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射线评片技巧(四):焊缝未焊透射线底片影像特点2015-04-20 分类:解决方案 阅读(2256) 评论(0) 一、未焊透定义未焊透是指母材金属之间没有熔化,焊缝金属没有进入接头的部位根部造成的缺陷。根据焊接件的焊接方式可以分为根部未焊透和中间未焊透。根部未焊透是由于液态焊缝金属未进入根部钝边,多半存在于开V型或U型坡口的单面焊,中间未焊透是由于液态金属未进入中间钝边,多半存在于双V型或双U型坡口双面焊。焊缝未焊透缺陷部位二、未焊透危害焊缝中存在未焊透将减少其有效面积,严重造成焊接件强度等力学性能下降。未焊透还会造成应力集中,严重降低焊缝的疲劳强度。另
2、外,当焊接件处于承载应力状态下,未焊透还有可能发展为裂纹,最终可能导致焊缝开裂。未焊透危害性大于气孔、夹渣和夹钨等缺陷,属于危害性较大的缺陷。以下两幅图为母材厚度8-15mm埋弧焊焊缝,气刨焊缝整体未焊透图。 焊缝中未焊透缺陷焊缝中未焊透缺陷三、产生未焊透的原因1)焊接电流小,熔深浅;2)坡口和间隙尺寸不合理,钝边太大;3)磁偏吹影响;4)焊条偏芯度太大;5)层间及焊根清理不良。使用较大电流来焊接是防止未焊透的基本方法。另外,焊角焊缝时,用交流代替直流以防止磁偏吹,合理设计坡口并加强清理,用短弧焊等措施也可有效防止未焊透的产生。四、未焊透底片影像特点(1)未焊透的典型影像是细直黑线,
3、缺陷两侧轮廓都很整齐,为坡口钝边机械加工痕迹,未焊透影像宽度恰好是钝边的间隙的宽度。根部未焊透(2)有时坡口钝边有部分融化,影像轮廓就变得不太整齐,缺陷影像宽度和黑度局部发生变化,但只要能判断是出于焊缝根部的线性缺陷,仍判定为未焊透。未焊透(3)未焊透有底片上处于焊缝根部的投影位置,一般在焊缝中部,因透照偏、焊偏等原因也可能偏像一侧。(4)未焊透呈断续或连续分布,有时能贯穿整张底片。以下为实际工作中射线检测底片图像 未焊透和圆形缺陷上图所示,未焊透缺陷在底片中呈一条很直的黑线,并且处于焊缝中心,可以肯定的判定为未焊透性质的缺陷。未焊透和圆形缺陷上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焊缝中心有许多圆形缺陷(圆形气孔),再仔细的可以看到有一条位于焊缝中心的黑直线将圆形缺陷串联起来,黑直线即为未焊透影像。未焊透影像未焊透影像以上两幅图的缺陷位于焊缝中心,贯穿整条焊缝,轮廓清晰可辨,黑度均匀,是典型的未焊透缺陷。未焊透和未熔合影像上图所示未焊透缺陷位于焊缝中心,具体明显未焊透影像的特征。仔细观察未熔合缺陷,在靠近焊缝中心侧影像很直,而靠近母材侧缺陷轮廓不规则,是典型的未熔合缺陷。管子未焊透影像上图所示为管子采用双壁单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中国石化春季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北京大学医学部总务处房地产管理中心宿舍管理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针对环境变化调整前因变量设置的建议书
- 彩钢电焊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硬笔入门课件
- 2025年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会计中级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山东公布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江苏历届高考试题及答案
- 田忌赛马课件教学
- 架线弧垂计算表(应力弧垂插值计算)
-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增强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
- 调试、试运行与移交管理方案
- GB/T 26655-2011蠕墨铸铁件
- 热镀锌钢管技术标准
- 周三多管理学第03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 基础生态学第4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课件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头戴显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
- 《电力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规则0大类》(1992年修订版)
- GB∕T 26520-2021 工业氯化钙-行业标准
- 温州医科大学《儿科学》支气管肺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