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直流电子负载的设计与制作摘要:本直流电子负载采用C8051F360作为系统的主制芯片,可以实现恒流、恒压和恒阻三种模式。三种模式可手动切换。三种模式下,电流、电压、电阻的给定是通过键盘进行设定。硬件电路有单片机电路;键盘、显示、A/D、D/A(PWM),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MOS管及驱动电路组成。恒流(恒压)模式下,单片机通过检测电子负载电流(电压)值与给定电流(电压值)比较,由PID算法进行PWM控制,达到恒流(恒压)的目的;恒阻模式下,根据R=U/I计算电子负载阻值与给定电阻值进行比较,由PID算法进行PWM控制,进而实现恒阻控制。 通过安装调试;本直流电子负载电压在120V、电流
2、在100mA2A、电阻在1200 范围内,跟踪误差3%,调节时间3秒。关键字:C8051F360;电子负载;恒流模式;恒压模式;恒阻模式第一部分 方案论证与设计1.1整体方案设计经过仔细研究分析,我们设计系统的结构框图如下:图1-1系统总体框图1.2 模块方案比较1.2.1主控单元模块 方案一:采用ATMEL 公司的AT89C51。51单片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应用广泛,价格便宜。但是速度慢,程序复杂,硬件误差过大,难于满足指标要求。 方案二:采用C8051F360单片机控制。C8051F360单片机速度快且带片上调试功能,且具有片内A/D转换功能。强大的处理能力,丰富的片上外围模块,系统工作
3、稳定,开发环境方便高效。综上所述两种方案相比较,C8051F360单片机可靠性更高,故选择方案二。1.2.2 A/D转换电路方案一:采用 TLC7135芯片。其优点是用简单电路就能获得高分辨率, 但缺点是由于转换精度依赖于积分时间,因此转换速率极低。方案二:采用C8051F360片内自带的10位AD转换器。该AD转换器转换速度快且精度高,同时也简化了外部硬件电路。两者相比C8051F360内部自带的AD精度更高、操作方面,故选择方案二。1.2.3显示模块方案一:采用数码管显示。数码管具有接线简单,成本低廉,配置简单灵活,编程容易,对外界环境要求较低,易于维护等特点。电压和电流的显示可以用数码管
4、,并且本直流电子负载设计并不需要显示太多的内容,数码管就可以完成要求。 方案二:采用液晶显示(LCD)。液晶显示具有功耗低、体积小、质量轻、无辐射危害的特点。但是液晶价格昂贵且屏幕容易出现瑕疵。对于此系统只是简单地显示电压电流值无需其他文字说明,从要求和成本考虑我们选择方案一。 两种方案比较可知应选择方案一。1.2.4键盘模块:方案一:采用矩阵式键盘。将键盘排列成矩阵形式,需要通过软件对按键进行判断和定义,且接口电路由单片机系统直接访问和控制,键盘的扫描、去抖动、判断和编码等操作都需要单片机完成,这样会使得单片机的工作量非常大,使单片机的效率降低。方案二:采用专用的按键扫描控制芯片74HC16
5、5。能够独立的完成对键盘中按键的扫描与管理,并且通过简单接口与微控制器进行连接。使用按键扫描控制芯片来完成微控制器的键盘管理,可以大大的提高微控制器的工作效率。经比较选择方案二,在本直流电子负载中,采用74HC165键盘扫描控制集成芯片。 1.2.5恒流模块方案一:电阻采样反馈法,在功率MOS管的源极串接采样电阻,将电流转换成电压,反馈至高增益误差放大器的反相端。在同相端输入固定电压,当反相端的电压等于同相端的电压时,功率MOS管的电流就恒定,即电流与同相端电压成正比例关系。方案二:电流直接采样法,通过电流传感器及运放电路检测流入电子负载的电流,与设定电流相比较,看电流是否达到系统设定的电流值
6、,通过PID算法控制DA输出电压,进而控制功率MOS管的导通量来控制电流。方案一与方案二相比,由于采样电阻的功率太小,使电子负载可流入的电流受到很大的限制,远远无法满足题目的要求,方案二的缺点是系统响应速度较慢,但可以通过较大的电流。综合考虑,我们选择方案二。1.2.6恒压模块方案一:三极管放大比较法,此方案中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分别相当于比较器的负、正输入端。这样的电路可以实现恒压功能,但是误差比较大,同时还有较大的功率损耗。方案二;通过调节PWM占空比来比较调节指定电压与负载电压。这种电路结构简单,误差较小。比较两种方案知应选择方案二。恒阻模块 方案一:硬件实现法,将功率MOS管的端电压V
7、采样至误差放大器的同相端,将功率MOS管的电流I采样转换成电压至误差放大器的反相端,根据欧姆定律:R=V/I,实现恒阻。方案二: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对恒压恒流两种模式进行同时调节,通过PWM调节控制来实现恒阻。由于方案一误差较大,所以选择方案二。第二部分 电路设计2.1单片机电路设计主控电路C8051F360组成的单片机最小系统构成。主控电路原理图见附件。图2-1主控电路图2.2硬件检测驱动电路硬件检测驱动电路图如图2-2所示图2-2硬件检测驱动电路1.恒流控制电子负载所流入的负载电流依据所设定的电流值而保持恒定,与输入电压大小无关,即负载电流保持设定值不变。在电流检测电路端的传感器输入端输入
8、电流信号(02A),经过电流传感器ACS712变化为电压信号(2.52V),该传感器具有能输出与检测的直流成比例的电压,ACS712的输出电压与被检测的电流的关系为:然后再通过LM336电路减去增大的一部分并将电压值送入运放,经运放进行放大(-5倍),此时的得到的电压值约为电流I的1.25倍。将电流检测端的的电流送入单片机并经A/D转换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如果,经PID计算,然后调节占空比来减小MOS管的导通量使实际电流减小;反之则增大MOS管的导通量。2.恒压控制电子负载所流入的负载电流依据所设定的负载电压而定,此时负载电流增加直到负载电压等于设定值为止,此后负载电压维持设定值不变。实际电压从
9、电压输出端口进行采样,得到的电压为然后将此电压经A/D转换送入单片机与给定值作比较,若,在单片机内经PID计算,然后通过调节占空比来增大MOS管的导通量U,反之则减小MOS管的导通量。3.恒阻控制对恒压恒流两种模式进行同时调节,将电流、电压信号送入单片机并进行A/D转换,在单片机内部根据公式R=U/I来计算出实际电阻的数值,并与给定电阻的阻值相比较,如果,则单片机会通过PID计算,经过D/A转换并送出单片机,通过调节占空比来减小MOS管的导通量从而使 减小;反之则要增大MOS管的导通量来使得增大,这样就实现了电子负载的恒阻状态。键盘模块电路本系统采用74HC165键盘扫描控制集成芯片完成对键盘
10、中按键的扫描与管理电路图如附图1所示。2.1.6数码显示模块本系统采用数码管对电压电流和电阻进行显示。电路图如附图2所示。2.2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中,电压电流采集数据经A/D转换后送入C8051F360单片机,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然后按要求进行控制,同时对电压、电流和电阻参数进行显示。主程序流程如图2-5所示::图2-5系统程序流程图第三部分 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通过外接可调电源分别调节恒流、恒压和恒阻三种模式,并观察三种模式下数码管显示的电压电流情况。并对显示的电压电流进行比较。在恒流模式下,通过键盘设定恒流值,用万用表测试电源的输出电压。改变电源的输出,记录流入负载的电流随电源输出电压的变化过程
11、,测试数据见表设定电流(mA)测试值1测试值2测试值3实测电流(mA)误差实测电流(mA)误差实测电流(mA)误差4004102.5%3902.5%4102.5%9009202.2%9252.7%8822%130013201.5%12851.15%13302.3%170017202%16822.3%17501.75%在恒压模式下,通过键盘设定恒压值,用万用表测试电源的输出电流。改变电源的输出,记录负载的电压随电源输出电流的变化过程,测试数据见表2。设定电压(V)测试值1测试值2测试值3实测电压(V)误差实测电流(A)误差实测电流(A)误差33.051.7%2.913%2.942%98.73%9
12、.33%9.282.9%1515.453%15.42.6%15.32%2019.62%19.52.5%19.43%在恒阻模式下,通过键盘设定恒阻值,用万用表测试电源的输出电压。改变电源的输出,记录负载的电阻随电源输出电压的变化过程,测试数据见表3。设定电阻()测试值1测试值2测试值3实测电阻()误差实测电阻()误差实测电阻()误差1010.33%10.22%10.22%60611.7%60.81.3%591.7%1201232.5%1221.7%1232.5%1701752.9%1742.4%1731.8%结果分析:由数据表明,实测电流的值都稳定在设定值左右,经计算,相对误差小于3%。说明系统
13、在恒流模式下工作正常实测电压的值都稳定在设定值左右,经计算,相对误差小于3%。说明系统在恒流模式下工作正常。实测电阻的值都稳定在设定值左右,经计算,相对误差小于3%。说明系统在恒流模式下工作正常。第四部分 总结这次大赛,经过四天三夜的拼搏,受益匪浅,我们终生难忘。不仅完成了一件作品,而且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这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工作进展很顺利。我们在比赛中做到精益求精,在完成基本功能之后,又向发挥部分进发,最后完成了所有的基本功能和部分发挥部分。参考文献:1 邱关源.电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华成英,
14、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3 公茂法,黄鹤松,杨学蔚等.MCS-51/52单片机原理与实践.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附图:附图1键盘电路附图2 数码显示电路程序:/数码管显示模块void display()unsigned char m,i,j;for(j=0;j<8;j+)m=tab1j;for(i=0;i<8;i+) CLK=0;DIN=m&0x01; CLK=1; m>>=1; /delay(); /去扰动程序void delay10(void) /误差 -0.000000000001us unsigned c
15、har a,b,c; for(c=28;c>0;c-) for(b=214;b>0;b-) for(a=19;a>0;a-); _nop_; /if Keil,require use intrins.h/模数转换取值并且处理程序返回值ab为全局变量float sun_vol() uchar i=0,h,n=20,j; int sum,t; /float aver; /AMX0P = 0x12; /P3.2测电压 for(i=0;i<20;i+) AD0BUSY = 1; /启动 ADC0 转换 while(AD0INT=0); /等待转换完毕 AD0INT=0;ad=a
16、dc0; dataparti =ad; /n =20; /AD0BUSY = 0; for (h=0;h<20;h+) /数组个数,冒泡 循环到没有比较范围 for (j=0; j<20-h; j+) /每次预置k=0,循环扫描后更新k if (datapartj > datapartj+1) /大的放在后面,小的放到前面 t = datapartj; datapartj = datapartj+1; datapartj+1 = t; /完成交换 sum=0; for(i=5;i<15;i+) sum = sum+dataparti; /aver =sum/10; ad
17、d=0.25*sum;/根据外部采样电路因此在这个地方结果乘以11 ab=add/1024; / VOLTS = aver*330/0xFF; /VV = VOLTS; return ab;/对模数转换后的数值显示处理void datachange(void) int m=0; float ad; if(add4=1) ad=ab*11; /if(add5=1) /if(add6=1) if(ad<1.00) m=ad*100; shi=m/10; ge=m%10; tab13=rdispchart0; tab12=0xf7; tab10=rdispchartge; tab11=rdis
18、pchartshi; else m=ad*100; bai=m/100; qian=bai/10; bai=bai%10; a=m%100; shi=a/10; ge=m%10; tab14=rdispchartqian; tab13=rdispchartbai; tab12=0xf7; tab10=rdispchartge; tab11=rdispchartshi; /显示延时程序void delay(void) int h,u,v,k; for(h=50;h>0;h-) for(u=40;u>0;u-) for(v=26;v>0;v-) for(k=24;k>0;k
19、-); while (add4=1) AMX0P = 0x13;/恒压模式测量端口 /AMX0P = 0x12; /P3.2测电压 /AMX0P = 0x13; /AMX0P = 0x0f; sun_vol();/执行完此程序得出模数转换电压值 hy=ab*11; sub=hy-in; if(sub>0) if(sub>2) for (i=0;i<2;i+) zkb+=30; PCA0CPH0 = zkb; sun_vol();/执行完此程序得出模数转换电压值 hy=ab*11; sub=hy-in; if(sub<0.02) PCA0CPH0=zkb1;ADC0CN
20、= 0x00;else if (1<sub<2) for (i=0;i<1;i+) zkb+=10; PCA0CPH0 = zkb; sun_vol();/执行完此程序得出模数转换电压值 hy=ab*11; sub=hy-in; if(sub<0.02) PCA0CPH0=zkb1;ADC0CN = 0x00; else /if(sub<0.02) PCA0CPH0=zkb1;ADC0CN = 0x00; zkb+=5;/30%占空比调节 if(zkb>=256) zkb=256; PCA0CPH0 = zkb; sun_vol();/执行完此程序得出模数转换电压值 hy=ab*11; sub=hy-in; if(sub<0.02) PCA0CPH0=zkb1;ADC0CN = 0x00; else /*if (sub<-0.02) zkb-=5;/30%占空比调节 if(zkb<=0) zkb=0; PCA0CPH0 = zkb; else PCA0CPH0=zkb1; ADC0CN = 0x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效能评估指标构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货物购销合同范本
- 行政管理服务优化途径与实践试题及答案
- 老年义诊政策解读
- 2025停车场租赁合同范本
- 行政管理视角下的试题及答案总结
- 2025建筑工程混凝土采购合同
- 行政管理实务中的法律意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梅阁村莲花山地块及地上相关资产租赁合同
- 2025企业单位员工劳动合同模板「版」
- 臁疮(下肢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 DL∕T 2010-2019 高压无功补偿装置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技术规范
- 2024新高考I卷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生物试题(真题+答案)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即景》教学课件
- AQ 1050-2008 保护层开采技术规范(正式版)
- 发货管理规范
- DL-T5554-2019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及调压设计技术导则
- 【肖邦升C小调夜曲作品赏析2800字(论文)】
- 地质勘探技术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及趋势分析
- 大熊猫的介绍
- 正常肝脏CT解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