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4/21自然辩证法概论自然辩证法概论硕士生公共理论课程硕士生公共理论课程2021/4/22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 陈来成陈来成 手机号码手机号码18319082602 E-mail:E-mail:2021/4/23课程说明课程说明 1、硕士生硕士生理论课自然辩证法概论,理论课自然辩证法概论,2学分,学分,18课课时。时。星期五上午星期五上午25节在北校区第节在北校区第1课室上课室上课,第课,第9周考试。周考试。 2、自然辩证法概论总成绩按百分制计,其、自然辩证法概论总成绩按百分制计,其中平时成绩(课堂讨论、发言以及考勤)占中平时成
2、绩(课堂讨论、发言以及考勤)占20分,期末考试占分,期末考试占80分。分。 3、参考书参考书:自然辩证法概论(郭贵春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郭贵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自然辩证法(恩格自然辩证法(恩格斯)、反杜林论(恩格斯)、数学手稿斯)、反杜林论(恩格斯)、数学手稿(马克思)、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爱因斯坦文集。(列宁)、爱因斯坦文集。2021/4/24第第1课课 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 与与创新教育创新教育 一、自然辩证法是什么一、自然辩证法是什么 二、二、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的历史发展 三、自然三、自然辩证法与创新教育
3、辩证法与创新教育2021/4/25一、自然辩证法是什么一、自然辩证法是什么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 (D Dialectics of ialectics of N Natureature)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带带,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方法。,是一种
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方法。2021/4/26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学科性质:具有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学科性质:具有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 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人文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主义理论学科。 特点: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特点: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反思反思性的特点。性的特点。 围绕科学技术的哲学、社会围绕科学技术的哲学、社会学学、历史、历史学学、文化、文化学学等方面的研究,正在形成等方面的研究,正在形成科学技术学科学技术
5、学的研的研究领域。究领域。2021/4/27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线索:自然辩证法的研究线索:以科技为以科技为中介探讨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中介探讨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人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自然界。自然界。 人是主体,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承担者;人是主体,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承担者;自然界是客体,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自然界是客体,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科学技术是中介,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科学技术是中介,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主要工具。然的主要工具。 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2021/4/28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6、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它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它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术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 研究范围涉及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领研究范围涉及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领域,以此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为域,以此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为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2021/4/29自然观自然观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即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即自然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界发
7、展的辩证法。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形态。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形态。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研究研究科学技术的本质、发展规律,科学技术的本质、发展规律,即即科技发展的辩证法科技发展的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方法论研究研究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活动活动的的一般性一般性方法的性质和规律方法的性质和规律,即,即科技研究的辩证法科技研究的辩证法。科学技术社会论科学技术社会论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关系,追求,追求科学科学、技术技术和和社会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协调发展,即,即科技社科技社会互动的辩证法会互动的辩
8、证法。包括科技社会经济发展观、科技伦理观、科技文包括科技社会经济发展观、科技伦理观、科技文化观、科技社会运行观、科技异化观等。化观、科技社会运行观、科技异化观等。2021/4/210 自然辩证法的邻近科学:自然哲学、科自然辩证法的邻近科学: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学社会学等。 注意自然辩证法与其邻近科学的区别与注意自然辩证法与其邻近科学的区别与联系:联系:2021/4/211二、二、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1 1、前史、前史 古希腊古希腊人总体考察人总体考察自然自然界界 近代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近代自然
9、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1543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发表,标志着近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发表,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开始。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开始。15431543年,维萨留斯出版人体结构。年,维萨留斯出版人体结构。 培根和笛卡儿创立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培根和笛卡儿创立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论。培根:经验论的认识论、归纳法的方法论;培根:经验论的认识论、归纳法的方法论;笛卡儿:唯理论的认识论、演绎法的方法论。笛卡儿:唯理论的认识论、演绎法的方法论。2021/4/212 2 2、创立创立1919世纪世纪707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自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
10、自然辩证法。然辩证法。 马克思:数学手稿马克思:数学手稿、机器、自然力和、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资本论科学的应用、资本论;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自然发展史,马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自然发展史,马克思的资本论是社会发展史。克思的资本论是社会发展史。 马恩的自然辩证法马恩的自然辩证法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技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技术方法论。术方法论。2021/4/213 马恩勾勒出的自然辩
11、证法基本理论观点:马恩勾勒出的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观点: 人与自然的关联性;人与自然的关联性; 人类劳动的重要性;人类劳动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科学技术的革命性。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革命的力量。”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获得的使命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手段。”2021/4/214 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未完成的著作)(未完成的著作)的主要目的主要目的的概括总结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概括总结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
12、;帮助自然科学家们摆脱理论思维的混乱,唤起他们的帮助自然科学家们摆脱理论思维的混乱,唤起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自觉,促进自然科学的健康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自觉,促进自然科学的健康发展;捍卫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捍卫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潮。潮。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自然科学和哲学;自然科学和哲学;自然界的辩证法、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与科学分类;自然界的辩证法、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与科学分类;认识自然的辩证法、认识论和辩证逻辑;认识自然的辩证法、认识论和辩证逻辑;物质的运动形式、自然科学
13、的辩证法;物质的运动形式、自然科学的辩证法;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的过渡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的过渡及人与自然的关系。2021/4/215 3 3、发展、发展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出版,推动了自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出版,推动了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研究。然辩证法的传播和研究。 自然辩证法在前苏联的传播和发展自然辩证法在前苏联的传播和发展 前苏联于前苏联于19251925年出版了自然辩证法第一年出版了自然辩证法第一版本;前苏联主要研究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版本;前苏联主要研究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题。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14、:分析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分析了现代物理学危机的实质和原因了现代物理学危机的实质和原因,概括了现,概括了现代物理学革命的成果代物理学革命的成果,发展发展了马恩自然辩证了马恩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法的思想。 列宁告诫自然科学家要学习辩证法,辩证地列宁告诫自然科学家要学习辩证法,辩证地探讨人类思想、科学和技术的历史。探讨人类思想、科学和技术的历史。2021/4/216 自然辩证法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自然辩证法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 自然辩证法日译本上卷于自然辩证法日译本上卷于1929年出年出版,下卷于版,下卷于1932年出版年出版。 汤川秀树、坂田昌一等自然科学家把自汤川秀树、坂田昌一等自然科学家
15、把自然辩证法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然辩证法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并运用自然辩证法思想进行科学研究。并运用自然辩证法思想进行科学研究。 坂田昌一坂田昌一在基本粒子研究上的贡献。在基本粒子研究上的贡献。2021/4/217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19321932年自然辩证法中译本年自然辩证法中译本在上海在上海出版。出版。 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介绍前苏联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年代,介绍前苏联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成果,制订自然辩证法发展远景规划。成果,制订自然辩证法发展远景规划。 19781978年年1 1月月1616日,经邓小平批准成立中国自然日,经邓
16、小平批准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辩证法研究会,19811981年年1010月召开研究会成立大月召开研究会成立大会。会。 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确立中国自然辩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确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框架。证法的基本理论框架。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化发展的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2021/4/218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未来发展展望: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未来发展展望: 科学哲学的研究科学哲学的研究(医学哲学的研究)(医学哲学的研究); 技术哲学和科学技术社会技术哲学和科学技术社会(STS)(STS)的研究的
17、研究(医(医学科技与社会的研究)学科技与社会的研究); 科学思想史的研究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医学发展史的研究)(医学发展史的研究)。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技术的关系: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技术的关系: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自然辩证法的发展。技术的发展推动着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与哲学的关系:自然辩证法与哲学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讨论题讨论题: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医学)(医学)的关系如何?的关系如何?2021/4/219三三、自然、自然辩证法辩证法与创新教育与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一种方法论教育创新教育是一种
18、方法论教育,是一种能力教育。是一种能力教育。 能力是对知识的运用,创新教育要培养能力是对知识的运用,创新教育要培养人们人们的创新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力。 创新教育的内容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创新教育的内容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神的培养,创新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以及创新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创新方法的掌握。和创新方法的掌握。 其核心是解放思想、发挥创造力其核心是解放思想、发挥创造力,本质是理论创新本质是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和学术创新。 自然辩证法对于培养自然辩证法对于培养人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得天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厚的优势。
19、 坚持创新既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又是其重要坚持创新既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又是其重要功能和显著特征。功能和显著特征。2021/4/220 自然辩证法课程以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自然辩证法课程以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为研究对象,是培养研自然的一般方法为研究对象,是培养研究生科研方法和辩证思维方法,提高研究生科研方法和辩证思维方法,提高研究生科学素养的主要课程之一。究生科学素养的主要课程之一。 自然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自然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它让现代科学家和科学技术重要组成,它让现代科学家
20、和科学技术工作者在正确的哲学观念的指引下,采工作者在正确的哲学观念的指引下,采用科学合理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从事用科学合理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从事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2021/4/221 创新创新(innovation)词意本身一是指词意本身一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新的”;二是指创造性和新意,二者都强调;二是指创造性和新意,二者都强调“推陈出推陈出新新”。 在科学研究上,在科学研究上,“创新创新”指在原有知识、理论、技术指在原有知识、理论、技术的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突破,有所发现,体现对已的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突破,有所发现,体现对已知的改造、改良和更新,是
21、从有到新、从有到优的过知的改造、改良和更新,是从有到新、从有到优的过程。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无止境学无止境”的报告中提出:人的报告中提出:人类的学习有两种学习模式,一种是继承性学习或维持类的学习有两种学习模式,一种是继承性学习或维持性学习模式。性学习模式。 另一种是创新性学习模式。另一种是创新性学习模式。 学习固然有继承,但主要为了创造新社会,创造新生学习固然有继承,但主要为了创造新社会,创造新生活,创造新文化,这是一种可以带来变化,可以创新、活,创造新文化,这是一种可以带来变化,可以创新、重建和重新系统地阐述问题的学习重建和重新系统地阐述问题的学习创新性学习。创新性
22、学习。2021/4/222 创新学习是人的自主学习活动,在获取知识或技能创新学习是人的自主学习活动,在获取知识或技能的自主学习活动过程中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自主学习活动过程中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在学习已知时渴求并主动探求未知,在接受知识和在学习已知时渴求并主动探求未知,在接受知识和技能时不囿于结论而是寻求新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方技能时不囿于结论而是寻求新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方法,从而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超越书本的学法,从而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超越书本的学习活动。习活动。 创新学习是新时代的一种创新学习是新时代的一种新的新的学习理念学习理念。 21世纪的时代特征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
23、经济世纪的时代特征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日臻完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日臻完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学习的革命学习的革命通向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一书在世纪的个人护照一书在全世界引起震动,全世界引起震动,“学习的革命学习的革命”呼声大起,创新学呼声大起,创新学习应运而生习应运而生。 “会学会学”是创新学习的核心是创新学习的核心。创新学习是创新人才成。创新学习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和必备素质。长的基础和必备素质。2021/4/223 创新学习创新学习作为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观,具有一种崭新的学习观,具有以下特征:以下特征: 主体性主体性 、能动性、独立性、超前性、能动性、独立性、超前性 、参、参
24、与性与性 、基础性、层次性。、基础性、层次性。 创新学习要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创新学习要遵循的主要原则有: 创新学习与继承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创新学习与继承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创新学习与学习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创新学习与学习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个人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原则,个人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动脑与动手相协调的原则。动脑与动手相协调的原则。2021/4/224 如何开展创新学习?如何开展创新学习? 一是通过创新学习这一自觉自主的学习活动一是通过创新学习这一自觉自主的学习活动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包括创新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创新品质等。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创新品质等。 二是通过创新学习,尽可能多而快地掌握已二是通过创新学习,尽可能多而快地掌握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定点协议供货商合同
- 签订购房协议未看到合同
- 税务咨询委托合同协议
- 签订消费vip会员合同协议
- 涉外贸易合同仲裁协议
- 红小豆收购合同协议
- 粮油收购意向合同协议
- 空调清洗和维保合同协议
- 溧阳市农房买卖合同协议
- 消防灭火器采购合同协议
- 2025年陕西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4部分:堤防与河道整治工程
- 人工智能引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学
- 时行疾病(中医儿科学课件)
- 街道计生办主任先进事迹材料-巾帼弄潮显风流
- GB/T 32616-2016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样变色的仪器评级方法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整体解读《奇妙的世界》课件
- 管道支吊架培训教材课件
- 2、工程工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 地铁工程车辆段路基填方施工方案
- 【汇总】高二政治选择性必修三(统编版) 重点知识点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