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练习题_第1页
生物必修三练习题_第2页
生物必修三练习题_第3页
生物必修三练习题_第4页
生物必修三练习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生物必修三第4-5章练习题 班 姓名 学号 1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动起决定作用的是(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2下列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火灾过后的草原的演替              B 火山岩上的演替C 冰川泥上的演替                &

2、#160;   D 沙丘上的演替 3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的植被分布状况是:下层热带雨林,中层常绿阔叶林,上层温带针叶林,顶端高山草甸。决定该地区植被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土壤 B水分 C阳光 D温度4右图中的种群和种群分别代表两种鸟在某一地区的种群增长和变动情况,在这两种群落中都没有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下列对这两个种群曲线的解释中可能最符合实际的是A种群 表示没有限制的增长,种群 表示有限制的增长B种群 增长所以受到限制很可能是因为筑巢的位置不当引起的C在T年时种群 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 的出生率低于死亡率D在T年时种群I的数量没有超出其食物的来源,种群

3、的数量已超出了食物来源5右图表示1个森林生态系统中林木、植食性昆虫和食虫鸟类3个不同种群生长繁殖情况。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表示林木,为第一营养级B前5年内3条相关的曲线说明该生态系统能基本保持平衡C第六、七两年,当地居民大肆捕杀鸟类,平衡遭到破坏D曲线C表示食虫鸟,为第三营养级6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

4、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8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臂病的发病率 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9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一般是       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 &

5、#160;                 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                   D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10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

6、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11.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共有三条食物链 B.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 C.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微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D.若c所含能量为5.08×109 kJ,d含1.3×108 kJ,则 a至少约含4.5×107 kJ12.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

7、述正确的是 ( )图甲 图乙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13.在下图食物网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 )A. B. C. D.14.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调查面积    cm×cm10

8、5;1020×2040×4080×8090×90100×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物种数305080140160170190200200(1)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取样时关键要做到        

9、0;         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                                     &#

10、160; ;(2)若在B草原中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草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种草的种群密度为                        株m2。(3)下表所示为该森林中甲、乙两种树木种群密度数据:第一年第二年第五年第八年甲种群449041206710乙种群2012032104500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甲种群与乙种群

11、之间存在着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_。甲种群和乙种群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_。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_。乙种群增长呈_,因为在自然环境中_ 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_,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在一定环境中,除了受上述影响外,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受_的影响,在与其他种群之间受限制的因素有_ 和_。15.1942年,生态学家林德曼对一个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右图所示的

12、数据。请据图分析以下问题:(1)该图表示了生态系统能量输入、_ 和散失的过程。(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这些能量是沿着 逐级流动的。其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是指 的能量 。(3)此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传递效率是 。(4)生态系统中能量是以 的形式流动。与能量从生物群落中输出密切相关的生理活动是 。(5)此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 。16图甲表示含有大量藻类、底层水草及挺水植物(芦蒿、香莲)的新型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图乙中ad表示藻类和鲢鱼能量流动过程中,不同去向能量的相对值。(1)根据图甲回答问题。与香莲竞争最激烈的生物是 ;人占有 个营养级。水生植物的分布体现出了群落

13、空间结构中的 现象。在人工影响下,池塘的物种逐渐丰富,其群落演替类型是 。如果鱼类大量死亡,分解者的数量变化情况是 (2)若图乙中c1=a2+b2+c2+d2,则从藻类到鲢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用字母表示)。(3)为保护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的丰收高产,管理人员连年使用同一种化学杀虫剂,结果导致害虫再度大爆发。其主要原因是: 。(4)为避免环境污染,实现生态农业的纯绿色,治理害虫的最佳方法是采用 。14、(1)样方法  随机取样  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       (2)  (n1+n2+n3)3 (3)竞争; 种内斗争、寄生、捕食等 能量和有机物 以甲种群植物为食的其他生物也随之减少,甚至灭绝 缺乏有利变异 “S”型增长曲线 ; 生活资源 空间; 种内斗争; 温度、水分、阳光 ; 捕食 竞争15、(1)传递 (2)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 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后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