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影响高中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心理问题从踏入高中校门的第一天起,孩子们就开始了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心理学上青年期是指从十五六岁到二十四五岁这一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充满青春活力、朝气蓬勃的时期。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年初期,这一时期他们会面临诸多的人生问题。如升学、就业、择友、早恋等,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阶段。关爱学生成长,了解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促进学生身心和学习良好发展,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努力去实现的。青年初期的高中生,心理发展呈现出闭锁性、社会性的特点,抽象逻辑思维高度发展,拥有丰富热烈的感情,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这一时期最容易出现的最突出的心理问题有以下三种。一、学习、考
2、试焦虑在学校、医院的心理门诊中,考试焦虑是大、中学生、在职青年常见的心理障碍,从杭州市科委1989年披露的一项调查结果来看,在2961名被调查的大、中学生中,有65%的学生对考试有厌烦感,另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处在高度紧张的考试焦虑状态。而最近几年,专家发现学生厌学的情况在我国越来越严重。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学习好”是社会和家庭需要的焦点,而考试是目前我国反映这一焦点的唯一形式。学生怕考试的内在原因除了爱面子外,更重要的是怕考不好无法向家长和社会交代。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学生没有把读书当作自身成长的需要。因此,很多学生是为他人读书,在学习的过程中背负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再加上高中阶段本来就紧张的学习
3、气氛,高考的巨大压力,学生极容易对学习、考试产生焦虑。患者常有恐惧性预感,终日紧张,心烦意乱,坐立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对躯体的微小不适都过分敏感。作为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外在表现,及时发现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预防和减轻考试焦虑,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调控。1、创造和谐适度的学校气氛学生的学习竞争是客观存在的,有考试必定有分数的高低,但不宜大搞排名。这会增加分数高的学生的心理压力,更会伤害到分数低的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发现学生身上的特长,开展一些校内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体验。鼓励学生参加校园的各项活动,用活动中的愉快体验来逐渐弱化紧张焦虑的情绪。2、调整期待水
4、平教师或父母的期待水平过高,是加剧学生考试焦虑的重要原因。因此,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其他心理素质是否具备条件,有的教师错误地对所有学生都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即“期待效应”,须不知有些学生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有些学生却是承受不起的。3、对应试技能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应试前的准备工作。帮助学生掌握应试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让学生在考前做好心理的准备。二、社交焦虑青年期心理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闭锁性,高中生不轻易吐露心声,他们的心理话,有时可以和知心朋友谈,但不愿和父母谈。有些心理话只愿写进日记里,放进带锁的抽屉,似乎有些秘密不愿他人知道。他们的情感,开始带有文饰的、内隐的曲折的性质,
5、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一些问题时,往往不会去积极寻求解决方法,而是积压在心中,其中一些性格内向、自尊心又极强的学生就会选择独来独往,长久以往,则会形成与他人交往困难的情况出现。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折,缺少社会知识,自我意识感强,以及自卑,都是造成社会焦虑的原因。高中生在心理发展上来讲,往往富于集体主义情感,重视能为同龄的伙伴所接受,更希望在集体中获得一定的权威和威信,为他人所需要。高中生中因为自身的外在形象自卑,因为学习总是落后于他人自卑,因为贫富差距而自卑的,环境不适应的占10%左右,他们往往会选择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如果这类学生没有得到很好的心理疏导,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社交
6、焦虑,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据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社交焦虑是仅次于抑郁和酗酒外,第三大危害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我们教师来说如何减少社会焦虑的产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每一位教师不仅应关心学生的学习,更应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找到学生社交焦虑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数。引导此类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创造团体活动的机会,鼓励他们交一两个知心朋友,有意提升他们在学习中的地位,有意让学生觉得老师和同学们很重视他,都是最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对待这类学生时,老师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在社会交往中会有“从众”的现象,俗称“随大流”
7、。当学生出现社交焦虑,选择逃避、孤独来往的时候,同伴会逐渐远离他,如果连老师都漠视他,不闻不问的时候即使和他有些交往的学生也会参照老师和群体的态度,选择疏远。在这一现象中,核心人物是教师,教师的态度往往会决定事态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拥有的不仅仅是深厚的学识,对学生更应蕴涵深切的爱。三、早恋问题人们常说:“初恋的感觉是最美的。”爱情,本是人类最美的,最浪漫的一种情感,但做为中学生来讲,过早地陷入爱情河流是有诸多的不利的。据有关部门的抽样调查,我国初中学生约有15%,高中学生约有19%有早恋行为。发育正常的人在十五岁左右,生理机能就已经成熟了,对异性产生好感和爱慕心理是很正常的。但
8、人不是单纯的自然人,而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在社会群体中生活就必定会有整个社会所形成的一些规范和责任。青春初期的高中生们处于生理相对成熟而心智半成熟状态。成人感使他们的独立意识强烈起来,精神生活方面希望摆脱父母的羁绊,一旦遇到心仪的异性对象,便会全情投入而不能自控,但学生毕竟在思维方式、社会经验上都是不完整的,容易迷失自我,犯下错误,早恋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1、早恋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中学生们一旦过早误入“爱河”,大多会情意绵绵,精神恍惚,无心学习,正常的学习秩序和作息习惯被打乱,这对正在担负紧张学习任务的中学生来讲危害极大,大多数会出现学习成绩的急剧下滑。2、早恋对身心健康
9、不利。中学生的身体发育、心理发展虽已接近成人,但毕竟还不成熟,舆论的压力,父母、老师的指责,都会给学生造成心理的压力,阻碍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3、早恋往往蕴含失足的危险。中学生们拥有丰富热烈的情感,遇到事情往往不能考虑周全,易冲动。早恋如果引发了出轨行为,不管对于男生还是女生,伤害都是很大的,一旦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将后悔莫及。作为教师,对待学生中的早恋“宜疏不宜堵”,禁止不是良策,默许则是失职,教学生把握成长才是上策。首先,应引导学生异性之间公开群体的交往,用诗的语言暗示和提醒学生推迟恋爱,要让学生明白既然在春天就不应做夏天的事,如果此时拥有了一棵树,将会失去整片森林。其次,加强青春期性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体育、文艺活动,消耗学生的一些过剩精力,转移一下注意力。让学生自己领悟到早恋的危害,自觉自醒地走出来。把早恋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而粗暴地制止,只会加深对学生的伤害。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心灵上的困扰,有的人能采取积极的方式把它化解掉,而有的人却任其发展,不断强化;最后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对待学生成长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洞察力,及时去发现,去解决,不要等到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的时候再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磁性材料中的化学矿物考核试卷
- 空间遥感技术与卫星仪器考核试卷
- 经济型酒店客户满意度调查考核试卷
- 木材采运的项目风险评估考核试卷
- 矿山环境保护法规-石墨滑石矿区治理考核试卷
- 滚动轴承动力学分析考核试卷
- 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控制考核试卷
- 船舶改装质量控制与检验考核试卷
- 毛皮服装行业的新零售模式探索考核试卷
- 结构力学II 课件 第12章-结构的极限荷载
- 上海市中小学校长职级评定方案(常用版)
-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专题患教用
- 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练习题附答案
- 2018年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湖北卷)
- LY/T 2482.1-2015东北、内蒙古林区森林抚育技术要求第1部分:大兴安岭林区
- FZ/T 91007-2004纺织机械产品涂装工艺
- 工程结构试验作业朱尔玉课后题答案
- 英语连读发音技巧讲解课件
- 青绿山水 国画 教学课件
- 2015年低压电工初训题库
- 自身免疫性脑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