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工艺装置开工技术规程_第1页
制氢工艺装置开工技术规程_第2页
制氢工艺装置开工技术规程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制氢工艺装置开工技术规程3.1装置反应系统开工A级 操作框图初始状态SO工艺管线安装完毕,试压、吹扫、烘炉、煮炉(见第五章)、催化剂装填(见第六章6.1)、综合性气密已完毕,水、电、汽、风等公共系统已投用。准备检查工作状态1开工前的准备检查工作完毕装置反应系统开工3.121装置装剂后的氮气气密及置换1)气密的目的2)气密过程说明3)气密方法(1)加氢脱硫部分的气密(2)转化中变部分的气密(3)制氢PSA部分的气密制氢系统的氮气置换1) 冷氮循环的准备2) 冷氮气置换3) 冷氮气循环4) 置换操作的基本原则状态S2冷氮循环建立,并已循环合格3.123 建立汽包液位1) 锅炉检查2) 建立汽包(D

2、-2110、2111)液位3.124 转化点火升温1) 点火前的条件确认2) 转化炉点火升温3) 配蒸汽升温3.1.2.5 转化、中变催化剂还原(见第六章6.2)1) 转化、中变催化剂还原的步骤2) 中变催化剂还原3) 转化中变配氢,催化剂还原注意事项状态S3转化配汽升温,转化催化剂、中变催化剂还原(见第六章6.2)结束。3.126装置进原料试运1)转化进料应具备的条件2)装置进料的步骤3)投料的注意事项状态S4装置投料,转化、中变气合格3.1.3装置开工注意事项B级 操作过程说明:制氢装置负荷试运包括如下程序:装置气密及氮气置换、加氢脱硫催化剂升温、 氮气循环升温、转化中变 通蒸汽升温、系统

3、配氢、转化中变催化剂还原放硫、 装置进料及操作调整等步骤。初始状态SO工艺管线安装完毕,试压、吹扫、烘炉、煮炉(见第 五章)、催化剂装填(见第六章6.1)、综合性气密已完 毕,水、电、汽、风等公共系统已投用3.1.1 准备检查工作 确认:(M)-装置烘炉、煮炉完毕,加氢、脱硫、转化、中温变换催化剂 已装填完毕。(M)-装置检查工作结束,需整改的项目已整改完毕,没有其他影 响开工进程的工作。(M)-热氮试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处理完毕。(P)-炉子、反应器、汽包以及冷换设备等均已封好人孔,现场压 力表就位,安全阀投用,盲板位置按开工要求设置完毕。(P)-压缩机、泵、风机等运转设备调试完毕,处于备

4、用状态。(P)-联系调度等有关单位,保证水、氮气、蒸汽、风、电、原料 等的供应。(P)-装置内消防器材齐全,报警安装到位并达到使用条件。(P)-装置照明正常。(P)-安全设施全部到位,好用,消防道路畅通。(P)-确认装填催化剂期间打开过的法兰均复位,所有临时接头已 拆除并已清除装置区的杂物。(P)-人员培训工作结束,考试合格,达到上岗条件。(P)-仪表联校合格,联锁调试完毕,现场控制阀动作正常,所有 仪表投用。(M)-联系化验做好开工分析项目的准备工作。状态1开工前的准备检查工作完毕3.1.2 装置反应系统开工3.121装置装剂后的氮气气密及置换1)气密的目的参见C级。2)气密过程说明参见C级

5、3)气密方法(1)加氢脱硫部分的气密参见装置吹扫气密方案部份(2)转化中变部分的气密P-加氢脱硫部分的气密后,关中变出口阀,用脱硫系统内气体 给转化和中变部分升压至2.8MPa.P-对转化中变部分全面检查,重点检查转化炉各炉管的出入口 法兰和中变反应器上盖,以肥皂水不起泡为合格,一旦发现泄露,应 立即切除泄压,联系保运人员处理,严禁带压操作,以免发生危险。(3)制氢PSA部分的气密P-转化中变部分气密合格后, 打开中变出口阀,关PSA出口阀, 用系统内气体给制氢 PSA部分进行充压至2.0MPa,对制氢PSA部分进 行气密试验。P-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制氢PSA顺放气缓冲罐D-2502、解析气

6、缓冲罐D-2503、解析气混合罐 D-2504由于在装剂过程中没有对其进 行操作,故对PSA吸附罐进行气密时,应首先将这三个罐切出系统。3.122 制氢系统的氮气置换1) 冷氮循环的准备M-联系调度,准备充足的 M气源。(P)-调度、车间、仪表、供电、维修等保运人员已经到现场待命。(P)-所有安全阀均已经复位,并定压完毕,投用良好2) 冷氮气置换<P>-用N2置换原料压缩机系统<P>-用N2置换原料精制系统(加氢、脱硫系统)<P>-用M置换转化转化炉和变换气系统。<P>-用N2置换开工循环系统注意:M置换采用多次 M升压泄压除氧方式,即用 M升压

7、到0.3MPa,然后从各排凝点、放空点泄压到 常压,重复升压泄压三次,最后系统充压至 0.3MPa。3) 冷氮气循环P- 按下建立循环流程D-2101K-2101D-2102 一 E-2101 壳程 一一 E-2102 壳程R-2101 t R-2102 t F-2101 t ER-2102 t R-2103 tE-2102 管程一t ER-2103 t E-2103/1 , 2 t D-2103 t E-2101 管 程t A-2101 t E-2104 t D-2104 t D-2105 t PSA 跨线t P-2214(开工循环线)t返回D-2101P- 整个系统充N2 0.40.7MP

8、a。P- 启动压缩机建立循环,循环气量为4000-6000Nm3/h。P- 现场检查各设备阻力降是否正常。P-系统压力不够时,从补氮线上补充。P-每半小时取N2样分析一次,O 2含量0.5 %时,冷氮循环合 格。1. 如果分析后N2不合格,可将N2在中变后适当放空, 然后系统再补充压力,直至合格。2. 冷氮循环中的问题处理完后,可进入转入转化炉点火,热氮升温阶段。状态S2冷氮循环建立,并已循环合格3.123 建立汽包液位1)锅炉检查确认:(P)-汽包内全部杂质被清除,所有的临时盲板拆除,汽包人孔已 封紧固。(P)-所有的排水阀门已全部关闭,锅炉给水准备就绪。(I)-汽包液位调节器,水位指示仪及

9、现场玻璃板液位计已处于可投用状态。(P)-煮炉的化学药品及分析用的化学药品应经检验确认无误,并 按要求备足品种及数量。- 各电动阀、调节阀、执行机构、热工仪表、报警装置均应经检验合格,性能可靠。(M)-锅炉运行人员及化学人员须经岗位考核合格,具备上岗条件。2)建立汽包(D-2110、2111)液位P-氮气循环建立后,告知调度装置准备引除氧水,拆除氧水入装置阀后盲板,引除盐水入装置。(见公共系统的投用)P-关闭配汽闭,防止蒸汽进入炉管内。P- 向汽包进水,建立汽包液位。P-当汽包水位达到最低可见水位时,暂停进水,准备加药。P- 配制煮炉溶液:按1立方米水中加 NaPQ?12H0和NaOH各 4K

10、g配置煮炉用水。汪意:配制碱液时,注意NaQH对人皮肤和眼睛有极强腐 蚀作用,对设备也有腐蚀和碱性脆化作用,要作好 防护措施,戴防护眼镜,戴胶手套、围裙、穿橡皮 鞋子。P-开启加药泵,向炉水加药。P- 根据汽包、饱和蒸汽蒸发段及转化气废锅ER-2102的容积(以及中变气蒸汽发生器 ER-2103的容积)按一定比例加入,继续进水, 达到汽包最高水位时结束。P-打开汽包放空,除氧(盐)水至汽包,并打开排污及放空阀,水洗锅炉。I- 保持汽包液位 4070%,水洗 ER-2201、ER-2202。P- 保证炉水中 3%NsPQ、2.5%NaOH如果溶液浓度偏低,要及时进行加药。不能将水溢入过热器, 以

11、免碱液在过热管底部沉积, 造成过 热器胀管爆裂,被迫停车抢修。3.1.2.4 转化点火升温1) 点火前的条件确认(P)-确认冷N?循环合格。(P)-确认汽包上水完成,系统正常。(P)-确认引风机先已运转半小时以上。(P)-确认供风机运转正常。(P)-确认炉子负压正常。(I)-确认联锁讯号已设定好。(I)-确认各仪表好用。(M)-确认燃料气已引到炉前并置换合格。(M)-烟气爆炸性气体分析合格。(M)-确认点火用具已齐备。2) 转化炉点火升温P-将要点的火嘴的一、二次供风挡板关死,将点火枪插入点火孔并启动,迅速开启燃料气手阀点火,确认点燃后再缓慢开大供风挡 板同时调节瓦斯流量,使燃烧稳定后,再点下

12、一个,点火后,应留人观察半小时左右,待燃烧稳定后方可离去。P-点第一个火嘴时,由于炉膛内温度很低,不太容易点燃,一 旦点火失败,要立即关死火嘴上的瓦斯手阀,待引风机抽35分钟后方可进行下一次点火,不可在熄灭后立即重新点火。P- 无论什么原因,点火 34秒仍无火焰应立即关闭瓦斯手阀, 待查明原因后,方可进行重新点火,重新点火前,炉膛内可燃气体爆 炸试验一定要合格,否则禁止点火。P-点火应按顺序进行,同时要使炉子所点燃火嘴分布对称,避 免炉管受热不均。P-转化炉点火后,升温曲线按转化催化剂、中变催化剂的升温要求进行升温。(见催化剂的还原)P- 随着温度的上长,逐渐增点火嘴数量,保证炉温按升温要求 上升。3)配蒸汽升温P-炉温上升到,100 c后,汽包会慢慢产生蒸汽。锅炉产汽后, 锅炉汽包(D-21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