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第八章 煤的工艺性质煤的工艺性质煤的工艺性质是指煤在一定的加工利用过程中所呈现出煤的工艺性质是指煤在一定的加工利用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性质,如发热量、粘结性等。的性质,如发热量、粘结性等。研究煤的工艺性质的重要意义。研究煤的工艺性质的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价值,必须了解煤的工艺性质,为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价值,必须了解煤的工艺性质,以满足各方面对煤质的要求。利用煤的其他性质(如化学以满足各方面对煤质的要求。利用煤的其他性质(如化学组成、煤岩组成、煤化程度等)可以预测煤的工艺性质,组成、煤岩组成、煤化程度等)可以预测煤的工艺性质,但不如直接研究工艺性质更为有效。但不如直接研究工艺性质更
2、为有效。 煤的工艺性质煤的工艺性质第一节第一节 煤的发热量煤的发热量 第二节第二节 煤的热解和粘结成焦性质煤的热解和粘结成焦性质 第三节第三节 煤的黏结性与结焦性及评定方法煤的黏结性与结焦性及评定方法 第四节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工艺性质煤炭气化与燃烧工艺性质第五节第五节 煤的机械加工性质煤的机械加工性质第六节第六节 煤的可选性煤的可选性第八章第八章 煤的工艺性质煤的工艺性质第一节第一节 煤的发热量煤的发热量煤的发热量的定义: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后所释放出的煤的发热量的定义: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后所释放出的热能,也称煤的热值,单位热能,也称煤的热值,单位kJ/gkJ/g或或MJ/kgMJ/kg
3、。 煤最重要的质量指标,是作为能源的使用价值高低的体现煤最重要的质量指标,是作为能源的使用价值高低的体现一、煤的发热量的测定原理:一、煤的发热量的测定原理:氧弹法氧弹法 (1) 称量称量1g、粒度小于、粒度小于0.2mm煤样置于氧弹中,并将氧煤样置于氧弹中,并将氧弹充入纯氧弹充入纯氧2.63.0MPa,然后放入有水的内桶中;,然后放入有水的内桶中; (2)点燃煤样,煤样燃烧释放的热量传给内桶中的水;)点燃煤样,煤样燃烧释放的热量传给内桶中的水; (3)测定内桶水温,校正热损失,即可计算弹筒发热量,)测定内桶水温,校正热损失,即可计算弹筒发热量,用用Qb, ad表示。表示。二、煤在氧弹中燃烧与在
4、大气中燃烧的区别二、煤在氧弹中燃烧与在大气中燃烧的区别 (1 1)氮在高压氧条件下,生成硝酸。)氮在高压氧条件下,生成硝酸。氧弹内能达到的瞬时高温(来源于煤的燃烧热)越高,氧弹内能达到的瞬时高温(来源于煤的燃烧热)越高,硝酸生成量越大,该过程是放热的。煤在氧弹中燃烧时放硝酸生成量越大,该过程是放热的。煤在氧弹中燃烧时放出更多的热量。出更多的热量。(2 2)煤中的可燃硫在氧弹中燃烧时形成稀硫酸,该)煤中的可燃硫在氧弹中燃烧时形成稀硫酸,该过程也是放热的。过程也是放热的。(3 3)煤中的吸附水及燃烧生成的水在氧弹中以液体)煤中的吸附水及燃烧生成的水在氧弹中以液体形式存在,而大气中燃烧时是蒸汽形式,
5、由蒸汽变为液体形式存在,而大气中燃烧时是蒸汽形式,由蒸汽变为液体水要释放大量的热。水要释放大量的热。(4 4)氧弹中燃烧是恒容燃烧,大气中是恒压燃烧。)氧弹中燃烧是恒容燃烧,大气中是恒压燃烧。氧弹中释放的热量大。但是热量差别不大。氧弹中释放的热量大。但是热量差别不大。三、发热量校正三、发热量校正发热量的校正发热量的校正 (1 1)弹筒发热量:弹筒直接测得的发热量。)弹筒发热量:弹筒直接测得的发热量。 (2 2)恒容高位发热量:由弹筒发热量扣除氮、)恒容高位发热量:由弹筒发热量扣除氮、硫特殊反应热。硫特殊反应热。 (3 3)恒容低位发热量:由高位发热量扣除水的)恒容低位发热量:由高位发热量扣除水
6、的气化热。气化热。(4 4)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最高内在水分但)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最高内在水分但无灰分。无灰分。(1 1)高位发热量)高位发热量对对N N、S S特殊热效应的校正特殊热效应的校正恒容高位发热量恒容高位发热量 从弹筒发热量中扣除稀硫酸和稀硝酸生成热,称为恒容高从弹筒发热量中扣除稀硫酸和稀硝酸生成热,称为恒容高位发热量,简称高位发热量,用符号位发热量,简称高位发热量,用符号Q Qgr, v, adgr, v, ad表示,表示,式中:式中:Sb, ad由弹筒洗液测得的硫含量,满足下列条件之由弹筒洗液测得的硫含量,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即可用全硫代替一时,即可用全硫代替: Qb,
7、ad 14.6kJ/g,或,或St, ad 4%。 硝酸生成热校正系数。试验证明,硝酸生成热校正系数。试验证明, 与与Qb, ad 有关,取值如有关,取值如下:下: Qb, ad 16.7kJ/g时,时, =0.0010 16.7kJ/g 25.10 kJ/g时,时, =0.0016)1 .94(ad b,adb,ad b,ad v,gr,QSQQ(2 2)低位发热量)低位发热量对水不同状态热效应的校正对水不同状态热效应的校正恒容低位发热量恒容低位发热量 从恒容高位发热量中扣除水(煤中的吸附水和氢燃烧从恒容高位发热量中扣除水(煤中的吸附水和氢燃烧生成的水)的汽化热,称为恒容低位发热量,简称低位
8、发生成的水)的汽化热,称为恒容低位发热量,简称低位发热量,用符号热量,用符号Qnet, v, ad表示,计算公式如下: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Qnet, v, ad = Qgr, v, ad206Had23Mad 式中:式中:Qnet, v, ad空气干燥基的恒容低位发热量,空气干燥基的恒容低位发热量,J/g;Mad煤样的空气干燥基水分,煤样的空气干燥基水分,%;2060.01g氢生成的水的汽化热,氢生成的水的汽化热,J; 230.01g吸附水的汽化热,吸附水的汽化热,J。 (3 3)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 恒湿无灰基是指煤样含有最高内
9、在水分但不含灰分恒湿无灰基是指煤样含有最高内在水分但不含灰分的一种假想状态,这时煤样中只含有可燃质和最高内在水分。的一种假想状态,这时煤样中只含有可燃质和最高内在水分。煤的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不能直接测定,需用空气干燥基的煤的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不能直接测定,需用空气干燥基的高位发热量进行换算,公式如下:高位发热量进行换算,公式如下: )MHC100()100(100)MHC100(100adadad v,gr,maf gr,AMQQ式中:式中: Qgr, maf 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kJ/g; MHC煤样的最高内在水分,煤样的最高内在水分,%。四、发热量基准换算四、发
10、热量基准换算发热量基准换算的目的:不同的应用发热量基准换算的目的:不同的应用换算公式换算公式(1)弹筒发热量和高位发热量的基准换算公式)弹筒发热量和高位发热量的基准换算公式 adad v,gr,d v,gr,100100 MQQadadad v,gr,daf v,gr,100100 AMQQadtad v,gr,ar v,gr,100100 MMQQ四、发热量基准换算四、发热量基准换算(2)低位发热量的基准换算公式)低位发热量的基准换算公式 tarar v,gr,tadtadad v,gr,ar v,net,23H206 23100100)H206(MQMMMQQdd v,gr,adadad
11、v,gr,d v,net,H206 100100)H206(QMQQdafdaf v,gr,adadadad v,gr,daf v,net,H206 100100)H206(QAMQQ五、影响煤发热量的因素五、影响煤发热量的因素 煤的煤的发热量发热量是是煤质特性煤质特性的综合指标,煤质特性的综合指标,煤质特性是决定煤的发热量的是决定煤的发热量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煤的成因、煤化程度、。煤的成因、煤化程度、煤岩组成、矿物质含量高低等对煤的发热量均有不同煤岩组成、矿物质含量高低等对煤的发热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程度的影响。 成因类型的影响成因类型的影响 :腐泥煤较腐植煤:腐泥煤较腐植煤高高煤岩组成的
12、影响煤岩组成的影响 :壳质组、镜质组、惰质组:壳质组、镜质组、惰质组 矿物质的影响:矿物质反应吸热、热值降低矿物质的影响:矿物质反应吸热、热值降低 风化的影响风化的影响 :氧含量增加、碳氢含量下降,热值降低:氧含量增加、碳氢含量下降,热值降低 :与元素组成的变化吻合,碳、氢、氧元素:与元素组成的变化吻合,碳、氢、氧元素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的工艺性质 煤炭气化是指煤在特定的设备煤炭气化是指煤在特定的设备内,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使煤中有内,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使煤中有机质与气化剂(如蒸汽机质与气化剂(如蒸汽/ /空气或氧空气或氧气等)发生一系列气等)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将固,将固体煤转化为含
13、有体煤转化为含有COCO、H2H2、CH4CH4等等可可燃气体燃气体和和CO2CO2、N2N2等等非可燃气体的非可燃气体的过程。煤炭气化时,必须具备三个过程。煤炭气化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条件,即气化炉、气化剂、供给热气化炉、气化剂、供给热量量,三者缺一不可。气化过程发生,三者缺一不可。气化过程发生的反应包括煤的热解、气化和燃烧的反应包括煤的热解、气化和燃烧反应。反应。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的工艺性质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的工艺性质一、煤与气化介质的反应性一、煤与气化介质的反应性1 1、煤的反应性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煤炭与不同煤的反应性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煤炭与不同气化介质(气化介质(C
14、OCO2 2、O O2 2、H H2 2O O等)相互作用的反应能力。等)相互作用的反应能力。 反应性好的煤在气化和燃烧过程中反应性好的煤在气化和燃烧过程中反应速度快、效反应速度快、效率高率高,可以使气化炉在较低的温度下操作,从而避免灰分,可以使气化炉在较低的温度下操作,从而避免灰分熔融、结渣甚至破坏煤的正常气化。熔融、结渣甚至破坏煤的正常气化。因此,煤的反应性是煤气化和燃烧的重要特性指标。因此,煤的反应性是煤气化和燃烧的重要特性指标。2 2、测定方法:、测定方法:活化能表示、活化能表示、反应速度表示、反应速度表示、反应物分解率或还原率表示、反应物分解率或还原率表示、以同一温度下产物的最大百分
15、浓度或百分浓度与以同一温度下产物的最大百分浓度或百分浓度与时间的关系作图表示、时间的关系作图表示、以着火点活平均燃烧速度表示。以着火点活平均燃烧速度表示。我国主要采用的是我国主要采用的是测定煤在测定煤在900900高温下干馏后高温下干馏后的煤焦还原的煤焦还原COCO2 2的能力,的能力,以以COCO2 2的还原率的还原率表示煤对表示煤对COCO2 2的的化学反应性。对于煤的气化和燃烧,反应性越高越好。化学反应性。对于煤的气化和燃烧,反应性越高越好。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的工艺性质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的工艺性质测定方法测定方法:先将煤样在先将煤样在900900下保持下保持1h1h进行干馏,除去
16、挥发进行干馏,除去挥发物。然后筛分并选取物。然后筛分并选取3-6mm3-6mm粒度的焦渣装入反应管中,粒度的焦渣装入反应管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通入一定流量的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通入一定流量的COCO2 2气体与焦渣气体与焦渣反应,每隔反应,每隔5050 ,测定反应后气体中,测定反应后气体中COCO2 2的含量,计的含量,计算已被还原成算已被还原成COCO的的COCO2 2量占通入量占通入COCO2 2总量的百分数作为总量的百分数作为煤对煤对COCO2 2的化学反应性指标。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性指标。不同温度下COCO2 2 还原率还原率按公式计算。按公式计算。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的工艺性质第
17、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的工艺性质3 3、影响煤的反应性的因素、影响煤的反应性的因素1 1、煤的煤化程度、煤的煤化程度。一般情况下,一般情况下,煤化程度低的煤,对煤化程度低的煤,对COCO2 2反应性好。反应性好。因此,因此,褐煤反应性较大,烟煤的反应性居中,无烟煤的反应性最褐煤反应性较大,烟煤的反应性居中,无烟煤的反应性最小。小。褐煤烟煤无烟煤,%温度,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的工艺性质3 3、影响煤的反应性的因素、影响煤的反应性的因素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工艺性质二、煤的着火温度二、煤的着火温度煤的着火温度又称煤的燃点、临界温度,它是指煤的着火温度又称煤的燃点、临界温度,它是指煤加热至开始燃烧的
18、温度。煤加热至开始燃烧的温度。1 1、测定方法、测定方法(1 1)气体氧化剂法气体氧化剂法:采用空气或氧气:采用空气或氧气(2 2)固体氧化剂法固体氧化剂法:采用:采用亚硝酸钠亚硝酸钠或硝酸银或硝酸银将煤样与亚硝酸钠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并按将煤样与亚硝酸钠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并按规定的方法加热,当达到一定温度时,煤样和亚硝酸规定的方法加热,当达到一定温度时,煤样和亚硝酸钠在瞬间内发生剧烈反应而爆燃,爆燃时产生的压力钠在瞬间内发生剧烈反应而爆燃,爆燃时产生的压力使水柱下降的瞬间出现明显的温度升高或体积变化,使水柱下降的瞬间出现明显的温度升高或体积变化,该瞬间温度即为煤的着火点。该瞬间温度即为
19、煤的着火点。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的工艺性质2 2、着火温度与煤质的关系、着火温度与煤质的关系煤的着火温度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升高煤的着火温度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升高。煤受到轻微氧化后,着火温度明显降低。煤受到轻微氧化后,着火温度明显降低。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的工艺性质3 3、煤的氧化程度和自然倾向、煤的氧化程度和自然倾向根据氧化样、原煤样、还原样三个着火温度温根据氧化样、原煤样、还原样三个着火温度温度,计算煤的氧化程度。度,计算煤的氧化程度。氧化程度的百分数越小,该种煤越易氧化与自氧化程度的百分数越小,该种煤越易氧化与自燃。燃。利用利用还原样与氧化样的着火温度之差还原样与氧化样的着火温度之差来
20、判断煤来判断煤的的自燃倾向自燃倾向。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的工艺性质三、煤的热稳定性三、煤的热稳定性1 1、概念、概念煤的热稳定性是指块煤在高温下保持原来粒度煤的热稳定性是指块煤在高温下保持原来粒度的能力,用的能力,用TSTS表示。表示。在固定床燃烧或气化时要求煤的在固定床燃烧或气化时要求煤的热稳定性要好。热稳定性要好。2 2、测定要点、测定要点取取6-13mm6-13mm的煤样在的煤样在850850下加热并保温下加热并保温30min30min,取出冷却后用取出冷却后用6mm6mm的筛子筛分,计算筛上物质量占焦的筛子筛分,计算筛上物质量占焦渣总质量的百分数,用渣总质量的百分数,用TSTS+6+
21、6表示。表示。该值越大,煤的热该值越大,煤的热稳定性越好。稳定性越好。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的工艺性质3 3、煤的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煤的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煤的热稳定性受煤的热稳定性受煤化程度影响较大煤化程度影响较大,一般褐煤,一般褐煤的热稳定性最差,其次是无烟煤,烟煤则较好。的热稳定性最差,其次是无烟煤,烟煤则较好。煤热稳定性与煤热稳定性与煤中矿物的成分有关煤中矿物的成分有关。温度是影响煤热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温度是影响煤热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温度不同,温度不同试验结果有较大的差别。只有当试验结果有较大的差别。只有当试验温度在试验温度在850-850-900900时各种煤的热稳定性差异才明显的表现
22、出来。时各种煤的热稳定性差异才明显的表现出来。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的工艺性质四、煤灰在高温下的性质四、煤灰在高温下的性质1 1、煤灰熔融性、煤灰熔融性煤灰熔融性是指煤灰在高温条件下软化、熔融、流动煤灰熔融性是指煤灰在高温条件下软化、熔融、流动时的温度特性。时的温度特性。煤灰是煤中矿物质燃烧后生成的各种金属与非金属氧煤灰是煤中矿物质燃烧后生成的各种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以及硫酸盐等复杂的混合物,化物以及硫酸盐等复杂的混合物,它们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它们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而只有一个温度而只有一个较宽的熔化温度范围较宽的熔化温度范围。煤灰开始熔化时的。煤灰开始熔化时的温度一般比煤中任一组分的纯净矿物
23、质的熔点低,并且这些温度一般比煤中任一组分的纯净矿物质的熔点低,并且这些煤灰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形成煤灰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形成共熔体共熔体这种共熔体在熔化状这种共熔体在熔化状态时有熔解煤灰中其它高熔点物质的能力,并改变了熔体成态时有熔解煤灰中其它高熔点物质的能力,并改变了熔体成分和熔化温度。分和熔化温度。煤灰熔融性的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测定:角锥法角锥法。煤灰熔融性通常用煤灰熔融性通常用四个特征温度四个特征温度表示。表示。特征温度特征温度表示方式表示方式特点特点变形温度变形温度DTDT灰锥体尖端开始弯曲或变圆灰锥体尖端开始弯曲或变圆软化温度软化温度STST灰锥体弯曲至锥尖触及底板变成球形或半球形灰
24、锥体弯曲至锥尖触及底板变成球形或半球形半球温度半球温度HTHT灰锥体形变至近似半球形灰锥体形变至近似半球形流动温度流动温度FTFT灰锥体完全熔化展开成高度小于灰锥体完全熔化展开成高度小于1.5mm1.5mm薄层薄层一般以一般以煤灰软化温度煤灰软化温度作为衡量煤灰熔融性的指作为衡量煤灰熔融性的指标。按照煤灰熔融温度的高低可将煤灰分为四种类型。标。按照煤灰熔融温度的高低可将煤灰分为四种类型。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的工艺性质煤灰熔融性取决于:煤灰熔融性取决于:煤灰成分的组成比例煤灰成分的组成比例,气氛的氧化还原性气氛的氧化还原性。(1 1)高温条件下,煤灰所在部位的)高温条件下,煤灰所在部位的氧化还
25、原性气氧化还原性气氛对煤灰熔融性有很大的影响氛对煤灰熔融性有很大的影响。在工业条件下,煤炭燃。在工业条件下,煤炭燃烧或气化成渣部位的气氛一般是烧或气化成渣部位的气氛一般是弱还原性弱还原性的,因此在测的,因此在测定煤灰熔融性时,一般模拟弱还原性气氛进行。在弱还定煤灰熔融性时,一般模拟弱还原性气氛进行。在弱还原性气氛下,原性气氛下,FeOFeO能与能与SiOSiO2 2形成一系列低共熔混合物,它形成一系列低共熔混合物,它们的熔融范围均在们的熔融范围均在1138-11801138-1180之间。之间。(2 2)在相同的气氛条件下,煤灰熔融性由其)在相同的气氛条件下,煤灰熔融性由其灰成灰成分的化学组成
26、决定分的化学组成决定。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的工艺性质SiOSiO2 2的影响的影响:它是煤灰中含量最多的成分(:它是煤灰中含量最多的成分(30%-70%30%-70%),),对灰熔融性影响较为复杂。对灰熔融性影响较为复杂。当含量当含量40%40%时,熔融温度比时,熔融温度比40%45%45%时,随含量增加,时,随含量增加,FTFT和和STST差随之增大,差随之增大,当含量在当含量在45-60%45-60%时,含量增加,软化温度降低。时,含量增加,软化温度降低。当含量当含量60%,60%,对煤灰软化温度的影响没有规律性。对煤灰软化温度的影响没有规律性。AlAl3 3O O2 2的影响的影响:显
27、著增加煤灰的熔融温度。含量越高,煤:显著增加煤灰的熔融温度。含量越高,煤灰熔融温度就越高。灰熔融温度就越高。CaOCaO的影响的影响:碱金属氧化物,很容易与:碱金属氧化物,很容易与SiOSiO2 2形成易熔的硅形成易熔的硅酸盐,一般均起降低煤灰软化温度的作用。酸盐,一般均起降低煤灰软化温度的作用。MgOMgO的影响的影响:降低煤灰软化温度。:降低煤灰软化温度。K K2 2O O、NaNa2 2O O的影响的影响:能显著降低煤灰软化温度。:能显著降低煤灰软化温度。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的工艺性质煤灰熔融温度是一个近似反映煤在锅炉中或煤灰熔融温度是一个近似反映煤在锅炉中或气化炉中灰渣熔融特性的数据
28、。气化炉中灰渣熔融特性的数据。一般一般固态排渣炉固态排渣炉要求煤灰的熔融温度越高越要求煤灰的熔融温度越高越好,而好,而液态排渣炉液态排渣炉则要求灰熔融温度越低越好。则要求灰熔融温度越低越好。通常单种煤的煤灰熔融性是一定的,不一定通常单种煤的煤灰熔融性是一定的,不一定能满足要求,需要进行调整。能满足要求,需要进行调整。调整煤灰熔融性调整煤灰熔融性常用常用的方法是的方法是配煤配煤和和使用添加剂使用添加剂,在实践中常采用配煤,在实践中常采用配煤法更为科学。法更为科学。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的工艺性质2 2、煤灰黏度、煤灰黏度煤灰黏度煤灰黏度是指煤灰在是指煤灰在高温熔融状态下流动时高温熔融状态下流动时
29、的的内摩内摩擦因数擦因数,表征煤灰在高温熔融状态下流动时的物理特性。,表征煤灰在高温熔融状态下流动时的物理特性。煤灰在高温下达到流体状态后,整个流体可假设由煤灰在高温下达到流体状态后,整个流体可假设由多层组成。煤灰流动时两个相对移动的液层之间存在相多层组成。煤灰流动时两个相对移动的液层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内摩擦,其互作用的内摩擦,其摩擦系数即为煤灰黏度摩擦系数即为煤灰黏度。煤灰黏度。煤灰黏度可用牛顿摩擦定律推算。煤灰的动力黏度单位是帕斯可用牛顿摩擦定律推算。煤灰的动力黏度单位是帕斯卡秒卡秒(Pas) (Pas) 。正常液态排渣的黏度一般为正常液态排渣的黏度一般为5-10 Pas5-10 Pas,
30、最多不超,最多不超过过25 Pas25 Pas,当煤灰黏度达到,当煤灰黏度达到100 Pas100 Pas,熔渣在重力,熔渣在重力作用下将停止流动。采用液态排渣,煤灰粘度小一点为作用下将停止流动。采用液态排渣,煤灰粘度小一点为好。好。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的工艺性质煤灰黏度与灰成分的关系煤灰黏度与灰成分的关系同一同一煤灰的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煤灰的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相同温度下,相同温度下,煤灰的黏度煤灰的黏度- -温度特性曲线也取决于煤灰的化学组成。温度特性曲线也取决于煤灰的化学组成。煤灰成分中,影响煤灰黏度的主要因素是煤灰成分中,影响煤灰黏度的主要因素是SiSi2 2O O、AlAl2
31、2O O3 3、FeFe2 2O O3 3 和和FeFe3+3+ 百分率百分率 、CaOCaO、MgOMgO。SiSi2 2O O和和AlAl2 2O O3 3 能提高灰的黏度;能提高灰的黏度; FeFe2 2O O3 3 、 CaOCaO、MgOMgO能降低灰的黏度;能降低灰的黏度;NaNa2 2O O能降低黏度。能降低黏度。 FeFe3+3+ 百分率百分率 增加时,增加时,灰黏度增加;灰黏度增加;当当FeFe2 2O O3 3 含量高、含量高、 SiSi2 2O O含量低时,增加含量低时,增加SiSi2 2O O含量会含量会降低黏度。降低黏度。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的工艺性质煤灰黏度是气化
32、用煤和动力用煤的重要指标,煤灰黏度是气化用煤和动力用煤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对液态排渣的气化炉和燃烧炉来说,需要测定特别是对液态排渣的气化炉和燃烧炉来说,需要测定煤灰在熔融态时的黏度特性曲线,才能了解灰渣的流煤灰在熔融态时的黏度特性曲线,才能了解灰渣的流动特性,以帮助选择合宜的原料和燃料煤,助熔剂和动特性,以帮助选择合宜的原料和燃料煤,助熔剂和确定排渣温度,正确指导气化和燃烧的生产工艺和炉确定排渣温度,正确指导气化和燃烧的生产工艺和炉型设计。型设计。采用采用液态排渣,一般希望煤灰黏度小一点为好液态排渣,一般希望煤灰黏度小一点为好。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的工艺性质3 3、煤的结渣性、煤的结渣性(1
33、1)煤的结渣性实际上是指煤中矿物质在高温燃煤的结渣性实际上是指煤中矿物质在高温燃烧或气化过程中,煤灰软化、熔融而结渣的性能。烧或气化过程中,煤灰软化、熔融而结渣的性能。在气化过程中煤灰的结渣会影响正常操作,降低气在气化过程中煤灰的结渣会影响正常操作,降低气化效率,结渣严重时将会导致停产。对于固定床气化或化效率,结渣严重时将会导致停产。对于固定床气化或燃烧,燃烧,结渣率高是不利因素结渣率高是不利因素。因此,必须选择不易结渣。因此,必须选择不易结渣或只轻度结渣的煤炭作为气化原料。由于煤灰熔点并不或只轻度结渣的煤炭作为气化原料。由于煤灰熔点并不能完全反映煤在气化炉中的结渣情况,因而要用煤的结能完全反
34、映煤在气化炉中的结渣情况,因而要用煤的结渣性来判断气化过程中煤灰结渣的难易程度。渣性来判断气化过程中煤灰结渣的难易程度。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的工艺性质3 3、煤的结渣性、煤的结渣性(2 2)煤的结渣性的测定方法)煤的结渣性的测定方法将将36mm36mm粒度的煤样装入特制的气化装置中用同粒度的煤样装入特制的气化装置中用同样粒度的木炭引燃。以空气作为气化介质,在规定的鼓样粒度的木炭引燃。以空气作为气化介质,在规定的鼓风强度下使试样气化风强度下使试样气化( (燃烧燃烧) )。待试祥燃尽后停止鼓风,。待试祥燃尽后停止鼓风,取出灰渣称量,经过筛分后测定其中大于取出灰渣称量,经过筛分后测定其中大于6mm
35、6mm灰渣质量灰渣质量占灰渣总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结渣性指标。占灰渣总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结渣性指标。第四节 煤炭气化与燃烧的工艺性质(3 3)影响结渣性的因素)影响结渣性的因素煤的结渣性与煤中煤的结渣性与煤中矿物质含量矿物质含量和和组成组成有关。一般有关。一般矿矿物质含量高的煤较易结渣物质含量高的煤较易结渣,矿物质中钙、铁含量高容易,矿物质中钙、铁含量高容易结渣,而结渣,而Al2O3Al2O3含量高则不易结渣含量高则不易结渣。(4 4)结渣性与煤灰熔融性的关系)结渣性与煤灰熔融性的关系一般来说,一般来说,软化温度低的煤容易结渣软化温度低的煤容易结渣,软化温度高软化温度高的煤不易结渣的煤不易结渣,但也
36、有例外。,但也有例外。结渣性测定的操作条件更接近于煤气化或燃烧工艺,结渣性测定的操作条件更接近于煤气化或燃烧工艺,因此它能比软化温度更好地反映灰的结渣特性。因此它能比软化温度更好地反映灰的结渣特性。二、煤的热解和粘结成焦性质二、煤的热解和粘结成焦性质 概念概念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持续加热至较高温度时,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持续加热至较高温度时,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生成气体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生成气体( (煤气煤气) )、液、液体体( (焦油焦油) )、固体、固体( (半焦或焦炭半焦或焦炭) )的过程,称为煤的热解的过程,称为煤的热解(pyrolysis)(pyrolysi
37、s)、干馏或炭化、干馏或炭化(carbonization)(carbonization)。 黏结黏结和和成焦成焦是煤热解的结果是煤热解的结果热解分类热解分类 按热解终温按热解终温 低温干馏低温干馏(500-600)(500-600)以液体产物为目标以液体产物为目标 中温干馏中温干馏(700-800)(700-800)制取燃料煤气制取燃料煤气 高温干馏高温干馏(950-1050)(950-1050)炼焦炼焦一、煤的热解一、煤的热解黏结性烟煤热解过程黏结性烟煤热解过程粘结性粘结性烟煤热解过程烟煤热解过程(1 1)干燥脱吸阶段(室温)干燥脱吸阶段(室温300300)(2 2)黏结形成半焦阶段()黏结
38、形成半焦阶段(300300550550) (3 3)成焦阶段()成焦阶段(550-1000 550-1000 )一、煤的热解一、煤的热解黏结性烟煤热解过程黏结性烟煤热解过程(1) 干燥脱吸阶段(室温干燥脱吸阶段(室温300) 120:煤炭脱水、干燥:煤炭脱水、干燥 120200:解吸,脱除吸附的:解吸,脱除吸附的CH4、CO、CO2等气等气体。体。200- 300:低变质程度的褐煤开始轻微热解,生成低变质程度的褐煤开始轻微热解,生成CO2等气体。烟煤和无烟煤没有变化。等气体。烟煤和无烟煤没有变化。 从室温到从室温到300 ,煤的,煤的基本性质不会发生变化基本性质不会发生变化,煤中吸,煤中吸附的
39、水分和气体在此阶段脱除。附的水分和气体在此阶段脱除。一、煤的热解一、煤的热解黏结性烟煤热解过程黏结性烟煤热解过程(2)黏结形成半焦阶段()黏结形成半焦阶段(300550) 该阶段以该阶段以煤的分解、解聚煤的分解、解聚为主,形成以液体为主的为主,形成以液体为主的胶质体胶质体,阶,阶段末期,胶质体固化形成段末期,胶质体固化形成半焦半焦。 300300450450:煤分解、解聚,生成大量的相对分子质量较:煤分解、解聚,生成大量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小的气相组分气相组分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粘稠的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粘稠的液相组分液相组分。 其中:在其中:在450450左右的温度区间,焦油的析出量最大。左
40、右的温度区间,焦油的析出量最大。 在该阶段由于热解,生成了气在该阶段由于热解,生成了气( (煤气和呈气态的焦油煤气和呈气态的焦油) )、液、液、固固( (未分解的煤未分解的煤) )三相共存的物质,称为三相共存的物质,称为胶质体胶质体。 450450550550(600)(600)胶质体固化成为半焦:胶质体分解加胶质体固化成为半焦:胶质体分解加速,开始缩聚,生成分子量很大的物质,胶质体固化为半焦。速,开始缩聚,生成分子量很大的物质,胶质体固化为半焦。一、煤的热解一、煤的热解黏结性烟煤热解过程黏结性烟煤热解过程(3)成焦阶段)成焦阶段 (550 1000 ) 该阶段以该阶段以缩聚反应缩聚反应为主,
41、由半焦转化为为主,由半焦转化为焦炭焦炭。550550750750,半焦分解析出大量的气体,主要是,半焦分解析出大量的气体,主要是H H2 2和少和少量的量的CHCH4 4,成为热解的二次气体。半焦分解释放出大量气,成为热解的二次气体。半焦分解释放出大量气体后,体积收缩产生裂纹。在此阶段基本上不产生焦油。体后,体积收缩产生裂纹。在此阶段基本上不产生焦油。 75075010001000,半焦进一步分解,继续析出少量气体,半焦进一步分解,继续析出少量气体,主要是主要是H H2 2,同时半焦发生缩聚,使芳香碳网不大增大,结,同时半焦发生缩聚,使芳香碳网不大增大,结构单元的排列有序化进一步增强,最后半焦
42、转化成为焦炭。构单元的排列有序化进一步增强,最后半焦转化成为焦炭。 一、煤的热解一、煤的热解非粘结性煤的热解过程 煤化程度低的非粘结性煤煤化程度低的非粘结性煤如褐煤、长焰煤等,其热如褐煤、长焰煤等,其热解过程与烟煤大体类似,同样有分解、裂解和缩聚等反应解过程与烟煤大体类似,同样有分解、裂解和缩聚等反应发生,发生,生成大量气体和焦油生成大量气体和焦油,只是在热解过程中没有胶质,只是在热解过程中没有胶质体生成,不会产生熔融、膨胀等现象,热解前后煤粒仍然体生成,不会产生熔融、膨胀等现象,热解前后煤粒仍然呈分离状态,呈分离状态,不会粘结成块不会粘结成块。 煤化程度高的非粘结性煤煤化程度高的非粘结性煤如
43、贫煤、无烟煤,其热如贫煤、无烟煤,其热解过程较为简单,解过程较为简单,以裂解为主,释放出少量的热解气体以裂解为主,释放出少量的热解气体,其中热值高的烃类如其中热值高的烃类如甲烷含量较低,氢含量则较高甲烷含量较低,氢含量则较高,煤气煤气热值相对较低。热值相对较低。煤热解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煤热解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煤热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包括煤中有机质的裂解、裂煤热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包括煤中有机质的裂解、裂解产物中轻质组分的挥发、裂解残留物的缩聚、挥发产物在解产物中轻质组分的挥发、裂解残留物的缩聚、挥发产物在析出过程中的分解与化合、缩聚产物的进一步分解及再缩聚析出过程中的分解与化合、缩聚产物的进一步分解及
44、再缩聚等过程。等过程。整个过程包括整个过程包括裂解裂解和和缩聚缩聚两大类反应。两大类反应。煤热解的前期以裂解反应为主,后期以缩聚反应为主。煤热解的前期以裂解反应为主,后期以缩聚反应为主。热解过程是煤中基本结构单元周围的热解过程是煤中基本结构单元周围的侧链和官能团侧链和官能团等等对热不稳定成分不断对热不稳定成分不断裂解裂解,形成低分子化合物并挥发出去形成低分子化合物并挥发出去的的过程;过程;基本结构单元的基本结构单元的缩合芳香核缩合芳香核部分对热稳定,互相部分对热稳定,互相缩聚缩聚形成固体产品形成固体产品。煤热解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煤热解中的主要化学反应 煤的热解中的裂解反应煤的热解中的裂解反应 一
45、次热解产物的二次热解反应一次热解产物的二次热解反应 煤热解中的缩聚反应煤热解中的缩聚反应 (1 1)煤热解中的)煤热解中的裂解反应裂解反应 结构单元之间的桥键断裂生成自由基碎片;结构单元之间的桥键断裂生成自由基碎片;脂肪侧链受热易裂解,生成气态烃,如:脂肪侧链受热易裂解,生成气态烃,如:CHCH4 4C C2 2H H6 6等;等;含氧官能团的裂解,含氧官能团的热稳定性顺序为:含氧官能团的裂解,含氧官能团的热稳定性顺序为: OH C=O OH C=O COOH COOH OCHOCH3 3。 羧基热稳定性低,羧基热稳定性低,200200就开始分解,生成就开始分解,生成COCO2 2和和H H2
46、 2O O。羰基。羰基在在400400左右裂解生成左右裂解生成COCO,羟基不易脱除,到,羟基不易脱除,到700700800800以上,以上,有大量羟基存在,可氢化生成有大量羟基存在,可氢化生成H H2 2O O。含氧杂环在。含氧杂环在500500以上也可以上也可能断开,生成能断开,生成COCO。 煤中低分子化合物的裂解,是以脂肪化合物为主的低分子煤中低分子化合物的裂解,是以脂肪化合物为主的低分子化合物,其受热后,可分解成挥发性产物。化合物,其受热后,可分解成挥发性产物。 (2 2)一次热解产物的二次热解反应 裂解反应,如裂解反应,如 脱氢反应脱氢反应 ,如,如C6H1 2C H2C H2+3
47、H+H22 加氢反应加氢反应 ,如,如OHCH3NH2+H2+H2OH2+CH4+H2+NH3 缩合反应缩合反应 ,如,如+C4H6+H22C4H6+H22 桥键分解桥键分解 ,如,如 -CH2- H2OCO 2H2(3 3)煤热解中的)煤热解中的缩聚反应缩聚反应 胶质体固化过程的胶质体固化过程的,主要是在热解生成的自由,主要是在热解生成的自由基之间的缩聚,其结果生成半焦。基之间的缩聚,其结果生成半焦。 +H24+(3 3)煤热解中的)煤热解中的缩聚反应缩聚反应 半焦分解,半焦分解,生成焦炭。缩聚反应是芳,生成焦炭。缩聚反应是芳香结构脱氢。苯、萘、联苯和乙烯参加反应。香结构脱氢。苯、萘、联苯和
48、乙烯参加反应。 ,具有共轭双烯及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在加成,具有共轭双烯及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在加成时进行环化反应。时进行环化反应。 CH2CHCHCH2+CH2CHRCCCCCCHHHHRHHH第二节第二节 煤的热解和黏结成焦性质煤的热解和黏结成焦性质二、煤的黏结与成焦机理二、煤的黏结与成焦机理具有黏结性的煤,在高温热解时,从粉煤分解具有黏结性的煤,在高温热解时,从粉煤分解开始,经过胶质体状态到生成半焦的过程称为开始,经过胶质体状态到生成半焦的过程称为黏结黏结过程。过程。从粉煤开始分解到最终形成焦炭的整个过程称从粉煤开始分解到最终形成焦炭的整个过程称为为结焦过程结焦过程,又分为,又分为黏结过程黏
49、结过程和和半焦收缩半焦收缩过程两个过程两个阶段。阶段。炼焦过程中,煤的黏结过程至关重要,而黏结炼焦过程中,煤的黏结过程至关重要,而黏结性的好坏取决于性的好坏取决于胶质体的生成及其性质胶质体的生成及其性质。胶质体的概念 粘结性烟煤在热解过程中,在粘结性烟煤在热解过程中,在300550范围内,范围内,煤粒会软化熔融,在煤粒的表面形成含有气泡的液相膜,煤粒会软化熔融,在煤粒的表面形成含有气泡的液相膜,大量煤粒聚积时,液相相互融合在一起,形成气、液、大量煤粒聚积时,液相相互融合在一起,形成气、液、固三相一体的粘稠的混合物,即所谓的固三相一体的粘稠的混合物,即所谓的“ 胶质体胶质体” I 软化开始阶段软
50、化开始阶段 II 开始形成半焦阶段开始形成半焦阶段 III 煤粒强烈软化和半焦破煤粒强烈软化和半焦破裂阶段裂阶段 在结焦过程的不同阶段单个煤粒的变化示意图在结焦过程的不同阶段单个煤粒的变化示意图1煤;煤;2含有气泡的液态物质;含有气泡的液态物质;3半焦半焦第二节第二节 煤的热解和黏结成焦性质煤的热解和黏结成焦性质1 1、胶质体的来源和性质、胶质体的来源和性质(1 1)胶质体的来源)胶质体的来源胶质体的形成是煤热解过程中氢再分配的结果。胶质体的形成是煤热解过程中氢再分配的结果。由于氢的再分配,部分中间产物被氢所饱和,因而由于氢的再分配,部分中间产物被氢所饱和,因而形成了液相。形成了液相。胶质体中
51、液相的来源主要是芳香族化合物热解胶质体中液相的来源主要是芳香族化合物热解后,煤中的桥键断裂,形成自由基碎片,其中相对后,煤中的桥键断裂,形成自由基碎片,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不大的、含氢较多的成为液体产物。脂肪分子质量不大的、含氢较多的成为液体产物。脂肪族化合物分解后也会生成少量的液体产物。已形成族化合物分解后也会生成少量的液体产物。已形成的液相物质可以溶解部分煤,使液相数量增加。的液相物质可以溶解部分煤,使液相数量增加。热解过程中,胶质体的液相不断分解、缩聚和热解过程中,胶质体的液相不断分解、缩聚和固化形成半焦。影响煤黏结成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固化形成半焦。影响煤黏结成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是是胶质体的
52、数量和质量胶质体的数量和质量。热稳定性热稳定性胶质体的热稳定性用煤的软化、胶质体固化温胶质体的热稳定性用煤的软化、胶质体固化温度间隔表示。它表示度间隔表示。它表示煤粒处在塑性状态的时间,即煤粒处在塑性状态的时间,即胶质体的热稳定性。胶质体的热稳定性。一般认为,一般认为,温度间隔大温度间隔大,表明胶质体黏结煤粒,表明胶质体黏结煤粒的时间长,的时间长,有利于煤的黏结有利于煤的黏结。将温度间隔和塑性平。将温度间隔和塑性平均温度结合起来考虑胶质体的热稳定性更为科学。均温度结合起来考虑胶质体的热稳定性更为科学。透气性透气性指煤热解产生的气体物质从胶质体中析出的难易程度。指煤热解产生的气体物质从胶质体中析
53、出的难易程度。透气性差时会在胶质体内产生较大的膨胀压,能促使透气性差时会在胶质体内产生较大的膨胀压,能促使煤粒之间的黏结,透气性好则有相反的结果。煤粒之间的黏结,透气性好则有相反的结果。流动性流动性流动性反映了胶质体液相数量的多少和黏度的大小。流动性反映了胶质体液相数量的多少和黏度的大小。胶质体的流动性差,不利于煤粒间的黏结,界面结合胶质体的流动性差,不利于煤粒间的黏结,界面结合不好,焦炭熔融性差,焦炭的强度差。不好,焦炭熔融性差,焦炭的强度差。膨胀性膨胀性在胶质体状态下,如胶质体数量多,黏度大,则胶质在胶质体状态下,如胶质体数量多,黏度大,则胶质体中的气体不易析出,往往使胶质体发生膨胀。体中
54、的气体不易析出,往往使胶质体发生膨胀。膨胀压力膨胀压力大,有利于煤粒间的黏结,但压力过大,对炭化设备产生大,有利于煤粒间的黏结,但压力过大,对炭化设备产生危害。危害。第二节第二节 煤的热解和黏结成焦性质煤的热解和黏结成焦性质2 2、煤的黏结与成焦机理、煤的黏结与成焦机理(1 1)煤的黏结机理)煤的黏结机理煤粒之间的黏结主要发生在煤粒的表面上,煤煤粒之间的黏结主要发生在煤粒的表面上,煤的黏结是煤粒间的表面黏结。的黏结是煤粒间的表面黏结。热解后的煤粒沿着颗粒的接触表面产生界面结热解后的煤粒沿着颗粒的接触表面产生界面结合。表面的结合不仅发生在熔融颗粒与不熔颗粒之合。表面的结合不仅发生在熔融颗粒与不熔
55、颗粒之间,也发生在相邻颗粒产生的胶质体交界面上。间,也发生在相邻颗粒产生的胶质体交界面上。煤热解生成的胶质体是逐渐增加的,当液相的煤热解生成的胶质体是逐渐增加的,当液相的生成速度与热解速度相等时,胶质体的流动性达到生成速度与热解速度相等时,胶质体的流动性达到最大。胶质体的固化是液相分解产生的游离基缩聚最大。胶质体的固化是液相分解产生的游离基缩聚的结果。的结果。胶质体的固化过程是胶质体中的化合物因胶质体的固化过程是胶质体中的化合物因脱氢、脱烷基和其他热解反应而引起的芳构化和炭脱氢、脱烷基和其他热解反应而引起的芳构化和炭化的过程。化的过程。第二节第二节 煤的热解和黏结成焦性质煤的热解和黏结成焦性质
56、要使煤在热解中黏结得好,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要使煤在热解中黏结得好,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胶质体应有足够数量的液相,能将固体煤粒表胶质体应有足够数量的液相,能将固体煤粒表面润湿,并充满颗粒间的空隙;面润湿,并充满颗粒间的空隙;胶质体应有较好的流动性和较宽的温度间隔;胶质体应有较好的流动性和较宽的温度间隔;胶质体应有一定的黏度,有一定的气体生成量,胶质体应有一定的黏度,有一定的气体生成量,能产生一定的膨胀压力,将软化的煤粒压紧;能产生一定的膨胀压力,将软化的煤粒压紧;黏结性不同的煤粒应在空间均匀分布;黏结性不同的煤粒应在空间均匀分布;液态产物与固体粒子之间应有较好的附着力;液态产物与固体粒子之间应有较好
57、的附着力;液相进一步分解缩聚所形成的固体产物和未转液相进一步分解缩聚所形成的固体产物和未转变为液相的固体粒子本身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变为液相的固体粒子本身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第二节第二节 煤的热解和黏结成焦性质煤的热解和黏结成焦性质(2 2)煤的成焦机理)煤的成焦机理胶质体固化形成半焦后继续升高温度,半焦发胶质体固化形成半焦后继续升高温度,半焦发生裂解,析出以氢气为主的气体,几乎没有焦油产生裂解,析出以氢气为主的气体,几乎没有焦油产生。生。从从半焦的外形半焦的外形变化来看,由于缩聚反应,使半变化来看,由于缩聚反应,使半焦的体积发生收缩,该收缩不均匀,造成半焦内部焦的体积发生收缩,该收缩不均
58、匀,造成半焦内部产生应力,当应力大于半焦的强度时就产生了产生应力,当应力大于半焦的强度时就产生了裂纹裂纹。温度继续升高到温度继续升高到10001000度,半焦的裂解和缩聚反应趋度,半焦的裂解和缩聚反应趋缓,析出的气体量减少,半焦也变成了具有一定块缓,析出的气体量减少,半焦也变成了具有一定块度和强度的银灰色的并具有金属光泽的焦炭。度和强度的银灰色的并具有金属光泽的焦炭。第三节第三节 煤的黏结性和结焦性及评定方法煤的黏结性和结焦性及评定方法一、煤的黏结性和结焦性一、煤的黏结性和结焦性1 1、煤的粘结性煤的粘结性:烟煤在干馏时产生的胶质体粘:烟煤在干馏时产生的胶质体粘结自身和惰性物料的能力。结自身和
59、惰性物料的能力。2 2、煤的结焦性煤的结焦性:单种煤或配合煤在工业焦炉或:单种煤或配合煤在工业焦炉或模拟工业焦炉的炼焦条件下(一定的升温速度、加热模拟工业焦炉的炼焦条件下(一定的升温速度、加热终温等),粘结成块并最终形成具有一定块度和强度终温等),粘结成块并最终形成具有一定块度和强度的焦炭的能力。的焦炭的能力。3 3、黏结性是结焦性的必要条件黏结性是结焦性的必要条件 煤的粘结性是评价烟煤能否用于炼焦的主要依据,煤的粘结性是评价烟煤能否用于炼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低温干馏、气化、或动力用煤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低温干馏、气化、或动力用煤的重要依据。炼焦炼焦就是将配合好的煤粉碎到适宜的粒度后在焦就是
60、将配合好的煤粉碎到适宜的粒度后在焦炉中进行高温干馏,生成焦炭、煤气和其他化学产物炉中进行高温干馏,生成焦炭、煤气和其他化学产物的热加工过程。的热加工过程。炼焦是煤最主要的转化利用方法。炼焦是煤最主要的转化利用方法。炼焦用煤必须具有黏结性炼焦用煤必须具有黏结性,肥煤和气肥煤的黏结,肥煤和气肥煤的黏结性最好。性最好。炼焦用煤也必须具有结焦性炼焦用煤也必须具有结焦性,焦煤的结焦性最好。,焦煤的结焦性最好。第三节第三节 煤的黏结性和结焦性及评定方法煤的黏结性和结焦性及评定方法第三节第三节 煤的黏结性和结焦性及评定方法煤的黏结性和结焦性及评定方法二、煤的黏结性和结焦性的评定方法二、煤的黏结性和结焦性的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体育工作总结模版
-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与智能遮阳系统在办公建筑中的应用案例报告
-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解题技巧总结模版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2025年法规实施策略与优化报告
- 2025年《人生》读书心得体会模版
- 职代会精神心得体会模版
- AI在医疗决策中发挥作用的道德及法律约束
- 江安县大井镇中心校2025年工作总结模版
- 小学简单学生评语
- 区块链技术革新零售业的商业模式
- GB/T 25139-2025铸造用泡沫陶瓷过滤网
- (二模)湛江市2025年普通高考测试(二)生物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英语二模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初级药师考试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 9.2法律保障生活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幼儿园牛奶知识普及课件
- 公司泥头车管理制度
- 警犬训练室内管理制度
- 2025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 《九州通医药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13000字(论文)
- 矿石百科知识儿童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