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_31532_第1页
34-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_31532_第2页
34-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_3153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物理学案 制作人:黄福元 沙小宁 制作日期:10月29日班级: 姓名: 学号: 使用日期: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1.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3. 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4. 知道什么是回声;5. 知道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重点】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 声速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难点】1.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 2.各种声现象的分析、解释。【教学过程】自学指导认真阅读课本6063页,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8分钟后抽查。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 _停止,

2、发声也停止。发声的物体叫做_。 2声音能靠_、_、_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声音不能在_中传播。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_。3.振动物体发出的声音以_的形式向外传播。声波传播到耳道中,引起鼓膜_,再经过其他组织(如听小骨)刺激_,把这种信号传递给大脑,就产生了听觉。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快慢_;声音传播的快慢还和_有关。在常温下(1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_。5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_回来,有时会形成回声;遇到多孔或柔软的物质会被_。小组讨论(3分钟)一根装满水的很长的钢管,在一端敲击一次,在另一端能听到几次敲击声?同学们猜想一下,先

3、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意见。当堂训练(15分钟)一、必做题。1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声音要靠_传播,_不能传播声音。2如图,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泡沫塑料接触发声的叉股时,泡沫球会被_,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物体都在_。 3我们能听到喇叭声,是因为_发声时在_;唱歌时,歌唱者的声带在_;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_;敲鼓时,鼓面在_。4下列物体中不是声源的是( )A夜空中的雷鸣 B.静静挂在床头的吉他C秋风中正在簌簌发抖的树叶 D.正在挥舞的手臂5.声音在常温下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声音在_中传播速度最大,在_中传播速度最小。(填固体、液体、气体)6铁路工人为了听见远处的火车,将耳朵

4、贴在铁轨上,这是因为_。7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叮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 B C D8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若你呼喊与你相距50m远的同学,约_s他才能听到你的喊声。水下的海豚能听到驯兽员的哨声、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能听到音乐、垂钓人的说话声会吓跑要上钩的鱼,说明_。9吹笛子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_振动引起的。人嘴 笛子 笛子中的空气10下列关于声音的产

5、生,正确的说法是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声音C、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D、物体振动停止,有可能还在发声11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D球皮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12在敲大钟时,我们会发现,停止对大钟的的撞击后,大钟还会“余音未止”A、“余音”是我们听到的钟声的回声 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13人耳能区分开回声和声源的条件是二者相差_秒以上。你面向一高墙喊话,如果听到回声,那么你和高墙之间的距离至少为_。14计算题: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1.5 s后听到了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二、选做题。甲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在铁管另一端敲一下,甲听到两次响声。如果铁管长为l,铁和空气传播声音的速度分别为、,求两次响声间隔的时间。答案:一必做题1振动 ,介质 ,真空 2. 弹起 ,振动 3. 喇叭 ,振动 ,振动 ,振动 ,振动 4. B 5. 340ms ,固体 ,气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