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化学仪器的培训基础操作培训_第1页
常用化学仪器的培训基础操作培训_第2页
常用化学仪器的培训基础操作培训_第3页
常用化学仪器的培训基础操作培训_第4页
常用化学仪器的培训基础操作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常用化学仪器的培训移液管、吸量管、量筒/量杯、烧杯主讲人:罗中苹 量筒是量取液体最常用的量器,有10mL、50mL、100ml、500mL、l000mL等数种,应根据实际需要选用。读数时,用拇指和食指拿住量筒上部(大量筒可放于台面)使量筒垂直,视线与量筒内液面的弯月形最低点处于水平,读出量筒上的刻度,偏高或偏低都会造成误差。一、量筒量筒注意事项二、移液管和吸量管(一)移液管是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溶液的量出式玻璃量器,它的中间有一膨大部分管颈上部刻有一圈标线,在标明的温度下,使溶液的弯月面与移液管标线相切,让溶液按一定的方法自由流出,则流出的体积与管上标明的体积相同。(二)吸量管是具有分刻度的玻

2、璃管,它一般只用于量取小体积的溶液。常用的吸量管有1ml,2ml,5ml,10ml等规格,吸量管吸取溶液的准确度不如移液管。应该注意,有些吸量管其分刻度不是刻到管尖,而是离管尖尚差1-2cm ,如图所示。 (三)、 移液管和吸量管的润洗。 移取溶液前,可用滤纸将洗干净的管的尖端内外的水除去,然后用待吸溶液润洗三次。图 吸取溶液的操作 图 放出溶液的操作润洗方法 用左手持洗耳球,将食指或拇指放在洗耳球的上方,其余手指自然地握住洗耳球,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拿住移液或吸量标线以上的部分,无名指和小指辅助拿住移液管,将洗耳球对准移液管口,将管尖伸入溶液或洗液中吸取,待吸液吸至球部的四分之一处(注意,勿使

3、溶液流回,以免稀释溶液)时,移出,荡洗、弃去。如此反复荡洗三次,润洗过的溶液应从尖口放出、弃去。移取溶液 移取溶液。管经润洗后,移取溶液时,将管直接插入待吸液液面约1-2cm处,管尖不应伸入太浅,以免液面下降后造成吸空;也不应伸入太深,以免移液管外部附有过多的溶液。吸液时,应注意容器中液面和管尖的位置,应使管尖随液面下降而下降。当洗耳球慢慢放松时,管中的液面徐徐上升,当液面上升至标线以上时,迅速移去吸耳球。与此同时,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左手改拿盛待吸液的容器。移取溶液 然后,将移液管往上提起,使之离开液面,并将管的下端原伸入溶液的部分沿待吸液容器内部轻转两圈,以除去管壁上的溶液。然后使容器倾斜

4、成约30,其内壁与移液管尖紧贴,此时右手食指微微松动,使液面缓慢下降,直到视线平视时弯月面与标线相切,这时立即用食指按紧管口。移开待吸液容器,左手改拿接收溶液的容器,并将接收容器倾斜30左右。然后放松右手食指,使溶液自然地顺壁流下。移取溶液 待液面下降到管尖后,等15s左右,移出移液管。这时,尚可见管尖部位仍留有少量溶液,除特别注明“吹”字的以外,一般此管尖部位留存的溶液是不能吹入接收容器中的,因为在工厂生产检定移液管时是没有把这部分体积算进去的。 用吸量管吸取溶液时,大体与上述操作相同。但吸量管上常标有“吹”字,特别是1ml以下的吸量管尤其是如此,对此,要特别注意。同时,有些吸量管它的分度刻

5、到管尖尚差1-2cm,放出溶液时也应注意。实验中,要尽量使用同一支吸量管,以免带来误差。注意:由于一些移液管管口尖部做得不很圆滑,因此可能会由于随靠接受容器内壁的管尖部位不同方位而留存在管尖部位的体积有大小的变化,为此可在等15s后,将管身往左右旋动一下,这样管尖部分每次留存的体积将会基本相同,不会导致平行测定时的过大误差。 三、烧杯 烧杯因其口径上下一致,取用液体非常方便,是做简单化学反应最常用的反应容器。烧杯外壁有刻度时,可估计其内的溶液体积。有的烧杯在外壁上亦会有一小区块呈白色或是毛边化,在此区内可以用铅笔写字描述所盛物的名称。若烧杯上没有此区时,则可将所盛物的名称写在标签纸上,再贴于烧

6、杯外壁作为标识之用。 反应物需要搅拌时,通常以玻璃棒搅拌。当溶液需要移到其他容器内时,可以将杯口朝向有突出缺口的一侧倾斜,即可顺利的将溶液倒出。若要防止溶液沿着杯壁外侧流下,可用一支玻璃棒轻触杯口,则附在杯口的溶液即可顺利的沿玻棒流下(引流)。 1、物质的反应器、确定燃烧产物。 2、溶解、结晶某物质。 3、盛取、蒸发浓缩或加热溶液。(使用石棉网)注意事项 烧杯用做常温或加热情况下配制溶液、溶解物质和较大量物质的反应容器。 使用烧杯应注意: 1、给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以均匀供热。不能用火焰直接加热烧杯,因为烧杯底面大,用火焰直接加热,只可烧到局部,使玻璃受热不匀而引起炸裂。加热时,烧杯外壁须擦干。注意事项 2、用于溶解时,液体的量以不超过烧杯容积的1/3为宜,并用玻璃棒不断轻轻搅拌。溶解或稀释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时,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 3、盛液体加热时,不要超过烧杯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