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3-71第一节 煤矿电气安全第二节 煤矿运输安全复习思考题2022-3-72 一、 矿用电气设备 (一) 井下作业环境对电气设备的特殊要求 (1) 要求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具有防爆性能。 (2) 要求电气系统有漏电保护装置。 (3) 要求电气设备外壳坚固。 (4) 要求电气设备有良好的防潮、防水性能。2022-3-73 (5) 要求井下电气设备有足够的额定容量和过载能力,并配置过载保护装置。 (6) 要求采掘工作面的电气设备尽量减轻重量,并便于安装、拆迁。 (7) 要求矿井供电保持连续,绝不能中断。 2022-3-74 (二) 矿用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 煤矿井下常用的电气设备根据其结构特点
2、和使用环境不同,可分为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和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2大类。2022-3-75 1.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是指专为煤矿井下条件生产的不防爆的一般型电气设备。与通用设备相比,这种设备对介质温度、耐潮性能、外壳材质及强度、进线装置、接地端子都有适应煤矿具体条件的要求,而且能防止从外部直接触及带电部分及防止水滴垂2022-3-76直滴入,并对接线端子爬电距离和空气间隙有专门的规定。因此,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只能用于低瓦斯矿井井底车场、总进风巷,也可使用在架线电机车运输的巷道中及沿该巷道的机电硐室内。2022-3-77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特点为: (1) 有封闭外壳将导电部分隔离
3、,外壳较坚固。 (2) 外壳有防尘、防水或防溅的防护能力。 (3) 绝缘部分有良好的耐潮性能。 (4) 与电缆连接有专用接线盒,杜绝了明接头。2022-3-78 (5) 引入电缆的接线端子有一定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6) 有防止从外部直接触及内部带电部分的机械闭锁装置。 (7) 有防止电缆扭转、拔脱和损伤的电缆引入(出)装置。 (8) 外壳明显处有清晰的“KY”标志。2022-3-79 2.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是指按国家标准设计制造,不会引起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电气设备。根据国家标准GB 3836.12010,把防爆型电气设备又分为2类:类为煤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类为其
4、他环境使用的防爆型电气设备。防爆型电气设备防爆总标志为“Ex”。2022-3-710 按其所采用的防爆结构措施不同,防爆型电气设备又有: (1) 隔爆型电气设备(d),是指具有隔爆外壳的防爆电气设备。该外壳既能承受其内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爆产生的爆炸压力,又能防止爆炸产物穿出隔爆间隙点燃外壳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 2022-3-711 (2) 增安型电 气设备(e),是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或在可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温的设备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安全程度,以避免在正常和认可的过载条件下出现这些现象的电气设备。2022-3-712 (3)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i),是指全部电路均为本
5、质安全电路的电气设备。所谓本质安全电路,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正常工作或在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路。 2022-3-713 (4) 正压型电气设备(p),是指具有正压外壳的电气设备。该外壳内充有保护性气体,并保持其压力(压强)高于周围爆炸性混合物压力,能够阻止爆炸性混合物进入的防爆电气设备。2022-3-714 (5) 充油型电气设备(o),是指全部或部分部件浸在油内,使设备不能点燃油面以上的或外壳外的爆炸性混合物的防爆电气设备。 (6) 充砂型电气设备(q),是指外壳内充填砂粒材料,使之在规定的条件下壳内产生的电弧、传播的火焰、外壳壁或砂粒材料
6、表面的过热温度均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防爆电气设备。2022-3-715 (7) 浇封型电气设备(m),是指将电气设备或其部件浇封在浇封剂中,使它在正常运行和认可的过载故障下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的防爆电气设备。 (8) 无火花型电气设备(n),是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点燃爆炸性混合物,且一般不会发生有点燃作用的故障的防爆电气设备。 2022-3-716 (9) 气密型电气设备(h),是指具有气密外壳的电气设备。 (10) 特殊型电气设备(s),是指异于现有防爆型式,由主管部门制订暂行规定,经国家认可的检验机构检验证明,具有防爆性能的电气设备。2022-3-717 3.矿用防爆电气设
7、备的通用要求 (1) 电气设备运行环境的温度为-2040 ;允许最高表面温度:表面可能堆积粉尘时为150 ,采取措施防止粉尘堆积时为450 。2022-3-718 (2) 电气设备与电缆的连接应采用防爆电缆接线盒。 (3) 对不同的额定电压和绝缘材料,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都有相应的较高的要求。 (4) 具有电气和机械闭锁装置,有可靠的接地及防止螺栓松动装置。 (5) 在设备外壳的明显处,均须设清晰永久性凸纹标志“Ex”,并应有铭牌。2022-3-719 (6) 防爆电气设备,必须经国家指定的防爆试验鉴定单位进行严格的试验鉴定,取得防爆合格证后,方可生产。 (三) 隔爆型电气设备失爆的原因、危害和
8、预防措施 1.隔爆型电气设备常见的失爆现象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失去了耐爆性或不传爆性,称为失爆。2022-3-720 井下隔爆型电气设备常见的失爆现象有以下7种: (1) 隔爆外壳严重变形或出现裂纹,焊缝开焊,连接螺栓不齐全,螺纹扣损坏或拧入深度小于规定值,隔爆壳内外有锈皮脱落,致使其机械强度达不到耐爆性的要求。 (2) 隔爆接合面严重锈蚀、机械划伤、凹坑、连接螺钉没拧紧等,使接合面间隙超过规定值。2022-3-721 (3) 电缆进、出线喇叭口没有使用合格的密封圈和封堵挡板,或者安装不合格。 (4) 在设备外壳内随意增加电气元部件,使某些电气设备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小于规定值,或绝缘损
9、坏、消弧装置失效,造成相间经外壳弧光接地短路,使外壳被短路电弧烧穿而失爆。 2022-3-722 (5) 外壳内两个隔爆空腔由于接线柱、绝缘套管烧毁而连通,内部爆炸时压力形成叠加产生过高压力使外壳失爆。 (6) 开关的联锁装置不全、变形、损坏,起不到联锁作用。2022-3-723 (7) 隔爆室观察窗的透明件松动、破裂或机械强度不符合规定。2.隔爆型电气设备失爆的原因造成隔爆外壳失爆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常见的主要原因有:2022-3-724 (1) 井下电气设备由于移动或搬运不当而发生磕碰,使外壳变形或产生严重的机械伤痕;在使用中也很可能发生碰击,严重时可能增大接合面间隙。 (2) 隔爆电气设
10、备运行到一定程度或由于维护和定期检修不妥,防护层脱落,往往使隔爆面上出现沙泥、灰尘等杂物。 (3) 隔爆面上产生锈蚀而失爆。2022-3-725 (4) 装配时产生严重的机械伤痕,这是由于装配前隔爆面上铁屑、焊釉等杂质没清除干净而划伤隔爆面。 (5) 拆卸防爆电动机端盖时,为了省事而用器械敲打,将端盖打坏或产生不明显的裂纹而失爆。 2022-3-726 (6) 螺钉紧固的隔爆面,由于螺孔深度过浅或螺钉太长,达不到紧固的要求,使隔爆面间隙过大而失爆。 (7) 拆卸时零部件没有打钢印标记,待装配时没有对号而误认为是可互换的,造成间隙过小,使活动接合面产生摩擦现象,破坏隔爆面而失爆。2022-3-7
11、27 3.隔爆型电气设备失爆的危害 井下防爆设备失爆后就起不到隔爆和耐爆作用,内部发生爆炸的火焰会传到壳外,与井下可燃、可爆性混合气体直接接触,会引起矿井火灾及瓦斯、煤尘爆炸,造成重大恶性事故。2022-3-728 4.隔爆型电气设备失爆的预防措施 (1) 搬运防爆电气设备要轻装轻放。 (2) 保持良好的使用环境。 (3) 加强备用设备的管理。 (4) 使用旧的防爆设备或部件必须严格检查检修。2022-3-729 (5) 设备使用要合理,保护要齐全。 (6) 备品配件要齐全合格。 (7) 配备和使用专用工具,严格按规程操作。 二、 采区供电安全 (一) 采区作业环境对供电系统及电气设备的安全要
12、求2022-3-730 (1) 采区容易发生冒顶和片帮事故,所以电气设备和电缆线路很容易受到这些外力碰砸、挤压。因此,采区电气设备必须有非常坚固的外壳。 (2) 采区的空气中含有瓦斯及煤尘,在其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如遇到电气设备或线路产生电弧、电火花和局部高温,就会燃烧或爆炸。因此,选用电气设备时,必须选用适合这种环境的防爆型电气设备。2022-3-731 (3) 井下空气比较潮湿,而且机电硐室和巷道经常有滴水及淋水,使电气设备和电缆容易受潮而出现漏电现象。因此,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 (4) 采区电气设备移动频繁,电缆在拆迁时,也易遭受弯曲、折损等机械伤害;生产中使用电气设
13、备的负荷变化较大,设备容易出现过负荷。因此,要防止电缆受损、出现漏电和短路等故障。2022-3-732 (5) 井下硐室、巷道、采掘工作面的空间狭小,人体接触电气设备的机会较多,加之井下湿度大,灰尘多,要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6) 采区有些机电硐室和巷道的温度较高,使电气设备的散热条件较差,因而需要保持设备的清洁和通风良好。 2022-3-733 (7) 采煤、掘进和开拓巷道都需要使用电雷管,而电气设备对地的泄漏电流(包括直流电机车轨道回流时产生的杂散电流)有可能会将电雷管先期引爆,因此,要避免电流泄漏。2022-3-734 (二) 采区供电设施 1.采区变电所的位置及硐室要求 (1) 采区变
14、电所的位置。采区变电所是采区的动力中心,其电源由井下中央变电所馈送,主要任务是将高电压变为低电压,并将此电压再分配到本采区所有采掘工作面及其他用电设备。采区变电所的位置应设在通风良好、运输方便而且位于采区负荷中心的地方。2022-3-735(2) 采区变电所硐室要求。 采区变电所应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采区变电所硐室必须装设向外开的防火铁门。铁门全部敞开时,不得妨碍运输。铁门上应装设便于关严的通风孔。装有铁门时,门内可加设向外开的铁栅栏门,但不得妨碍铁门的开闭。2022-3-736 从硐室出口防火铁门起5 m内的巷道,应砌碹或用其他不燃性材料支护。硐室内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
15、 变电硐室长度超过6 m时,必须在硐室的两端各设1个出口。硐室内各种设备与墙壁之间应留出0.5 m以上的通道,各种设备相互之间,应留出0.8 m以上的通道。对不需从两侧或后面进行检修的设备,可不留通道。2022-3-737 带油的电气设备必须设在机电设备硐室内,严禁设集油坑。带油的电气设备溢油或漏油时,必须立即处理。 硐室不应有滴水,硐室的过道应保持畅通,严禁存放无关的设备和物件。2022-3-738 硐室入口处必须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字样的警示牌。硐室内必须悬挂与实际相符的供电系统图。硐室内有高压电气设备时,入口处和硐室内必须在明显地点悬挂“高压危险”字样的警示牌。2022-3-739
16、 采区变电所应设专人值班。无人值班的变电硐室必须关门加锁,并有值班人员巡回检查。 硐室内的设备,必须分别编号,标明用途,并有停送电的标志。2022-3-740 2.移动变电站 移动变电站由高压开关、干式变压器、隔爆低压馈电开关及各种保护装置组成一个整体,安装在拖撬上。拖撬下面设有边轮,可在轨道上滚动。移动变电站一般设在距工作面50100 m处,随工作面的推进而移动。移动变电站的电源由中央变电所或采区变电所6 kV高压直接供电。2022-3-741 (三) 掘进工作面供电安全 掘进工作面负荷较小,用1台移动变压站就能满足一个工作面的配电需要。其供电线路长,属于干线式供电。但煤巷、半煤岩巷和岩巷掘
17、进工作面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要用局部通风机进行通风,一旦因中断供电而使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则会导致掘进工作面及其附近巷道聚集瓦斯和其他有2022-3-742害气体。时间稍长,瓦斯和有害气体浓度就会超限,若遇电火花或电弧,就会引起瓦斯燃烧或爆炸事故。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必须做到“三专两闭锁”。2022-3-743 1.局部通风机采用“三专”供电 保证局部通风机的正常运转是决定掘进工作面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高瓦斯矿井、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低瓦斯矿井中高瓦斯区的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正常工作
18、的局部通风机必须采用“三专”(专用开关、专用电缆、专用变压器)供电,专用变压器最多可向4套不同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供电。2022-3-744 2.风电闭锁与瓦斯电闭锁 (1) 风电闭锁,是指为掘进工作面供风的局部通风机供风后,其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在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范围内,才可人工为该工作面动力电源线路送电的电气连锁。其作用是防止停风或瓦斯超限的掘进工作面在送电后产生电火花,造成瓦斯燃烧或爆炸。2022-3-745 (2) 瓦斯电闭锁,是指掘进工作面正常供风或停风的状态下,瓦斯浓度超过规定值或整定值时,切断掘进工作面动力电源,瓦斯监控装置与动力电源开关间的连锁。其作用是防止正常通风产生局部瓦斯
19、积聚时,造成电火源而引发事故。2022-3-746 三、 井下用电安全(一) 井下电网保护 为了避免煤矿井下供电系统造成各种危害,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主要采取过电流保护、漏电保护和保护接地三大保护措施。2022-3-7471.过电流保护 过电流故障是指实际通过电气设备或电缆的工作电流超过了其额定电流值,简称过流。煤矿井下常见的过电流故障有短路、过负荷、断相3种。(1) 短路,是指电流不流经负载,而是经过电阻(或阻抗)很小的导体直接形成回路。2022-3-748其特点是电流很大,可达额定电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短路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网电压、由短路点形成的回路的电阻及短路点的位置。因为短路电流值很大
20、,如不及时切除,它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导致火灾,烧毁电气设备、线路,甚至引起井下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短路还会引起电网电压急剧下降,影响电网中其他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2022-3-749短路故障是过电流中最严重的一种。在三相供电的电网中,如果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则仅有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2种。造成短路故障的原因主要有: 绝缘击穿。绝缘击穿的原因有绝缘老化、绝缘受潮、做电缆头时工艺不符合要求、电缆本身质量不好、过电压等。2022-3-750 机械损伤。机械损伤的原因有异物的砸、压、挤、碰等外力作用和防护不当等。 误操作。例如,不同相序的两回路电源线并联,检修完毕的线路送电时,忘记拆除三相短路的地线等
21、。 2022-3-751(2) 过负荷(过载),是指电气设备(包括供电线路)的工作电流不仅超过了额定电流值,而且过电流的持续时间也超过了允许的时间。电气设备和电缆过负荷后,由于发热增加而使设备、电缆的温度升高,如果过负荷的量比较大,持续时间也比较长,电气设备和电缆的温升就比较大2022-3-752当温升超过了其允许的温升,不但会加快绝缘的老化、缩短其使用寿命,如不及时切断电源,还会导致绝缘损坏、漏电和短路事故的发生。过负荷故障在电动机、变压器和电缆线路中较为常见,它是烧毁井下中、小型电动机的主要原因之一。2022-3-753引起电气设备和电缆出现过负荷的原因主要有: 电源电压过低。当机械负载不
22、变时,电源电压降低,就会造成电动机电流增大,电动机的温度就会上升;当过负荷时间较长,电动机的温度就会超过允许温度而烧毁。2022-3-754 频繁启动。异步电动机的启动电流为正常工作电流的57倍,如果电动机频繁启动,就会使电动机的温度上升造成过负荷。 重载下启动电动机。带负荷启动往往会造成启动时间长,电动机温度高的过负荷情况。 机械卡堵。由于电动机轴承损坏,转子被卡(扫膛),或电动机所拖动的负载被卡阻等都会造成电动机过负荷。2022-3-755 (3) 断相,是指电动机的一相供电线路或一相绕组断线。此时运行中的电动机叫做单相运行。由于此时其转矩比三相运行时小得多,在其负荷(所带负载)不变的情况
23、下,必然出现过电流,如果延续的时间长,就会烧毁电动机。2022-3-756为同三相对称过负荷加以区别,这种过电流故障被称断相或单相断线故障。在煤矿井下,单相断线故障多发生在经常移动或用熔断器保护的小型电动机上。2022-3-757造成断相的原因主要有: 熔断器熔断。采用熔断器作为短路保护的磁力启动器,由于熔断器在电流的作用下会发生氧化脱皮现象,使熔片(丝)截面变小,从而在正常启动或工作时熔断,造成断相。2022-3-758 电缆芯线因受拉或弯曲,致使一相芯线折断。 电缆与电动机或开关的连接线脱落。例如,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与接线端子的连接线脱落;电缆芯线中有一相断线等。2022-3-759 从上述
24、引起的过电流故障主要原因来看,过电流故障除部分设备本身固有的质量问题等缺陷外,大多数是由于设备或电缆选择不合理、缺乏日常维护检修和巡回检查、检修质量不高、没有定期进行预防性电气试验、缺少必需的保护装置、工作人员违反规程操作而引起的。2022-3-760为此,必须严格执行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增强各个岗位人员的责任心,对电气设备和馈电线路装设过流保护装置,以便在出现过电流故障时,能及时切断故障设备和线路的电源。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装置。2022-3-761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过负
25、荷和漏电保护装置。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备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2022-3-762 煤矿井下低压电网常用的过电流保护装置有短路保护装置(熔断器和电磁式过流继电器或过流脱扣器)、过负荷(过载)保护装置(有热继电器和限流热继电器)、断相保护装置(JR型热继电器)和过电流综合保护装置。应当特别注意的是,过流保护装置的额定电流或动作电流必须进行正确的选择或整定,否则不仅不能起到保护目的,而且还会引起严重的事故。2022-3-763 2.漏电保护 (1) 漏电的分类。根据漏电故障存在区域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集中性漏电和分散性漏电2大类。集中性漏电是指在变压器中性点不
26、直接接地的电网中,由于电网某处(或某点)的绝缘损伤而发生的漏电。分散性漏电则是指由于整条线路或整个电网的绝缘水平降低,而沿整条线路或整个电网发生的漏电。2022-3-764 (2) 漏电的危害。无论是集中性漏电或是分散性漏电,漏电电流增大,都会增加人身触电和引起瓦斯、煤尘燃烧爆炸的危险。长期漏电,会使绝缘发热、老化,进而扩大成两相短路。此外,如果漏电发生在有爆破作业的工作面附近,由于漏电电流在它通过的路径上要产生电压降,漏电电流越大,电压降也越大,因而当电雷管两2022-3-765 端的引爆线不慎与漏电电路上具有一定电位差的两点相接触时,就可能造成电雷管先期爆炸事故。 由此可见,电网与电气设备
27、的漏电故障,可能导致人身触电,电火灾,电雷管先期引爆以及瓦斯、煤尘燃烧爆炸等事故,严重威胁着矿井和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所以煤矿井下必须装置漏电保护装置。2022-3-766(3)低压电网漏电的原因。 电气设备或电缆本身的原因。由于井下环境潮湿,设备或电缆在运行多年后会出现绝缘老化或潮气侵入,引起绝缘电阻下降或电动机内部接头脱落等而导致漏电。2022-3-767 因管理不当而引起漏电。由于管理不严,电缆坠落被埋压或浸泡于水中,以及电气设备长期过负荷运行,受潮等,且未经严格检查或干燥处理和对地绝缘电阻耐压试验,又投入运行,有可能发生漏电或其他电气故障。2022-3-768 维修操作不当引起漏电。由
28、于工作时,电缆受到拉、挤、碰、压,或检修后残留在开关内的线头、金属碎片、工具等未清除干净遗忘在开关内,以及有故障的线路强行送电等而造成的漏电或重复漏电。2022-3-769 因施工安装不当引起漏电。电缆与设备连接时,由于芯线接头不牢、压板不紧或设备内部接线错误以及移动时造成接头脱落等而导致的漏电。 因意外引起漏电。因矿车出轨、支柱倾倒等意外机械事故,或雷电波沿下井电缆入侵等,导致电缆损伤或绝缘击穿而发生漏电。2022-3-770(4) 预防漏电的措施。 正确选择、使用电气设备和电缆,严禁电气设备或电缆长期过负荷运行。 加强对电气设备或电缆的检查、运行、维护和预防性试验等工作,避免电气设备受潮或
29、电缆淋水、浸泡在水中,防止电缆受挤压、碰撞、过度弯曲、划伤、刺伤等机械损伤。2022-3-771 维修电气设备时要按规程操作,检修结束后要认真检查,严禁将工具或材料等导体遗留在电气设备中,严禁带电作业。 导线线芯连接要牢固、无毛刺,紧固件和防松装置要完好齐全、接线方式要正确等。2022-3-772 电缆悬挂高度和防雷电装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要求,不在电气设备中增加额外元部件,若必须设置时,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设置保护接地装置与漏电保护装置。2022-3-773 3.保护接地 我们知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构架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带电的。但是,如果电气设备的绝缘因某种原因而损坏,其金属外壳和构
30、架就会带电。若此时人体触及它们,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2022-3-774为了预防这一事故,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对电气设备实行保护接地。所谓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用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接地极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装置。2022-3-775保护接地的作用,如图5-1所示。2022-3-776无保护接地时见图5-1(a),当人体触及因某一相绝缘损坏而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时,电流将通过人体入地,经其他两相对地绝缘电阻及电网对地电容流回电网,当电网对地绝缘水平较低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可能超过极限安全电流(30 mA)而导致人体触电事故;2022-3-777 有保护接地时见图5-1(b),当
31、人体触及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时,接地电流将通过人体电阻与接地装置电阻并联入地,再通过其他两相对地绝缘电阻和对地电容流回电网,由于接地装置的分流作用,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会大大减小,即接地电阻愈小,则通过人体的电流也愈小,电流绝大部分由接地极入地,防止了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2022-3-778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 。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 。 总之,正是由于接地装置的分流作用,不但大大减少了人身触及带电设备外壳时的触电电流,而且又减少限制了电火花的能量,从而防止了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32、2022-3-779 保护接地和漏电保护在煤矿井下低压电网中是相辅相成的,只是侧重点不同,两者缺一不可。它们对保证井下低压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为此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电压在36 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2022-3-780 (二) 电缆的使用与维护 1.电缆选用的规定 (1) 电缆敷设地点的水平差应与规定的电缆允许敷设水平差相适应。 (2) 电缆应带有供保护接地用的足够截面的导体。 2022-3-781 (3) 严禁采用铝包电缆。 (4) 必须选用经检验合格的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
33、阻燃电缆。 (5) 电缆主线芯的截面应满足供电线路负荷的要求。2022-3-782(6) 对固定敷设的高压电缆要求。 在立井井筒或倾角为45及其以上的井巷内,应采用聚氯乙烯绝缘粗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粗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2022-3-783 在水平巷道或倾角在45以下的井巷内,应采用聚氯乙烯绝缘钢带或细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交联聚乙烯钢带或细钢丝铠装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在进风斜井、井底车场及其附近、中央变电所至采区变电所之间,可以采用铝芯电缆;其他地点必须采用铜芯电缆。2022-3-784(7) 固定敷设的低压电缆,应采用MVV铠装或非铠装电缆或对应
34、电压等级的移动橡套软电缆。(8) 非固定敷设的高低压电缆,必须采用符合MT818标准的橡套软电缆。移动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应使用专用橡套电缆。2022-3-785(9) 照明、通信、信号和控制用的电缆,应采用铠装或非铠装通信电缆、橡套电缆或MVV型塑料电力电缆。(10) 低压电缆不应采用铝芯,采区低压电缆严禁采用铝芯。2022-3-786(1) 电缆敷设的要求: 电缆必须悬挂。在水平巷道或倾角在30以下的井巷中,电缆应用吊钩悬挂;在立井井筒或倾角在30及其以上的井巷中,电缆应用夹子、卡箍或其他夹持装置进行敷设。夹持装置应能承受电缆重量,并不得损伤电缆。2022-3-787 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中悬挂
35、的电缆应有适当的弛度,并能在意外受力时自由坠落。其悬挂高度应保证电缆在矿车掉道时不受撞击,在电缆坠落时不落在轨道或输送机上。2.电缆敷设的规定 电缆悬挂点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3 m,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6 m。 沿钻孔敷设的电缆必须绑紧在钢丝绳上,钻孔必须加装套管。 2022-3-788(2)煤矿安全规程对电缆悬挂的规定: 电缆不应悬挂在风管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电缆与压风管、供水管在巷道同一侧敷设时,必须敷设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 m以上的距离。在有瓦斯抽放管路的巷道内,电缆(包括通信、信号电缆)必须与瓦斯抽放管路分挂在巷道两侧。盘圈或盘“8”字形
36、的电缆不得带电,但给采、掘机组供电的电缆不受此限。2022-3-789 井筒和巷道内的通信和信号电缆应与电力电缆分挂在井巷的两侧,如果受条件所限,在井筒内,应敷设在距电力电缆0.3 m以外的地方;在巷道内,应敷设在电力电缆上方0.1 m以上的地方。 高、低压电力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0.1 m。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 mm。2022-3-790 井下巷道内的电缆,沿线每隔一定距离、拐弯或分支点以及连接不同直径电缆的接线盒两端、穿墙电缆的墙的两边都应设置注有编号、用途、电压和截面的标志牌。2022-3-791(3)煤矿安全规程对电缆连接的规定:
37、 电缆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必须用与电气设备性能相符的接线盒。电缆线芯必须使用齿形压线板(卡爪)或线鼻子与电气设备进行连接。 不同型电缆之间严禁直接连接,必须经过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连接器或母线盒进行连接。2022-3-792 同型电缆之间直接连接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橡套电缆的修补连接(包括绝缘、护套已损坏的橡套电缆的修补)必须采用阻燃材料进行硫化热补或与热补有同等效能的冷补;在地面热补或冷补后的橡套电缆,必须经浸水耐压试验。2022-3-793 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在井下冷补的电缆必须定期升井试验;塑料电缆连接处的机械强度以及防潮密封、防老化等性能,应符合该型矿用电缆的技术标准。2022-3-79
38、4 3.矿用电缆的管理与维护 矿用电缆除正确选用、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进行敷设和连接外,还应加强管理。其内容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 (1) 定期维护制度。对运行中的高压电缆进行定期预防性试验,是发现电缆缺陷的重要手段,对试验不合格的电缆应及时更换。2022-3-795 (2) 定期检查制度。高压电缆的泄漏和耐压检查每年进行1次;固定敷设电缆的绝缘和外部检查每季度一次,每周应由专责电工检查1次电缆的外部和电缆的悬挂情况;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橡套电缆绝缘检查每月1次,每班由当班司机或专责电工检查1次电缆的外皮有无破损;检查结果应有记录,发现问题,应指派专人限期处理。2022-3-796 (3) 电缆
39、防护制度。在对井下巷道进行整修、粉刷和冲洗作业时,必须对电缆线路加以保护。电缆带电摘挂时,应制定安全措施,带好防护用具。 (4) 裸铠装电缆定期防腐制度。裸铠装电缆应进行定期涂漆防腐,其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采区巷道敷设的电缆最多不超过2a;主要运输大巷敷设的电缆为2a;立井井筒敷设的电缆为23a。2022-3-797 (5) 每一矿井应有专职人员对电缆实行全面管理。生产单位的维修人员配合专职人员,每月对正常生产采区电缆的负荷情况进行1次检查。 (6) 电缆的悬挂情况和运行状态应由专职人员每日巡回检查1次。有顶板冒落危险或巷道侧压力过大的地区,专职维护人员应及时将电缆放落到底板上并妥善覆
40、盖,防止电缆受损。2022-3-798 (7) 移动设备所用电缆的管理和维护,应有专职人员每班检查。工作面或掘进头附近电缆余下部分,应呈“S”形悬挂,不准在带电情况下盘圈或盘“8”字形盘放(采、掘机组供电的电缆不受此限)。电缆应严防被炮崩、煤岩撞砸或用力拖拽。 2022-3-799 (8) 低压电网中的防爆接线盒、插销,应由专人每月进行1次检查维护,特别是检查接线端子的连接情况,有无松动、是否因接触不良而产生过热等现象。 (9) 立井井筒的电缆(包括信号电缆)的检查维护,至少应由两人进行,每月至少检查1次,如有固定电缆的夹持装置松动或损坏,应及时处理或更换。2022-3-7100 (10) 矿
41、用电缆应同设备一样集中统一管理,所有的电缆必须统一编号、领取、发放、修补和试验,并有记录。电缆入井前必须经严格检查、填写入井证方准入井。对运行中的电缆,各生产单位也应指定专人负责,以保证电缆的安全运行。2022-3-7101(三) 井下安全用电1. 煤矿安全规程对井下安全用电有关规定(1) 对井下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的规定。 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浓度,在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1.0%时,再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2022-3-7102检验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控制设备内部安有放电装置的,不受此限。 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
42、必须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开关手把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 2022-3-7103(2) 对操作井下电气设备的规定。 非专职人员或非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并穿电工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 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把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必须有良好绝缘。2022-3-7104(3) 井下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的规定。 高压,不超过10 000 V。 低压,不超过1 140 V。 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供电额定
43、电压,不超过127 V。 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 V。 2022-3-7105(4) 其他相关规定。 采区电气设备使用3 300 V供电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 此外,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容易碰到的、裸露的带电体及机械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必须加装护罩或遮栏等防护设施。2022-3-7106 2.井下人身触电事故及其预防 (1) 触电危害形式。人的身体触及裸露的带电导体或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电气设备的外壳、构架或接近高压带电体时,都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触电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其直接危害形式可分为电伤和电击2种:2022-3-7107 电伤,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某一局部时电弧烧
44、伤人体,造成人体外部局部性的伤害。电伤一般容易治愈,严重时可使人致残,但一般情况不会致人死亡。2022-3-7108 电击,是指触电时电流流过人体内部器官和中枢神经,使内部器官的生理功能受到损害。例如,电击使心脏功能紊乱,使呼吸活动变慢,使肌肉强烈收缩造成窒息等。若发生电击,并且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方法不当,多数会致人死亡。2022-3-7109(2) 触电方式。触电方式可分为接触触电和非接触触电。 接触触电,是指人体直接与带电体接触的触电方式。接触触电又可分为两相触电和单相触电2种。两相触电是指人体同时接触带电的两根相线(火线)的触电。2022-3-7110由于电气设备的两根相线相距较近,触电电
45、流仅通过人体的一小部分,因此,发生两相触电死亡事故比较少。单相触电是指人体接触一相带电体的触电。这时触电的危险程度取决于电网中性点是否接地和触电环境。当电网电压一定的情况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人体触电的危险较小。2022-3-7111 非接触触电,是指当人靠近高压带电体,距离小于或等于放电距离时,人与高压带电体之间产生放电而引起的触电。这时,通过人体的电流虽然很大,但人会被迅速击倒而脱离电源,有时不会导致死亡,但会造成严重烧伤。 2022-3-7112 (3) 影响触电危险性的因素。其因素主要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电流持续的时间长短有关。触电致人死亡的决定因素是电流。试验资料表明,通过人体的
46、交流电超过15 mA时,会使人抽筋;到50mA时,对人的生命已有危险;若增加到100mA,会很快致人死亡,即有绝对危险。煤矿井下取30 mA为人身触电电流的安全值。2022-3-7113(4) 人身触电的预防措施。井下发生触电事故,一般是因为电气设备的安装、维修不当,以及作业人员工作中疏忽大意或违章操作造成的。预防人身触电主要有5个方面的措施:2022-3-7114 防止人身触电或靠近带电导体。将裸露的电气设备带电部分安装在一定的高度。 设置保护接地。当设备的绝缘损坏,电压窜到其金属外壳时,把外壳上的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防止人身触及带电设备外壳而造成触电事故。2022-3-7115 设置漏电
47、保护装置。在井下高、低压供电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装置,防止供电系统漏电造成人身触电和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2022-3-7116 采用较低的电压等级。对人员经常接触的电气设备采用较低的工作电压。例如,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供电额定电压,不超过127 V;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 V。 遵守各项安全用电作业制度。2022-3-7117 例如,井下电机车架空线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高度悬挂。对裸露的高压电气设备带电部分必须围以遮栏,防止人员靠近。井下各种电气设备带电部分都必须装入封闭的外壳内,并有完善的机械闭锁装置,保证不切断电源打不开外盖。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把和工作中必须
48、接触的部分,应有良好的绝缘。各变(配)电所入口处都要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的牌子。无人值班的变(配)电所,必须关门加锁。2022-3-71183.井下安全用电的主要管理规定(1) 井下供电应做到: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 三无:“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2022-3-7119 四有: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钉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 两齐:电缆悬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 三全: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2022-3-7120 三坚持: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照明和信号综合保护,坚持使用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2022-3
49、-7121(2) 井下安全用电“十不准”。 不准带电检修。 不准甩掉无压释放器、过电流保护装置。 不准甩掉漏电继电器、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和局部通风机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2022-3-7122 不准明火操作、明火打点、明火爆破。不准用铜、铝、铁丝代替保险丝。 停风、停电的采掘工作面,未经检查瓦斯,不准送电。 有故障的供电线路,不准强行送电。2022-3-7123 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失灵后,不准送电。 失爆电气设备,不准使用。 不准在井下拆卸矿灯。2022-3-7124 一、 平巷运输安全 (一) 井下电机车的安全运行 1. 煤矿安全规程对瓦斯矿井中使用机车运输的规定 (1) 低瓦斯矿井进风(全
50、风压通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内,可使用架线电机车,但巷道必须使用不燃性材料支护。2022-3-7125 (2) 在高瓦斯矿井进风(全风压通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内,应使用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或矿用防爆柴油机车。如果使用架线电机车,必须遵守下列规定:2022-3-7126 沿煤层或穿过煤层的巷道必须砌碹或锚喷支护; 有瓦斯涌出的掘进巷道的回风流,不得进入有架线的巷道中; 采用碳素滑板或其他能减小火花的集电器; 架线电机车必须装设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2022-3-7127 (3) 掘进的岩石巷道中,可使用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或矿用防爆柴油机车。 (4) 瓦斯矿井的主要回风巷和采区进、回风巷内
51、,应使用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或矿用防爆柴油机车。 2022-3-7128 (5) 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和瓦斯喷出区域中,如果在全风压通风的主要风巷内使用机车运输,必须使用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或矿用防爆柴油机车。2022-3-7129 2. 煤矿安全规程对采用机车运输的规定 (1) 列车或单独机车都必须前有照明,后有红灯。 (2) 正常运行时,机车必须在列车前端。 (3) 同一区段轨道上,不得行驶非机动车辆。如果需要行驶时,必须经井下运输调度站同意。2022-3-7130 (4) 列车通过的风门,必须设有当列车通过时能够发出在风门两侧都能接收到声光信号的装置。 (5) 巷道内应装设
52、路标和警标。机车行近巷道口、硐室口、弯道、道岔、坡度较大或噪声大等地段,以及前面有车辆或视线有障碍时,都必须减低速度,并发出警号。 2022-3-7131 (6) 必须有用矿灯发送紧急停车信号的规定。非危险情况,任何人不得使用紧急停车信号。 (7) 2机车或2列车在同一轨道同一方向行驶时,必须保持不少于100 m的距离。2022-3-7132 (8) 列车的制动距离每年至少测定1次,运送物料时不得超过40 m;运送人员时不得超过20 m。 (9) 在弯道或司机视线受阻的区段,应设置列车占线闭塞信号;在新建和改扩建的大型矿井井底车场和运输大巷,应设置信号集中闭塞系统。2022-3-7133 3.
53、 煤矿安全规程对人车运送人员的规定 (1) 每班发车前,应检查各车的连接装置、轮轴和车闸等。 (2) 严禁同时运送有爆炸性的、易燃性的或腐蚀性的物品,或附挂物料车。 (3) 列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 m/s。2022-3-7134 (4) 人员上下车地点应有照明。架空线必须安设分段开关或自动停送电开关,人员上下车时必须切断该区段架空线电源。 (5) 双轨巷道乘车场必须设信号区间闭锁。人员上下车时,严禁其他车辆进入乘车场。 2022-3-7135 (二) 乘车人员的安全规定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要求,乘车人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 听从司机及乘务人员的指挥,开车前必须关上车门或挂上防护链。 (2
54、) 人体及所携带的工具和零件严禁露出车外。2022-3-7136(3) 列车行驶中和尚未停稳时,严禁上、下车和在车内站立。(4) 严禁在机车上或任何车厢之间搭乘。 (5) 严禁超员乘坐。 (6) 车辆掉道时,必须立即向司机发出停车信号。2022-3-7137 (7) 严禁扒车、跳车和坐矿车。 此外,人员必须从人行道一侧上下车,不准从两车之间横行穿过。严禁携带有爆炸性的、易燃性的或腐蚀性的物品。2022-3-7138 二、 倾斜井巷运输安全 斜巷的运输类型多、环节多、线路长、分布面广,应用的地理环境复杂多变,有的小绞车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这些不利因素易导致各种运输事故。其中,倾斜井巷跑车事故是危
55、险性最大,也是较易发生的事故。因此要严格遵守各种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以避免事故的发生。2022-3-7139 (一) 倾斜井巷串车运输安全 1. 煤矿安全规程对倾斜井巷串车运输队的有关规定 (1) 在倾斜井巷内安设能够将运行中断绳、脱钩的车辆阻止住的跑车防护装置。 (2) 在各车场安设能够防止带绳车辆误入非运行车场或区段的阻车器。2022-3-7140 (3) 在上部平车场入口安设能够控制车辆进入摘挂钩地点的阻车器。 (4) 在上部平车场接近变坡点处,安设能够阻止未连挂的车辆滑入斜巷的阻车器。 (5) 在变坡点下方略大于1列车长度的地点,设置能够防止未连挂的车辆继续往下跑车的挡车栏。 2022
56、-3-7141 (6) 在各车场安设甩车时能发出警号的信号装置。 上述挡车装置必须经常关闭,放车时方准打开。兼作行驶人车的倾斜井巷,在提升人员时,倾斜井巷中的挡车装置和跑车防护装置必须是常开状态,并可靠地锁住。2022-3-7142 2.倾斜井巷常见事故的原因分析 (1) 钢丝绳断裂引起跑车。由于钢丝绳断丝、磨损、锈蚀等原因造成损坏,或因超负荷使钢丝绳被拉断造成跑车。2022-3-7143 (2) 连接装置断裂引起跑车。由于矿车之间连接链环、插销或矿车连接器等不合格、有损伤未发现或用其他物品代替三环链或矿车插销等,在行车中被拉断或拉脱造成跑车。 (3) 窜销或脱钩跑车。因轨道质量不合格,车辆颠
57、簸振动厉害,或未使用不会自行脱落的保险销,运行中车辆连接销子窜出而跑车。2022-3-7144 (4) 人员误操作造成跑车。例如,把钩工未连接挂好车辆,便把车推过变坡点,或未待车停稳就违章摘钩,使车辆滑向下坡方向,造成跑车;绞车司机在下放车辆时不送电松闸放车,造成带绳跑车;信号工误发信号造成跑车等事故。 2022-3-7145 (5) 绞车制动装置出现故障导致制动力矩不足,也会发生因制动失效而跑车。 (6) 倾斜井巷安全防护设施不全或管理使用不当而造成人身伤害。2022-3-7146 3.倾斜井巷串车运输的安全注意事项 (1) 必须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设置防跑车装置和跑车防护装置,并加强管理
58、,正确操作使用。 (2) 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 (3) 斜井串车提升严禁蹬钩、行人。2022-3-7147 (4) 运送物料时,开车前把钩工必须检查牵引车数、各车的连接和装载情况。牵引车数超过规定、连接不良或装载物料超重、超高、超宽或超载严重有翻车危险时,严禁发出开车信号。 (5) 每班都要对钢丝绳、钩头、车辆保养及车辆的连接装置、保险绳等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022-3-7148 (6) 矿车与矿车间及矿车与钩头间的连接,必须使用防脱装置。 (7) 绞车制动装置要灵活可靠,闸瓦间隙应合适。司机操作时要防止发生松绳冲击;下放车辆必须给绞车送电,严禁不送电松闸放
59、车。2022-3-7149 (8) 绞车司机、信号工、把钩工要固定岗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二) 倾斜井巷架空乘人运输安全 1.架空乘人装置的安全要求 (1) 巷道倾角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数值。2022-3-7150 (2) 蹬座中心至巷道一侧的距离不得小于0.7 m,运行速度不得超过1.2 ms,乘坐间距不得小于5 m。 (3) 驱动装置必须有制动器。 (4) 吊杆和牵引钢丝绳之间的连接不得自动脱扣。2022-3-7151 (5) 在下人地点的前方,必须设有能自动停车的安全装置。(6) 每日必须对整个装置检查1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乘坐架空装置的人员安全注意事项 (1) 乘坐架空装置
60、必须在指定位置上、下。 2022-3-7152 (2) 人员乘车必须保证乘坐间距,人员集中上下时,保持现场良好秩序,严禁抢上抢下。 (3) 乘坐时,在运行中人员要抓紧、坐稳,精力集中,不得引起吊杆摆动,不得手扶牵引钢丝绳,不得触及邻近的任何物体。2022-3-7153(4) 严禁在架空乘人装置上睡觉。 (5) 下座后要及时躲开绳道,乘坐人员严禁绕过驱动轮和导向轮。 (6) 严禁同时运送携带爆炸物品的人员。2022-3-7154 (7) 乘坐架空装置,严禁携带超长、超重物品,防止随身携带物品被刮卡。 【案例5-1】2007年,某矿作业人员乘坐架空装置时,因未到开车时刻,孙某事先乘坐在架空装置上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井下三违安全培训体系
- 李晓红-天津师范大学-多媒体课件设计
- 《数字营销策略优化课件》
- 《当代建筑设计理念》课件
- 《电商平台店铺日常运营管理》课件
- 装配式建筑培训体系框架
- 《SPC统计过程控制》课件精讲
- 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的临床护理
- 九年级动员大会发言稿模版
- 间歇性头晕的临床护理
- 品质主管面试题及答案
- 中国精神课件
- 2025年福建福州市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天津市和平区二十中学2025届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模拟卷(九)含解析
- 扬州大学《水工程施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理论考试题(附答案)
- 篮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多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一讲 中华一家与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制作
- 2013年高考安徽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精选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