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大赛直流负载论文_第1页
电子设计大赛直流负载论文_第2页
电子设计大赛直流负载论文_第3页
电子设计大赛直流负载论文_第4页
电子设计大赛直流负载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2年山东省电子设计竞赛 直流电子负载的设计制作(F题) 目录摘要3一、方案论证与设计41.1模块方案比较51.1.1负载参数预置方案51.1.2 电路设计方案51.2 自动过流保护设计81.3 显示方案选择8二、软件设计及流程8 2.1 主程序流程图:10 2.2定时中断流程图10三、测试结果及分析11 3.1 恒电压模式测试11 3.2 恒电流模式测试11 3.3 测试器件.11四、设计总结和心得12附录一13 直流电子负载的设计制作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TI公司的MSP460程控的电子负载,具有恒流、恒压、恒阻三种工作模式,通过矩阵键盘预先设定电子负载的值,手动开关和单片机结合实现三

2、种负载模式的转换。恒流源工作模式时,不论输入电压如何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流过该电子负载的电流依据所设定的电流值而保持恒定,与测量端输入电压的大小无关。恒压工作模式及恒阻工作模式的特性与恒流工作模式类似。 系统包括控制电路(MCU)、驱动隔离电路(PWM波)、主电路、采样电路、显示电路等;能够检测被测电源的电流值、电压值;各个参数都能直观的在液晶屏上显示。关键词:电子负载;单片机(MCU);电子负载 ;数/模转换;电压电流采样 一、方案论证与设计 电子负载用于测试直流稳压电源、蓄电池等电源的性能。我们设计的电子负载有恒流和和恒压以及恒阻以三种工作模式模式,可手动切换。恒流方式时不论输入电压如何

3、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流过该电子负载的电流恒定,且电流值可设定。工作于恒压模式时,电子负载端电压保持恒定,且可设定,流入电子负载的电流随被测直流电源的电压变化而变化。如图1-1所示: 图1-1 整体设计框图 如图1-1所示,恒流模块和恒压模块共用一个功率MOS管,并且通过数字开关实现两种模式的转换,用A/D转换器把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单片机来程控设置电压电流的步进值,用液晶屏显示即时电压电流。我们采用了TI公司所提供的MSP430单片机,精密运放INA128P。1.1模块方案比较1.1.1负载参数预置方案方案一:通过手动调节滑动变阻器来调节恒流和恒压两种模式下的电

4、压,其缺点是调节耗时费力,准确度不高。操作简单易懂,但是由于步进值难以手动调节控制,所以基本上无法实现恒阻调节。 方案二:利用A/D转换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利用单片机设置电压电流的步进值来修改电压电流参数,此方案节省了硬件设计,增加了单片机程序控制,操作技术要求高,节省时间。 通过比较,方案二简单,容易实现,而且采用的芯片和器件较少,经济实用,故我们采用方案二来完成电路参数的预置。1.1.2 电路设计方案 恒压模式: 在恒定电压工作模式时,电子负载所流入的负载电流是依据所设定的负载电压而定恒压模式时,电子负载端电压保持恒定,且可设定。流入电子负载的电流随被测直流电源的电压变化而变化,即

5、负载电压保持设定值不变。 图1.2 恒压模块示意图 图1-2中 MOS 管上的电压经 R1 与 R2 分压后送入LM358,通过调节负载的值来调节电压值,其输出电压的值来控制MOS管的导通程度,实现MOS管漏源电压的稳定。根据图1.2分析可得: (1.2.1)其中U1为运放负端的输入电压值。 恒流模式: 在恒电流工作模式时,电子负载所流入的负载电流依据所设定的的电流值而保持恒定不变,与输入电压的大小无关,即负载电流值保持定值不变。 图1.3 恒流模块示意图 如图1.3,这样的电路很容易获得稳定以及精准的电流,R1是取样电阻,Vref为给定的信号。该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给定一个Vref,若R1上

6、的电压小于Vref,则其运放的正端输入大于负端,此时其输出增大,当R1上的电压大于Vref时,即运放的正端输入小于负端,使得输出电压减小,从而达到稳定输出电流的目的。实际中是单片机控制对VREF端的步进值来得到Vref,对R1的放大K倍得到负端电压再与Vref比较从而得到一个Vref对应流R1一个恒流值。 恒阻模式: 在恒阻模式工作时,电子负载 流入的负载电流依据所设定的负载电阻和输入电压的大小而定,此时的负载电流与输入的电压呈线性比例,比值就是所设定的负载电阻,即负载电阻保持不变。定电阻模式应用在测试电压源或电流源和电源激活测试,用于测试电源的启动与限流特性,相应于滑线变阻器,不易受温度影响

7、。 图1-4 恒阻模块原理示意图由1-4图 可知LM358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为: UB=I*R1 (1.2.2)电阻R4可以分压,AB段分的的电压为U+;所以有: UB=U+=I*R5 (1.2.3)由上有(假设R4被分为R5和R6两部分): U1=(1+R4/R5)*I (1.2.4)显然U1与I成比例关系,所以电阻值恒定。1.2 自动过流保护设计当负载电流增大时,取样电压增大,LM358反相输入端电压增大,电流继续增大。当反相端电压大于所设定过流保护电流的基准电压(同相端输入电压)时,LM358输出低电平,与场效应管共同作用使得负载电流减小,起到保护作用。过流保护的设计有利于保护电路正常平稳

8、的运行,是一个好的电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图5.1所示,在电流较小时,滑动变阻器R12的分压大于零,LM358输出低电平,但当电流较大时,2脚会变成小于零,1脚输出高电平,进而进行限流的作用。1.3 显示方案选择方案一:电压和电流的显示都可以选用数码管,由于发光二极管基本属于电流敏感元件,其正想压降分散性很大,并且还和温度有关,为保证数码管具有良好的亮度均匀,就需要其有恒定的工作电流,且不能受到温度等其他的影响。而且数码管只能显示简单的数字,其电路复杂,占用资源多,显示信息少,不宜显示大量的信息。 方案二:使用功能更好的液晶显示屏12864,增加信息显示的可读性,看起来更加方便美观,而字

9、符液晶显示模块,有更明显的优点:微功耗小,超薄轻巧,显示信息量大,字迹美观而且容易控制,省电,无辐射,画面柔和不伤眼睛,而且十分的人性化和智能化。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欢迎。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们选用方案二。 二、软件设计及流程 。此电子负载除了要完成作为负载的功能以外,还要实现I/U数据采集、测量与显示的任务,并且相对误差小于5%。我们采用TI公司的MSP460来控制电子负载,主控电路由单片机、时钟电路、晶振电路组成的单片机最小系统构成软件设计中,电压电流采集数据经A/D 转换后送入MSP430 单片机,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同时对电压和电流参数进行显示. 程序采用数据环形缓冲技术,当有中断服务程序出

10、现时,程序会把读到的值存放到一个环形缓冲队列中,主程序不停的查询环形缓冲队列中是否有中断服务程序的出现,若有,则按顺序读程序并处理. 程序起始段定义了电压采集函数、电流采集函数、显示函数、定时初始化函数、定时器中断函数和采集数据存入的数组。主程序流程图: 2.2定时中断流程图 通道1采集恒流值储存显示返回Y通道0采集恒压值储存显示1秒定时到? 图2.1 单片机程序流程图 三、测试结果及分析 在恒流模式下,将选择开关打到恒流模式,设定恒流值后,改变稳压源的输出,观察显示的电流和电压值并记录数据,测试结果见表一;在恒压模式下,改变稳压源的输出,观察显示的电流和电压值并记录数据,测试数据见表二。恒压

11、模式下系统基本功能满足恒压范围1.0020.0V的设计要求,恒流模式下满足电流设置和调节范围是从100mA到2.00A,并且误差小于5%,达到题目的要求。3.1 恒电压模式测试 表3.1 恒电压测试记录电流 实际值电压值1V 4V7V10V13V15V17V20V0.10A0.83.56.59.512.514.516.519.50.50A1.13.76.69.712.814.716.519.61.00A1.34.06.99.912.914.816.919.71.50A1.64.37.210.113.014.917.219.92.00A1.94.57.410.313.315.317.520.1

12、表3.1 恒压模式下负载电压设定值随电源输出电流的变化3.2 恒电流模式测试表3.2 恒流测试记录电压值 实际值(v)电流值0.1A0.4A0.7A1.0A1.3A1.5A1.7A2.0A1V0.100.400.701.011.010.991.00A1.955V0.100.410.691.021.101.301.502.1010V0.130.400.701.031.321.321,.482.0115V0.110.420.721.021.331.521.711.9920V0.100.440.711.051.351.551.732.02 表3.2 恒流模式下负载电流设定值随电源输出电压的变化测试结果分析:由表3.1和3.2可知,电压的设置和调节范围在1.00V20.0V之间, 如我们利用表3.1,选取V=10v,可得 相对误差为:(9.5-9.9)/9.9*100%=4%在题目所要求的范围内,达到了题目的要求。3.3 测试器件 此次我们进行测试所采用的器件有: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示波器等等。 四、设计总结和心得 设计是基于TI公司的MSP430的单片机控制的电子负载,采用矩阵键盘的输入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工作参数,能够直接检测被测电源的电压值、电流值,并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在设计中,还通过单片机程序控制功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