最广的是马来酸酊(MAH)改性 sPSF 口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改性 sPS(2)在 sP 分子链上接枝 SEB 等大分子;(3)苯乙烯单体与其它烯烂单体共聚得到含间规度高的聚苯乙烯链段的共聚物,下面分别进行论述磺

15、化改性是在 sPS:分子的苯环上引入极性磺酸基团。Moore 等33,Hsu34和 Li35分别对 sPS 的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具体操作是将 sPS溶于合适溶剂中,在溶液状态下和磺化试剂反应,合成磺化间规聚苯乙烯(SsPSo磺化间规聚苯乙烯(SsPS-H)及其离聚体(SsPS-M)磺化间规聚苯乙烯(SsPS-H)及其金属离子离聚体(SsPS-M),由于在非极性的碳氢链基质中发生聚集形成多重离子或离子簇,因而与 sPSf 比,在溶解性、结品性、热力学性能等方面都不尽相同。Moore 和 Hsu 等人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3334,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 sPS 勺结晶动力学及磺化度方面,我国的林尚

16、安等还已经将其应用于 sPSt 其它极性聚合物共混时的相容剂,制备了以 sP 矽基体综合性能进一步提高的改性 sP 筝28。马来酸酊(MAH)改性 sPS(MAg-sPS)MA-g-sP 为目前化学改性 sPSt 研究和应用最广的一种。典型制备方法是将 sPS10酚,马来酸酊 3 份,NOPHERBCQ32 二甲基 22,32 二苯基丁烷)1 份混和均匀后放入30mm 的双螺杆挤出机中干混,转速控制在 200rpm,温度设定在 300C,实际物料温度可达 330c 左右,挤出物稍冷后压片即得 MA-g-sPS 用于 MAH 改性的 sPS 匀含有少量的对甲基苯乙烯单元(MS)或二乙烯基苯单元(

17、DVB)3639,这种 sPS 实际上是用苯乙烯(St)和对甲基苯乙烯或二乙烯基苯在单茂钛 PMAO 作用下聚合而得的含间规结构聚苯乙烯链段的共聚物,由于第二单体含量很少,因此统称之为 sPSSEBSft 枝改性SEBSI 枝改性 sPST 两种方法,一种是 sPSSEBS1 过交联剂在自由基引发剂的作用下而接枝或低度交联;另一种是通过 sPST 带的活性官能团和 SEB 新带的活性官能团之间的反应而连接。这些接枝产物或低度交联产物主要用作 sPSWSEBSe 混时的相容剂33,从而改善材料的综合性能,并且随其用量的增加,材料的冲击性能不断提高。目前报道的官能团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有以下几

18、种情况:(1)MA-g-sP 守口带有环氧基团的 SEB 价用;(2)MA2g2SEBS 口带有环氧基团的 sPS乍用;(3)MA-g-sPSMA-g-SEBSl 过小分子二胺或分子量较低的环氧树脂的作用而连接起来。上述反应都是在挤出机中完成。卤化 sPS 及乙酰化 sPS用卤素替代磺酸基可得到卤化的 sPS36,37,提高了 sPS 勺熔点,改善了其阻燃性。目前, 日本专利38报道了熔点为 23617c 的高熔点乙酰化 sPS 勺合成, 并且制备了澳化sPS 口聚酰亚胺、PPQHIPSH 燃性复合材料。卤化 sPSt 磺化 sPS 勺合成机理相似,不同点是其在 Lewisl 的催化作用下,以

19、卤代烧为反应介质,室温下即可进行而无须加压。常用的催化剂是含 SBFe、CuhAl、Ti、SnCdZnZr氯化物或澳化物。常用的反应介质有 1,22 二澳乙烷、1,22 二氯乙烷、三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等或它们的混合物。sPS 的应用应用研究表明,sPSSr 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几乎 PETPBTPAPP 邹所有工程塑料的应用领域都可以使用 sPS 其主要用途如下40:(1)微波炉加热托盘的器皿和转动支架可用 sPS造。此外在医疗器械方面也有应用潜力。磁性薄膜及电绝缘膜也可用 sP 制造。(2)集成电路、插件板、模块磁性记录载体等电子电器元件可以应用。(3)汽车部件如刮水器、空调或点火器元件

20、、通风罩和保险杠等有一定的潜在市场。(4)sP 亚服装纤维、地毯、轮胎、胶管等大宗纤维产品方面取代聚酯的可能性很小,但它可能在特种单径纤维如造纸机械纤维、污水装置过滤材料等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结语问规聚苯乙烯特点突出,其共混物作为工程塑料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 sPS 毕竟是一种全新的塑料,对其性能与应用应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才能使其真正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三、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苯乙烯(sPS 是一种新型的结晶性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广阔应用前景,对 sPS 进行适当的化学改性,不仅可改善 sPS 勺某些性能,作为其它功能材料使用,而且可作为sPS其它聚合物共混时的增容剂或与 sP 切成新的复合

21、材料。由表 1 看出,加入化学改性的 sPSf,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均有明显改善。四、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围绕课题,收集详尽的文献资料,作出完整的归纳总结。重点放在对其改性方法的进展上面。通过系统的完整归纳整理,在问规聚苯乙烯改性的研究进展上,对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方面做细致的概括,为新的研究工作提供依据。第 3 周一一第 5 周查阅中文资料,英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并做外文翻译。第 6 周一一第 14 周整理中英文资料,总结了高分子支架材料的分类、设计及合成方法,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第 15 周一一第 16 周撰写、修改论文,答辩。参考文献1IshiharaN,SeimiyaT,

22、KuramotoM,HoiM.CrystallinesyndiotacticpolystyreneJ.Macromolecules,1986,19(3):24642465.2PoR,CardiN.Synthesisofsyndiotacticpolystyrene:reactionmechanismsandcatalysisJ.ProgPolymSci,1996,21(4):4788.3TomotsuN,IshiharaN,NewmanTH,MalangaMT.SyndiospecificpolymerizationofstyreneJ.MolCatal,1998,12(8):167190.4

23、周文乐,沈志刚,赵申,等.间规聚苯乙烯的多晶现象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0,17(1):5153.5浦鸿汀,沈志刚,周文乐,等.间规聚苯乙烯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塑料,2000,14(12):16.6朱诚身,窦红静.间规聚苯乙烯晶体结构的研究一等温结晶球晶形态及生长条件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1,15(2):195199.7窦红静,朱诚身, 何素芹.聚苯乙烯结晶及其晶型转化J.高分子通报,2000,22(9):56-60.8阎卫东, 陈金晖,周鼐,等.间规聚苯乙烯的技术进展J.石油化工,1999,28(3):716-721.9吴培熙,张留成.聚合物共混改性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0:88

24、-999ChungTC.SynthesisoffunctionalpolyolefinscopolymerviagraftandblockstructuresJ.ProgPolymSci,2009,27(8):39-85.10BoanNK,HillmeyerMA.Post-polymerizationfunctionalizationofPolyolefinsJ.ChemSocRev2005,34(26):775.11DongJY,HuY.Designandsynthesisofstructurallywell-definedfunctionalpolyolefinsviatransition

25、metal-mediatedolefinpolymerizationchemistryJ.CoordChemRev,2006,25(10):4765.12LopezRC,DAgostoF,BoissonC.SynthesisofeWaedpolymerarchitecturesbysuccessivecatalyticolefinpolymerizationandliving/controlledpolymerizationreactionsJ.ProgPolymSci,2009,32(4):19-54.13DrentE,BudzelaarPHM.Palladiumcatalyzedalter

26、natingcopolymerizationofalkenesandcarbonmonoxideJ.ChemRev,1996,96(6):63-81.14JensenTR,YoonSC,DashAK,LuoL,MarksTJ.Organotitaniummediatedstereoselectivecoordinative/insertivehomopolymerizationsandcopolymerizationsofstyreneandmethylmethacrylateJ.AmChemSoc,2003,125(144):82-94.15CunninghamID,FassihiK.The

27、cyclopentadienyltitaniumtrichloride/MAO-catalysedpolymerisationofmethylacrylateandcopolymerizationwithstyreneandisopreneJ.PolymBull,2008,53(3):59-65.16LongoP,GrassiA.CopolymerizationofstyreneandethyleneinthepresenceofdifferentsyndiospecificcatalystsJ.MakromolChem,1990,191(23):87-96.17AaltonenP,Seppa

28、laJ,MatilainenL,LeskelaM.Polymerizationofastyreneandethylenemixturewithatrichlorotitanium/methylaluminoxanecatalystsystemJ.Macromolecules,1994,27(31):36-88.18PellecchiaC,PappalardoD,DArcoM,ZambelliA.Alternatingtytteyienecopolymerizationwithamethylaluminoxane-freehalf-titanocenecatalystJ.Macromolecul

29、es1996,29(11):58-62.19OlivaL,IzzoL,LongoP.Copolymerizationofethyleneandstyrenetoanearly-alternatingcrystallinecopolymerJ.MakromolRapidCommun1996,17(74):5-8.20SernetzFG,MuelhauptR,AmorF,EberleT,OkudaJ.Copolymerizationofethenewithstyreneusingdifferentmethylalumoxaneactivatedhalf-sandwichcomplexesJ.Pol

30、ymSciPolymChem,1997,35(15):71-89.21王进,祝方明,林尚安,等.共混体系的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1,14(2):204250.22王进,祝方明,林尚安,间规聚苯乙烯的技术进展.高分子通报,2002,15(4):6166.23RodriguesAS,CarpentierJF.Groups3and4single-sitecatalystsforstyrene-ethyleneandstyrene-olefincopolymerizationJ.CoordChemRev,2008,252(21):3754.24GrassiA,CaprioM,ZambelliA,B

31、owenDE.Synthesisandcharacterizationofsyndiotacticstyrene-ethyleneblockcopolymersJ.Macromolecules,2000,33(81):3059.25LuoY,BaldamusJ,HouZ.Scandiumhalf-metallocene-catalyzedsyndiospecificstyrenepolymerizationandstyrene-ethylenecopolymerization:unprecedentedincorporationofsyndiotacticstyrenestyreneseque

32、ncesinstyreneethylenecopolymersJ.AmChemSoc,2004,126(139):1017.26HouZ,LuoY,LiX.CationicrareearthmetalalkylsasnovelcatalystsforolefinpolymerizationandcopolymerizationJ.OrganometChem,2006,691(31):1421.27RodriguezAS,KirillovE,LehmanCW,RoisnelT,VuilleminB,RazaviA,etal.Allylansa-Lanthanidocenes:Single-com

33、ponent,single-sitecatalystsforcontrolledsyndiospecificstyreneandstyrene-ethylene(co)polymerizationJ.ChemEur,2008,13(55):4865.28LiX,HouZ.Scandium-catalyzedcopolymerizationofethylenewithdicyclopentadieneandterpolymerizationofethylene,dicyclopentadiene,andstyreneJ.Macromolecules2005,38(67):6790.29Rodri

34、guezAS,KirillovE,VuilleminB,RazaviA,CarpentierJF.Stereocontrolledstyrene-isoprenecopolymerizationandandstyrene-isoprene-ethyleneterpolymerizationwithasinglecomponentansaallylneodymocenecatalystJ.Polymer,2008,49(203):9-45.30LinS,WuQ,ChenR,ZhuF.Synthesesandcharacterizationofpolypropylene,polystyrenean

35、dtheirblockcopolymerswithtitanocenecatalystsJ.MacromolSymp,2003,195(63):6383.31ChenR,WuQ,ZhuF,LinS.Syndiotacticpolystyrene-b-atacticpolypropyleneblockcopolymeralloyasacompatibilizerforsyndiotacticpolystyrene/isotacticpolypropyleneblendsJ.ApplPolymSci,2003,89(153):596605.32RabagliatiFM,CancinoAR,Rodr

36、guezFJ.Qopolymerizationofstyrenebydiphenylzinc-additivesystemsJ.PolymBull,2010,46(42):734.33RabagliatiFM,CancinoAR,DeLlarduyaAM,RodrguezFJ.Homo-andcopolymerizationofstyreneand1-alkeneusingPh2Zn-Et(Ind)2ZrCl2-MAOinitiatorsystemsJ.EurPolym,2005,41(101):39.34PellechiaC,ProtoA,ZambelliA.Copolymerizationofstyreneandisoprene:aninsi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