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电荷教学案[1]_第1页
第一节电荷教学案[1]_第2页
第一节电荷教学案[1]_第3页
第一节电荷教学案[1]_第4页
第一节电荷教学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学案 一、电荷 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预习重点】:电荷种类及相互作用,验电器原理,原子结构【预习难点】:原子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原因【预习提纲】:导入新课:生活中你见过这些现象吗?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穿化纤衣服脱衣服时会出现火星;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笔壳能吸引碎纸屑。你知道其原因吗?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电荷1.知道什么叫物体带电和摩擦起电。 2.知道什么实验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有两种电荷

2、。3、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5、知道电量及其单位。6、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及其原因。7、知道电荷在导体中能够定向移动。【预习过程】:预习任务一:电荷1问题(1)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为什么会随着梳子飘起?(2)冬天,晚上脱化纤衣物时,会看到点点火花,这是为什么?(3)用手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捋的次数越多,观察所发生的现象。2、猜想: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并说出你猜想的理由。3、实验验证:实验(1)用塑料笔杆在头发上摩擦一会儿,去靠近桌面上的纸屑,观察到的现象是_。 实验(2)用毛皮跟橡胶棒摩擦,去靠

3、近桌面上的纸屑,观察到的现象是_。 实验(3)用丝绸跟玻璃棒摩擦,去靠近桌面上的纸屑,观察到的现象是_。 我们说,这些现象中的笔杆、橡胶棒、玻璃棒都带上了_,或者说带了_。摩擦过的物体具有_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有且只有_种电荷,其中,我们把被 _的电荷叫做_电荷,把被_的电荷叫做_电荷。4、结论、摩擦起电:_。5、正电荷:_。负电荷:_。观察课本图5.1-2得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_。6、认识验电器:(1)验电器的构造有_。(2)验电器的用途是_。(3) 验电器的原理是_。 【小组讨论】想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有多种,你能说出其中的两种来吗? 方

4、法一:_。方法二:_。阅读99页课文完成以下问题7电荷量:_。用字母Q表示。电荷的单位是_,简称_,符号是_。任务二、原子的结构 元电荷阅读课本【原子的结构】,完成下列问题:原子的大小:_氧原子挨个排列成一行,只有_长。原子的结构:1897年,英国科学家_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_。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_和_组成。原子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类比:直径100m的大球与绿豆。原子核带_电,电子带_电。电子绕核运动。电子是最小的带负电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_,常用符号e表示。e=_,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

5、量上_,整个原子呈中性,即对外不显带电性质。任务三、摩擦起电的原因及其摩擦起电的实质(小组讨论)1、摩擦起电的原因:_。2、摩擦起电的实质:_。【双基练习】:1、甲、乙、丙、丁四个轻质带电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它们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甲带_电荷、乙带_电荷,丙丁带_电荷。甲乙丙丁2、用绝缘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何两个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它们的带电情况是( )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两个带异种电荷,一个不带电 C、一个带电,两个不带电D、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3. 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干毛巾擦镜子,镜子表面上往往粘有很多毛毛,这是因为镜子表面带了_,这种现象叫_。4.一个带正

6、电荷的物体靠近通草球时,通草球被吸引,则通草球一定( )A. 不带电 B. 带正电荷 C. 带负电荷 D. 不能判断是否带电5若甲、乙两带电棒互相排斥,则( )A. 两棒一定都带正电 B. 两棒一定都带负电C. 两棒带同种电荷 D. 两棒带异种电荷6、为了判断一个有绝缘柄的金属棒的带电情况,让它接触一个因带负电而使箔片张开一定角度的验电器的金属球,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两箔片闭合,金属棒一定带正电 B、如果两箔片闭合,金属棒一定带负电 C、如果两箔片张角不变,金属棒一定不带电 D、如果两箔片张开更大的角度,金属棒一定带负电【当堂检测】1、用手拿一根铜棒与毛皮摩擦,最后铜棒( )

7、 A、带上正电 B、带上负电 C、不带电 D、不能确定2、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带上负电后张开,一个人拿棒状物触及验电器上的金属球,发现金属箔全部闭合,这可能是因为棒状物( ) A、带正电 B、是导体 C、不带电 D、是绝缘体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通草球,观察到通草球先被吸引,然后接触橡胶棒,最后又被排斥开,这一现象可以说明通草球( ) A、一定带有正电荷 B、一定带有负电荷 C、一定不带电荷 D、有可能带正点荷,也有可能不带电荷4、为了判断一个有绝缘柄的金属棒的带电情况,让它接触一个因带负电而使箔片张开一定角度的验电器的金属球,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两箔片闭合,金属棒一定带正

8、电 B、如果两箔片闭合,金属棒一定带负电 C、如果两箔片张角不变,金属棒一定不带电 D、如果两箔片张开更大的角度,金属棒一定带负电5、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甲乙相吸,乙丙相斥,丙丁相吸,如果丁带正电, 则甲的带电情况是( )A、正电 B、负电 C、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6、思考题:(1)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为什么带正电?(2)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为什么带负电?(3)、 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由丝线悬吊的通草球,通草球被吸引过来,但它和橡胶棒接触后又立即被推开.这是为什么?预习疑惑:通过自主预习,你在学习中的疑点、难点还有哪些?看看谁找的问题多。展示课学案:(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叫物

9、体带电和摩擦起电,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 2.知道什么实验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有两种电荷;知道正、负电荷是如何规定的;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4.知道电量及其单位。 5.知道电荷在导体中能够定向移动。 (二)教具 玻璃棒两根,橡胶棒两根,丝绸一块,毛皮一块,支架两个,验电器一个,验电一个,碎纸屑若干。 (三)教学过程 2.课内探究 (1)物体带电与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演示实验: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把棒靠近纸屑,验电羽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为_。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然后将棒靠近纸屑,验电羽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为_。 总结: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

10、棒,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具有了_的性质。 物体具有了_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 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练习: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就是因为_的缘故。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 用_叫摩擦起电,这种方法简单、常见。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有_。 接触带电 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演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甲接触没有被摩擦过的橡胶棒乙,然后用乙去靠近纸屑、验电羽,观察橡胶棒乙能够吸引纸屑、验电羽等轻小物体,这说明_。 (3)两种电荷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

11、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 演示实验: 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结果它们互相排斥。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结果它们也互相排斥。 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结果它们互相吸引。 思考:这两个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答:_。 教师总结:_。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起电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

12、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指被_所带的电荷,可用“_”表示。 负电荷:指被_所带的电荷,可用“_ ”表示。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_。(3)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利用带电体具有的性质来判断。 例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分析:不能。如果轻小物体与带电体带异种电荷,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吸引;如果轻小物体不带电,由于带电体的性质,它们之间也可以相互吸引。 例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分析:可以。因为若轻小物体不带电,它们之间只能相互吸引,不会发生排斥现

13、象。 练习:1、.如果两个物体互相排斥,你能作出什么判断? 2、.有A、B、C、D四个带电体,若A排斥B,A吸引C,C排斥D,已知D带正电。那么A、B、C物体各带什么电? 用验电器来检验。 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几部分组成的(展示实物)。它的原理是利用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演示实验: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思考此时金属箔片带什么电?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14、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有什么变化?张开角度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换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上面的实验。 教师总结: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 (4) _叫电荷量。 电荷量的单位_,简称库,符号是_。(5)正、负电荷的中和 演示实验: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使金属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再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金属箔片张角的变化。 这个现象说明:正、负电荷放在一起会互相抵消。如果实验中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的电量相等,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将不再张开,即正、负电荷完全抵消。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正、

15、负电荷的中和。 思考题:将一物体跟一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张开。 试分析这个物体的带电情况。 (6)原子的结构、元电荷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_和核外带负电的_组成,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核数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_,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只有在失去或得到电子时才显电性。最小元电荷e= _c.结论:失去电子带_电,得到电子带_电。(7)摩擦起电的原因及其摩擦起电的实质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_的本领弱,它的一些_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并不是创造了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