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领域的变形》读书笔记_第1页
《私人领域的变形》读书笔记_第2页
《私人领域的变形》读书笔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私人领域的变形读书笔记私人领域的变形读书笔记杨晓山私人领域的变形所描述的是中唐至北宋期 间(大致从9世纪到11世纪)士人文化和文学传统中“私 人领域”的发展和变化过程,揭示了中唐传统的道德、政治 和审美价值取向不足为训或者不合时宜,需要寻找新的价值 观和表现手法。而杨晓山书中所谓的私人领域是指“一系列 物体、经验以及活动。” “这些物体、经验以及活动属于一 个独立于社会整体的个人主体。”而所谓的社会整体可以指 社会,也可以指国家。唐宋文人不断地努力,力求拜托限制,另辟蹊径,然 而路途艰难,难以成功。白居易的讽喻诗讽刺了贵胄所拥有 的园林的奢侈,并从道义上批评了堕落贵族淫奢的生活方 式,且在哲学

2、层面上举例说明了人类命运的变幻无常,指出 了永恒占有园林的幻想乃是一种执迷不悟的虚荣。白居易站 在道德的高点上批评别人时,有理有据,目的明确,一针见 血,直接命中对方的弱点,然而放到他自己身上,他却无法 心口如一、言行一致了。在讽刺贵胄的同时,他又流露出对 在洛阳拥有一座园林的骄傲和自得,占有欲显露无遗。白居 易主张“中隐”,一方面使得他的生活有了保障,另一方面 也是“中隐”生活的体现。园林的好处在于既能享受隐士的 名誉,又无需真的放弃都城方便的生活。“中隐”不过是他 在那个时期选择自保的一种方式罢了。对于玩好,白居易自 是万分重视,尽力隔绝觊觎,对于他珍爱的双鹤,他是绝对 不会将之放手给予裴

3、度的。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白居易占 有的欲望战胜了理智以及他的主张。再说杨晓山所讲的另一个人一一苏轼。苏轼主张让要 能够客观面对事物,要学会断情,做到超脱,然而一旦放到 他的身上,这位享有声誉的名人的态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了,从他对待仇池石的态度就可知晓,他的三首诗就明确反 应了他的态度变化。(www.F)最终,苏轼还是屈服 于外物的诱惑了。唐宋诗人在其作品中建构私人领域,将园林作为这种 领域的物理空间,寻找到自身的兴趣所在,对玩好的分量放 到很重,在交换和获得玩好的活动中获得满足,他们的这些 行为都有诗的参与,充分记录了他们交换或获得这些玩好的 细节。这些园林诗正是当时经济、文化、政治的写

4、照。诗人的交往还受到各自身份地位的影响,一旦位高者来索要自己 的心爱之物时,就令诗人内心煎熬了,给还是不给,就称为 一个难题。苏轼是个聪明人,面对这种问题,充分利用了他 掌控全局的能力,将其智慧运用得淋漓尽致,既保全了自己 的珍玩,又给了位高者面子。另外,当时的诗歌并非是和生活分离的,不是孤立的,它们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纯化,而是和生活融入渗透的,和常 用的生活用品是一样的,放到今天来讲,就跟我们发说说或 者发微博是一样的,都是一种记录生活和交流的工具。从这 些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生活的方式和其思维的方式, 研究和发现其私人领域的变化和发展,看清其病态之处和其 形成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一种现象的形成往往是由多种原 因促成的,跟随杨晓山的步伐,我们能够沿着时间的脉络, 结合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