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缝间的生命【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优美意境。2. 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布局的匠心。3. 理解哲理性语句的含义。4. 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1. 分析文章结构,找到作者行文的思路。2. 理解哲理性语句的含义。【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富含哲理性的语句。【教学方法】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优美意境,巧妙构思,深邃寓意。2. 以讨论为载体,学生开展探究,主动思索。【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同学们,生命自古以来便受到人们的赞美:赞美生命的尊严、生命的美好、生命的辉煌然而,大自然并非对所有的生命都施以恩惠。有时,有些生命所面临的生存条
2、件是异常艰难的,而能在种种困境中顽强生存的生命,自有其震撼人心的力量。2. 欣赏歌曲小草(板书) 小草,多么柔弱,多么渺小,然而正如歌中所唱的,“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生命力, 在它的身上有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 值得我们去思索, 去学习。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石缝间的生命。二、字词检查潸(sh m)然泪下困厄(e)春绿秋黄吮(shun )吸扼(0)制犀(xi)利盘根错节采用抢答的方式,要求学生读出音、说出义。三、作者简介林希, 1935 年生于天津,原名侯红鹅, 1950 年开始发表作品, 1954 年在河北文学 首发小说,曾任新港杂志社编辑,后从事专业创作至今。其诗集
3、无名河获中国作家 协会第二届新诗奖及 19831984 年度天津鲁迅文学特别奖。2主要作品:五先生、丑末寅初、小的儿、车夫贾二等。四、理清思路 快速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找到作者的行文思路。全文共 10 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各部分大意概括如下: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第二部分(第 27 自然段):讴歌石缝间的生命。第三部分(第 810 自然段):揭示石缝间生命对于人类的意义。解析:第一部分中“倔强”一词是对石缝间生命的评价,“潸然泪下”为全文定下了 感情基调。第二部分又分为三层。第一层(第 23 自然段):交代石缝间生命的由来;第二层(第 4 6 自然段):从三
4、种具体的植物形态来实写石缝间生命的顽强; 第三层(第 7 自然段):层层推进,揭示石缝间生命的意义。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指出石缝间的生命是生物学、哲学与美学的统一,激励人们顽强 地面对种种不幸与挫折。五、初步体会文章主旨1. “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 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 ”这一句点明了石缝间的生命的什么命运?提示:要注意“不定的风”、“无人采撷”、“海角天涯”、“最后一线生的希望”、 “石缝”等词语所揭示的内涵。参考答案:点明了它们飘零、悲苦的命运。讲解:石缝间的生命是“不定的风”带来的“无人采撷”的种籽,这一句写出它们飘
5、零的命运; “不能再找到泥土”, 说明它们连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都没有, 可见其 命运的悲苦。2. “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这一句中 “惊人”一词说明了什么?提示:侧重思考“惊人”深层内涵。 参考答案:说明了生命的倔强。讲解:在“不能再找到泥土”的“不毛的石缝”里,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这真是“惊人”之举。可见,在恶劣的条件下生命一样能发出光彩。3. 作者用哪三种植物实写生命的顽强? 提示:快速浏览文章,找出所写植物。 参考答案:无名的野草、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松柏。 讲解:写小草,用“三两片”点出小草之小;“长长、细瘦、薄叶”点出营养之贫瘠;“
6、更有的”强调生命的本能一一使出所有的办法来求生存。写山花,特别写“苦苦的蒲公 英”, 用石缝间的蒲公英和田野上的蒲公英作比较,突出生命就是拼搏。写松柏, 突出了它 “最为令人赞叹”的生命之歌。4.第 6 自然段写松柏时,作者是抓住了它们的哪些方面着重写的? 提示:详读这个段落,进行归纳。参考答案:抓住了松柏的外形、精神、干、枝、针叶、根来写。讲解:外形一一参天;精神一一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干一一扭曲、旋转、结满伤疤;3枝一一繁茂;针叶一一永不凋落;根一一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盘根错节。5.第 7 自然段的抒情和议论有何作用?提示:议论和抒情往往是文章中的升华部分。参考答案:揭示石缝间生命的意义。
7、讲解:作者先指出石缝间生命对飞鸟以及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的意义,再 指出它对于物种本身的意义, 最后升华到它对于其他生命的激励意义。 在这里, 作者不单是 写植物的生命, 更重要的是写人。如果人没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 岁月的磨难,只是生活在 安逸的环境中,那么,他的人生就缺少了一种历程,生命就少了一份令人骄傲的辉煌。6.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切切。”暗指什么?提示:要注意“飘落在石缝间”、“凄凄切切”揭示的内涵。参考答案:暗指人不要因为境遇不好而情绪低沉。 讲解:“飘落在石缝间”喻指身处逆境困境,“凄凄切切”则形象地写出遇挫者的消 沉。7. 怎样理解“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
8、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 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这句话?提示:着重考虑人在逆境中应该怎样做。参考答案:要正视困难,在与逆境的搏斗中发现自己生命的力量,从而使自己得到锻 炼,使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谱写自己壮美的生命之歌。讲解:这与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有相同之 处,即生命受到恶劣环境的制约。但是否能成大器则要看自己的斗志。 “发现自己”、 “认 识自己”、 “锤炼自己”。 从认识的规律出发, 告诫人们身处困厄的境遇时应该做的是什么。8. 作者为什么在最后说石缝间的生命“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又是美学 的”?提示:从全文的角度考虑这个
9、问题。参考答案:生命的本身是生物学的,同时它又给人们以人生的哲理,展示了美的心灵 世界。讲解:生物学的一一生命本来就是尊贵的,有权自认为辉煌,生机不可遏制;哲学的 一一生命被环境规定着、 改造着,适者都是强者, 生命就是拼搏; 美学的一一不仅装点荒山 枯岭,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六、小结大自然中充满无数奇迹,石头缝里生活着的一草一木也是其中之一。这些看似普通的 植物,却用自己的顽强演绎着生命的尊严和辉煌。 作者以平等审视的态度观照石缝间的生命, 赋予这些小生命以人的力量和精神, 对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发出由衷的赞叹。 并从这一细小的 自然现象中抽象出富含哲理的思考, 用寓意深刻的哲理性
10、的语言, 将从“生物学、 美学、哲 学的统一的世界”中体现出的拼搏奋进的精神传递给读者,激励人们要顽强地面对一切磨 难,在奋斗中使生命得以升华。七、作业1. 词语积累4采撷吮吸扼制贫瘠枯萎巍峨团簇凋落困厄震撼潸然泪下盘根错节期期艾艾2. 阅读向生命鞠躬,与课文做比较,加深对生命的理解。第二课时一、导入佳作共欣赏,学生运用自己提出的阅读步骤,比较石缝间的生命和向生命鞠躬 的异同。学生讨论交流。二、合作探究1. 四人一组,互相讨论各自所找文中所不理解的语句。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以下问题:(1)文章第一句话“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作者为什么会感 动得潸然泪下?在文章中起什
11、么作用?提示: 这句话在文中起了“开门见山”的作用。 其中,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起开篇 点题的作用,“倔强”表明了作者对石缝间的生命的总的看法和态度; 同时也是“使人感动 得潸然泪下”的原因。“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则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 这句话是文章的文眼。(2)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这句话的理解。提示: 这句话的含义是: 任何生命都应该坚信自己有无穷的力量,它是任何恶劣的环境都无法从根本上阻挡的。(3) “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 又被环境改变着”一句中, 如何理解“规定” 和“改变”两词不同的含义?提示:“规定”是指环境对生命成长的限制、约束或
12、促进作用;“改变”说明环境可 以从外部来改变和影响生命的发展。(4)在“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 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 升华自己”一句中, “发现”“认识”“锤炼”和“升华”四 个词语有何关系?说明了什么?提示:四个词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说明了生命适应环境并改造自身的一般规律。三、难点理解1. 散文的表现手法有哪几种?本文属于哪一种? 提示:要了解散文中景物事理与作者感情的关系。 参考答案: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寓情于物、托物言志。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讲解:散文写作就要善于披事入情、 体物察情、 即景悟情, 要“事”与“意”相合、“志”与
13、“物”相依、 “情”与“景”相生。2. 本文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5提示:从上节课文章结构中寻找本文的思路参考答案:点题-咏物 言志。讲解:文章一开篇即点明要歌咏的主题一一“石缝间倔强的生命”,随后即赞颂了石 缝间的一草一木的生命的顽强, 最后表达了对生命的赞叹, 启示人们要顽强地面对一切挫折, 在拼搏中展现自己的生命之光。3. 本文揭示主旨的是哪一句话? 提示:揭示主旨的句子往往采用的是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参考答案: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讲解:作者激励人们要不畏困苦,在逆境中锤炼自己,从而使生命得以升华。这正是 本文的主旨所在。
14、4. 这篇文章都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提示:了解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参考答案: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讲解:本文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记叙和描写表现了石缝间的生命顽强 生长的状态;用议论和抒情表达了对顽强生命的赞叹。 如“如果这是一种本能, 那么它正说 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 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 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 ”“生命 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 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 但一切的适者都是 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这些议论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叹。“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 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 的:作为一种美学现象, 它展现给你的不仅是装点荒山枯岭的层层葱绿, 它更向你揭示出美 的、壮丽的心灵世界。”这些则抒发了作者对顽强、壮美的生命的赞颂之情。四、随堂练习1. 下列词语红色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人潸(shm)然泪下凄凄艾艾(y1)B.困厄(e)吮(sh tn )吸C. 扼(e)制犀(xi)利D. 凋(ti do)落采撷(xie)2.下面句子中所缺词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 _ 自己,_自己,从而 _ 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A. 认识发现锤炼升华B. 认识发现升华锤炼C. 发现认识锤炼升华D. 发现认识升华锤炼3. 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能手健康课件图片素材
- 肉类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营销策略考核试卷
- 水环境污染防治与水源保护考核试卷
- 三次根式复习课件
- 特色糕点地域文化传播考核试卷
- 电力线路金具选用与安装考核试卷
- 《上海高中作文讲座》课件
- 猫咪课件的名字
- 汉中船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调油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埃菲尔铁塔》课件
- 形象设计概论试题及答案
- (三模)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红细胞生成素靶向治疗策略-全面剖析
- 宁夏银川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卷(含解析)
- 浙江浙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年收集、贮存及转运危险废物5000吨的搬迁项目环评报告
- 2025年留置辅警笔试真题及答案
- 不同来源硫酸软骨素的化学结构、抗氧化与降脂活性对比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技术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解读
-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4 学习有方法教学设计
- 广东省2024-2025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卷及答案(二)高三试卷(佛山二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