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事故的规律和原因分析_第1页
触电事故的规律和原因分析_第2页
触电事故的规律和原因分析_第3页
触电事故的规律和原因分析_第4页
触电事故的规律和原因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决方案示范文本 | Excellent Model Text 资料编码:CYKJ-FW-334编号:_触电事故的规律和原因分析审核:_时间:_单位:_触电事故的规律和原因分析用户指南:该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为完成某项目而进行的活动或努力工作过程的方案制定,通过完善工作思路,在正常运行中起到指导作用,包括确定问题目标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成本计划和可行性分析、实施和跟进。可通过修改使用,也可以直接沿用本模板进行快速编辑。触电事故往往发生得很突然,且常常是在刹那间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找出触电事故的规律和原因,恰当地实施相关的安全措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安排正常的生产生活,

2、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触电事故的分类概念:触电是泛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后果:触电时电流会对人体造成各种不同程度的伤害。触电事故分为两类:一类叫“电击”;另一类叫“电伤”。1.1电击及其分类1.1.1基本概念所谓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部伤害,它会破坏人的心脏、呼吸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危及生命。1.1.2根本原因在低压系统通电电流不大且时间不长的情况下,电流引起人的心室颤动,是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在通过电流虽较小,但时间较长情况下,电流会造成人体窒息而导致死亡。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电击造成的。日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多指电击而言。1.1.3分类电击可分为直

3、接电击与间接电击两种。直接电击是指人体直接触及正常运行的带电体所发生的电击。间接电击则是指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人体触及该意外带电部分所发生的电击。直接电击多数发生在误触相线、刀闸或其它设备的带电部分。间接电击大都发生在大风刮断架空线或接户线后,搭落在金属物或其他建筑物上,相线和电杆拉线搭接,电动机等用电设备的线圈绝缘损坏而引起外壳带电等情况下。1.2电伤及其分类1.2.1基本概念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1.2.1.1电弧烧伤,也叫电灼伤,它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一种电伤,多由电流的热效应引起,具体症状是皮肤发红、起泡、甚至皮肉组织被破坏或烧焦。通常发生在:低压系

4、统带负荷拉开裸露的刀闸开关时电弧烧伤人的手和面部;线路发生短路或误操作引起短路;高压系统因误操作产生强烈电弧导致严重烧伤;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而放电。1.2.1.2电烙印,当载流导体较长时间接触人体时,因电流的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作用,接触部分的皮肤会变硬并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痕迹,如同烙印一般。1.2.1.3皮肤金属化,由于电流或电弧作用(熔化或蒸发)产生的金属微粒渗入了人体皮肤表层而引起,使皮肤变得粗糙坚硬并呈青黑色或褐色。2.触电事故的规律2.1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每年以二、三季度事故较多,六至九月(海口是五到十月)最集中。因为夏秋两季天气潮湿、多雨,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

5、能;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容易导电;天气炎热,情绪急躁;电扇用电或临时线路增多,且操作人员不穿戴绝缘护具。2.2低压触电多于高压触电:是因为低压设备多,与人接触机会多;低压设备简陋而且管理不严,思想麻痹,多数员工缺乏电气安全知识。2.3现场触电事故多于室内:主要是由于现场用电条件差,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管理不严。2.4青年和中年触电多:一方面是因为中青年多数是主要操作者。另一方面因这些人多数已有几年工龄,不再如初学时那么小心谨慎。2.5单相触电事故多,占70%以上。2.6事故点多在电气联结部位。2.7事故由两个以上因素构成,统计表明90%以上的事故是由两个以上原因引起的。3.触电事故的原因3

6、.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3.1.1高压线附近逗留。3.1.2架空线断落后误碰。3.1.3用手触摸破损的胶盖刀闸、导线。3.1.4用手触摸灯头、插座或拉线等。3.2违反操作规程3.2.1高压方面带电拉隔离开关。3.2.2工作时不验电、不挂接地线、不戴绝缘手套。3.2.3巡视设备时不穿绝缘鞋。3.2.4修剪树木时碰触带电导线等。3.2.5低压方面带电接临时线。3.2.6带电修理电动工具、搬动用电设备。3.2.7火线与中性线接反。3.2.8湿手去接触带电设备。3.3设备不合格3.3.1高压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符合规程要求。3.3.2高压线和附近树木距离太近。3.3.3电力线与通讯线等同杆架设且距离不够。3.3.4低压用电设备进出线未包扎或未包好而裸露在外。3.3.5台灯、洗衣机、电饭煲等家用电器外壳没有接地,漏电后碰壳。3.3.6低压接户线、进户线高度不够等。3.4维修管理不及时3.4.1大风刮断导线或洪水冲倒电杆后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