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论教育读后感》_第1页
《爱弥儿论教育读后感》_第2页
《爱弥儿论教育读后感》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爱弥儿 -论教育读书报告作者简介: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d712年 6月 28 日 1778年 7月 2 日), 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 18 世纪法国大 革命的思想先驱, 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 启蒙运动最 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 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1712年 6月 28日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祖上是从法国 流亡到瑞士的新教徒。十六岁时,他就逃离日内瓦去流浪。当过学徒、杂役、家 庭书记、教师、流浪音乐家等。后又被通缉流

2、亡国外。 1742 年卢梭搬到巴黎。 在巴黎期间,卢梭与德尼狄德罗认识,并从1749年起参与百科全书的撰写,卢梭专攻音乐方面。 1750 年(庚午年), 38 岁的卢梭以论科学与艺术("Discours sur lesscie nces et les a)一文赢得第戎学区论文比赛首奖而一举成名。 随后他又著述了许多其它著作,其中包括论不平等的起源(1755),埃罗伊兹的故事(1761),爱弥儿(1762),社会契约论(1762)和忏悔录,所 有这些著作都提高了他的声望。此外卢梭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写了两部歌剧:爱情之歌和村里的预言家 。卢梭的作品语言风格独特(独白式) ,具有浪 漫激

3、情。 1762 年,卢梭因由其所撰教育论著爱弥尔一书出版,遭到法国当 局的通缉。他一生的最后二十年基本上是在悲惨痛苦中度过的, 1778年 7 月 2 日于法国埃及迈农维尔与世长辞,享年 66岁。框架结构:全书共分六卷,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 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第一部分,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 使儿童能自然发展。第二部分,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部分,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

4、第四部分,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 德育教育。第五部分,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 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 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教育思想: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 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 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 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 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 以培养理性王国的“新人”。卢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 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主张采用

5、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和 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 与自然教育密切相 联的,卢梭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及早地养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体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习惯评价与反思: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 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重大的 进步,它对后来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发展, 特别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极 可贵的启示。但是有观点称,这种分期以及把体育、智育和德育截然分开施教的 方法,是不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是我们的幸福,而错误的教育是我们的痛苦和泪水,也是我们对 社会和民族犯下的罪过! ”“罪过”,

6、很沉重的一个词,久久浮现在我的脑海。在 本书中,卢梭通过其虚构的小说主人公爱弥尔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历程,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论”。他的教育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上的。开 篇他便讲到,“凡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 全变坏了。”人们破坏自然之态,随意改变、扭曲其天性,颠倒一切,但是,卢 梭又指出,“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这样的裁剪,人类的处境可能会更糟一 些。”我们可以把他说的裁剪看作是教育,即使人生下来便是善的,但并不代 表他天生就是一个有用的社会人,一个幸福的人。因此,教育是必要的,一直到 现在,教育仍然是人类社会不可忽视的。 但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

7、人,顺应儿童 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卢梭提出了教育的意义,“生活,这就是我要教给他的技能。从我的门下出 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 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做到 做人的本分。”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育人,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大写的 人。卢梭这样的一句话更坚定了我的信念“热情可以弥补才能的不足” 意相信这句话,才能多不多没关系,重要的是有热情,有能力使其获得更多的才 能,帮助其成为幸福的人。虽然本书有很多可取之处,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但是书中也有很多观点我 无法苟同。卢梭所认同的教育遵从是孩子的天性,

8、但是下卷之中,很难看到他的指引,爱弥儿是在他的干预中受教育。与卢梭本身的观点自相矛盾。他选择的教育对象 也不是那么全面,他所教育的爱弥儿,不是针对所有的人,原因是“穷人是不需 要受么教育的,他的环境的教育是强迫的,他不可能受其他的教育。”他的学生 爱弥儿必须是来自于温带的土地富饶的地方, 家里富有,但却是个孤儿,而且只 服从于“我”,谁也不能把他们分开。我搞不懂,他为什么一定要让爱弥儿是个 孤儿?父爱和母爱不是十分重要的么?如果不能有父母的话,他还不如去孤儿院领一个回来教呢!哪一个富人,或者哪一个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只听从别人的话 呢?他说爱弥儿就是一个普通人,他要教的也是一个普通的孩子。这样人们才能 比较他所教的孩子和社会上其他的方式教出来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在我看来,爱弥儿的普通也就是在一定意义上的普通。 既然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资产阶级 新人,他的教育必定会带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在此不必多说。本书值得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也有很多地方具有争议。例如:婴儿的襁褓是否必要,应该怎样对待一个“任人宰割”的孩子呢?要顺应孩 子自然的发展,不能把它绑的一动不能动。要让它能自由活动。但是在襁褓中的 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