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2章 驱动与控制用微特电机 各类微型驱动电机和控制电机(单相异步电动各类微型驱动电机和控制电机(单相异步电动机、交、直流伺服电动机、交、直流测速发电机、机、交、直流伺服电动机、交、直流测速发电机、旋转变压器、自整角机、直线电动机以及超声波旋转变压器、自整角机、直线电动机以及超声波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与运行特性。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与运行特性。 微特电机的分类:微特电机的分类: 驱动微电机驱动微电机: : 在电力拖动系统中作为执行机构使用在电力拖动系统中作为执行机构使用, ,如单相异如单相异 步电机、伺服电机、力矩电机、直线电机以及超声波电机等;步电机、伺服电机、力矩电机、直线电机以
2、及超声波电机等; 控制电机:控制电机:在电力拖动系统中以完成信号的转换和传递为目在电力拖动系统中以完成信号的转换和传递为目 的,如测速发电机、自整角机以及旋转变压器等的,如测速发电机、自整角机以及旋转变压器等。12.1 12.1 单相异步电动机单相异步电动机单相异步电动机单相异步电动机: 单相异步电动机是单相电源供电异步电动机的总称。它一般是由单相异步电动机是单相电源供电异步电动机的总称。它一般是由定子两相绕组和转子鼠笼绕组组成。定子两相绕组和转子鼠笼绕组组成。A、单相绕组通电时异步电动机的磁场与机械特性单相绕组通电时异步电动机的磁场与机械特性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如图12.1a所示。 图12.
3、1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图与磁场情况 图12.1中,定子包括两相绕组:一相为主绕组主绕组(又称为工作绕组工作绕组);另一相为起动绕组起动绕组(又称为辅绕组辅绕组),两相定子绕组空间互差 ,转子为鼠笼式结构。90主绕组单独通电、起动绕组开路时异步电动机所产生电磁转矩的分析: 利用6.5节的结论:单相绕组通以单相正弦交流电流将产生脉振磁势。该脉振磁单相绕组通以单相正弦交流电流将产生脉振磁势。该脉振磁势可分解为两个幅值相等(大小为脉振磁势幅值的一半)、转速相同(均为同步势可分解为两个幅值相等(大小为脉振磁势幅值的一半)、转速相同(均为同步速)且转向相反的旋转磁势速)且转向相反的旋转磁势(见图12.1
4、b),其解析表达式可由下式给出:),(),()cos(21)cos(21coscos),(1111tftftFtFtFtf(6-56)式中,两个旋转磁势 、 将分别产生两个转向相反的旋转磁场。旋转磁场分别切割转子绕组,在转子绕组中感应电势和电流。定子旋转磁场与转子感应电流相互作用分别在转子上产生正、反转的电磁转矩 和 。其中,对正向旋转磁场而言,转子的转差率为:),(tf),(tfemTemTsnnns11(12-1)对于反向旋转磁场而言,转子的转差率为:snnnnnnns2)(2)(11111(12-2) 考虑到正、反转旋转磁势的幅值相等、且其幅值均为脉振磁势幅值的一半,因此相应的激磁电抗、
5、漏电抗以及转子绕组电阻均可平均分配。这样,借助于三相异步电机的等效电路便可得到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如图12.2所示。图12.2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 根据图12.2所示的等效电路,同时忽略激磁电流,则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可通过下式求得:srIfpsrIfpPPTTTememememem2222221222111(12-3)其中,转子电流为:22122211222)2(22xxsrsrrUIII(12-4) 图12.3分别给出了正向旋转磁场所产生的电磁转矩 与转差率 之间的关系 和反向旋转磁场所产生的电磁转矩 与转差率 之间的关系 ,以及上述两条曲线的合成结果即单相异步电动机总的电
6、磁转矩 与转差率 之间的关系。纵、横坐标颠倒即得到单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如图12.3b所示。emTsemTs)(sfTem)(sfTememTs()emnf T图12.3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曲线 与机械特性 sTem()emnf T结论:结论: 对于单相绕组,当转速为零时,合成电磁转矩为零。亦即单相绕对于单相绕组,当转速为零时,合成电磁转矩为零。亦即单相绕组通电不会产生起动转矩;组通电不会产生起动转矩; 一旦在外力作用下转子沿某一方向开始旋转,则合成电磁转矩将一旦在外力作用下转子沿某一方向开始旋转,则合成电磁转矩将不再为零。即使外力去掉,转子仍将沿该方向继续旋转。因此,转不再为零。即使外力
7、去掉,转子仍将沿该方向继续旋转。因此,转子的转向取决于刚开始施加外力的方向;子的转向取决于刚开始施加外力的方向; 理想空载转速低于同步速,即理想空载转速低于同步速,即 ,表明单相异步电动机的额,表明单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转差率高于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定转差率高于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10nn B、两相绕组通电时异步电动机的磁场与机械特性两相绕组通电时异步电动机的磁场与机械特性a a、两相绕组通电时异步电动机的旋转磁场、两相绕组通电时异步电动机的旋转磁场 设单相异步电动机主、辅绕组(见图12.1a)空间互成 ,其有效匝数分别为 、 ,主、辅绕组分别通入如下电流:90)(1 mwMkN)(1 AwAk
8、N)90cos(2cos2tIitIiAAMM(12-5)根据6.5节,主、副绕组所产生的定子基波磁势可分别表示为:)cos(2)cos(2coscos),(tFtFtFtfMMMM)cos(2)cos(2)90cos()90cos(),(tFtFtFtfAAAA(12-6)(12-7)式中,主、辅绕组脉振磁势的基波幅值分别为:MMwMMIpkNF)(19 . 0AAwAAIpkNF)(19 . 0,式中,正向旋转磁势的幅值为 ;反向旋转磁势的幅值为。由于两种旋转磁势的幅值不相等,且转向相反,其合成磁势为一幅值变化的椭圆形旋转磁势,如图12.5所示。)(21AMFFF)(21AMFFF图12.
9、5 定子电流产生的椭圆形旋转磁势则定子基波合成磁势为:)cos()cos(),(),(),(1tFtFtftftfAM(12-8)图12.5中,定子合成磁势沿x轴、y轴的分量分别为:tFFtFtFytFFtFtFxsin)(sinsincos)(coscos(12-9)则定子基波合成磁势的轨迹为:1)()(2222FFyFFx(12-10)结论:结论: 两相定子绕组通以两相对称电流所产生的定子基波合成两相定子绕组通以两相对称电流所产生的定子基波合成磁势为磁势为椭圆形旋转磁势椭圆形旋转磁势。b b、两相绕组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两相绕组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根据上述椭圆形旋转磁场的结论并采用类似
10、于12.1.1节的方法便可以获得两相绕组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图12.6给出了两相绕组异步电动机当主、副绕组分别通以幅值不同(或相位不同)的电流,且 时的机械特性。 FF图12.6 两相绕组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结论:结论: 当主、副绕组分别通以幅值不同(或相位不同)的电流当主、副绕组分别通以幅值不同(或相位不同)的电流时,两相绕组异步电动机则产生起动转矩时,两相绕组异步电动机则产生起动转矩。C、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类型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类型a a、电阻分相式单相电动机、电阻分相式单相电动机图12.7 电阻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特点:特点:u主、辅绕组(或起动绕组)空间互差主、辅绕组(或起动绕组)空间
11、互差 ;u辅绕组的电阻与电抗的比值比主绕组高,以确保同一电压作用辅绕组的电阻与电抗的比值比主绕组高,以确保同一电压作用 下两绕组所流过的电流相位不同;下两绕组所流过的电流相位不同; 90 图12.7中的离心开关K 为常闭触点,当接至单相交流电源时,由于两相绕组分别通以两相不对称电流,电动机会因椭圆形旋转磁场而产生起动转矩。一旦转子转速达7580%额定转速时,离心开关K 断开,辅绕组脱离电源,仅主绕组工作。图12.8给出了电阻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典型机械特性曲线。 图12.8 电阻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典型机械特性曲线b b、电容起动式单相电动机、电容起动式单相电动机图12.9 电容单相起动式
12、异步电动机特点:特点:u 主、辅绕组的匝数一般相等(也可以不同);主、辅绕组的匝数一般相等(也可以不同);u 副绕组是通过与电容副绕组是通过与电容C以及离心开关以及离心开关K串联后与电源并联。串联后与电源并联。 由于电容的作用,副绕组中的电流 超前主绕组中的电流 接近 ,从而使得定子旋转磁势接近圆形,可以获得较大的起动转矩,且起动电流较小。 aImI90 图12.10给出了单相电容起动式异步电动机的典型机械特性曲线。图12.10 电容起动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典型机械特性曲线c c、电容起动与运转式单相电动机、电容起动与运转式单相电动机图12.11 电容起动与运转式异步电动机的接线图特点:特点:u
13、辅绕组中采用了两个电容器,一个是运行电容;一个为起动电辅绕组中采用了两个电容器,一个是运行电容;一个为起动电 容容 ,且仅起动电容与离心开关串联;,且仅起动电容与离心开关串联; 上述方案可确保起动与运行时均获得接近圆形的气隙合成旋转磁势,从而既可以获得较大的起动转矩又可以提高运行时的最大电磁转矩。 图12.12给出了电容起动与运转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典型机械特性曲线。图12.12 电容起动与运转式异步电动机的典型机械特性曲线d d、罩极式单相电动机、罩极式单相电动机图12.13 单相罩极式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特点:特点:u定子采用凸极式结构,主磁极上装有工作绕组定子采用凸极式结构,主磁极上装有
14、工作绕组 ;u在每个磁极的约在每个磁极的约1/31/3处开有小槽,其上套有铜短路环(相当于起处开有小槽,其上套有铜短路环(相当于起动绕组)。动绕组)。 当主极绕组通电后,流过主极但不流过短路环的磁通为 ;流过短路环的磁通由两部分组成: ,其中, 是由主极绕组电流 所产生的 , 是由 在短路环中的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由图12.13b可见,磁通 与 在时间上存在相位差。导致转子由未罩部分向被罩部分方向旋转。 k2321kkI13结论:结论: 罩极式电动机转子的转向是固定不变的。罩极式电动机转子的转向是固定不变的。 单相罩极式电动机典型的机械特性曲线如图12.12c所示。12.2 12.2 伺服电动机
15、伺服电动机定义:定义: 伺服电动机是一种把输入控制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的伺服电动机是一种把输入控制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的电动机。电动机。 分类:分类:A、直流伺服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主要采用两种控制方式:直流伺服电动机主要采用两种控制方式:(1 1)电枢控制方式电枢控制方式;(2 2)磁场控制。)磁场控制。 电枢控制是将定子绕组作为激磁绕组、电枢绕组作为控制绕组的一种控制方式。 设控制电压为 ,主磁通 保持不变,忽略电枢反应,则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为:aUememTeaeaTnTCCRCUn02(12-11) 根据上式,便可以分别获得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
16、调节特性。a a、机械特性、机械特性定义:定义: 在控制电压一定的条件下,转子转速与电磁转矩之间的关系曲线在控制电压一定的条件下,转子转速与电磁转矩之间的关系曲线 定义为机械特性。定义为机械特性。)(emTfn 根据式(12-11),绘出不同控制电压 下的机械特性如图12.14所示。aU图12.14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b b、调节特性、调节特性定义:定义: 在负载转矩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转子转速与控制电压之间的关在负载转矩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转子转速与控制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系曲线 定义为调节特性。定义为调节特性。)(aUfn 根据式(12-11)便可绘出不同负载转矩下的调节特性如图12.15
17、所示。图12.15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调节特性 始动电压的概念:始动电压的概念: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调节特性与横坐标的交点称为一定负载转矩直流伺服电动机的调节特性与横坐标的交点称为一定负载转矩下电动机的下电动机的始动电压始动电压 。 0aU 显然,对于一定大小的负载,直流伺服电动机存在着死区(或失灵区),死区的大小与负载转矩成正比。B、交流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结构特点:结构特点: 定子两相绕组空间互成定子两相绕组空间互成 。一相绕组作为激磁绕组,直接接。一相绕组作为激磁绕组,直接接至单相交流电源上;另一相作为控制绕组,其输入为控制电压。至单相交流电源上;另一相作为控制绕组,其输入为控制电压。
18、90a a、对交流伺服电动机的特殊要求、对交流伺服电动机的特殊要求与普通异步电动机不同与普通异步电动机不同, ,交流伺服电动机需满足交流伺服电动机需满足: :(1 1)机械特性为线性;)机械特性为线性; (2 2)控制信号消失后转子无)控制信号消失后转子无“自转自转”现象。现象。 (1) 对于普通异步电动机,其机械特性如图12.16中的曲线1所示。显然,在整个电动机运行范围内,其机械特性不是转矩的单值函数。 图12.16 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说明如下:说明如下:转子电阻较大,转子电阻较大,确保线性的确保线性的 机械特性机械特性 为了满足交流伺服电动机线性机械特性的要求,通常的做法是:加大转子电
19、阻,以使得产生最大电磁转矩时的转差率 。相应的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如图12.16中的曲线2所示。显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在整个调速范围( )内接近线性。1ms10n(2)控制信号消失后转子无”自转“现象是指:伺服电动机在控制信号为零时,能够自行停车。 图12.17a给出了普通驱动异步电动机一相绕组通电时的机械特性,此时转子电阻较小。图12.17a同时给出了两相绕组交流伺服电动机一相通电(即控制电压为零)且转子电阻较大时的机械特性。图12.17 两相交流异步电动机一相供电时的机械特性交流伺服交流伺服电动机的电动机的转子电阻转子电阻足够大足够大普通交流电动普通交流电动机转子电阻较机转子电阻较小小
20、普通交流电动普通交流电动机转子电阻增机转子电阻增加加 由图12.17a可见:对于普通异步电动机,若一相绕组通电时(相当于控制电压为零), 由于转子电阻较小,正转运行中的电动机仍存在正向电磁转矩; 对于交流伺服电动机,若控制电压为零,由于转子电阻较大,则正转运行中的电动机仍存在负向电磁转矩,因而控制电压消失后转子不会”自转“。结论:结论: 与一般异步电动机相比,两相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转子电阻较大,与一般异步电动机相比,两相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转子电阻较大,因而其机械特性在整个调速范围内接近线性,且一相绕组通电(即因而其机械特性在整个调速范围内接近线性,且一相绕组通电(即控制电压为零)时转子无控制电压为
21、零)时转子无“自转自转”现象发生现象发生。b b、控制方式与运行特性、控制方式与运行特性在保持励磁电压不变的条件下,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在保持励磁电压不变的条件下,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方式控制方式:u 幅值控制幅值控制u 相位控制相位控制u 幅幅- -相控制相控制(1 1)幅值控制时的运行特性)幅值控制时的运行特性图12.18 交流伺服电动机幅值控制时的接线图有效信号系数有效信号系数: 设控制绕组的外加电压为设控制绕组的外加电压为 ,其额定电压为,其额定电压为 ,则有效信号系,则有效信号系数数 可定义为:可定义为:cUcNUcNcUU当 时,相应的气隙合成磁势为圆形旋转磁势;当 时,由于定子绕组仅
22、励磁绕组一相供电,相应的气隙合成磁势为脉振磁势;当 时,相应的气隙合成磁势为椭圆形旋转磁势。1010根据上述结论,得 为不同值时的机械特性曲线如图12.19a所示。图12.19 交流伺服电动机幅值控制时的机械特性与调节特性 采用幅值控制时,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调节特性可以通过机械特性获得,如图12.19b所示。(2 2)相位控制时的运行特性)相位控制时的运行特性图12.20 交流伺服电动机相位控制时的接线图相位控制时的信号系数相位控制时的信号系数: 设控制电压滞后与励磁电压的相位为设控制电压滞后与励磁电压的相位为 ,则,则 定义为定义为相位控相位控制时的信号系数。制时的信号系数。sin当 时,相应
23、的气隙合成磁势为圆形旋转磁势;当 时,相应的气隙合成磁势为脉振磁势; 当 时,气隙合成磁势为椭圆形旋转磁势,合成电磁转矩取决于椭圆度。 1sin0sin1sin0根据上述结论,绘出了交流伺服电动机采用相位控制时的机械特性如图12.21a 所示。图12.21 交流伺服电动机相位控制时的机械特性与调节特性 交流伺服电动机采用相位控制时的调节特性可由相应的机械特性获得,如图12.20b所示。(3 3)幅)幅- -相控制时的运行特性相控制时的运行特性图12.22 交流伺服电动机幅-相控制时的接线图 采用幅-相控制时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如图12.23a所示,相应的调节特性同样可以由相应的机械特性获得
24、,如图12.23b所示。图12.23 交流伺服电动机幅-相控制时的机械特性与调节特性C、力矩电动机力矩电动机特点:特点: 低速、大力矩;低速、大力矩; 勿需齿轮等减速机构减速直接驱动负载低速运行;勿需齿轮等减速机构减速直接驱动负载低速运行; 负载转速受控于控制电压信号;负载转速受控于控制电压信号; 可以低速长期稳定运行;可以低速长期稳定运行; 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的线性度好。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的线性度好。 分类:分类:n 直流力矩电动机直流力矩电动机n 交流力矩电动机交流力矩电动机 图12.24给出了典型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2.24 永磁式直流力矩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1铜环 2定
25、子 3电刷 4电枢绕组 5槽楔兼换向片 6转子12.3 12.3 测速发电机测速发电机定义:定义: 测速发电机是一种把机械转速按比例转换为电压信号的控制电机。测速发电机是一种把机械转速按比例转换为电压信号的控制电机。分类:分类:u 直流测速发电机直流测速发电机u 交流测速发电机交流测速发电机A、直流测速发电机直流测速发电机图12.25 直流测速发电机的接线图 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与一般他励直流发电机相同,由励磁绕组通电产生恒定磁场,电枢绕组在外力拖动下切割磁力线感应电势,其大小为: nCEea(12-12) 空载时, ,即输出电压与转速成正比。aEU20 负载后,若负载电阻为 ,则正、负电
26、刷之间的输出电压为: LRLaaaaaRUREIREU22 将式(12-12)代入上式,并整理得:CnnRRCULae12(12-13) 上式表明,若 、 和 不变,则输出电压 与转速成正比。 aRLR2U 根据式(12-13)便可以绘出一定负载电阻( =常数)下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12.26所示。 LR图12.26 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结论:结论: 从信号转换角度看,直流测速发电机与直流伺服电动机是一对互从信号转换角度看,直流测速发电机与直流伺服电动机是一对互为可逆的电机。为可逆的电机。 直流伺服电动机将直流电压信号转变为转速信号,而直流测速发电机则将速度直流伺服电动机将直
27、流电压信号转变为转速信号,而直流测速发电机则将速度信号转变为直流电压信号。信号转变为直流电压信号。B、交流测速发电机交流测速发电机结构特点:结构特点: 定子采用空间互差定子采用空间互差 的两相分布绕组组成。其中,一相绕组为激磁绕组,另的两相分布绕组组成。其中,一相绕组为激磁绕组,另一相为输出绕组。转子采用空心杯结构。为减小主磁路的磁阻,空心杯转子内部一相为输出绕组。转子采用空心杯结构。为减小主磁路的磁阻,空心杯转子内部还有一个由硅钢片叠压而成的内定子定子铁心。还有一个由硅钢片叠压而成的内定子定子铁心。90 图12.27给出了一台空心杯转子异步测速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2.27 空心杯转子异步
28、测速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1空心杯转子 2定子 3内定子 4机壳 5端盖 图12.28为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12.28 空心杯转子异步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 当转子静止( )时,直轴脉振磁通 交变,在空心杯转子直轴绕组中感应变压器电势 、直轴电流 以及转子直轴磁势 ,如图12.28a所示。考虑到输出绕组的轴线(q轴)与d轴相互垂直,因而输出绕组不会与直轴磁通相匝链而感应电势,相应的输出电压 。0nddrEdrIdrF020U 当转子旋转后( ),除了在空心杯转子直轴绕组中感应变压器电势和电流外,转子交轴绕组由于切割直轴磁通 而产生速度电势 。根据右手定则, 的方向如图12.28b所示,其
29、大小为:0ndqrEqrEnCEdqr2(12-14) 在 的作用下,转子绕组将产生q轴电流 和脉振磁势 。考虑到转子电阻远远大于转子漏抗,因而转子q轴电流 与 基本同相,如图12.28b所示。q轴电流 沿q轴方向建立磁势 和相应的磁通 。 沿q轴方向交变,并在定子输出绕组上感应电势 ,其有效值为:qrEqrIqrFqrIqrEqrIqrFqq2EqwkfNE22244. 4(12-14)交流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交流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忽略铁心饱和,有:qrqrqrqEIF(12-16)联立式(12-14)、(12-15)和(12-16)可得:nEd2(12-17) 上式表明:在外加激磁电
30、压一定的条件下,直轴磁通 保持不变,则交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势(或输出电压) 与转速n成正比。即通过测量输出电压便可以检测转速信号。d2E结论:结论: 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与交流伺服电动机可以看作为是一对互为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与交流伺服电动机可以看作为是一对互为可逆的电机。可逆的电机。 交流伺服电动机是由控制绕组输入电压信号,通过电动机将电压输入信号转交流伺服电动机是由控制绕组输入电压信号,通过电动机将电压输入信号转变为转速信号在机械轴上输出;而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则是由外力拖动转轴旋转,变为转速信号在机械轴上输出;而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则是由外力拖动转轴旋转,通过发电机将转速信号转变为与转速成正比
31、的电压信号在定子输出绕组(相当于通过发电机将转速信号转变为与转速成正比的电压信号在定子输出绕组(相当于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绕组)中输出。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控制绕组)中输出。12.4 12.4 自整角机自整角机定义:定义: 自整角机是一种对角位移偏差具有自整步能力的控制电机。一自整角机是一种对角位移偏差具有自整步能力的控制电机。一般情况下,自整角机是成对使用的,一台作为发送机使用,另一台般情况下,自整角机是成对使用的,一台作为发送机使用,另一台作为接收机使用。通过发送机将转角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再由接收作为接收机使用。通过发送机将转角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再由接收机将电信号转变为转角或电信号输出,从而实
32、现角度的远距离传输机将电信号转变为转角或电信号输出,从而实现角度的远距离传输或转换。或转换。结构特点:结构特点:n 转子采用单相交流激磁绕组,嵌入到凸极或隐极式转子铁心中,转子采用单相交流激磁绕组,嵌入到凸极或隐极式转子铁心中, 并通过转子滑环和电刷引出;并通过转子滑环和电刷引出;n 定子采用三相对称分布绕组(又称为整步绕组)。三相整步绕组定子采用三相对称分布绕组(又称为整步绕组)。三相整步绕组 接成星形,并通过出线端引出。接成星形,并通过出线端引出。分类:分类:u 力矩式自整角机:力矩式自整角机:其输出是转角其输出是转角;u 控制式自整角机:控制式自整角机:其输出是电压信号其输出是电压信号。
33、图12.29 力矩式自整角机的工作原理图失调角失调角的概念:的概念: 将将a1a1相整步绕组轴线与激磁绕组轴线之间的夹角作为相整步绕组轴线与激磁绕组轴线之间的夹角作为转子的位置转子的位置角角。两自整角机转子位置角偏差称为失调角。两自整角机转子位置角偏差称为失调角 ,即:,即: 。21协调位置协调位置的概念:的概念: 当失调角当失调角 为零(即两台自整角机转子位置角相同)时,各相整为零(即两台自整角机转子位置角相同)时,各相整步绕组中的定子电流(又称为步绕组中的定子电流(又称为均衡电流均衡电流)为零,相应的电磁转矩也)为零,相应的电磁转矩也为零,此时转子的位置称为协调位置。为零,此时转子的位置称
34、为协调位置。几个术语:几个术语: A、力矩式自整角机力矩式自整角机整步转矩整步转矩的概念与力矩式自整角机的的概念与力矩式自整角机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当发送机转子逆时针转过一个角度当发送机转子逆时针转过一个角度 后,两自整角机转子之间将后,两自整角机转子之间将存在一个失调角存在一个失调角 。于是,发送和接收机整步绕组中所感应的线电。于是,发送和接收机整步绕组中所感应的线电势将不再相等,两绕组之间便有均衡电流流过。均衡电流与两转子势将不再相等,两绕组之间便有均衡电流流过。均衡电流与两转子激磁绕组所建立的磁场相互作用便产生电磁转矩(又称为激磁绕组所建立的磁场相互作用便产生电磁转矩(又称为整步转整步
35、转矩矩)。整步转矩力图使失调角趋向于零。于是,接收机转子将跟随)。整步转矩力图使失调角趋向于零。于是,接收机转子将跟随发送机转子转过发送机转子转过 角,从而使两转子的转角又保持一致,力矩式自角,从而使两转子的转角又保持一致,力矩式自整角机又重新达到新的协调位置。整角机又重新达到新的协调位置。上述过程定量分析如下:假定:假定:(1)气隙磁密按正弦分布;)气隙磁密按正弦分布;(2)忽略铁心饱和和整步绕组磁势对激磁磁势的影响。)忽略铁心饱和和整步绕组磁势对激磁磁势的影响。 当发送机和接收机转子之间的位置角分别为 和 不等时,转子激磁磁场在定子各整步绕组内所感应变压器电势的有效值分别由下列式子给出:1
36、2 对于发送机)120cos()120cos(cos111111EEEEEEcba(12-18) 对于接收机)120cos()120cos(cos222222EEEEEEcba(12-19) 考虑到发送机和接收机均为星形连接的三相对称绕组,因此,各相回路的合成电势可分别表示为:2sin)1202sin(22sin)1202sin(22sin2sin2211221122112EEEEEEEEEEEEcccbbbaaa(12-20) 设整步绕组每相的等效阻抗为 ,则定子各相绕组中的均衡电流为:2sin)1202sin(22sin)1202sin(22sin2sin2212121aaccaabbaa
37、aaZEZEIZEZEIZEZEI(12-21)aZ 为了计算整步转矩的方便,可将整步绕组中的三相电流按投影分解到直轴(或d轴)和交轴(或q轴)上,即完成所谓的三相abc坐标系到静止dqo坐标系变量的变换。于是,三相整步绕组的电流在d轴和q轴上的分量可分别表示为:对于发送机sin43)120sin()120sin(sin)cos1 (43)120cos()120cos(cos11111111acbaqacbadZEIIIIZEIIII(12-22) 对于接收机,考虑到它在三相整步绕组中的电流与发送机大小相同,流向相反,于是有:sin43)120sin()120sin(sin)cos1 (43)
38、120cos()120cos(cos22222222acbaqacbadZEIIIIZEIIII(12-23) 考虑到磁势正比于电流,于是根据式(12-22)和(12-23)中的电流分量便可求得三相整步绕组所产生的定子合成磁势在d轴和q轴上的分量 和 的大小并分析其性质。dFqF 由式(12-22)和(12-23)可见:无论是发送机还是接收机,在直轴方向上的磁势分量均为负值,表明整步绕组在直轴方向上的磁势为去磁的。假定失调角 较小,则 、 以及相应的直轴磁势较小,可以忽略不计;而交轴方向上的磁势分量对于发送机和接收机来讲,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I1dI2 图12.30给出了转子交轴、直轴磁场
39、与定子交轴、直轴电流相互作用所产生电磁转矩的示意图。图中,规定沿直轴(d轴)和交轴(q轴)正方向的磁势(或电流)为正,并取逆时针方向的转子转角和转矩为正。图12.30 d、q 轴磁场与 d、q 轴电流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电磁转矩 由图12.30可见:只有直轴磁通 与交轴电流 或交轴磁通 与直轴电流 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有效的电磁转矩。鉴于直轴磁势(或电流)较小,可以忽略不计,而转子激磁磁通主要集中在d轴上,即 ,因此整步转矩的大小可由下式给出:dqIqdImdqmqdemIIT 将式(12-22)或(12-23)代入上式,并考虑到图12.30中的转矩方向,便可求得发送机和接收机的整步转矩分别为:sin
40、)sin43(11mamemTZECT(12-24)112sinsin43emmamemTTZECT(12-25) 式(12-24)和(12-25)中的符号表明:发送机整步绕组所产生的整步转矩为逆时针方向,而接收机所产生的整步转矩为顺时针方向。考虑到整步绕组位于定子侧,所以作用到转子轴上的实际整步转矩方向分别与上式相反。即当发送机转子在外力作用下逆时针旋当发送机转子在外力作用下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转一个角度 后后,发送机转子上所产生的整步转矩为顺时针方向,倾向于保持转子原来的位置。而接收机转子接收机转子上所产生的整步转矩为逆时针方向,驱使转子逆时针转过角度逆时针转过角度 ,从而使两转子的转角一致
41、使两转子的转角一致,即 。最终,整步转矩为零,系统进入新的协调位置。0 根据式(12-24)绘出静态整步转矩与失调角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12.31所示。 图12.31 自整角机的静态整步转矩特性图中,当失调角 时的整步转矩称为比整步转矩比整步转矩(或比转矩比转矩)。1B、控制式自整角机控制式自整角机图12.32 控制式自整角机的工作原理图控制式自整角机的控制式自整角机的概念与工作原理概念与工作原理: 控制式自整角机的作用是将发送机转子轴上的转角转换为接收机控制式自整角机的作用是将发送机转子轴上的转角转换为接收机转子绕组上的电压信号。转子绕组上的电压信号。在发送机定子绕组感应电势的作用下,接在发送
42、机定子绕组感应电势的作用下,接收机定子绕组中便有电流流过并产生磁势和磁通。所产生的磁通与收机定子绕组中便有电流流过并产生磁势和磁通。所产生的磁通与接收机的转子绕组相匝联,并在接收机转子绕组中感应电势,最终接收机的转子绕组相匝联,并在接收机转子绕组中感应电势,最终输出电压。由于接收机是处于变压器运行状态,故接收机又称为输出电压。由于接收机是处于变压器运行状态,故接收机又称为自自整角变压器整角变压器。 定量分析如下: 在自整角变压器中,取转子绕组轴线与a2相整步绕组轴线垂直的位置作为基准电气零位。相应的失调角为零,两转子处于协调位置,自整角变压器输出电压为零。 若将发送机转子相对于整步绕组逆时针方
43、向转过一个转角 (相当于整步绕组顺时针转过角 )(见图12.32),自整角变压器转子将从基准零位逆时针方向转过一个转角 (相当于整步绕组顺时针转过角 ),则相应的失调角为: 。在发送机转子激磁绕组的磁势和磁场作用下,各相整步绕组中将感应变压器电势,其有效值分别为:112221)120cos()120cos(cos111111EEEEEEcba(12-26) 设发送机整步绕组中每相的等效电抗为 ,而自整角变压器整步绕组中每相的等效电抗为 ,则各整步绕组回路中的电流有效值分别为:aZ1aZ2)120cos()120cos(cos121211121211121211aaaaccaaaabbaaaaa
44、aZZEZZEIZZEZZEIZZEZZEI(12-27) 对于自整角变压器,考虑到其三相整步绕组中的电流与发送机中的电流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见图12.32),因此,每相整步绕组所产生基波磁势的幅值分别为:)120cos(9 . 0)120cos(9 . 0cos9 . 0122212221222FpIkNFFpIkNFFpIkNFcwcbwbawa(12-28) 为了计算自整角变压器输出电压的方便,通常将整步绕组中的各相磁势按投影分解到直轴(或d轴)和交轴(或q轴)上。于是有: sin23)120sin()120sin(sincos23)120cos()120cos(cos222222222
45、22222FFFFFFFFFFcbaqcbad(12-29) 于是,整步绕组合成磁势的幅值为:FFFFqd2322222(12-30) 合成磁势与d轴之间的夹角为:dqFFtg221(12-31) 根据上式,绘出自整角变压器三相整步绕组的合成磁势 的位置如图12.33所示。2F图12.33 自整角变压器整步绕组合成磁势的空间位置 考虑到发送机和自整角变压器是由完全相同的两台自整角机组成,因此,其内部整步绕组的空间位置完全对应(即 相整步绕组的轴线与 相整步绕组相同)。由此可见:自整角变压器三相整步绕组合成磁势的空间位置总是与发送机转子的实际空间位自整角变压器三相整步绕组合成磁势的空间位置总是与
46、发送机转子的实际空间位置相一致。置相一致。 2a1a 对于自整角变压器,由于其输出绕组的轴线与q轴的方向一致,因此,q轴脉振磁势在输出绕组中的感应电势为:qwkfNE222244. 4(12-32)其中,交轴脉振磁势与输出绕组所匝链的磁通可由下式给出: sin2322qqqqFF(12-33)结合式(12-32)和(12-33),便可求出自整角变压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为: sinsin2344. 4222220mqwUFkfNEU(12-34) 根据上式绘出自整角变压器输出电压与失调角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12.34所示。图12.34 自整角变压器的输出特性图中,当失调角时的输出电压称为比电压比电压
47、。 图12.35给出了由控制式自整角机可以与伺服电机一起组成随动系统。 图12.35 由控制式自整角机和伺服电机组成的随动系统 结论:结论: 控制式自整角机的接收机(或自整角变压器)与力矩式自整角机控制式自整角机的接收机(或自整角变压器)与力矩式自整角机的接收机是同一种电机的两种可逆运行方式。的接收机是同一种电机的两种可逆运行方式。 在力矩式自整角机中,发送机的转子绕组通过单相电源输入电压信号,通过在力矩式自整角机中,发送机的转子绕组通过单相电源输入电压信号,通过定子绕组的电气连接将发送机的转角信号传递至接收机,由接收机输出转角信号。定子绕组的电气连接将发送机的转角信号传递至接收机,由接收机输
48、出转角信号。此时,接收机相当于工作在电动机运行状态;而在控制式自整角机中,接收机的此时,接收机相当于工作在电动机运行状态;而在控制式自整角机中,接收机的转子绕组开路,通过定子绕组的电气连接将发送机的转角信号转变为接收机转子转子绕组开路,通过定子绕组的电气连接将发送机的转角信号转变为接收机转子绕组的电压输出。此时,接收机相当于工作在发电机运行状态。绕组的电压输出。此时,接收机相当于工作在发电机运行状态。12.5 12.5 旋转变压器旋转变压器概念概念: 旋转变压器(旋转变压器(Revolving Transformer)是一种可以旋转的变压器)是一种可以旋转的变压器或控制电机,它将转子转角按一定
49、规律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出。或控制电机,它将转子转角按一定规律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出。图12.36 有刷旋转变压器的电路原理图按有无电刷分类按有无电刷分类: :u 有刷旋转变压器有刷旋转变压器u 无刷旋转变压器无刷旋转变压器分类:分类:按有输出电压与转角之间的关系分类按有输出电压与转角之间的关系分类: :u 正正- -余弦旋转变压器余弦旋转变压器u 线性旋转变压器线性旋转变压器有刷旋转变压器有刷旋转变压器的结构特点:的结构特点: 定子和转子均采用空间互差的两相对称正弦分布绕组;定子和转子均采用空间互差的两相对称正弦分布绕组; 定、转子极数一般为两极,转子绕组则通过滑环和电刷引出。定、转子极数一般为两极
50、,转子绕组则通过滑环和电刷引出。 图12.37 无刷式旋转变压器的电路原理图无刷旋转变压器的结构特点:无刷旋转变压器的结构特点: 包括两部分:包括两部分:u 解算器(或分解器):由两相空间互成解算器(或分解器):由两相空间互成 的定子绕组和一相转子励磁绕的定子绕组和一相转子励磁绕组组成;组组成;u 旋转变压器:一次侧绕组固定在定子上,由高频交流信号激磁。二次侧绕旋转变压器:一次侧绕组固定在定子上,由高频交流信号激磁。二次侧绕组位于转子上,与转子一同旋转。组位于转子上,与转子一同旋转。90无刷旋转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无刷旋转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由旋转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为解算器的转子励磁绕组提供旋转
51、激由旋转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为解算器的转子励磁绕组提供旋转激磁。通过解算器的两相定子绕组分别输出与转子角度的正、余弦成磁。通过解算器的两相定子绕组分别输出与转子角度的正、余弦成正比的电压信号。正比的电压信号。 由于旋转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与解算器的转子励磁绕组相对静由于旋转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与解算器的转子励磁绕组相对静止,故实现了无刷结构。止,故实现了无刷结构。 此外,无刷旋转变压器的输入与输出端口是可以交换的。此外,无刷旋转变压器的输入与输出端口是可以交换的。A、工作原理工作原理a a、正、正- -余弦旋转变压器余弦旋转变压器 正-余弦旋转变压器因两个转子绕组的输出电压分别为转子转角的正、余弦函
52、数而得名,其原理图如图12.36所示。 图12.36中,取转子A绕组与d轴重合时的位置为转子的起始位置,并规定转子沿逆时针偏离d轴的角度为正。 当定子激磁绕组D外加交流电压时,绕组内便产生激磁电流,并在d轴上建立脉振磁势和气隙磁通 。当 为任意值时,由于气隙磁通 与A、B两相绕组所匝链的磁通分别为 和 ,因此在激磁绕组D、转子A和B绕组中所感应电势的有效值分别为:mmcosmsinm空载运行分析:空载运行分析:sinsin44. 4coscos44. 444. 4DmwrrrADmwrrrAmwssDkEkfNEkEkfNEkfNE(12-35)当转子A、B两相绕组空载时,其输出电压分别为:s
53、incosDrBBDrAAkEEUkEEU(12-36) 上式表明,空载时,转子A、B两相绕组的输出电压分别与转角 的余弦和正弦函数成正比,相应的绕组分别称为余弦绕组余弦绕组和正弦绕组正弦绕组。负载运行分析:负载运行分析:图12.38 负载后的正-余弦旋转变压器 余弦输出绕组A中接入负载 后(见图12.38),便会有负载电流流过,并产生脉振磁势 ,其结果将导致气隙磁场畸变,使得转子A、B两相绕组的输出电压与转角之间不再满足式(12-36)中的正、余弦关系。AF现分析如下:LZ根据图12.38,转子磁势 可沿d轴和q轴分解为如下两个分量:AFsincosAAqAAdFFFF(12-37) 根据变
54、压器理论, 的出现使定子D绕组的电流增大,对气隙磁场基本无影响; 转子磁势则不同,由于定子Q绕组中本来无激磁电流,因而 的作用相当于交轴激磁磁势。 要在气隙中建立新的脉振磁场,它所产生的磁通最大值为:AdFAqFAqFAqFsinAqqmF(12-38) 与转子A、B两相绕组所匝链的磁通分别为 和 。它们在A、B两相绕组中所感应电势的有效值分别为:qmsinqmcosqmcos44. 4sin44. 4qmwrrBqqmwrrAqkfNEkfNE(12-39)将式(12-38)代入上式得:cossincossin44. 4sinsin44. 422KFkfNEKFkfNEAqwrrBqAqwr
55、rAq(12-40) 上式表明:负载后,由于转子磁势 的作用,导致转子A、B两相绕组中所感应的电势中多出两项: 和 。其结果引起A、B两相绕组的输出电压与转角 之间不再满足余弦或正弦关系。且负载电流越大,对输出电压的影响越严重。AFAqEBqE解决措施:解决措施: 为了消除输出电压的畸变,可以在定子侧或转子侧进行补偿。图12.39给出了一种将定子绕组短接的定子侧补偿方案。图12.39 带有定子侧补偿的正-余弦旋转变压器 图中,由于q轴方向上相当于一台副方短路的变压器,其主磁通 很小,因而抑制了转子磁势 对输出电压的影响。qmAFb b、线性旋转变压器、线性旋转变压器 定义:定义: 输出电压与转
56、子转角之间呈线性关系的旋转变压器称为输出电压与转子转角之间呈线性关系的旋转变压器称为线性旋转线性旋转变压器变压器。 图12.40 线性旋转变压器的原理电路图 当转子逆时针转过 角时,由于定子绕组Q的补偿作用,转子绕组B中的负载电流所产生的磁势对气隙磁场的影响较小。气隙磁通主要是由定子激磁绕组D所产生的直轴磁通 。它在激磁绕组D、转子A和B绕组中所感应电势的有效值分别为 、 和 ,其有效值与式(12-35)相同。根据图12.40所假定的正方向,于是有:msErAErBE)cos()(1DDrADEkEEEU(12-41)当负载阻抗 较大时,输出电压为:LZsin2DrBEkEU(12-42)将式
57、(12-41)代入(12-42)得:12cos1sinUkkU(12-43) 根据上式绘出输出电压与转子转角之间的特性曲线如图12.41所示。 图12.41 线性旋转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与转子转角之间的关系曲线( )52. 0k 由上图可见:当 时,输出电压 与转角 之间基本上满足线性关系。60602UB、旋转变压器的应用旋转变压器的应用u 作为伺服系统中高精度位置检测作为伺服系统中高精度位置检测元件:元件:u 作为坐标变换和矢量运算器件;作为坐标变换和矢量运算器件;用途:用途: 当旋转变压器作为位置检测元件使用时,一般须利用特殊的模/数转换电路将旋转变压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的信号后使用
58、;图12.42 给出了两种典型的无刷旋转变压器与相应转换电路的电气原理图。图12.42 无刷旋转变压器的位置检测方案 图12.42a、b所示方案所采用的无刷旋转变压器的输入与输出端子颠倒。12.6 12.6 直线电动机直线电动机定义:定义: 直线电动机直线电动机是一种能够直接输出直线运动的电动机。是一种能够直接输出直线运动的电动机。分类:分类:u直线直线直流直流电动机电动机u直线直线异步异步电动机电动机u直线直线同步同步电动机电动机u直线步进电动机直线步进电动机A、直线直流电动机直线直流电动机两种主要结构形式:两种主要结构形式:u 框架式框架式u 动圈式;动圈式;u 动铁式动铁式u 音圈式音圈
59、式 图12.43 直线直流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1永久磁铁 2极靴 3铁芯 4磁轭 5磁通 6可动线圈 直线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调节特性以及动态特性的分析与第2章介绍的直流旋转电动机(或12.2节介绍的直流伺服电动机)基本相同。只需用直线位移代替角位移、用力代替转矩即可。B、直线异步电动机直线异步电动机 直线异步电动机是从旋转式异步电动机演变而来的。 图12.44 由旋转式异步电动机向直线电动机的演变过程 当在直线异步电动机的初级三相绕组中通入三相对称电流时,则在初级和次极之间的气隙中便产生类似于旋转磁场的行波磁场,如图12.45所示。图12.45 直线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1初级 2次级
60、3行波磁场 图12.45中,行波磁场的移动速度为同步速,它取决于初级绕组的通电频率和绕组节距,即:1112260nvpf(12-45)式中, 为绕组节距(m); 为电源频率。1f 在同步速行波磁场的作用下,次级导条感应电势和电流,该电流与行波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若初级部分固定不动,则次级部分(又称为动子动子)将沿行波磁场方向移动。为确保相对切割,动子的移动速度总是低于行波磁场的同步速 ,其差异可用转差率来表示,即:1v11vvvs(12-44)由式(12-44)、(12-45)可得动子的移动速度为:)1 (2)1 (11sfsvv(12-46) 上式表明,改变初级绕组的节距、初级的供电频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丰音考试试题及答案
- 测评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营养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田径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安全情景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东丰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地理高考复习 微专题 城市群(讲义)(解析版)
- 2025-2030中国先进的超高频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阿里云和国际合作协议
- 社区节日庆祝活动计划
- 感染性疾病科的操作规程
- 职场健身知识讲座
- PTIO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操作指南-李熙灿-曾婧媛
- PCI患者的术后护理课件
- 2024年供应链可持续性培训资料
- 丁丽娟《数值计算方法》五章课后实验题答案(源程序很详细-且运行无误)
- WS-T 10001-202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和管理
- 成人住院患者跌倒评估与预防(团体标准)解读
- 通止规设计公差自动计算表
- 静设备安装质量控制过程
- 桥梁亮化施工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