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结构表征_第1页
聚合物结构表征_第2页
聚合物结构表征_第3页
聚合物结构表征_第4页
聚合物结构表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FTIR测定聚合物的组成摘要傅里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在聚合物表征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中,摘取借鉴吴宏, 林志勇, 钱浩创作的FTIR定量分析聚乙二醇P聚乙烯共混物组成一文,对FTIR法测定聚合物组成方法进行探讨说明。利用傅里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 定量分析聚乙二醇P聚乙烯共混物组成为例, 对特征谱带的选择, 重叠峰的分离, 数据的拟合处理作了详细讨论。采用1 378 cm- 1处聚乙烯的复合峰与1 110 cm- 1处聚乙二醇的复合峰强度比作为定量分析的基准, 利用基于Beer2Lambert 定律的理论拟合方程能较好的实现峰强度比与组分浓度的对应关系,

2、 可满足聚乙二醇P聚乙烯共混物组分的定量分析的要求。主题词傅里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 ; 定量分析;聚乙烯; 聚乙二醇;引言聚乙烯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通用树脂得到了普遍使用,但是较低的表面极性, 导致其在粘结、印刷、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 因此常采用与极性组分共混的方法,改善其表面性质。对聚合物共混物组成进行定量分析, 是研究其性能的重要依据。在聚合物材料检测方面已有了很多的定量分析方法。红外光谱法具有操作简单, 重复性好, 精度较高等优点, 同时又可以对结构进行深入研究, 在聚合物材料的应用研究中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着重探讨了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聚乙二醇P聚乙烯共混物(

3、PEG/PE) 薄膜组成进行定量检测时, 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以说明利用FTIR方法对聚合物组成测定。1 实验部分(摘抄,非亲自试验)1.1 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聚乙二醇(分子量6 000) , 进口分装。1.2 聚合物共混物薄膜的制备聚乙烯和聚乙二醇经充分干燥后, 以相应的比例溶解在甲苯中, 回流, 将共混物溶液在硅片上成膜, 待溶剂充分挥发后, 从玻璃片剥离得到相应的聚合物薄膜。测试前放入真空干燥箱中, 在50 干燥24 h。1.3 分析测试聚合物薄膜用NEXUSTM 型红外光谱仪测试, 分辨率2cm-1 , 扫描64 次。2 结果与讨论利用红外光谱进行定量分析时, 通常采用工作曲

4、线法,利用一系列已知组成的样品进行分析测试, 从其红外谱图中选择适宜的定量分析参数, 采用恰当的拟合方程表达组成和分析标准之间良好的对应关系。以此为基础, 测定样品的分析参数, 通过拟合方程计算相应样品组成。因此, 选择恰当的特征峰, 挑选合理的拟合方程成为建立工作曲线的关键。2.1 共混物红外谱图的分峰聚乙二醇P聚乙烯共混物的红外谱图如图1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 聚乙二醇和聚乙烯分子链上的基团振动峰相互重叠, 采用分峰处理技术才能清晰的区别各个基团的振动谱带。有机分子官能团的红外谱带多属于Lorentz分布,因此常采用Lorentz 法实现多峰拟合, 并利用最小二乘法优化分峰结果。从图2

5、可以看出, 分峰拟合后的理论曲线和实际曲线符合的较好, 表明理论分峰谱带比较接近实际谱带。 22 红外谱图的定量谱带选择利用红外光谱对各基团组分进行定量分析, 主要基于Beer2Lambert 定律式中: A 为吸光度, T 为透射比, 为吸收系数, b 为样品厚度, c 为组分浓度。当各基团的振动谱带相互重叠形成复合峰时, 其吸光度表示为由于聚乙烯分子链常有较多的支链、侧基等, 在振动谱带中都有所体现, 但其含量常常和基本结构有关, 用结构因子k来表示, (2) 可表示为为了准确分析相关基团的浓度, 在选择定量分析谱带时应遵循几个原则: (1) 尽量选取与非晶区相关的谱带进行比较。(2) 选

6、取峰强度相适宜的特征峰进行比较, 特征峰的强度不仅仅和特征基团的浓度有关, 而且和其吸收系数有关, 所以当2 个特征峰的强度差别很大时, 其特征基团浓度的变化往往会被其特征峰的吸收系数的差异所掩盖, 导致定量计算出现较大误差。(3) 尽量选取谱带范围相接近的特征吸收峰作为定量计算的依据, 减少其特征吸收系数引起的误差。因此根据图1 , 选择1 100 , 1 378 cm- 1谱带作为定量分析谱带。考虑到制备样品过程中, 不易得到厚度一致的薄膜, 采用峰面积比的定量技术, 可以克服样品间厚度的差异3 , 即23 定量计算方法在聚乙二醇P聚乙烯共混体系中, 仅存在聚乙烯和聚乙二醇两种组分, 因此

7、如果选择单峰进行计算, 利用1 369 , 1 149 cm- 1 处聚乙烯CH2 的扇形振动和聚乙二醇C O 的伸缩振动分析聚乙二醇的浓度, 则由于拟合过程中, 理论峰强度和实际谱带的强度存在差异, 引入校正因子C , 则:图3 表明1 369 和1 149 cm- 1 处峰面积比与聚乙二醇浓度的关系, 其具体分析结果如表1 所示。由表中数据可见,相对误差较大, 拟合系数的误差在5 %以上, 高于红外光谱分析所产生的系统误差。这主要是由于重叠谱带之间相互影响, 单纯利用理论分离的单峰进行定量分析时, 较难消除这种影响, 导致定量分析时存在较大误差。 针对单峰定量存在的问题, 我们采用复合峰峰

8、面积比作为定量分析的基准, 选取1378 和1 100 cm-1两处的复合峰进行定量计算, 1378 cm-1处的复合峰分别由1378 cm-1 (PE:S (CH3 ) ,无定形) 、1369 cm-1 (PE: (CH2 ) (旁式、反式) ,结晶、无定形) 、1 358 cm-1 (PEG: CH2 , CC , 无定形) 、1353 cm-1 ( PE:(CH2 )(旁式) , 无定形) 、1342 cm- 1 ( PEG: CH2 , 无定形) 5 个聚乙烯和聚乙二醇的振动单峰组成, 1100 cm-1处的复合峰由1147 cm-1 (CO , 结晶) 、1130 cm-1(CC ,

9、CH2 , 结晶) 、1 116 cm-1 (CCCO ,无定形) 、1 093cm-1 (CO , t (CH2 ) , 结晶) 、1 060 cm-1(CH2 、CCCO ,结晶) 5 个聚乙二醇的振动单峰组成, 根据(6) 、(7) 式, 可得对其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分析, 如图4 所示, 具体数据见表1。利用复合峰峰面积比作为定量分析的基准后,分析误差显著减小, 拟合系数的误差只有2 % , 定量分析的准确程度明显提高。所以在聚乙二醇P聚乙烯共混体系中, 采用复合峰峰面积比作为定量分析的基准, 以式(10) 作为拟合方程, 可以满足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要求。24 数据拟合方法的比较红外

10、光谱定量分析时, 多采用工作曲线法, 此方法的准确度较高, 克服了许多理论计算中的误差。在制作工作曲线时, 为了计算简便, 往往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 得到经验方程, 通过对分析基准的检测, 得到相应的组分浓度。我们对常见的几种拟合方法进行了比较。多阶拟合利用多阶拟合函数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5 , 是实验分析中较常采用的一种方法。阶数越高, 拟合精度越高, 但需要较多的数据点才能反应实验数据的趋势, 如图5 所示。通过表2 的误差分析可以看到,阶数越高, 误差越大, 所以通常采用二阶、三阶函数, 较少情况高于四阶。在本体系中, 可以看到, 拟合系数的误差通常较大, 很难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不宜采

11、用多阶拟合函数作为本体系的拟合方程。 渐变方程拟合在描述实验数据的趋势时, 可以采用渐增的或渐减的系列方程进行拟合6 , 我们对所得数据采用一级渐进方程(12)和二级渐进方程(13) 进行了拟合分析由图6 和表3 可以看出, 采用二级渐进方程拟合后, 数据和拟合曲线符合的比较好, 而且拟合系数的误差也较小,和理论拟合曲线(10) 相比, 更符合实验数据。主要原因在于:红外光谱测试过程中, 入射光在样品中产生一定的散射现象及重叠谱带之间的相互干扰,使样品在特征谱带上的吸收强度与Beer2Lambert 定律有偏差, 造成式(10) 的拟合曲线和实际实验数值有一定的偏差。式(13) 对实验数据本身

12、进行拟合时, 更能体现实验数据的发展趋势, 但应当指出, 式(13) 中的拟合系数缺乏相应的物理意义, 而式(10) 中的拟合系数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有利于深入分析样品的基本特性, 对分析样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式(10) 中拟合系数的误差远小于红外光谱的测量误差, 可以满足实际定量分析的要求, 因此我们依然选择式(10) 作为聚乙二醇P聚乙烯共混体系的定量分析方程。25 聚合物结晶谱带对定量分析的影响利用红外谱图定量分析时, 希望利用单一组分的特征吸收峰, 尽量避免特征谱带重叠引起的误差, 但在聚乙二醇P聚乙烯共混物的红外谱图中(见图1) , 聚乙烯和聚乙二醇的特征谱带很多重叠, 而在73

13、0 cm- 1 处的谱带较强, 代表聚乙烯晶体CH2 中(C H) 的振动, 而720 cm- 1处的振动包含了晶区和非晶区中所有CH2 中(C H) 的振动) , 又仅属于聚乙烯的特征振动,因此可以利用此峰,根据式(14) 进行定量分析, 如图7 (a) 所示。 拟合结果如表4 所示, 可见拟合系数产生了较大的误差, 甚至达到18 % , 主要是由于聚乙烯在730 cm- 1处的谱带包含有结晶峰, 结晶作用对特征峰谱带强度有影响。为了消除结晶作用对谱带强度的影响, 引入了校正系数11233 , 它是完全结晶时特征峰强度和完全无定形时特征峰强度的比值。所以可以在计算峰面积比时利用校正系数扣除这一影响, 用式(15) 作拟合分析, 如图7 (b) 所示。从表4 中可以看到, 通过如上处理, 误差变小, 但仍不能满足定量分析的需要, 说明聚乙烯的结晶作用对其峰强度的影响比较复杂, 通过理论计算较难消除这种影响, 所以在定量分析中, 为了提高准确度, 尽量不使用结晶谱带作为定量分析谱带。3 结论通过对聚乙二醇P聚乙烯共混物红外谱图的分析, 选择复合峰作为定量分析的基准, 可较好地减小定量分析误差,以Beer2Lambert 定律推导的拟合方程可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聚乙烯结晶作用对其谱带的强度有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