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电子技术课件第十五章《基本放大电路》第二部分_第1页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件第十五章《基本放大电路》第二部分_第2页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件第十五章《基本放大电路》第二部分_第3页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件第十五章《基本放大电路》第二部分_第4页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件第十五章《基本放大电路》第二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30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由于存在级间耦合电容、发射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由于存在级间耦合电容、发射极旁路电容及晶体管的结电容等,它们的容抗随频极旁路电容及晶体管的结电容等,它们的容抗随频率变化,故当信号频率不同时,放大电路的输出电率变化,故当信号频率不同时,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相对于输入电压的幅值和相位都将发生变化。压相对于输入电压的幅值和相位都将发生变化。2/1300.707| Au0 |fLfH| Au0 |幅频特性幅频特性f 270 180 90相频特性相频特性 f|Au |3/1304/130oUbeUiU5/130oU6/1307/130EBBECCB)1 (RRUUI BE)1(II

2、EECCCERIUU 8/130LEL/RRR LeoRIU Lb1RI )( LebebiRIrIU Lbbeb)1 (RIrI LbbebLb)1 ()1 (RIrIRIAu LbeL)1 (1RrR )(9/130LbbebLb)1 ()1 (RIrIRIAu LbeL)1 (1RrR )(Lbe)1 (RrioUUoUiUbe)1 (IIioUU10/130iBi/rRr LbeBi)1 (/RrRr LbebLEebebbii)1 ()/(RrIRRIrIIUr LEL/RRR irir 11/130rbeRBRLEBC+ +- -+ +- -+ +- -RSiUbIcIoUbIsE

3、eIREiIoroUoIEobeobeoebbRURrURrUIIIISSoSSSo1111RrRRrRRRrIUrbeEbeEEbeoo12/130 1SbeoRrrSEbe) 1 ( RRr 通通常常SSSo1111RrRRrRRRrIUrbeEbeEEbeoo1,13/130LbeL) 1 () 1 (RrRAu LbeBi) 1(/RrRr Rrr 1Sbeo14/130 在图示放大电路中,已知在图示放大电路中,已知UCC=12V, RE= 2k , RB= 200k,RL= 2k ,晶体管,晶体管= 60,UBE= 0.6V, 信号源内阻信号源内阻RS= 100 ,试求试求: :(1

4、) 静态工作点静态工作点 IB、IE 及及 UCE;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画出微变等效电路;(3) Au、ri 和和 ro 。15/130mA035. 0mA260)(12006 . 012) (1EBBECCB RRUUImA14. 2 0.035mA60)(1 )(1BE II V727V142212EECCCE.RIUU 16/1303 .1760100940Sbeo Rrrk94. 014. 2266120026) (1200Ebe Ir LbeBi) 1 (/RrRr k7 .41 LbeL) 1()(1RrRAu 98.0 17/13018/130 放大器的放大器的输入信号一般很微弱

5、,因此常采用多级输入信号一般很微弱,因此常采用多级放大,才可在输出端获得必要的电压幅度或足够的功放大,才可在输出端获得必要的电压幅度或足够的功率,以推动负载工作。此外,多级放大的输入级或输率,以推动负载工作。此外,多级放大的输入级或输出级也常采用出级也常采用射极输出器射极输出器以获得高输入电阻以获得高输入电阻ri 或低输或低输出电阻出电阻ro,从而改善工作性能。,从而改善工作性能。19/130 如图所示的两级电压放大电路如图所示的两级电压放大电路, ,已知已知1=2=50, T1 和和 T2 均为均为 3DG8D。 (1) 计算前、后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值计算前、后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值( (UBE

6、= 0.6V); (2) 求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求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3) 求各级电压放大倍数及总电压放大倍数。求各级电压放大倍数及总电压放大倍数。20/130 在图示两级电压放大电路中,前、后级之间是在图示两级电压放大电路中,前、后级之间是通过耦合电容通过耦合电容C2及下级输入电阻连接的,故称为及下级输入电阻连接的,故称为。由于电容有隔直作用,它可使前、后级的直流由于电容有隔直作用,它可使前、后级的直流工作状态相互之间无影响,故工作状态相互之间无影响,故可以可以。耦合电容对交流信号的容抗必须。耦合电容对交流信号的容抗必须很小,其交流分压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以使前级输出很

7、小,其交流分压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以使前级输出信号电压差不多无损失地传送到后级输入端。信号电压差不多无损失地传送到后级输入端。21/130 (1) 两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值分别计算。两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值分别计算。A8 . 9mA2750)(110000.624) (1E1B1BECCB1 RRUUImA 50. 0mA 0098. 050)(1)1 (B1E1C1 III V5 .10V)2750. 024(E1E1CCCE RIUU22/130V26. 843V438224B2B2B1CCB2 RRRUVmA 96. 0mA5 . 751. 06 . 026. 8E2E2BE2B2E2 RRUVI

8、23/130A 8 . 18mA5196. 012E2B2 II)(E2E2C2E2CCCE2RRRIUU 解解: : V71. 6V)5 . 751. 010(96. 024 24/1302ir )1 (/L1be1B1i1iRrRrr 1iirr C22ooRrr k 320 /i2E1L1rRR k58. 126)1(200Ebe2 Ir k 14)1 (/E2be2B2B12i RrRRr k 22. 9k14271427 25/1302ir 994. 022. 950)(1322. 9)501 ()1 ()1 (L111beL111 RrRAu k 22. 9/i2E1L1 rRR2

9、12ioi1oiouuuAAUUUUUUA 26/1301 .1851. 050)(158. 11050)1 (2E2be22C2 RrRAu 总电压放大倍数总电压放大倍数99. 1718.1)(994. 021 uuuAAA27/130v例15.6.128/13029/13030/130将前级的输出端直接接后级的输入端。将前级的输出端直接接后级的输入端。可用来放大缓慢变化的信号或变化的直流信号。可用来放大缓慢变化的信号或变化的直流信号。+UCCuORC2T2uIRC1R1T1R2+RE231/130(1) 前后级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前后级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32/13033/130 直接影响

10、对输入信号测量的准确程度和分辨能力。直接影响对输入信号测量的准确程度和分辨能力。 严重时,可能淹没有效信号电压,无法分辨是有严重时,可能淹没有效信号电压,无法分辨是有效信号电压还是漂移电压。效信号电压还是漂移电压。 一般用输出漂移电压折合到输入端的等效漂移电一般用输出漂移电压折合到输入端的等效漂移电压作为衡量零点漂移的指标。压作为衡量零点漂移的指标。uAuudIdO 只有输入端的等效漂移电压比输入信号小许多时,只有输入端的等效漂移电压比输入信号小许多时,放大后的有用信号才能被很好地区分出来。放大后的有用信号才能被很好地区分出来。34/130 由于不采用电容,所以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具有良由于不采用

11、电容,所以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具有良好的低频特性。好的低频特性。f|Au |0.707| Au0|OfH| Au0| 抑制零点漂移是制作高质量抑制零点漂移是制作高质量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重要的问题。 适应集成化的要求,在集成运放的内部,级间都适应集成化的要求,在集成运放的内部,级间都是直接耦合。是直接耦合。35/130双端输入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 电路两边完全对称。电路两边完全对称。T1、T2是两个是两个型号和特性相型号和特性相同同的晶体管;的晶体管;两个输入信号两个输入信号uIl和和uI2,分别加到两个管,分别加到两个管子子T1、T

12、2的基极;输出信号的基极;输出信号uo从两个管子的集电极从两个管子的集电极之间取出,这种输出方式称为之间取出,这种输出方式称为双端输出双端输出。REE称为称为共共发射极电阻发射极电阻,可使静态工作点稳定。,可使静态工作点稳定。特点:特点: a. 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入端, 两个输出端;两个输出端; b. 左右两边元件左右两边元件参数对称;参数对称; c. 双电源供电;双电源供电; d. ui1 = ui2 时,时, uo = 0能有效地克服零点漂移能有效地克服零点漂移36/130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方式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方式双端输入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 双端

13、输入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 单端输入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 单端输入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 37/130uO= VC1 VC2 = 0uO= (VC1 + VC1 ) (VC2 + VC2 ) = 0静态时静态时,uI1 = uI2 = 0当当温度升高温度升高时时ICVC (两管变化量相等两管变化量相等) 对称差分放大电路对两管所产生的同向漂移都对称差分放大电路对两管所产生的同向漂移都有抑制作用。有抑制作用。双端输入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 38/130 差分放大电路之所以能抑制零点漂移,是由

14、于差分放大电路之所以能抑制零点漂移,是由于电路的对称性。实际上,完全对称的理想情况是不电路的对称性。实际上,完全对称的理想情况是不存在的,所以单靠提高电路的对称性来抑制零点漂存在的,所以单靠提高电路的对称性来抑制零点漂移是有限的。移是有限的。另外,上述差分电路的每个管的集电极电位的漂移另外,上述差分电路的每个管的集电极电位的漂移并未受到抑制,如果采用并未受到抑制,如果采用单端输出单端输出,漂移根本无法,漂移根本无法抑制。为此,引入了发射极电阻抑制。为此,引入了发射极电阻RE和负电源和负电源-UEE。39/130稳定静态工作点,限制每个管子的漂移。稳定静态工作点,限制每个管子的漂移。 UEE:用

15、于补偿用于补偿RE上的压降,以获得合适的工作点。上的压降,以获得合适的工作点。电位器电位器 RP : 调零电位器,保证输入电压为零时,调零电位器,保证输入电压为零时,输出电压也为零。输出电压也为零。抑制了每只差分管集电极电流、电位的变化。抑制了每只差分管集电极电流、电位的变化。40/130 在静态时,设在静态时,设 IB1 = IB2 = IB, IC1= IC2 = IC,忽略,忽略阻值很小的阻值很小的 RP 可列出可列出 EEEEBEBB12UIRUIR 上式中前两项较第三项小得多可略去,上式中前两项较第三项小得多可略去,则每管的集电极电流则每管的集电极电流EEEEC2RUII 由此得发射

16、极电位由此得发射极电位 VE 0每管的基极电流每管的基极电流EEECB2 RUII 每管的集每管的集射极电压射极电压ECEECCCCCCCE2RRUUIRUU 单管直流通路单管直流通路 由于电路对称,计算一个管的静态值即可。由于电路对称,计算一个管的静态值即可。41/130 42/130单管单管差模信号差模信号交流通路交流通路 由于差模信号使两管的集电极电流一增一减,由于差模信号使两管的集电极电流一增一减,其变化量相等,通过其变化量相等,通过 RE 的电流近于不变,的电流近于不变,RE 上没有上没有差模信号压降,故差模信号压降,故 RE 对差模信号不起作用对差模信号不起作用,可得出,可得出下图

17、所示的下图所示的单管差模信号通路单管差模信号通路。单管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单管差模电压放大倍数beBCbeBbCbI11d1)(OrRRrRiRiuuA 同理可得同理可得d1beBCI22d2OArRRuuA 双端输入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电路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双端输出差分电路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43/130双端输入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电路的双端输出差分电路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为beBCd1I2I1dOrRRAuuuA I2I1d1I2d2I1d1O2O1OuuAuAuAuuu双端输出电压为双端输出电压为与单管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相等。与单管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相等。可见,接成差可

18、见,接成差分放大电路是为了能抑制零点漂移。分放大电路是为了能抑制零点漂移。当在两管的集电极之间接入负载电阻时当在两管的集电极之间接入负载电阻时beBLdrRRA 式中式中LCL21/RRR 因为当输入差模信号时,一管的集电极电位降低,另一管增高,在因为当输入差模信号时,一管的集电极电位降低,另一管增高,在RL的中点相的中点相当于交流接当于交流接“地地”,所以每管各带一半负载电阻。,所以每管各带一半负载电阻。44/130两输入端之间的差模输入电阻为两输入端之间的差模输入电阻为)( 2beBirRr 两集电极之间的差模输出电阻为两集电极之间的差模输出电阻为Co2Rr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输入电阻和输

19、出电阻双端输入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电路对差模信号的交流通路双端输出差分电路对差模信号的交流通路45/130 例例15.7.1 在在前图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中前图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中,已知已知UCC=12V, UEE = 12V, =50, RC=10k , RE =10k , RB=20 k , RP =100 , 并在输出端接负载电阻并在输出端接负载电阻RL = 20k , 试求电路的静态值和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试求电路的静态值和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解解: :mA0.6A101021223EEEC RUImA0.012mA500.6CB IIV6V)100.6101012(33CCCCCE IRUU

20、112.4120550beBLd rRRA 式中式中 k521/LCLRRR k 2.41)0.62651(20026)1 (200EbeIr 46/130如果从如果从T1集电极或集电极或T2集电极集电极单端输出,单端输出,则差分则差分电路电路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beBCI11I2I11d212OO反反相相输输出出rRRuuuuuA )(beBCI22I2I12d212OO同同相相输输出出rRRuuuuuA 即即单端输出差分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只有双端输出差单端输出差分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只有双端输出差分电路的一半分电路的一半。 双端输入分双端输出和单端输出两种。此外,还双

21、端输入分双端输出和单端输出两种。此外,还有单端输入的有单端输入的, 即将即将 T1 输入端或输入端或 T2 输入端接输入端接“地地”, 而另一端接输入信号而另一端接输入信号uI 。单端输入也分为双端输出和。单端输入也分为双端输出和单端输出两种。单端输出两种。47/130如如: uI1 = 10 mV, uI2 = 6 mV uI2 = 8 mV 2 mV 如如: uI1 =20 mV, uI2 = 16 mV 可分解成可分解成: : uI1 = 18 mV + 2 mV uI2 = 18 mV 2 mV 可分解成可分解成: : uI1 = 8 mV + 2 mV 这种输入常作为这种输入常作为比

22、较放大比较放大来应用,在自动控制系来应用,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是常见的。统中是常见的。 48/130idiciidiciuuuuuu21式中式中uic为共模为共模输入输入,uid为差模输入。为差模输入。uil和和ui2的平均值的平均值是共模分量是共模分量uic;uil和和ui2的差值是差模分量的差值是差模分量uid,即,即)()(212121iiidiiicuuuuuu 这样的输入信号称为这样的输入信号称为一般输入一般输入。可以分解为一。可以分解为一对共模信号和一对差模信号的组合,即对共模信号和一对差模信号的组合,即49/130输入输输入输出方式出方式差模输入差模输入uid共模输入共模输入uic双

23、入双入双出双出uid = ui1- ui2 uic =(ui1+ui2)/2 单入单入双出双出uid = ui1 uic = ui1 / 2双入双入单出单出uid = ui1- ui2uic =(ui1+ui2)/2单入单入单出单出uid = ui1 uic = ui1 / 250/130差分放大电路的四种接法差分放大电路的四种接法 1.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Q点分析点分析CCQCCCQ2LCCQCCLCLCQ1 )(RIVURRIVRRRU 由于输入回路没有变由于输入回路没有变化,所以化,所以IEQ、IBQ、ICQ与双端输出时一样。但与双端输出时一样。但是是UCEQ1 UCE

24、Q2。51/1301.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模信号差模信号作用下的分析作用下的分析beBLCd)( 21rRRRACobeBi)(2RrrRr,52/1301.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共模信号共模信号作用下的分析作用下的分析beBLCd)( 21rRRRAEbeBLCc)1 (2)( RrRRRAbebebebCMR)1 (2rRRrRK53/1302. 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v电路对于差模信号是通过发射极相连的方式将电路对于差模信号是通过发射极相连的方式将T1管的发射极电流传递到管的发射极电流传递到T2管的发射极的,故称这管的发射极的,故称这种电路为

25、射极耦合电路。种电路为射极耦合电路。 54/130共模输入电压共模输入电压差模输入电压差模输入电压 输入差模信号的同时总是伴随着共模信号输入:输入差模信号的同时总是伴随着共模信号输入:2/IIcIIduuuu,将输入信号进行将输入信号进行等效变换,可看等效变换,可看出,两输入端分出,两输入端分别输入了差模信别输入了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号和共模信号。 可见,单端输入电路与双端输入电路的区别在于:可见,单端输入电路与双端输入电路的区别在于:差模信号输入的同时,伴随着共模信号输入。差模信号输入的同时,伴随着共模信号输入。 55/130输出电压输出电压若电路参数对称,则若电路参数对称,则Ac0,KCM

26、R为无穷大。为无穷大。静态工作点以及动态参数的分析完全与双端输静态工作点以及动态参数的分析完全与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相同。入、双端输出相同。 2IcIdOuAuAu56/130该电路对该电路对静态工作点静态工作点、差模增益差模增益、共模增益共模增益、输入与输出电阻输入与输出电阻的分的分析与析与单端输出单端输出电路相电路相同。同。对对输入信号的作用输入信号的作用分析分析与与单端输入单端输入电路电路相同。相同。 单端输入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 3.单端输入、单端输出电路单端输入、单端输出电路 57/1304. 四种接法的比较:电路参数理想对称条件下四种接法的比较:电路参数理

27、想对称条件下输入方式输入方式: ri均为均为2(RB+rbe); 双端输入时无共模信号输入,双端输入时无共模信号输入, 单端输入时有共模信号输入。单端输入时有共模信号输入。输出方式输出方式:Q点、点、Ad、 Ac、 KCMR、ro均与之有关。均与之有关。CoCMRcbeBLCd2 0 )2(RrKArRRRA双端输出:CobeBEbeBCMREbeBLCcbeBLCd )(2)1 (2 )1 (2)( )(2)(RrrRRrRKRrRRRArRRRA单端输出:58/130四种差分放大电路的比较见主教材表四种差分放大电路的比较见主教材表15.7.1。59/130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具有恒流源

28、的差分放大电路 为什么要采用电流源?为什么要采用电流源? RE 越大,共模负反馈越强,单端输出时的越大,共模负反馈越强,单端输出时的Ac越小,越小,KCMR越大,差分放大电路的性能越好。越大,差分放大电路的性能越好。 但为使静态电流不变,但为使静态电流不变,RE 越大,越大,VEE越大,以越大,以至于至于RE太大就不合理了。太大就不合理了。 需在低电源条件下,得到趋于无穷大的需在低电源条件下,得到趋于无穷大的RE。解决方法:采用电流源代替解决方法:采用电流源代替RE!60/130五、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五、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3BEQEE2123EB32RUVRRRIII,等效电阻等效

29、电阻为无穷大为无穷大近似为近似为恒流恒流61/130cdCMRRAAK )dB(lg20cdCMRAAK 62/130 对于对于双端输出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若电路完全对称若电路完全对称,理想情况下共模放大倍数理想情况下共模放大倍数 Ac = 0, 若电路不完全对称,若电路不完全对称, 则则 Ac 0实际输出电压实际输出电压 即共模信号对输出有影响即共模信号对输出有影响 。 CMRRK输出电压输出电压 63/130uod = Auduid( (2) ) 若若 Ad = 50、 Ac = 0.05求求输出电压输出电压 uo,及,及 KCMR1.01 V0.99 V 解解 可将任意输

30、入信号分解为可将任意输入信号分解为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之和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之和( (1) )ui1 = 1.01 = 1.00 + 0.01 (V)ui2 = 0.99 = 1.00 0.01 (V)( (1) )求求差模输入电压差模输入电压 uid 、共模输入电压、共模输入电压 uic例例ui1V1+VCCV2VEERCRCREEuoui2uC1uC2uid = u i1 u i2uic = (ui1+ ui2 ) / 2= 1.01 0.99 = 0.02 (V)= 1 (V)id21i1 iuuuc id21ici2uuu ( (2) )= 50 0.02= 1 (V)uoc = Auc

31、uic= 0.05 1= 0.05 (V)uo = Auduid + Aucuic= 1.05 (V)cdCMRlg20)dB(uuAAK 05. 050lg20 = 60 (dB)差模信号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共模信号64/130差放性能指标差放性能指标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ri与电路输入、输出方式无关。与电路输入、输出方式无关。 ro仅与电路输出方式有关。仅与电路输出方式有关。 Ad仅与电路输出方式有关。仅与电路输出方式有关。 Ac仅与电路输出方式有关。仅与电路输出方式有关。bei2rRrB双端输出双端输出Co2Rr 单端输出单端输出CoRr 双端输出双端输出beL1drRRAABu单端输出单端输出

32、beLd2d1d2rRRAAABuu双端输出双端输出0icocuuAuc单端输出单端输出1icoc1c2c1uuuAuuAAELEbeBLC2)1 (2)(RRRrRRR)2/(LCLRRR 其中其中LCL/ RRR 其中其中65/130电电源源供供给给的的直直流流功功率率率率负负载载得得到到的的交交流流信信号号功功 66/13067/130 互补对称电路是集成功率放大电路输出级的基本互补对称电路是集成功率放大电路输出级的基本形式。当它通过容量较大的电容与负载耦合时,由于形式。当它通过容量较大的电容与负载耦合时,由于省去了变压器而被称为无输出变压器省去了变压器而被称为无输出变压器()电路,简称

33、电路,简称OTL电路。若互补对称电路直电路。若互补对称电路直接与负载相连,输出电容也省去,就成为无输出电容接与负载相连,输出电容也省去,就成为无输出电容(电路,简称电路,简称OCL电路。电路。 OTL电路采用单电源供电,电路采用单电源供电, OCL电路采用双电电路采用双电源供电。源供电。68/130OTL原理电路原理电路(1) 特点特点T1、T2的特性一致;的特性一致;一个一个NPN型、一个型、一个PNP型型;两管均接成射极输出器;两管均接成射极输出器;输出端有大电容;输出端有大电容;单电源供电。单电源供电。(2) 静态时静态时( (ui= 0) ), IC1 0, IC2 0。调调整整输输入

34、入的的直直流流电电压压使使2CCUV B2V CCAU由于由于T1、T2对称,使对称,使2 CCUuC 于于是是电电容容两两端端电电压压69/130 设输入端在设输入端在UCC/2 直流基础上加入正弦信号。直流基础上加入正弦信号。 若输出电容足够大,其上电压基本保持不变,则负若输出电容足够大,其上电压基本保持不变,则负载上得到的交流信号正、负半周对称。载上得到的交流信号正、负半周对称。iC1iC2交流通路交流通路uO2CCUV 2CCUV 70/130 (4) 交越失真交越失真 当输入信号当输入信号ui为正弦波时,为正弦波时,输出信号在过零前后出现的输出信号在过零前后出现的失真称为交越失真。失

35、真称为交越失真。 交越失真产生的原因交越失真产生的原因: : 由于晶体管特性存在非线性,由于晶体管特性存在非线性, uI 死区电压晶体管导通不好。死区电压晶体管导通不好。交越失真交越失真采用各种电路以产生有不大的偏流,使静态工作采用各种电路以产生有不大的偏流,使静态工作点稍高于截止点,即工作于甲乙类状态。点稍高于截止点,即工作于甲乙类状态。克服交越失真的措施克服交越失真的措施:71/130(5) 克服交越失真的克服交越失真的OTL互补对称放大电路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两个晶体管两个晶体管 T1 ( (NPN型型) )和和T2( (PNP型型) )的特性基本相同。的特性基本相同。静态时静态时, 调节

36、调节 R3 ,使使 A 点的电位点的电位为为 。CC21U 输出电容输出电容CL上上的电压也等于的电压也等于 。CC21U R1 和和 D1、D2 上的压降使两管获上的压降使两管获得合适的偏压,工作在甲乙类状态。得合适的偏压,工作在甲乙类状态。OTL互补对称放大电路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72/130当输出功率较大时常采用复合管当输出功率较大时常采用复合管复合管的构成复合管的构成方式方式 1ic1= 1 ib1 ic2= 2 ib2 = 2 (1+ 1 ) ib1ic = ic1+ ic2 = 1+ 2 (1+ 1 ) ib1 1 2 ib1 ib2= ie1=(1+ 1 ) ib1ib= ib17

37、3/130 复合管的电流放大系数复合管的电流放大系数 1 2复合管的类型与复合管中第一只管子的类型相同复合管的类型与复合管中第一只管子的类型相同用复合管组成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常称为用复合管组成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常称为准互补对准互补对称放大电路。称放大电路。产品手册中常把复合管称为产品手册中常把复合管称为“达林顿达林顿”晶体管。晶体管。74/130OTL准准互补对称放大电路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3) R8 和和R9 的作用的作用? (1) R4、D1、D2的作用?的作用? (2) T1 和和T3 、T2 和和T4 构成什么工作方式?构成什么工作方式? (4) R6和和R7 的作用的作用?避免产生交

38、越失真。避免产生交越失真。构成复合管。构成复合管。引入电流负反馈,引入电流负反馈,使电路工作稳定。使电路工作稳定。分流分流T1、T2的的I ICEO,提高温度稳定性。提高温度稳定性。思考思考75/130 2. 无输出电容无输出电容( (OCL) )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OCL互补对称放大电路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76/130 LM386是一种低电压通用型低频集成功放。该是一种低电压通用型低频集成功放。该电路功耗低、允许的电源电压范围宽、通频带宽、电路功耗低、允许的电源电压范围宽、通频带宽、外接元件少外接元件少, 广泛用于收录机、广泛用于收录机、 对讲机、对讲机、 电视伴音电视伴音等系

39、统中。等系统中。 目前集成功放电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集成功放电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其内部电其内部电路一般均为路一般均为OTL 或或 OCL电路。集成功率放大电路除电路。集成功率放大电路除了具有分立元件了具有分立元件OTL或或OCL电路的优点外电路的优点外, 还具有体还具有体积小、工作稳定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积小、工作稳定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 低频集成功放的种类很多低频集成功放的种类很多, 下面以下面以LM386为例作为例作一简单介绍。一简单介绍。77/130 相位补偿相位补偿, 消除消除自激振荡自激振荡, 改善改善高频负载特性高频负载特性去耦,滤掉高去耦,滤掉高频交流频交流消振,防止高

40、消振,防止高频自激频自激集成功放集成功放LM386接线图接线图特点特点: :工作可靠、工作可靠、使用方便。使用方便。只需在器件只需在器件外部适当连外部适当连线,即可向线,即可向负载提供一负载提供一定的功率。定的功率。78/130 场效应晶体管是利用电场效应来控制电流的一种半场效应晶体管是利用电场效应来控制电流的一种半导体器件,即是导体器件,即是。它的输出电流决定于。它的输出电流决定于输入电压的大小,基本上不需要信号源提供电流,所输入电压的大小,基本上不需要信号源提供电流,所以它的以它的输入电阻高,且温度稳定性好。输入电阻高,且温度稳定性好。按结构不同按结构不同场效晶体管有两种场效晶体管有两种: :本节仅介绍绝缘栅场效晶体管本节仅介绍绝缘栅场效晶体管 由于绝缘栅场效晶体管制作工艺简单,便于集成由于绝缘栅场效晶体管制作工艺简单,便于集成化化, ,且性能优于结型场效晶体管且性能优于结型场效晶体管, ,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得到广泛应用。79/130(1) N沟道增强型管的结构沟道增强型管的结构 按工作状态可分为:按工作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