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燃料燃烧与燃烧设备_第1页
第4章燃料燃烧与燃烧设备_第2页
第4章燃料燃烧与燃烧设备_第3页
第4章燃料燃烧与燃烧设备_第4页
第4章燃料燃烧与燃烧设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四章第四章 燃料燃烧及燃烧设备燃料燃烧及燃烧设备l 燃料l 燃烧计算l 燃烧设备(简介)2一、一、 燃料的种类燃料的种类按按状态状态分分按按来源来源分分天然原料:天然原料:3 1、 煤煤的的种类种类及及特点特点: 按国家标准,分为三类按国家标准,分为三类: 褐煤、烟煤、无烟煤褐煤、烟煤、无烟煤。(1)褐煤褐煤:外观褐色,光泽黯淡。:外观褐色,光泽黯淡。水分含量高水分含量高,热值热值 低低,密度较小,含氧量高,化学反应强,极易,密度较小,含氧量高,化学反应强,极易 氧化和自燃。常作为加压气化燃料,锅炉燃料。氧化和自燃。常作为加压气化燃料,锅炉燃料。(2)烟煤烟煤:挥发分挥发分含量含量高高、灰

2、分及水分较少,、灰分及水分较少,发热量高发热量高。 可划分贫煤、焦煤、气煤;可划分贫煤、焦煤、气煤;(3)无烟煤无烟煤:挥发分挥发分含量含量低低,燃点较高,燃烧时没有,燃点较高,燃烧时没有粘粘 结性结性。(一)固体燃料(一)固体燃料4(b b)煤的煤的粘结性粘结性 指粉碎过的煤粒在规定条件下干馏成焦,指粉碎过的煤粒在规定条件下干馏成焦,煤粒或与外煤粒或与外加物相粘结的强度加物相粘结的强度。 粘结性强的煤:易结大块。粘结性强的煤:易结大块。 粘结性弱粘结性弱的煤:易堵塞炉栅。的煤:易堵塞炉栅。(a a)煤的煤的挥发分挥发分 组组 分分: 含矿物含矿物结晶水结晶水、挥发性成份挥发性成份和和热分解产

3、物热分解产物。 煤中挥发物含量影响燃烧的火焰长度及着火温度。一煤中挥发物含量影响燃烧的火焰长度及着火温度。一般:挥发物含量高时火焰长,着火温度低,易着火。般:挥发物含量高时火焰长,着火温度低,易着火。煤煤物性特点:物性特点:5重油性质重油性质(1 1) 闪点、着火点、燃点、凝固点(闪点、着火点、燃点、凝固点(“四点四点”)闪闪 点点:当油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表面挥发逸出蒸汽。:当油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表面挥发逸出蒸汽。 当 火 焰 接 近 时 , 油 类 会 出 现 短 暂 的 兰 色 亮 光 ,当 火 焰 接 近 时 , 油 类 会 出 现 短 暂 的 兰 色 亮 光 , 此时油温为此时油温

4、为“闪点闪点”。着火点着火点:油温升高至表面油蒸汽自燃起来,此时油温为:油温升高至表面油蒸汽自燃起来,此时油温为 “着火点着火点”凝固点凝固点:油类完全失去流动时的:油类完全失去流动时的最高温度最高温度为为凝固点凝固点。(二)液体燃料(二)液体燃料 石油石油及其及其加工制品加工制品,硅酸盐行业主要用,硅酸盐行业主要用重油重油性质的液性质的液体燃料体燃料6(2 2)粘粘 度度;(3 3)密密 度度、比热容比热容、导热系数导热系数;(4 4)水水 分分: 含水分高,容易降低燃料的发热量,但燃含水分高,容易降低燃料的发热量,但燃烧时需要掺加少量的水,以利于重油雾化。烧时需要掺加少量的水,以利于重油雾

5、化。(5 5)机械杂质机械杂质:重油中的杂质,易堵塞油泵及喷嘴。:重油中的杂质,易堵塞油泵及喷嘴。重油性质重油性质7l 气体燃料(煤气)参数:气体燃料(煤气)参数:煤气的煤气的分子量分子量和和密度、平均比热密度、平均比热(1)分子量:)分子量:某一气体的分子量气体体积百分数,iiiiMXMXM(2)标准(态)密度:)标准(态)密度:022.4M(3 3)平均比热)平均比热: :某一气体的比热气体体积百分数,iiiiCXCXC 工业上常用的气体燃料:高炉、焦炉煤气、发生炉煤工业上常用的气体燃料:高炉、焦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和天然气气和天然气(三)气体燃料(三)气体燃料8常用常用两种表示方法两种表示

6、方法:1 1、元素分析法:、元素分析法:固、液体固、液体 (KgKg % %) C C、 H H、O O、N N、S S、A A、W W气体(气体(NmNm3 3 % %) CO HCO H2 2 CHCH4 4 C Cm mH Hn n COCO2 2 N N2 2 SOSO2 2 H H2 2O O2 2、工业分析法、工业分析法经验法经验法:固、液体(固、液体(Kg %Kg %):挥发分):挥发分( (V V) )、固定碳、固定碳( (FCFC) )、A A、W W 挥发分(挥发分(V V)+ + 固定碳(固定碳(FCFC)+ A + W = 100%+ A + W = 100%二、二、燃

7、料的燃料的组成组成及及换算换算 9C C:煤中含量最多的可燃元素,一般含量为煤中含量最多的可燃元素,一般含量为: : 15-90%15-90% 以以两种形式两种形式存在:存在:碳(氢)化合物:碳与氢、氮、硫等元素结合成碳(氢)化合物:碳与氢、氮、硫等元素结合成有机化有机化 合物合物碳呈游离状态碳呈游离状态H、可燃元素,一般含量为可燃元素,一般含量为 : 3-6%;以;以两种形式两种形式存在:存在:化合氢(化合氢(H2O):与氧化合成结晶水形式(不可燃:与氧化合成结晶水形式(不可燃 )自由氢:与化合物组成的有机物,如自由氢:与化合物组成的有机物,如CnHm(可燃)(可燃) 1、元素分析法:、元素

8、分析法: C、H、O、N、S、A、W10O O:不可燃元素,一般含量不等。它可与其它可燃物形:不可燃元素,一般含量不等。它可与其它可燃物形成氧化物。成氧化物。N N:煤中惰性气体含量为:煤中惰性气体含量为:0.5-2%0.5-2%,在高温下与氧形成,在高温下与氧形成有害物质有害物质NONOx x,污染大气;,污染大气;有机硫有机硫:与硫、氢、氧等结合成有机化合物:与硫、氢、氧等结合成有机化合物硫化物中硫硫化物中硫:主要存在于:主要存在于FeSFeS2 2硫酸盐中硫硫酸盐中硫:存在于各种硫酸盐中(:存在于各种硫酸盐中(CaSOCaSO4 4、FeSOFeSO4 4) )S+O2=SO2 、 SO

9、2+O2=SO3SO2+H2O=H2SO3 、 SO3+H2O=H2SO4 S:含量小于含量小于 1:空气供给过剩:空气供给过剩,烟气中有多余氧气,氧化气氛烟气中有多余氧气,氧化气氛1; 还原气氛,还原气氛,1。3)与)与燃烧方式燃烧方式有关:有关: 如对于气体燃料,长焰燃烧,如对于气体燃料,长焰燃烧,= 1.21.6; 无焰燃烧,无焰燃烧,= 1.05。4)与)与燃烧设备燃烧设备有关:有关: 对于对于煤粉燃烧煤粉燃烧或立窑,或立窑,较大;而对于回转窑,较大;而对于回转窑,较小较小u 空气过剩系数空气过剩系数的选择:的选择:33燃料中可燃成分燃料中可燃成分 燃料中燃料中 完全燃烧需氧量完全燃烧

10、需氧量 已有氧量已有氧量燃料组成燃料组成 反应方程式反应方程式二、燃烧计算二、燃烧计算可燃成分完全可燃成分完全 燃料中不燃成分燃料中不燃成分 空气中的氮量空气中的氮量燃烧生成物燃烧生成物 341 1、分析计算分析计算V Va a 和和 V V0 0燃料燃料 CO H2 CH4 CnHm CO2 N2 SO2 H2O空气空气O O2 2 N N2 2 燃烧空间燃烧空间烟烟 气气CO2 H2O SO2 N2(气体气体燃料)燃料)35气体气体燃料燃料组成组成Nm3反应方程式反应方程式V O2Nm3 VCO2Nm3 V H2ONm3V N2Nm3 VSO2Nm3 COCO+1/2O2=CO2CO /

11、2 COH2H2 +1/2O2=H2O H2 / 2 H2 CH4CH4+2O2=CO2+2H2O2CH4CH4 2CH4CnHmCnHm +(n+m/4)O2 = nCO2 + m/2 H2O(n+m/4)CnHmnCnHmm/2 CnHmH2SH2S+3/2 O2= H2O+SO2 3/2 H2S H2S H2SCO2CO2H2O* H2ON2*N2O2-*O236当燃烧当燃烧m3 煤气时,所需煤气时,所需标准立方米标准立方米O2的总体积为:的总体积为: L0O2 = 1/2CO+1/2H2+2CH4 +( n+m/4)CnHm+3/2H2S O2/100 (m3) L0air = (10

12、0/21) L0O2 = 4.762 L0O2 实际燃烧空气量实际燃烧空气量(La)应大于理论空气量应大于理论空气量(L0) (a a)气体燃料气体燃料完全燃烧完全燃烧所需空气量所需空气量的计算的计算37V0 = CO+H2+3CH4+(n+m/2)CnHm+2H2S+ CO2+H2O+N2/100+0.79L0 (m3/m3) 煤气燃料:煤气燃料:1标准立方米标准立方米煤气煤气完全燃烧后生成的完全燃烧后生成的实际标准立方米烟气量实际标准立方米烟气量 Va应为应为: Va = Vo + ( - 1) L0 (m3/m3) 煤气煤气(b)气体燃料气体燃料完全燃烧完全燃烧生成烟气量生成烟气量的计算

13、的计算38(c)燃烧)燃烧产物组成产物组成计算计算 已知烟气中已知烟气中每种组分的体积每种组分的体积和和烟气总体积烟气总体积,即可求出体,即可求出体 积百分数:积百分数: CO2% = (CO+CH4+nCnHm+CO2) / Va 100%; H2O% = (H2+2CH4+m/2CnHm+H2S+CO2+H2O) / Va 100 %; SO2% = H2S / Va 100 %; N2% = (N2+79La) / Va 100 %; O2% = 21( - 1) L0 / Va 100 %。(d)燃烧)燃烧产物密度产物密度的计算的计算 燃烧产物密度燃烧产物密度 = 44CO2+18H2

14、O+64SO2+32O2+28N2/(22.4100) kg/m339例题:例题: 已知发生炉煤气组成如下已知发生炉煤气组成如下 COw% H2w% CH4w% C2H4w% CO2w% O2w% N2w% H2Ow% 29.0 15.0 3.0 0.6 7.5 0.2 42.0 2.7 空气过剩系数空气过剩系数为为1.2求求该煤气该煤气完全燃烧所需完全燃烧所需空气量空气量、生成烟气量生成烟气量、烟气组成烟气组成以及以及标态标态烟气密度烟气密度。解:解: 该煤气完全燃烧所需的该煤气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理论空气量, L0 = 4.7621/2CO+1/2H2+2CH4+3C2H4-O2/10

15、0 = 4.7620.529+0.515+23+30.6-0.2/100 = 1.41 (m3/m3)4041422、固体(液体)燃料燃烧计算、固体(液体)燃料燃烧计算(固、液体固、液体燃料)燃料)燃料燃料 C H O N S 烟气烟气CO2 H2O SO2 N2燃烧空间燃烧空间空气空气O2 N2 43固、液体固、液体燃料(燃料(100Kg 100Kg 燃料基准)燃料基准)组成组成 Kg 组成组成 Kmol反应方反应方程式程式V0O2KmolV0CO2KmolV0H2OKmolV0N2KmolV0SO2KmolC C/12 C+O2=CO2 C/12 C/12H H/2 2H2+O2=2H2O

16、 H/4 H/2O O/32 O/32N N/28 N/28S S /32 S+O2=SO2 S/32 S/32W W/18 W/1844为方便计算,先取为方便计算,先取100千克燃料千克燃料以以应用基应用基并把各组分的并把各组分的质量质量换算成换算成千摩尔数千摩尔数1千克燃料千克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L0: L0 = 4.762(Cy/12+Hy/4+Sy/32Oy/32)22.4/100 = 0.0889Cy+ 0.2666Hy + 0.0333Sy -0.0333Oy m3/kg45固体燃料固体燃料完全燃烧完全燃烧生成生成烟气量烟气量的的计算计算:VCO2

17、= Cy/1222.4/100 m3/kg; VH2O = (Hy/2 + Wy/18)22.4/100 m3/kg; VSO2 = Sy/32 22.4/100 m3/kg; VN2 = Ny/2822.4/100 + 0.79L0 m3/kg; VO2 = 0.21(-1)L0 m3/kg V0 = VCO2+VH2O+VSO2+VN2 = (Cy/12+Hy/2+Wy/18+Sy/32+Ny/28)22.4/100+0.79L0 = 0.0889Cy+0.3226Hy+0.0124Wy +0.0333Sy+0.008Ny -0.0263Oy m3/kg1千克固体燃料千克固体燃料完全燃烧所

18、生成的实际标态烟气量完全燃烧所生成的实际标态烟气量Va: Va=Vo+ ( - 1)L0 m3/kg46例题:例题: 已知烟煤组成如下已知烟煤组成如下: yyyyyyy空气过剩系数为空气过剩系数为1.3, 计算烟煤完全燃烧所需的计算烟煤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量空气量、生生成的烟气量成的烟气量及及烟气组成烟气组成解:解: 1千克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千克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L0: L0 = 0.0889Cy + 0.2666Hy + 0.0333Sy -0.0333Oy m3/kg = 0.088969.54+0.26664.18+0.03330.5- 0.033311.29 = 6.

19、94 (m3/kg) 所需所需实际标态实际标态空气量空气量为为: La = L0 = 6.941.3 = 9.02 (m3/kg)47生成的烟气量计算生成的烟气量计算:VCO2 = Cy/1222.4/100 = 69.54/1222.4/100 = 1.30 m3/kgVH2O = (Hy/2+Wy/18)22.4/100 = (4.18/2+3.20/18)22.4/100 = 0.51 m3/kgVSO2 = Sy/32 22.4/100 = 0.5/3222.4/100 = 0.004 m3/kgVN2 = Ny/2822.4/100+ 0.79La = 0.69/2822.4/100

20、+0.799.02 = 7.13 m3/kgVO2 = 0.21(-1)L0 =0.21(1.3-1)6.94 = 0.44 m3/kg 4849例题:例题: 某倒焰窑所用煤的某倒焰窑所用煤的应用基组应用基组成为:成为: Cy% Hy% Oy% Ny% Sy% Wy% Ay% 72 6.0 4.8 1.4 0.3 3.6 11.9其其干烟气干烟气组成为组成为CO2%:13.6%:O2%:5.0;N2%:81.4%;灰渣分析结果含碳;灰渣分析结果含碳17%,灰分,灰分83%。计算每千克。计算每千克煤燃烧煤燃烧烟气生产量烟气生产量和所需和所需空气量空气量。解:解:由于灰渣中还有由于灰渣中还有碳碳,

21、说明没有完全燃烧,故只能采用,说明没有完全燃烧,故只能采用 碳平衡碳平衡确定确定烟气量烟气量,采用,采用氮平衡氮平衡确定确定空气量空气量;(1)烟气量烟气量 根据碳平衡:根据碳平衡:煤中碳煤中碳 = 烟气中碳烟气中碳+灰渣中碳灰渣中碳 基准:基准: 100kg煤,煤中含碳量:煤,煤中含碳量:72kg, 灰渣中碳量灰渣中碳量 11.917/83=2.44 (kg) (?)(?) 设设100kg煤生成标态干烟气量为煤生成标态干烟气量为x (m3), 根据碳平衡:根据碳平衡: 72 = 13.6x/100(12/22.4)+2.44 ; x = 955 m3/(100kg) 50生成标态水蒸气量生成

22、标态水蒸气量 = (6/2 + 3.6/18)22.4 = 71.7 m3/(100kg)每每100千克煤燃烧生成的标态湿烟气量千克煤燃烧生成的标态湿烟气量 Va = (995+71.7) = 1027 m3 /(100kg)(2)空气量空气量 根据根据氮平衡氮平衡: 空气中氮空气中氮+煤中的氮煤中的氮 = 烟气中氮烟气中氮 基准:煤基准:煤100kg; 煤中氮量煤中氮量: 1.4/2822.4 = 1.12 m3; 空气中氮量空气中氮量:设:设100kg煤燃烧所需标态空气量为煤燃烧所需标态空气量为y(m3), 则空气则空气 中标态氮量为中标态氮量为0.79y(m3)烟气中氮量:烟气中氮量:

23、0.814x = 0.814955= 777 m3 777 = 1.12 + 0.79y; y = 982 m3/(100kg),每千克煤燃烧所需空气量为,每千克煤燃烧所需空气量为9.82 m3/kg51实际空气量实际空气量实际空气量实际空气量过剩空气量过剩空气量实际空气中实际空气中N2实际空气中实际空气中N2过剩空气中过剩空气中N2固、液体燃料固、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气体燃料燃料燃料N2 + 空气空气 N2 = 烟气烟气 N23、空气过剩系数(空气过剩系数()的计算)的计算氮平衡氮平衡法计算法计算0LLa空气空气 N2 + 燃料燃料N/28= 烟气烟气 N252q 氧平衡氧平衡法计算法计算 实际

24、需实际需O2量量理论需理论需O2量量过剩过剩O2量量理论需理论需O2量量理论需理论需O2量量0LLa过剩空气过剩空气RO2理论理论O O2 2量满足燃烧量满足燃烧53烟气烟气中中CO2 、SO2可用可用RO2表示:表示:RO2%+O2%+N2%= 1(1)燃料)燃料完全燃烧完全燃烧,燃料中,燃料中N2量不计量不计 = La/L0 = La/(La-L) = 1/1-(L/La) ; L: 过剩空气量,过剩空气量,m3 当完全燃烧时,当完全燃烧时,过剩空气量过剩空气量由烟气中由烟气中氧含量氧含量LO2来确定来确定 LO2 = 0.21L = Va(O2/100); L = Va(O2/21) 不

25、考虑燃料中不考虑燃料中N2,实际空气量可以由烟气中,实际空气量可以由烟气中N2含量含量LN2来确定来确定 LN2 = 0.79La=Va(N2/100); La = Va(N2/79) = 1/1-Va(O2/21)/Va(N2/79) =1/1-3.762O2/N2 或或= 1/1-3.762O2/100-(RO2+O2)54(2)燃料)燃料不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燃料中,燃料中N2量不计量不计燃料燃料不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烟气中出现,烟气中出现CO、H2、CH4等,仍需要氧等,仍需要氧气,气, 如如CO燃烧所需燃烧所需1/2CO体积的氧。此时体积的氧。此时空气过剩系数空气过剩系数为:为: =

26、 1/1-3.762O2 - 1/2CO-1/2H2-(n+m/4)CnHm/N2(3)燃料)燃料完全燃烧完全燃烧,且考虑燃料中,且考虑燃料中N2量带入。量带入。 燃料完全燃烧,燃料完全燃烧, = 1/1-3.762O2/N2 = N2/N2-3.762O2 燃料中燃料中N2量带入量带入, =(N2-Nf)/(N2-Nf)-3.762O2; 式中式中Nf指燃料中带入的指燃料中带入的N2量。量。55例题:例题: 隧道窑以隧道窑以发生炉煤气发生炉煤气为燃料,其组成:为燃料,其组成: CO2g% COg% H2g% CH4g% C2H4g% O2g% N2g% 5.6 28.5 15.5 2.1 0

27、.2 0.5 47.6 在烧成带处取烟气进行分析,其在烧成带处取烟气进行分析,其干烟气组成干烟气组成为:为: CO2%:17.6; O2%:2.6%; N2%:79.8% 计算空气过剩系数计算空气过剩系数。56解:解: 由于燃料中含由于燃料中含氮量高氮量高,故不能忽略。,故不能忽略。 100标准立方米干烟标准立方米干烟气所需燃料体积气所需燃料体积Vf , 可运用可运用碳平衡原理碳平衡原理计算:计算: 100标准立方米标准立方米干烟气干烟气中所含中所含CO2的体积为:的体积为: VCO2 = Vf(CO2+CO+CH4+2C2H4)/100 17.6 = Vf(5.6 + 28.5 + 2.1

28、+ 20.2)/100 ; Vf = 48.1 m3/(100m3) 该煤气中所含该煤气中所含N2的体积的体积为:为:Nf = 48.147.6% / 100 = 22.90 m3/(100m3) 空气过剩系数空气过剩系数: = (N2-Nf)/(N2-Nf)-3.762O2 = (79.8-22.9)/(79.8-22.9)-3.7622.6 =1.2157100kg 燃料(煤或重油)燃料(煤或重油) 列表计算列表计算组组 成成质质 量量(KgKg)物质的量物质的量(Kmol)(Kmol)燃烧所需的燃烧所需的理论理论空气量(空气量(KmolKmol)(理论)烟(理论)烟 气气 量量N2O2C

29、O2H2OSO2O2N2总计CHONSMACarHarOarNarSarMarAarCar/12Har/2Oar/32Nar/28Sar/32Mar/18(Car/12+ Har/4 -Oar/32+ Sar/32)X79/21Car/12Har/4-Oar/32Sar/32Car/12Har/2Mar/18Sar/32Nar/28 +(Car/12+ Har/4 -Oar/32 Sar/32)X79/21合计(理论)100.0(Car/12+ Har/4 -Oar/32 Sar/32)X79/21Car/12+ Har/4 -Oar/32 +Sar/32Car/12Har/2+Mar/18S

30、ar/32Nar/28 +(Car/12+ Har/4 -Oar/32 Sar/32)X79/21Car/12+(Har/2+Mar/18)+ Sar/32+ Nar/28 +(Car/12+ Har/4 -Oar/32 Sar/32)79/21当 空气过剩系数 时, 则烟气中过剩O2量:(-1)X (Car/12+ Har/4 -Oar/32 +Sar/32)烟气中过剩N2量: ( -1)X (Car/12+ Har/4 -Oar/32 +Sar/32) X 79/21实际实际烟气量(烟气量(Kmol)Car/12Har/2+Mar/18Sar/32过剩O2合计N2+过剩N2量总计理论烟气量

31、+过剩O2量+过剩N2量实际烟气组成(实际烟气组成(%)CO2%H2O%SO2%O2%N2%100%58烟气烟气与与燃料燃料的基准不同的基准不同一种方法:一种方法:物料平衡物料平衡两种途径:两种途径: 以以 100Nm3 干烟气干烟气为基准为基准,计算所需,计算所需燃料量燃料量 以以 100Nm3 燃料量燃料量为基准为基准,计算生成的干烟气量,计算生成的干烟气量注 意第三节第三节 燃料燃烧过程燃料燃烧过程概念概念燃烧条件:燃烧条件:燃料、空气、着火温度燃料、空气、着火温度3.3.1 3.3.1 着火温度着火温度 燃烧过程两个阶段燃烧过程两个阶段:“着火着火”及及“燃烧燃烧” 着火温度着火温度

32、着火、燃烧过程:着火、燃烧过程: 热源热源燃料局部被加热、引燃燃料局部被加热、引燃传热给周围的传热给周围的燃料燃料温度升高到着火温度温度升高到着火温度周围燃料持续燃烧周围燃料持续燃烧 影响着火温度的因素影响着火温度的因素:燃料性质、散热条件:燃料性质、散热条件3.3.2 3.3.2 着火浓度范围着火浓度范围概念:概念: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后,体积比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后,体积比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着火燃烧,这一范围称为着火浓度范围或着火极限才能着火燃烧,这一范围称为着火浓度范围或着火极限。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混合物温度混合物温度,着火浓度范围,着火浓度范围 气体燃料组成:着

33、火浓度范围随燃料组成气体燃料组成:着火浓度范围随燃料组成 变化而变化变化而变化着火浓度范围计算着火浓度范围计算iiLaL1003.3.3 3.3.3 固态碳的燃烧固态碳的燃烧3.3.3.1 固态碳的燃烧机理固态碳的燃烧机理反应机理一反应机理一 C + O2 = CO2 (一次反应)一次反应) CO2 + C = 2CO (二次反应)二次反应)反应机理二反应机理二 2C + O2 = 2CO (一次反应)一次反应) 2CO + O2 = 2CO2 (二次反应)二次反应)= mCO + nCO2 xC +yO2 = CxOy CxOy CxOy + O2 m、n与温度有关与温度有关9001200: 4C +3O2 = 2CO + 2CO2 1450以上:以上: 3C +2O2 =2CO + CO2 C的燃烧过程的燃烧过程:反应机理三:反应机理三:氧向碳表氧向碳表面扩散面扩散碳与氧反碳与氧反应的化学应的化学反应产物反应产物向外扩散向外扩散3.2 固态碳的燃烧速度固态碳的燃烧速度燃烧速度的影响因素燃烧速度的影响因素碳的氧化碳的氧化反应速度反应速度空气燃烧产空气燃烧产物扩散速度物扩散速度碳粒的碳粒的形状形状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