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1第3章 侧 压 力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2土的侧压力土的侧压力静水压力及流水压力静水压力及流水压力冰冰 荷荷 载载习题与思考题习题与思考题本章内容本章内容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3 挡土墙是防止土体坍塌的构筑物,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挡土墙是防止土体坍塌的构筑物,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水利、铁路以及公路和桥梁工程中。水利、铁路以及公路和桥梁工程中。土的侧压力土的侧压力是指挡土墙后是指挡土墙后的填土因自重或外荷载作用对墙背产生的侧向压力。由于土压的填土因自重或外荷载作用对墙背产生的侧向压力。由于土压力是挡土墙的主要荷载,因此,设计挡土墙时首先要确定土压力是挡土
2、墙的主要荷载,因此,设计挡土墙时首先要确定土压力的性质、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性质、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土的侧压力土的侧压力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4一、土的侧向压力分类 1.静止土压力静止土压力 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不产生任何位移或转动,墙后土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不产生任何位移或转动,墙后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此时墙背所受的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此时墙背所受的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一般用一般用E0表示。表示。土的侧压力土的侧压力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5 2.主动土压力主动土压力 当挡土墙在土压力的作用下,背离墙背方向移动或转动时,当挡土墙在土压力的作用下,
3、背离墙背方向移动或转动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从静止土压力值逐渐减少,直至墙后土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从静止土压力值逐渐减少,直至墙后土体出现滑动面。滑动面以上的土体将沿这一滑动面向下向前滑体出现滑动面。滑动面以上的土体将沿这一滑动面向下向前滑动,墙背上的土压力减小到最小值,滑动楔体内应力处于主动动,墙背上的土压力减小到最小值,滑动楔体内应力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一般用一般用Ea表示。表示。土的侧压力土的侧压力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6 3. 被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 如果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土体方向移
4、动或转动时,墙体如果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土体方向移动或转动时,墙体挤压墙后土体,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从静止土压力值逐渐增挤压墙后土体,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从静止土压力值逐渐增大,墙后土体也会出现滑动面,滑动面以上土体将沿滑动方向大,墙后土体也会出现滑动面,滑动面以上土体将沿滑动方向向上向后推出,墙后土体开始隆起,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向上向后推出,墙后土体开始隆起,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增加到最大值,滑动楔体内应力处于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增加到最大值,滑动楔体内应力处于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一般用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一般用Ep表示。表示。土
5、的侧压力土的侧压力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7 一般情况下,在相同的墙高和填土条件下,主动土压力一般情况下,在相同的墙高和填土条件下,主动土压力小于静止土压力,而静止土压力又小于被动土压力,即:小于静止土压力,而静止土压力又小于被动土压力,即:Ea E0 Ep (5-1) 土的侧压力土的侧压力 (a) 静止土压力静止土压力 (b) 主动土压力主动土压力 (c) 被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挡土墙的挡土墙的3种土压力种土压力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8二、 土压力的基本原理 土压力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实验研究表明,影土压力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实验研究表明,影响土压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6、响土压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土压力的大小及分布、墙身的位土压力的大小及分布、墙身的位移、填土的性质、墙体的截面刚度、地基的土质移、填土的性质、墙体的截面刚度、地基的土质等。由于缺乏等。由于缺乏系统的观测资料和大规模的实验研究,在设计中通常采用古典系统的观测资料和大规模的实验研究,在设计中通常采用古典的库仑理论或朗金理论,通过修正、简化来确定土压力。的库仑理论或朗金理论,通过修正、简化来确定土压力。土的侧压力土的侧压力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9(a) z深度处应力状态深度处应力状态(b) 主动朗金状态主动朗金状态(c) 被动朗金状态被动朗金状态(d) 摩尔应力圆表示的朗金状态摩尔应力圆表示的朗
7、金状态 1. 朗金土压力理论朗金土压力理论 朗金土压力理论是通过研究弹性半空间土体、应力状态和朗金土压力理论是通过研究弹性半空间土体、应力状态和极限平衡条件导出的土压力计算方法。朗金土压力理论的基本极限平衡条件导出的土压力计算方法。朗金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设如下:假设如下: 对象为弹性半空间土体;对象为弹性半空间土体; 不考虑挡土墙及回填土的施工因素;不考虑挡土墙及回填土的施工因素; 挡土墙墙背竖直、光滑,填土面水平无超载。挡土墙墙背竖直、光滑,填土面水平无超载。半空间的极限平衡状态半空间的极限平衡状态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10 1) 弹性静止状态弹性静止状态 当挡土墙无位移时,墙后土体处
8、于弹性平衡状态,作用在当挡土墙无位移时,墙后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作用在墙背上的应力状态与弹性半空间土体应力状态相同,墙背竖直墙背上的应力状态与弹性半空间土体应力状态相同,墙背竖直面和水平面均无剪应力存在。在填土面深度面和水平面均无剪应力存在。在填土面深度z处,取出一单元处,取出一单元体,其上作用的应力状态为:体,其上作用的应力状态为: 竖向应力竖向应力 : 水平应力水平应力 : 式中式中K0为静止土压力系数,是土体水平应力与竖向应力的为静止土压力系数,是土体水平应力与竖向应力的比值。用比值。用 和和 作出的摩尔应力圆与土的抗剪强度曲线不相切作出的摩尔应力圆与土的抗剪强度曲线不相切 土的侧压力
9、土的侧压力zx1zz30 xKz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11 2) 塑性主动状态塑性主动状态 当挡土墙离开土体向背离墙背方向移动时,墙后土体有当挡土墙离开土体向背离墙背方向移动时,墙后土体有伸张趋势,此时墙后竖向应力伸张趋势,此时墙后竖向应力 不变,水平应力不变,水平应力 逐渐减小,逐渐减小,随着挡土墙位移减小到土体达到塑性极限平衡状态,此时水随着挡土墙位移减小到土体达到塑性极限平衡状态,此时水平应力平应力 达最低值,称为主动土压力强度达最低值,称为主动土压力强度 竖向应力竖向应力 : = 常数常数 水平应力水平应力 : 此时此时 和和 的摩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络线相切,土体的摩尔应力圆与
10、抗剪强度包络线相切,土体形成一系列剪裂面,面上各点都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称为主形成一系列剪裂面,面上各点都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称为主动朗金状态。此时滑裂面的方向与大主应力作用的水平面交动朗金状态。此时滑裂面的方向与大主应力作用的水平面交角角 =45+ /2( 为土的内摩擦角为土的内摩擦角)。 土的侧压力土的侧压力zx1z3axxa13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12 3) 塑性被动状态塑性被动状态 当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挤压土体时,当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挤压土体时, 仍不发仍不发生变化,生变化, 随着墙体位移增加而逐渐增大,当挡土墙挤压土体随着墙体位移增加而逐渐增大,当挡土墙挤压土
11、体使其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此时水平应力超过竖向应力达到最使其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此时水平应力超过竖向应力达到最大值,称为被动土压力强度大值,称为被动土压力强度 竖向应力竖向应力 : 水平应力水平应力 : 此时此时 和和 的莫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络线相切,土体的莫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络线相切,土体形成一系列测控裂面,并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称为被动朗金形成一系列测控裂面,并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称为被动朗金状态。滑裂面的方向与小主应力作用的水平面交角状态。滑裂面的方向与小主应力作用的水平面交角 =45-/2。土的侧压力土的侧压力3z1pxzxp31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13 2.土体极限平衡应力状态土
12、体极限平衡应力状态 当土体中某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由土力学的强度理论当土体中某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由土力学的强度理论可导出大可导出大主应力主应力1 和小主应力和小主应力 3应满足地关系式:应满足地关系式: 粘性土:粘性土: 无粘性土:无粘性土: 土的侧压力土的侧压力213tan (45)2tan(45)22coo231tan (45)2tan(45)22coo213tan (45)2o231tan (45)2o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14三、土的侧压力计算 1. 静止土压力静止土压力 静止土压力可按下述方法计算。在填土表面以下任意深度静止土压力可按下述方法计算。在填土表面以下任意深度z
13、处取一微小处取一微小单元体,其上作用着竖向土体自重单元体,其上作用着竖向土体自重 ,如前所述,土体在竖直面和水平面均,如前所述,土体在竖直面和水平面均无剪应力,该处的静止土压力强度为:无剪应力,该处的静止土压力强度为: 式中,式中,K0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又称土的侧压力系数,与土的性质、密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又称土的侧压力系数,与土的性质、密实程度等因素有关,对正常固结上可按表实程度等因素有关,对正常固结上可按表5-1取值,也可近似按取值,也可近似按(1-sin )( 为土的有效内摩擦角为土的有效内摩擦角)计算;计算; 墙后填土的重度墙后填土的重度(kN/m3),地下水位以下采用有效重度。,地
14、下水位以下采用有效重度。 表表5-1 压实填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压实填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土的侧压力土的侧压力00Kz土的名称K0土的名称K0砾石、卵石0.20亚粘土(粉质粘土)0.45砂土0.25粘土0.55亚砂土(粉土)0.35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15静止土压力与深度成正比,沿墙高呈三角形分布,如图所示。静止土压力与深度成正比,沿墙高呈三角形分布,如图所示。如取单位墙长,则作用在墙上的静止土压力为:如取单位墙长,则作用在墙上的静止土压力为: 式中,式中,H挡土墙高度挡土墙高度(m);其余符号同前;其余符号同前; E0作用在距墙底作用在距墙底H/3处的压力。处的压力。土的侧压力土的侧压力
15、 静止土压力分布静止土压力分布20012EH K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16 2.主动土压力主动土压力 假设墙背光滑直立,填土面水平,当挡土墙偏离土体处于主动朗金状态假设墙背光滑直立,填土面水平,当挡土墙偏离土体处于主动朗金状态时,墙背土体离地表任意深度时,墙背土体离地表任意深度z处竖向应力处竖向应力 为大主应力为大主应力 ,水平应力,水平应力 为小主为小主应力应力 ,由极限平衡条件,可得主动土压力强度,由极限平衡条件,可得主动土压力强度 为:为: 粘性土:粘性土: 无粘性土:无粘性土: 式中,式中, 主动土压力系数,主动土压力系数, ; 墙后填土的重度墙后填土的重度(kN/m3),地下水
16、位以下采用有效重度;,地下水位以下采用有效重度; c填土的粘聚力填土的粘聚力(kPa); 填为土的内摩擦角;填为土的内摩擦角; z所计算的点离填土面的距离所计算的点离填土面的距离(m)。 由式可知,无粘性土的主动土压力强度与由式可知,无粘性土的主动土压力强度与z成正比,成正比,沿墙高的压力分布为三角形,如图所示,如取沿墙高的压力分布为三角形,如图所示,如取单位墙长计算,则主动土压力为:单位墙长计算,则主动土压力为:(5-14)土的侧压力土的侧压力aaa2xzKc KaazKaK(a) 主动土压力计算主动土压力计算 (b) 无粘性土无粘性土 (c) 粘性土粘性土图图 主动土压力强度分布主动土压力
17、强度分布2aa12EH K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17 Ea通过三角形的形心,其作用点在离墙底通过三角形的形心,其作用点在离墙底H/3处。可知,粘性土的主动处。可知,粘性土的主动土压力包括两部分:土压力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由土自重引起的土压力一部分是由土自重引起的土压力 ; 另一部分是由粘聚力另一部分是由粘聚力c引起的负侧压力引起的负侧压力 , 这两部分土压力叠加后的作用效果如图这两部分土压力叠加后的作用效果如图 (c)所示,图中所示,图中ade部分对墙体部分对墙体是拉力,意味着墙与土已分离,计算土压力时,该部分略去不计,粘性土是拉力,意味着墙与土已分离,计算土压力时,该部分略去不计,粘
18、性土的土压力分布实际上仅是的土压力分布实际上仅是abc部分。部分。 a点离填土面的深度点离填土面的深度z0称为临界深度。称为临界深度。 如取单位墙长计算,则主动土压力如取单位墙长计算,则主动土压力Ea为:为: 主动土压力主动土压力Ea通过三角形压力分布图通过三角形压力分布图abc的形心,其作用点在离墙底的形心,其作用点在离墙底(H-Z0)/3处。处。土的侧压力土的侧压力0a2cZK22a0aaaa1122222cEHzHKc KH KcHKa2c K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18 3.被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 当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挤压土体出现被动朗金状态时,墙背填土离地当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挤压土
19、体出现被动朗金状态时,墙背填土离地表任意深度表任意深度z处的竖向应力处的竖向应力 z已变为小主应力已变为小主应力3 ,而水平应力以成为大主应,而水平应力以成为大主应力力 1 。由极限平衡条件可得被动土压力强度。由极限平衡条件可得被动土压力强度 p为:为: 粘性土:粘性土: 无粘性土:无粘性土: 被动土压力系数,被动土压力系数, = tan2 (45+ /2)。其余符号同前。其余符号同前。可知,无粘性土的被动土压力强度也与可知,无粘性土的被动土压力强度也与z成正比,并沿墙高呈三角形分布,成正比,并沿墙高呈三角形分布,如图如图5.5(a)所示;粘性土的被动土压力强度呈梯形分布。如取单位墙长,则所示
20、;粘性土的被动土压力强度呈梯形分布。如取单位墙长,则被动土压力为:被动土压力为:无粘性土:无粘性土: 粘性土:粘性土:土的侧压力土的侧压力ppp2zKc KppzKpK(a) 被动土压力计算被动土压力计算 (b) 无粘性土无粘性土 (c) 粘性土粘性土2pp12EH K2ppp122EH KcHKpK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19静水压力及流水压力静水压力及流水压力一、静水压力 静水压力是指静止液体对其接触面产生的压力,在建造水静水压力是指静止液体对其接触面产生的压力,在建造水闸、堤坝、桥墩、围堰和码头等工程时,必须考虑水在结构物闸、堤坝、桥墩、围堰和码头等工程时,必须考虑水在结构物表面产生
21、的静水压力。表面产生的静水压力。 静水压强具有两个特征:静水压强具有两个特征:一是静水压强指向作用面内部并垂直于作用面;一是静水压强指向作用面内部并垂直于作用面;二是静止液体中任一点处各方向的静水压强都相等,与作用面的方位无关。二是静止液体中任一点处各方向的静水压强都相等,与作用面的方位无关。 静止液体任意点的压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液体表面静止液体任意点的压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液体表面压强,另一部分是液体内部压强,在重力作用下,静止液体中压强,另一部分是液体内部压强,在重力作用下,静止液体中任一点的静水压强任一点的静水压强p等于液面压强等于液面压强 加上该点在液面以下深度加上该点在液面
22、以下深度h与与液体重度液体重度 的乘积,即任意点静水压强可用静止液体的基本方程的乘积,即任意点静水压强可用静止液体的基本方程表示:表示: 说明,静止液体某点的压强说明,静止液体某点的压强p与该点在液面以下的深度成正比。与该点在液面以下的深度成正比。 0pph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20静水压力及流水压力静水压力及流水压力 一般情况下,液体表面与大气接触,其表面压强一般情况下,液体表面与大气接触,其表面压强 即为大气压强。即为大气压强。由于液体性质受大气影响不大,水面及挡水结构物周围都有大气压力由于液体性质受大气影响不大,水面及挡水结构物周围都有大气压力作用,处于相互平衡状态,在确定液体压强
23、时常以大气压强为基准点。作用,处于相互平衡状态,在确定液体压强时常以大气压强为基准点。以大气压强为基准起算的压强称为相对压强,工程中计算水压力作用以大气压强为基准起算的压强称为相对压强,工程中计算水压力作用时,只考虑相对压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可表示为:时,只考虑相对压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可表示为: 式中,式中, 自由水面下作用在结构物任一点自由水面下作用在结构物任一点a的压强;的压强; 结构物上的水压强计算点结构物上的水压强计算点a到水面的距离到水面的距离(m); 水的重度水的重度(kN/m3)。静水压力随水深按比例增加与水深呈线性关系;并总是作用在结构物静水压力随水深按比
24、例增加与水深呈线性关系;并总是作用在结构物表面的法线方向,水压力分布与受压面形状有关。图表面的法线方向,水压力分布与受压面形状有关。图5.26列出了常见的列出了常见的受压面的压强分布规律。受压面的压强分布规律。phph图图5.26 静水压力在结构物上的分布静水压力在结构物上的分布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21静水压力及流水压力静水压力及流水压力二、流水压力 1. 流体流动特征流体流动特征 在某等速平面流场中,如图是一组流线互相平行的水平线,若在流在某等速平面流场中,如图是一组流线互相平行的水平线,若在流场中放置一个固定的圆柱体,则流线在接近圆柱体时流动受阻,流速减场中放置一个固定的圆柱体,则
25、流线在接近圆柱体时流动受阻,流速减小,压强增大。在到达圆柱体表面时,该流线流速为零,压强达到最大;小,压强增大。在到达圆柱体表面时,该流线流速为零,压强达到最大;随后从随后从a点开始形成边界层内流动,即继续流来的流体质点在点开始形成边界层内流动,即继续流来的流体质点在a点较高压点较高压强作用下,改变原来流动方向沿圆柱面两侧向前流动;在圆柱面强作用下,改变原来流动方向沿圆柱面两侧向前流动;在圆柱面a点到点点到点b区间,柱面弯曲导致该区段流线密集,边界层内流动处于加速减压状态。区间,柱面弯曲导致该区段流线密集,边界层内流动处于加速减压状态。过过b点后流线扩散,边界层内流动呈现相反势态,处于减速加压
26、状态。过点后流线扩散,边界层内流动呈现相反势态,处于减速加压状态。过c点后继续流来的流体质点脱离边界向前流动,出现边界层分离现象。边点后继续流来的流体质点脱离边界向前流动,出现边界层分离现象。边界层分离后,界层分离后,c点下游水压较低,必有新的流体反向回流,出现漩涡区,点下游水压较低,必有新的流体反向回流,出现漩涡区,如图。如图。 (a) 截面突变截面突变 (b) 遭遇桥墩遭遇桥墩图图5.27 边界层分离边界层分离 图图5.28 漩涡区的产生漩涡区的产生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22静水压力及流水压力静水压力及流水压力 流体在桥墩边界层产生分离现象,还会导致绕流阻力对桥墩的作用。流体在桥墩边
27、界层产生分离现象,还会导致绕流阻力对桥墩的作用。绕流阻力是结构物在流场中受到流动方向上的流体阻力,由摩擦阻力绕流阻力是结构物在流场中受到流动方向上的流体阻力,由摩擦阻力和压强阻力两部分组成。起主导作用的压强阻力是当边界层出现分离和压强阻力两部分组成。起主导作用的压强阻力是当边界层出现分离现象且分离漩涡区较大时,迎水面的高压区与背水面的低压区的压力现象且分离漩涡区较大时,迎水面的高压区与背水面的低压区的压力差形成的。根据试验结果绕流阻力可由下式计算:差形成的。根据试验结果绕流阻力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式中, 来流流速;来流流速; 绕流物体在垂直于来流方向上的投影面积;绕流物体在垂直于来流方向上的
28、投影面积; 绕流阻力系数,主要与结构物形状有关;绕流阻力系数,主要与结构物形状有关; 流体密度。流体密度。为减小绕流阻力,在实际工程中,常将桥墩、闸墩设计成流线型,以缩小边界层分离区。为减小绕流阻力,在实际工程中,常将桥墩、闸墩设计成流线型,以缩小边界层分离区。22DpCAADC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23 冰荷载按照其作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静冰压力和动冰压力。冰荷载按照其作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静冰压力和动冰压力。静冰压力包括静冰压力包括 冰堆整体推移的静压力;冰堆整体推移的静压力; 风和水流作用于大面积冰层引起的静压力;风和水流作用于大面积冰层引起的静压力; 冰覆盖层受温度影响膨胀时产生
29、的静压力;冰覆盖层受温度影响膨胀时产生的静压力; 冰层因水位升降产生的竖向作用力。冰层因水位升降产生的竖向作用力。 动冰压力主要指河流流冰产生的冲击动压力。动冰压力主要指河流流冰产生的冲击动压力。冰冰 荷荷 载载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24 一、冰堆整体推移的静压力一、冰堆整体推移的静压力 当大面积冰层以缓慢的速度接触墩台时,受阻于桥墩而停滞在墩台前,形成冰层或当大面积冰层以缓慢的速度接触墩台时,受阻于桥墩而停滞在墩台前,形成冰层或冰堆现象。墩台受到流冰挤压,并在冰层破碎前的一瞬间对墩台产生最大压力,基于作冰堆现象。墩台受到流冰挤压,并在冰层破碎前的一瞬间对墩台产生最大压力,基于作用在墩台
30、的冰压力不能大于冰的破坏力这一原理,考虑到冰的破坏力与结构物的形状、用在墩台的冰压力不能大于冰的破坏力这一原理,考虑到冰的破坏力与结构物的形状、气温以及冰的抗压极限强度等因素有关,可导出极限冰压力计算公式:气温以及冰的抗压极限强度等因素有关,可导出极限冰压力计算公式: (5-67)式中,式中, 极限冰压力合力极限冰压力合力(N); 计算冰厚计算冰厚(m),可取发生频率为,可取发生频率为1的冬季冰的最大厚度的的冬季冰的最大厚度的0.8倍,当缺乏倍,当缺乏观测资料时,可用勘探确定的最大冰厚;观测资料时,可用勘探确定的最大冰厚; 墩台或结构物在流冰作用高程处的宽度墩台或结构物在流冰作用高程处的宽度(
31、m); 墩台形状系数,与墩台水平截面形状有关,可按表墩台形状系数,与墩台水平截面形状有关,可按表5-6取值;取值; 冰的抗压极限强度冰的抗压极限强度(Pa),采用相应流冰期冰块的实际强度,当缺少试验,采用相应流冰期冰块的实际强度,当缺少试验资料时,取开始流冰的资料时,取开始流冰的Fy =735kPa,最高流冰水位时,最高流冰水位时Fy =441kPa; 地区系数,气温在零上解冻时为地区系数,气温在零上解冻时为1.0;气温在零下解冻且冰温为;气温在零下解冻且冰温为-10及及以下者为以下者为2.0;其间用插入法求得。;其间用插入法求得。 表表5-6 墩台形状系数墩台形状系数 值值冰冰 荷荷 载载y
32、pFbhpphbyF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25 二、大面积冰层的静压力二、大面积冰层的静压力 由于水流和风的作用,推动大面积浮冰移动对结构物产生静压力,可根据水流方向由于水流和风的作用,推动大面积浮冰移动对结构物产生静压力,可根据水流方向和风向,考虑冰层面积来计算,如图和风向,考虑冰层面积来计算,如图5.37所示。所示。 (5-68)式中,式中, 作用于结构物的正压力作用于结构物的正压力(N); 浮冰冰层面积浮冰冰层面积(m2),取有史以来有记载的最大值;,取有史以来有记载的最大值; 水流对冰层下表面的摩阻力水流对冰层下表面的摩阻力(Pa) ; 水流对浮冰边缘的作用力水流对浮冰边缘的作用
33、力(Pa) ; 由于水面坡降对冰层产生的作用力由于水面坡降对冰层产生的作用力(Pa) ; 风对冰层上表面的摩阻力风对冰层上表面的摩阻力(Pa) ; 结构物迎冰面与冰流方向间的水平夹角;结构物迎冰面与冰流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结构物迎冰面与风向间的水平夹角。结构物迎冰面与风向间的水平夹角。冰冰 荷荷 载载1234()sinsinPpppp P1p2p3p4p图图5.37 大面积冰层静压力示意图大面积冰层静压力示意图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26 三、冰覆盖层受到温度影响膨胀时产生的静压力三、冰覆盖层受到温度影响膨胀时产生的静压力 确定冰与结构物接触面的静压力时,其中冰面初始温度、冰温上升速率、冰
34、覆盖层确定冰与结构物接触面的静压力时,其中冰面初始温度、冰温上升速率、冰覆盖层厚度及冰盖约束体之间的距离,由下式确定:厚度及冰盖约束体之间的距离,由下式确定: (5-69)式中,式中, 冰覆盖层升温时,冰与结构物接触面产生的静压力冰覆盖层升温时,冰与结构物接触面产生的静压力(Pa); 冰层初始温度冰层初始温度(),取冰层内温度的平均值,或取,取冰层内温度的平均值,或取0.4t,t为升温开始时的为升温开始时的气温;气温; 冰温上升速率冰温上升速率(/h),采用冰层厚度内的温升平均值;,采用冰层厚度内的温升平均值; 冰盖层计算厚度冰盖层计算厚度(m),采用冰层实际厚度,但不大于,采用冰层实际厚度,
35、但不大于0.5m; 墩台宽度墩台宽度(m);系数,视冰盖层的长度系数,视冰盖层的长度L而定,见表而定,见表5-7。表表5-7 系数系数 冰冰 荷荷 载载1.670.3300.8810(1)3.1tphbtp0tbh第第3章章 侧压力侧压力1.27 四、冰层因水位升降产生的竖向作用力四、冰层因水位升降产生的竖向作用力 当冰覆盖层与结构物冻结在一起时,若水位升高,水通过冻结在桥墩、桩群等结构当冰覆盖层与结构物冻结在一起时,若水位升高,水通过冻结在桥墩、桩群等结构物上的冰盖对结构物产生上拔力。可按照桥墩四周冰层有效直径为物上的冰盖对结构物产生上拔力。可按照桥墩四周冰层有效直径为50倍冰层厚度的平板倍冰层厚度的平板应力来计算:应力来计算: (5-70)式中,式中,V上拔力上拔力(N); h冰层厚度冰层厚度(m); d桩柱或桩群直径桩柱或桩群直径(m),当桩柱或桩群周围有半径不小于,当桩柱或桩群周围有半径不小于20倍冰层厚度的连续倍冰层厚度的连续冰层,且桩群中各桩距离在冰层,且桩群中各桩距离在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SLS AMG再续欧翼传奇之奔驰年代合作策划案
- 水厂电工基础知识培训总结
- 2025版房地产抵押贷款专项税务筹划合同
- 2025版智能办公场地租赁与智能化装修升级合同
- 二零二五年供热供用合同模板适用于数据中心
- 二零二五年企业员工国际视野拓展培训服务合同
- 2025版数字货币技术咨询服务合同范本
- 2025顶名房屋买卖及装修工程合同
- 水利专家王浩课件
- 代理商加盟合同保密协议约定
- GB 11122-2025柴油机油
- 联通技能竞赛考试题及答案(5G核心网知识部分)
- 中医健康养生知识宣教课件
-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置管
- 北京八中校史馆设计大纲(参考使用)
- 钢材销售通用版合同(2篇)
- 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
- GB 19572-2004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部件
- 贸易公司绩效考核分配方案(暂行)1
-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课件
- #20kV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