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减少超大体积底板混凝土裂缝出现率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上海中心大厦项目经理部 QC小组一、小组概况1、小组介绍:小组名称上海中心大厦项目经理部 QC小组课题类型攻关型课题名称减少超大体积底板混凝土裂缝出现率组建时间2004年10月课题注册时间2010年8月课题注册号SHYJ-2010-16活动时间2009年10月1日2010年7月28日活动次数24次曾获荣誉小组课题“组合楼板大跨度钢梁挠度控制施工技术攻关”,获2007年度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小组课题“整体自升式钢平台模板体系的研制”,获2008年度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小组课题“大体积混
2、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获2009年度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小组课题“斜向劲性柱混凝土施工技术”,获2010年度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制表人:钱磊 制表日期:2011年1月23日2、小组成员简介:序号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小组职务小组分工QC培训1花力男37本科工程师组长主持小组工作获市颁TQM合格证书2陈俊春男36大专工程师副组长负责全面决策获市颁TQM合格证书3钱磊男31本科工程师副组长负责全面决策获市颁TQM合格证书4华关昌男56大专工程师顾问分析制定对策获市颁TQM合格证书5李睿信男27本科助理工程师组员分析制定对策获市颁TQM合格证书6朱清骜男26本科助理工程师组员分析
3、制定对策获市颁TQM合格证书7宋忠健男50高中助理工程师组员对策实施获市颁TQM合格证书8孙海东男27大专助理工程 师组员对策实施获市颁TQM合格证书9姚锋男26大专助理工程师组员对策实施获市颁TQM合格证书10陈潇男30本科助理工程师组员质量检查获市颁TQM合格证书11刘佳琦男24本科助理工程师组员质量检查获市颁TQM合格证书12茅利贤女24大专资料员组员资料收集获市颁TQM合格证书制表人:李睿信制表日期:2011年1月23日3、本课题活动统计: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小组采取定期活动与专题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活动情况如下:活动内容次数人数出勤率(%总出勤率(%定期活动1011898.396.2
4、专题活动66894.4现场分析55896.7座谈、交流33391.7小计2427796.2统计、制表人:李睿信制表日期:2010年11月24日4、活动计划小组制定了活动开展计划表,根据计划表和时间节点,开展本次QC活动。小组活动计划表阶段时间(月)责任人2009 年2010 年101112123456712选择课题一全体成员现状调查与分析全体成员设定目标花力原因分析全体成员要因分析全体成员制疋对策全体成员对策实施全体成员效果检查陈俊春巩固推广花力1总结打算钱磊制表人:钱磊制表日期:2009年10月2日二、课题概况上海中心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东临东泰路,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毗邻;西靠银城中路,与
5、太平金融大厦毗邻;南接陆家嘴环路,与盛大金磐住宅楼毗邻;北望花园石桥路,与 金茂大厦隔路相望。本工程总用地面积约30368mf,总建筑面积约574058应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约410139m2,主楼地下5层,地上121层,总高度632m。竖向分为九个功能区,1区为大堂、 商业、会议、餐饮区,2区至6区为办公区,7区、8区为酒店和精品办公区,9区为观光区,9区以上为屋顶皇冠。上海中心投资达到148亿元,是我国目前在建中的第一高楼。本工程承台底板混凝土总方量约为61000m3。其中主楼区域底板厚度为 6m混凝土方量约为57400ni,裙房区域底板厚度为1.6m,混凝土方量约为 3600m3全部采用强
6、度等级为C50的商品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10。超大体积承台底板砼方量对比表工程名称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砼方量(万用)1.863.786.10三、选题理由1、作为国内在建第一高楼,本工程主楼基础底板施工对工程本身而言具有着标志性的意义。同时作为民用建筑领域一次性连续浇捣方量最大的基础底板,其施工也引起了社 会各方的关注。2、超大体积承台底板混凝土施工出现裂缝,是长久以来的质量通病,解决施工工艺难点, 是控制超大体积承台底板混凝土裂缝的关键。3、我公司在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工程施工中,已积累了不少超大体积承台底板的施 工经验,但本工程如此大的体量的承台底板混凝土施工还尚属首次,希望通过本
7、次活 动,完善总结出一套成熟的超大体积承台底板施工工艺。四、现状调查与分析(一)现状调查:2009年10月20日 11月22日期间,我QC小组成员查阅了交通银行、金茂大厦、环 球金融中心等超大体积底板工程的质量评定资料并随机抽取180个点进行调查分析。小组成员还对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上海国金中心、浦江双辉等多个在建的超大体积承台底板砼工程进行随机现场测量了 160个点,共计340个点,并作了归纳总结,主要质量问题见下表:超大体积承台底板砼裂缝调查表序号检杳项目频数累计频数频率()累计频率(%)1砼温度裂缝262641.9341.932砼收缩裂缝234937.1079.033砼干缩裂缝6559.68
8、88.714砼施工裂缝3584.8493.555砼沉降裂缝2603.2296.776其他裂缝2623.231007合计6262100100制表人:李睿信审核人:钱磊 制表日期:2009年11月23日(二)数据分析:根据超大体积承台底板砼裂缝调查表,作出超大体积承台底板砼裂缝排列(成)X=62so -88. 71%-ao-6040- 30 -0磁温度裂缠碇收缩裂缝玲干囉裂缭砂施工裂绻腔沉隆製缝魏直他裂经超大体积承台底板砼裂缝排列图制图人:李睿信 审核人:钱磊 制图日期:2009年11月24日从排列图中可以看出砼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累计频率达79.03%,为A类因素,是引起超大体积承台底板砼裂缝的主
9、要原因,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砼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出现率也是最高的。超大体积承台底板砼裂缝出现率调查表序号检杳项目总检杳数不合格点数出现率(%)累计出现率()1砼温度裂缝340267.657.652砼收缩裂缝236.7614.413砼干缩裂缝61.7716.184砼施工裂缝30.8817.665砼沉降裂缝20.5917.656其他裂缝20.5918.24制表人:李睿信 审核人:钱磊 制表日期:2009年11月24日因此我QC小组此次活动将减少砼温度裂缝和砼收缩裂缝出现率作为攻关对象。五、设定课题目标(一)目标:使得超大体积承台底板砼裂缝能够得到控制,尽可能的降低砼裂缝出现率,大幅提高超大体积承
10、台底板砼的施工质量。(二)目标值:1、确保超大体积承台底板砼温度裂缝出现率降低到3%以下,砼收缩裂缝出现率 3%此文档仅供学习和交流有 利 条 件不 利 条 件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以下。2、确保超大体积承台底板砼裂缝累计出现率降低到10%以下。(三)可行性论证:本工程是上海标志性建筑,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度咼。 业主对工艺革新给予充分支持,课题实施有良好的外部条件。本工程为史无前例的一次性浇捣超大体量砼承台底板,是公司技术研究与积累的焦点, 在资金、技术力量等方面能首先得到集团 和公司的支持,并且此次与同济大学专家组合作研究,具备成功实施的资源条件。本QC小组技术力量强。小
11、组成员有以往超大工程施工的经验, 理论基础好,创新能力强,小组成员能熟练运用 QC工具解决工 程问题。主楼区域承台底板砼体量大,厚度达到6m,面积约10000m2,砼强度抗渗等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本工程无相同可借鉴的施工经验,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以及风险因素存在。当把砼温度裂缝和砼收缩裂缝出现率均成功降低至3%以内后,裂缝累计出现率可降低至9.83%,考虑到不利因素我们将裂缝累计出现率目标值调整为10%综合以上客观分析:QC小组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创新能力;课题实施的外部环境好,各项资源充裕。虽然项目实施的困难较大,存在风险,但是通过小组加紧工作和详细策划,项目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六、原因分析
12、QC小组曾经多次组织小组全体成员召开会议,认真分析产生超大体积承台底板砼裂缝 产生的原因,详见底板基础施工质量问题因果分析图。砼拉伸强度限制'砼浇筑振捣不当振动棒规格 不符合要求砼内外约束 条件的限制砼的过 早受荷砼干燥收缩操作工人素质低砼的塑性 收缩变形工人施工操作不当-砼均质性影响砼坍落度不合理-砼降温过快砼失水过快砼配合比不合理砼养护不当外界气温 变化影响石子粒径不连续 振捣密实度不同砼底板内外 温差过大水热化引起的 温度变形相关的培训及 交底不及时超大体积承台底板砼裂缝因果分析图制图人:李睿信 制表日期:2009年12月26日七、要因分析根据因果分析图我们小组召开会议,对12项
13、末端因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要因确认如下:要因确认表序号末端因素确认调查确认方法确认人时间地点确认结果1砼内外约束条件的限制超大体积砼与地基浇筑在一起,当温度 变化时受到下部地基的限制产生外部约 束力。砼中心温度高,热膨胀大,在中 心产生压应力,在表面产生拉应力,当 拉应力超过砼的抗拉强度值和钢筋的约 束作用时,就会产生裂缝调查分析钱磊华关昌2010 年1月实验室要因2砼养护不当砼表面极易失水,失去塑性,其内部受到外部的干缩约束,产生裂缝现场验证陈俊春朱清骜2009 年12月现场要因3石子粒径不连续,振捣密实度不同砼骨料粒级过少,级配不良,振捣时未 能按照操作规程施工,以至于砼的密实 度有差异,
14、导致砼收缩不同步。现场验证李睿信姚锋2009 年12月现场非要因4外界气温影响变化外界气温越高,砼的浇筑温度也越高, 反之,特别是温度骤降,会大大增加外 界砼与内部砼的温度梯度,造成温差和 温度应力,使之出现裂缝。现场验证陈俊春华关昌2009 年12月现场非要因5相关的培训及交底不及时操作工人对于方案中的技术措施及概况 不理解导致施工的关键步骤不落实。调查分析李睿信朱清骜2009 年12月办公室非要因6砼塑性收缩变形由于底板砼的均匀沉降受到了限制,对 于浇筑体量较大的砼,其水平方向的减 缩比垂直方向更难时就会出现不规则的 裂缝现场验证钱磊李睿信2010 年1月现场要因7砼干燥收缩表面干燥收缩快
15、,中心干燥收缩慢,表 面的干缩受到中心部位砼的约束,因此 在表面产生拉应力而出现裂缝。现场测试钱磊姚锋2010 年1月现场要因8振动棒规格不符合要求现场振动棒规格均符合要求,相关资料 齐备。现场验证陈俊春姚锋2009 年12月现场非要因9底板过早受荷底板浇筑完成后,砼强度未达到设计要 求,就施加各类荷载,破坏底板砼结构。调查分析钱磊朱清骜2010 年1月现场非要因10砼配合比不合理砼在空气中硬化时,其水分会逐渐蒸发, 使得水泥中的胶凝体逐渐干燥而产生收 缩,从而产生收缩,因此如何优化砼的 配合比,延缓水泥水化放热的速率,以 减小水化热及砼的和易性是控制砼裂缝 的重要途径。调查分析钱磊李睿信20
16、10 年1月实验室要因11操作工人素质低底板混凝土的振捣不当,收头时没有严 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质量欠佳。现场验证陈俊春朱清骜2009 年12月现场非要因12砼极限拉伸强度的限制在基础截面突然变化,转折部位、底板 与墙转折处、孔洞转角及周边,产生应 力集中而出现裂缝现场验证钱磊李睿信2010 年1月现场要因制表人:姚锋 审核人:钱磊 制表日期:2010年2月1日经过小组对要因调查分析,确定了砼内外约束条件、砼养护不当、砼塑性收缩变形、砼 干燥收缩、砼配合比不合理、 砼极限拉伸强度的限制为引起超大体积承台底板砼裂缝出现的 要因。八、制定对策从要因确认表中看出,影响阀板基础大体积砼出现裂缝的要因有
17、六个,确定主要原因后,我们小组召开会议,小组对每一项要因制定相应的对策,详见对策表。对策表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负责人完成时间1砼内外约束条件的限制米用由环心向四周“分段定点、一个 坡度、薄层浇筑、 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退捣方法砼内外约束条件 限制所产生的收 缩裂缝出现率控制在1%以内整块底板混凝土浇筑共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所有汽车泵和固定泵集中 浇筑圆环中心。第二阶段由圆环中心 向四周退捣,每台固定泵负责浇筑跨 度10m左右范围,其余部分由汽车泵 负责浇筑。钱磊华关昌宋忠健2010年2月2砼养护不当采取保温措施,及时掌握砼内外温根据施工规范,砼内外温差控制1)采取蓄热保湿养护法,在底板表面
18、覆盖二层塑料薄膜和二层麻袋进行陈俊春朱清骜2010年3月度,控制底板砼内外温差,并派专人专职落实在25摄氏度以内保温养护2)信息化施工,采用底板砼测温技 术,派专职测温员每天定时进行测 温。及时了解和底板内外温差。孙海东3砼塑性变形严格控制筏板砼中钢筋的保护层厚 度,合理的级配连 续浇筑,二次抹压 及时养护砼的塑性变形引起的收缩裂缝出现率控制在1%以内由于体积过大,厚度达 6000mm砼 粒级连续,分层分段浇筑,砼浇筑完 成收水后,适时进行二次抹压,封闭 收缩裂缝。钱磊李睿信宋忠健2010年2月4砼干燥收缩1)控制原材料质量2)加强砼振捣和养护由砼干燥收缩引起的收缩裂缝出现率控制在1%以内1)
19、保证砼的粗、细骨料满足质量要 求2)严格进行砼浇筑的现场管理,加 强振捣,及时养护。钱磊姚锋宋忠健2010年3月5砼配合比不合理降低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水化热及砼的和易性底板砼温度裂缝出现率控制在3%以内1)考虑充分利用混凝土的中后期强 度,有效地降低水泥用量。2)与同济大学联合开发的新型外加 剂3)掺入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从 而降低水泥的水化热。钱磊李睿信孙海东2010年2月6砼极限拉伸强度的限制加强振捣,提咼砼的密实度,加强砼的早期养护由砼极限拉伸强 度限制引起的收 缩裂缝出现率为0%选择良好级配骨料,采用二次复振 法,在基础截面突变处、转折部位, 增加斜向构造配筋。砼表面失去塑性 后,立
20、即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持其表面 不易过早失水。陈俊春李睿信孙海东2010年2月制表人:李睿信审核人:钱磊制表日期:2010年4月3日九、对策实施实施一 针对内外条件约束的限制针对超大体积底板内外约束性条件的限制,2010年2月7日小组召开了超大体积底板砼浇捣方案,专题会议,大家集思广益,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最终确定了设备采用4台56m汽车泵和8台48m汽车泵,整块底板由环心向四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 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退捣方法浇筑,并编制了上海中心大厦主楼底板6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管理计划指导施工,尽可能减小底板因垫层及周边约束条件产生的约束拉力,有效防止约束裂缝的产生。效果检查:2
21、010年4月26日,小组成员钱磊、陈潇对大底板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砼内外约束条件的限制所产生的收缩裂缝出现率为0.73%,达到了降低至1姬内的目标。实施二 针对砼养护不当造成的底板砼内外温差由于本工程底板在 3月底施工,早晚温差较大,为防止底板混凝土因较大的温度差而产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生温度裂缝,确保底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底板基础混凝土采取蓄热保湿养护法。在保湿的条件下加快混凝土强度的发展, 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混凝土浇捣完毕用刮 尺刮平后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 待混凝土表面二次压光收水后用手按无指印时即可进行混 凝土表面保温养护工作。 保温措施采用二层塑料薄膜和二
22、层麻袋覆盖, 即混凝土表面覆盖塑 料薄膜一层, 以封闭混凝土内水分蒸发的途径, 使混凝土能在潮湿条件下进行养护以控制干 缩裂缝产生, 在这层薄膜之上盖一层麻袋, 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热量的散发; 然后覆盖一层塑 料薄膜,以防止雨水渗透。最后再覆盖一层麻袋,加强保温。覆盖薄膜幅边之间搭接宽度不 少于10cm麻袋之间边口拼紧。我们采用信息化底板砼测温技术,测温设备采用大体积混凝土多点温度微机测量系统, 传感器采用进口高精度集成电路作感温元件, 它具有抗干扰性强, 精度高, 离散性小及可靠 性高等诸多特性, 经老化筛选处理后用金属套管密封保护, 经标定后使用。 自混凝土浇捣开 始, 多点温度微机测量系统
23、将进行实时测试。本系统具有可靠准确和及时的特点, 它能在第一时间内提供任一测点的即时温度值。当混凝土内外温差 (中心温度与离表面 5 厘米处的温 度差值)达到25C时,测温人员应及时向现场技术人员反映,及时采取保温应急措施。效果检查: 现场检查中发现底板保温措施落实到位, 小组成员陈俊春、 刘佳琦对底板温 度进行了跟踪测量,温度报告结果显示砼内外温差均控制在25 摄氏度以内。实施三 针对砼塑性收缩变形产生的裂缝由于底板砼体积过大,厚度达 6000mm采用粒径连续的骨料,使砼的收缩趋于均匀。 砼浇筑完收水后, 即在砼初凝前进前在砼表面进行二次抹压, 消除砼干缩、 沉缩和塑性变形 产生的表面裂缝,
24、 增加砼内部的密实度, 二次抹压时间必须掌握恰当, 因为过早抹压没有效 果,过晚抹压进入初凝状态失去塑性, 消除不了砼表面出现的裂缝, 一般以食指压在砼表面, 出现12mm印记为最佳抹压时间。效果检查: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施工部门的技术交底措施到位,小组成员陈俊春、 陈潇跟踪指导, 2010 年4月 26日对大底板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砼的塑性变形引起的收缩 裂缝出现率为 0.89%,达到了降低至 1%以内的目标。实施四 针对砼干缩变形产生的裂缝针对砼干缩变形产生裂缝的问题, 我们小组对进场的材料严格控制, 加强把关, 我们选 用粒径为520mm的精品石子,细骨料选用细度模数 2.30以上的中砂
25、,且各种骨料采用连 续级配。另外严格控制粗细骨料的含泥量:石子控制在1%以下,黄砂控制在 3%以下。及时向各个搅拌站反馈现场混凝土实际坍落度、 可泵性、 和易性等质量信息, 以有利于控制搅拌 站出料质量。并在初凝时间以内进行再次浇灌。应特别重视每个浇筑带坡顶和坡脚的振捣, 此文档仅供学习和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确保上、下部钢筋密集部位混凝土振实。混凝土浇捣时要注意对内部测温点的保护。保湿养护能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表面干缩裂缝。效果检查:通过对以上措施的严格执行,2010年4月27日小组成员钱磊、 刘佳琦对大底板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由砼干燥收缩引起的收缩裂缝出现率为0.
26、82%,达到了降低至1%以内的目标。实施五针对砼配合比不合理小组成员考虑充分利用混凝土的中后期强度,有效地降低水泥用量,从而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升。同时在同济大学材料实验室,公司的材料分公司积极配合下,我们在大体积砼裂缝控制中选用干缩率尽可能小的外加剂,对改善砼早期干燥收缩有利。小组通过展开讨论,结果在本工程中选用聚羧酸系外加剂。具有缓凝、减水作用的Viscocrte3301型聚羧酸系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加入此外加剂后,可有效减少水份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按 相应规范掺入适量的磨细粉煤灰,不仅可发挥其“滚珠效应”,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 而且还可取代部分水泥,从而降
27、低水泥的水化热,而使得混凝土中心温度降低。采用聚羧酸系外加剂配制出的低水化热低收缩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控制在67.1度,混凝土 180d收缩量为295.7 X 10-6。效果检查:通过对Viscocrte3301 型聚羧酸系外加剂的研发和使用,有效的改善了砼的性能,2010年4月27日小组成员钱磊、刘佳琦对大底板进行了检查,砼温度裂缝出现率被 有效的控制在3 %以内。实施六针对砼拉伸极限限制产生的裂缝、选择良好级配粗骨料,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加强砼的振捣,提高砼密实度和抗拉强度, 减少收缩。采用二次复振法,浇筑后即使排除表面泌水。在基础截面突变处、转折部位,增 加斜向构造配筋。砼表面
28、失去塑性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持其表面不易过早失水。效果检查:通过对上述措施的落实,2010年4月27日小组成员李睿信、陈潇对大底板进行了检查,由砼极限拉伸强度限制引起的收缩裂缝出现率成功被降为0%十、效果检查1、质量效果检查2010年5月13日小组协同专业施工队伍对已施工完毕的承台底板进行了详细的检查, 裂缝出现率情况如下:承台底板砼裂缝出现率检查表序号检杳项目总检杳数不合格点数出现率()累计出现率()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砼温度裂缝16042.52.52砼收缩裂缝42.553砼干缩裂缝10.635.634砼施工裂缝10.636.265砼沉降裂缝10.636.896其他
29、裂缝006.89制表人:李睿信审核人:钱磊 制表日期:2010年5月15日18.24%从上表可以看出砼温度裂缝出现率从活动前的7.65%下降到2.5%,砼收缩裂缝从活动前的6.76%下降到2.5%,累计裂缝出现率从活动前的18.24%下降到6.89%,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值。结果令我们非常满意,表明我们制定的实施措施和施工方案是行之有效和比较完善 的。2、社会效益本工程的施工实践再一次为在上海软土地基上建造超高层建筑积累了经验。通过本次活动发现,聚羧酸盐外加剂在混凝土施工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是其它类型外加剂所不具备的,这对今后超高层建筑超大体积承台底板施工具体重大意义。通过本次活动,超大体积承台底板
30、施工工艺得到总结和完善,对今后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3、无形效果在本次QC小组活动期间,通过专题会议及现场调查等活动,各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和配合越来越默契,团队整体实力和凝聚力有所增强;同时,年轻人在本次活动中飞速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成长,不仅个人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各自在施工领域也有所突破,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后备力量。此外,上海中心大厦工程是知名项目,社会各界的关注度较高,本次QC活动的成功,获得了业主、质检队等单位的一致好评,使企业在业内和社会上的影响力又进一步得到提高, 为未来承接更多的港资、外资项目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无形效果统计表项目活动前活动后企业影响力44.5社会效益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动漫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储能温控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防锈纸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电容笔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重冶萃取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吹塑薄膜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陶瓷工艺品雕塑师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光学普通磨工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牙粉制造工作业指导书
- 铁合金电极糊工技能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护蕾行动法律课件
- 福建水投集团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高层建筑无人机巡检系统施工方案
- 乡村春晚活动方案
- CJ/T 516-2017生活垃圾除臭剂技术要求
- 大头儿子测试题及答案
- 日本所有番号分类
- T/CGCC 17-2018商业信誉评价体系
- 商场保洁服务应急预案
- 低空经济培训项目工程方案
- 外贸英语专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