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公开课教案_第1页
雨霖铃——公开课教案_第2页
雨霖铃——公开课教案_第3页
雨霖铃——公开课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雨霖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2)深刻体会雨霖铃的融情入景,虚实相生、细节描写的艺术特色。2、能力目标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体会欣赏景中见情,情景交融,尽情铺写的表现手法。2、难点: 词中所体现的离别情绪。【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步骤】 1、 导入江淹的別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如果这种离别是发生在两个深爱的人中间,那么离别之痛怕更增十倍。今天,我们一起品味一首离别之词雨霖铃,看柳永是如何来写离别之情的。2、 简介词牌名雨霖铃这一词调,本来是唐代教坊大曲,一作“

2、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到了斜口的时候,霖雨连日。他经过秦岭栈道,耳闻铃声,勾起了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大家可以想见这一词调悲怆低回、凄楚欲绝的情味。3、 朗读1、 听读全词 感受离别第一步:教师范背全词第二步:学生初读全词,读准字音第三步:师生听多媒体范读师生共同探讨诵读要注意的问题: 感情基调 悲戚低沉(学生集体朗读全词)4、 整体感知1、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明确:上片:秋天的一个傍晚,词人和他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 下片: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2、词中哪三个字可以概括本词的情感?明确:“伤离别”。五、品读鉴赏1、 鉴赏写景句 自古以来写离愁别

3、绪的诗词非常多,但如柳永此词这般曲折详尽、缠绵细致、意境深远的却不多,下面我们就来鉴赏一下作者是如何展现这种“伤离别”之情的,请同学们找一找词中写景的句子有哪些?明确: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1)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例,进行赏析。补充:酒:古人往往借酒消愁,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杨柳:“柳”和“留”是谐音,古人多折柳送别。柳既是送别的象征物,有时送别的见证人,如今独在舟上见柳,怎能不惹起满怀愁思?晓风: 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

4、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残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总结:作者用了酒、杨柳、晓风、残月这些意象。描绘出一幅“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的画面,营造了凄清、伤感的意境。抒发作者无法抒解的离愁别绪。意象鉴赏:意象(特点)+描绘画面+营造意境+抒发情感(2) 仿照以上的鉴赏方法,鉴赏另两句写景句子。(学生写,10分钟,交流)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明确:开首这三句,简单看,只是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然而细心留意,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受,而蝉在凄

5、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这样,这里的景已不是单纯的景物。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呵!可见这里着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这句要读得凄凉、落寞)“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明确:江面上,轻烟笼罩,浩淼空旷,傍晚的云气重重地下压,所以是沉沉的暮霭。给人一种压抑、郁闷的感觉。还没有离别,便想象行程遥远,空旷广漠中充满着漂

6、泊无依的愁绪。想到从此天各一方,心情更加暗淡,移情入景,水色天光便披上了阴影。营造了凄迷、变幻莫测的意境,衬托情人相见无期,前途茫茫的惆怅,表达人生漂泊无定之感,更增离别伤感气息。(这句要读出苍茫、孤独味来)2、 品读抒情句 从以上句子的鉴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中包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感。本词最主要的艺术手法就是借景抒情。描摹作者情态或心绪的句子有没有让你非常感动的地方呢?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方法指导:有表现力的词+手法+抒发的情感(1)“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明确:此句用了细节刻画的手法。此时纵有千言万语也无语,只有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而已。表现情人相别之

7、景,表达词人难舍难分之情。(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明确:“更”字表现情感程度上的深入与递进,因为分离,特别是对恋人来说,是最令人伤心的,更何况在这冷落的清秋,四周一片萧条景象,再次增加了离别时的悲痛欲绝的气息。(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明确:此句用了想象的手法。词人更深一层推想到离别以后惨不成欢的情况。“良辰好景”、“千种风情”这种特别美好的光景都等于虚设,那平常日子的难捱就更不消说了。这样的结尾蕴含词人无限离愁。六、艺术手法总结:1、借景抒情2、虚实结合3、细节描写七、布置作业:1、诵读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本词画面,再现词中意境,

8、体味作者情感。【教学反思】古诗词是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活力和人文精神。在上完雨霖铃后,我进行了一番思考,反思自己在本课教学中的所得所失。一、朗读环节: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以朗读为突破口,能较好的品味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读一直是诗歌教学非常重要的方法,读让学生理解文意,感受作者情感,体会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在介绍完作者之后,就以学生自由朗读、个人朗读、教师示范、集体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这也让学生感受到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给学生提供了诗歌朗读的指导。 二、诗词鉴赏环节。我在课堂一开始就呈现了一些关于离别的诗歌,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认不识君”等等,这些诗歌都是以前学过的,重新朗读,既是一种很好的复习,又为本课的已经创设作铺垫。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