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鲁科版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模块阶段性检测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命题人:丁五洲 审题人:张传景本试卷包括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14页,第卷56页,共6页。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e 56 Cu 64 Zn 65 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 H= +131.3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1mol固态碳与1mol水蒸气的能量总和大于1mol一氧化碳气体与1mol 氢气的能量总和B1mo
2、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吸收131.3kJ热量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吸收131.3kJ热量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2在化工生产中,如果要加快反应速率,应该优先考虑的科研方向是( )A提高设备强度,以便加压 B选择适宜的催化剂C采用高温 D用块状反应物代替粉末状反应物3在反应A+B(s) C中,若增加压强或降低温度,B的转化率均增大,则反应体系应是( ) AA是固体,C是气体,正反应吸热 BA是气体,C是气体,正反应放热 CA是气体,C是固体,正反应放热 DA是气体,C是气体,正反应吸热 425、101 kPa
3、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g)+O2(g) = 2H2O(1) H285.8kJ·mol-1B2H2(g)+ O2(g) = 2H2O(1) H+571.6 kJ·mol-1C2H2O(g) = 2H2(g)+O2(g) H571.6 kJ·mol-1DH2O(1) = H2(g)+O2(g) H+285.8kJ·mol-15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一个常数B两种物质反应,不管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不变C温度一定时,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正、逆反
4、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D若浓度商Qc<Kc,则(正) <(逆)6工业上利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再将所得产物再溶于水制盐酸,该流程复杂且造成能量浪费。有人设想用原电池原理直接制备盐酸,同时获取电能,设这种想法可行,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A两极材料都用石墨,用稀盐酸做电解质溶液 B通入氢气的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C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通氯气的电极移动 D通氯气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7根据电化学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稀NaOH溶液制备H2、O2时,可以用铜做阳极B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为:Fe Fe3+3eC电解饱和NaCl水溶液,在阳极附近的溶液
5、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D用惰性电极电解硝酸银溶液,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保持不变8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2SO2(g)O2(g)2SO3(g);H197 kJ·mol-1。现有容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体积不可变容器,在上述条件下分别充入的气体和反应放出的热量(Q)如下表所列:容器SO2(mol)O2 (mol)N2 (mol)Q(kJ)甲210Q1乙10.50Q2丙10.51Q3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1 molSO3气体放热98.5 kJB2Q2=2Q3<Q1<197 kJCQ1=2Q2=2Q3=197 D在上述条件下每摩该反应进行
6、到底时放出的热量为197 kJ 9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是丙烷(C3H8)气体。现以丙烷、O2和CO2及熔融碳酸盐可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3H8+5O2 =3CO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消耗1mol C3H8可以向外电路提供12moleB负极上通入C3H8,发生还原反应C正极通入O2和CO2,电极反应:O2+2CO2+4e- 2CO32DCO32移向电池的正极10根据下面反应和反应的图象进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3A(g) + B(g) 2C(g) 反应:mA(g) + nB(g) pC(g)A若反应中H0,则T2T1 B若反应中H0
7、,则T2T1C反应中m + n = p D若反应中H0,则T1T211一种碳纳米管(氢气)二次电池原理如右图,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mol·L-1KOH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储存H2的碳纳米管作电池负极B放电时负极附近pH减小C放电时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 +OHD放电时,电池反应为2H2+O2=2H2O1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三种气体,在T K和(T+10)K的不同时刻,测得各物质的浓度的变化如下表。温度T K(T+10)K测定时刻/st1t2t3t4t5c(A)/(mol·L1)63222.2c(B)/(mol
8、83;L1)53.5333.1c(C)/(mol·L1)12.5332.9根据此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t3时刻反应已经停止 B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将增大C在t3时刻,若增大压强,则A的转化率将减小 D在t1t2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3对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 H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 mV逆(A)qV逆(D)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mx mol C的同时消耗px mol A,则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则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D若该反应的图像如右图,则m+n = p+q
9、,T2T114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 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 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B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C由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l) H=a kJ·mol1,a<574 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 CH4与NO2全部反应,把NO2还原至N2,产物水为气态,放出173.
10、4kJ的热量15在恒温、恒压下,反应:H2(g)+I2(g) 2HI(g)分别从两条途径开始进行:H2为2mol,I2为2mol,HI为0mol;H2为0mol,I2为0mol,HI为2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条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相同B、两条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不同C达到平衡时,途径所用的时间与途径所用的时间一定相同D达到平衡时,途径混合气体密度与途径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同16两种电解池装置:以铜为电极对Na2SO4溶液进行电解(该过程中Cu2+不放电);以铂为电极对Na2SO4溶液进行电解。当两装置中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两装置消耗水的
11、质量比为( )A11 B21 C12 D无法比较17t时,将气体X与气体Y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图(I)所示。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T1、T2两种温度下,Y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t2时刻,保持其它条件和物质状态不变,增加压强,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t时,若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X、Y、Z的起始浓度依次为:。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达到平衡时Z的浓度为0.4 mol·L-1 C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X的转化率增大18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
12、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 ,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65%B50%C40%D33%19对于在固定容器内的某可逆反应mA(g)+nB(g)pC(g)+qD(g) H=xkJ·mol-1,有如下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横坐标表示温度,则纵坐标可能表示A的速率B若横坐标表示压强,则纵坐标可能表示容器内气体的密度C若横坐标表示压强,纵坐标表示A的转化率,则m+np+qD若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C的体积分数,则x020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
13、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 kJ·mol-1、PO b kJ·mol-1、P=O c kJ·mol-1、O=O 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A(6a+5d4c12b)kJ·mol-1 B(4c+12b6a5d)kJ·mol-1C(4c+12b4a5d)kJ·mol-1D(4a+5d4c12b)kJ·mol-1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班级 姓名 考号 题号21222324总分得分21(6分)(1)在Al2O3、Ni催化下气态甲酸发生下列反应:甲酸
14、(g)= CO (g)+ H2O (g) H1= +34.0 kJ·mol-1甲酸(g)= CO2 (g)+ H2(g) H2= -7.0 kJ·mol-1在该条件下,气态CO2 和气态H2 生成气态CO和气态H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H2O2)。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 液态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7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 kPa下测得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C3H8(g) CH4(g)HCCH(g)H2(g) H1+156.6kJ·
15、mol-1;CH3CH=CH2(g) CH4(g)+HCCH(g) H2+32.4kJ·mol-1。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 CH3CH=CH2 (g)H2(g)的H kJ·mol-1。22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 _,(2)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0mol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还剩0.60mol,其分解率1等于_;若反应温度由T1升
16、高到T2,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为2,则2_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H3_,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molPCl5的H4 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3(10分)T时,有甲、乙两个密闭容器,甲容器的体积为1L,乙容器的体积为2L,分别向甲、乙两容器中加入6mol A和3mol B,发生反应如下:3A(g)b B(g)3C(g)2D(g) H0。4min后甲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平衡,A的浓度为2.4 mol·L-1,B的浓度为1.8 mol·L-1;t min后乙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平衡。(整个过程温度始终
17、保持T不变) (1)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B)_,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b_。(2)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t 4min(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 。(3)你认为甲容器的化学平衡常数与乙容器的化学平衡常数是否相等,其理由是 。24在80时,将0.4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已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时间/sc/ mol·L-1020406080100N2O40.20a0.10cdeNO200.12b0.260.300.30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发现气体的颜色变浅。 (1)表中b c(填“
18、<”、“=”、“>”)。020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该反应的K值越大,表明建立平衡时 。 AN2O4的转化率越高 BNO2的产量越大 CN2O4与NO2浓度之比越大 D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4)要增大该反应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 。 A增大N2O4起始浓度 B向混合气中通入NO2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升高温度 (5)右图是80时容器中N2O4浓度的变化图,请在该图中补画出该反应在60反应时N2O4浓度的变化曲线。 (6)已知某压强下上述反应的H=+57.2 kJ·mol-1, S=+210J/(mol·K),则N2O4在5时, (填“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背景与艺术价值:八年级美术教案
- 时间极限皮秒课件
- 关于梦想的中考作文(12篇)
- 早期发现课件
- 商业智能咨询及服务合同条款
- 500字左右的教师节作文14篇
- 产品采购供应合同及质量保证条款
- 工地混凝土输送泵车出租合同
- 纪念七七事变课件
- 2025年磨工(中级)考试试卷:磨削加工教育与培训体系
- 2025-2026秋季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安排表
- 2025山东菏泽郓城县人民医院招聘合同制护理人员6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绵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业务拓展员岗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项目成本预算管理制度
- 2025年成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指南
- 2025年材料管理岗位考试题库
- 年级主任职责详解及管理要点
- 储能项目投资测算方案
- 【25秋】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大单元设计》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