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速度与限度含答案_第1页
反应速度与限度含答案_第2页
反应速度与限度含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HI气体,发生反应2HI(g)=H2(g)+L(g),( 正反应吸热)。时又达到新平衡,符合这一变化的图【答案】A2、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 2L的密闭容器中, 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1、在某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在b时达到平衡,插时加热升温并保温,到t,傀垦(« h/hwIA.B.C.D.该反应的化学力聊式対3X+Y2Z2 min时,反应达最大限度,但化学反应仍在进行反应开始至2 mi n, Z 的反应速率为 0. 05 mol ?反应达到平衡时,压强是开始时的0.9倍? mirj【答案】A

2、【解析】A、由图可知随反应进行X、丫的物质的量变小,反应Z的物质的量变大,所以X、丫为物,z为生成物,反应结束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A错误;B、根据图可知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达到反应限度时,正逆反应还在进行,不过此时正反应速率相等,组成不变,故B正确;C、 由图可知2min内Z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 0. 2mol,所以2min内以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0. 2mcilv (Z) = =0. 05mol/ (L ? min ),故 C 正确;2minD由图可知开始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2mol,平衡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 9+0.7+0. 2) mol=l. 8mol

3、,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反应达平衡此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1 - 8mol=0. 9倍,故D正确;2i nol故选:A.3、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一 2C(g),若经2 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 ? L,现有下列几种说 法: 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 3 mol ?(L? S)T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 ? (L- s) 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 7mol ?LT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B4、氨分解反应(2NH"

4、iN2+3H2)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已知起始时氨气的物质的量为4 mol, 5 s 末为2. 4 mol,则用氨气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A. 0. 32 mol / (L , s)B. 0. 16 mol / (L , s)C. 1.6 mol / (L , s)D. 0. 8 mol / (L , s)【答案】B【解析】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反应进行到5s时,消耗的氨气 是4mol 2. 4mol = l. 6moL所以用氨气表示的反应速率是,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答案选 Bo5、在373K时,把0.5mol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 5升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

5、岀现棕色。反应进行到2秒,NO?I勺浓度为0.02 ?o /."。在60秒钟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秒,以加。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O.OlmoZ - L 1B在2秒时,体系内压强为开始的1. 1倍C在平衡时体系内A2 ° 4为0- 25molD平衡时,如果缩小容器体积,可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答案】B6、常温时,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pH=2盐酸和pH=12 NaOH溶液pH=2盐酸和pH=12氨水 pH=2盐酸和pH=12某碱溶液pH = 2 盐酸和pH=12 Ba(0H) 2 溶液A. 5 利,B. 6 禾C

6、. 7 种【答案】B其中溶液pH 一定或可能等于 7的情况共有()pH=2醋酸和pH=12 NaOH溶液pH=2某酸和pH=12 NaOH溶液pH=2硫酸和 pH=12 NaOH溶液pH = 2 硫酸和pH=12 Ba(0H) 2 溶液D. 8种【解析】pH=2的酸液中c(H+)和pH=12的碱液中c(OH-)相等,若酸为强酸、碱为强碱 ,二者等体 积混合时溶液呈中性,故所得溶液pH 一定等于7 ;所得溶液 pH可能 等于7;中醋酸过量,所得溶液 pH小于7;中氨水过量,所得溶液 pH大于7o 7、已知反应X (g) + 丫(g) 闭容 n Z (g) AH > 0, 将X和Y以一定比例

7、混合通入密 器中进行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改变如图所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JF1ME_1sJL11 -A. 反应方程式中n = 1B. 1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升高温度C. 1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大压强D. 0A5 min 内,用 X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X) = 0. 08 mol , L1 ? min-1【答案】B8、反应3X(g) +Y(g)2Z(g)+2W(g) 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后丫减少了 0.5mol, 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A. u (X) =0. 05mol ?C. u (Z) =0. lOmol ?【答案】C试题分析:'

8、 ? min-1B. v (Y) = 0. lOmol ?' ? min-1' ? min 'D. v (W) =0. 05mol ?' ? s -1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后Y减少了 0. 5mol, 则v (Y) = 0.5mol05mol?2Lx5m inL'? min -1, A. v (X) =0.05 mol? L'? min述计算可知, v (Y) =0. 05mol? L ? miif', mirf'X2=0. 10 mol? L '? min -,故 C 正确; mol?-1 X3=0. 15 mol

9、? L? min -1,故 A 错误;B.由上 故 B 错误;C. v (Z) =0.05 mol? L “ ?1D. v (W) =0. 05 mol? L ” ? min X2 = 0. 10Lmin 1mol , L -1 ? s-1,故 D 错误,故选 C6009、将2 mol SO '和1 mol 0,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C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02(g)+0 2(g) =A2S()3(g),则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B.S0?和S0,浓度相等C.S0,的生成速率与S0'的消耗速率相等D.混合气体的平均

10、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答案】D【解析】该反应是气体参加的反应,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又是一定的,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A项错误;反应过程中某个瞬间可能岀现S0'和S0,浓度相等,但不表示浓度相等,就达到平衡状态,B项错误;SOa的生成速率与 S0'的消耗速率都表示正反应速率,C项错误;这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发生变化的反应,而气体的质量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个变量,当其保持不变时,就达到平衡状态,D项正确.高温、高压、10、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H 3,建立如下平衡:2NH3 顽点”阳3也。测得NH,的转化率为a%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再充入

11、 1 mol NH"待建立新平衡时,又测得NH,的转化率为 b%则a和b的正确关系是()A. a>b B. a<b C. a=b D. a'b【答案】A11、对于反应2HI (g)F2(g)+L(g紫色),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B. 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C. ImolH-H键生成的同时有 2molH-1键断裂D.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

12、态。颜色的深浅和浓度有关系,所以选项 A可以说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因此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和压强始终是不变的,B不能说明。C中反应速率的方向是相同,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C中的关系始终是成立的,C不能说明。密平衡时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各种的浓度 考点:考查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判断之间不一定满足某种关系,D不能说明,因此答案选Ao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该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试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平衡状态的特点,如何结合具体的可逆反应灵活运用即可。12

13、、已知C (s) + C0 2 (g) 2C0 (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下列措施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的是()增加少量C(s)升高温度容器不变,再通入C0?缩小体积增大压强A.B.C.D.【答案】D【解析】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不适用于固体和纯液体,不能。温度升高,速率加快,可以。增大CO?勺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可以。有气体 参加和生成,所以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可以。答案是Do13、针对平衡2SQ(g)+O 2(g) A2SO 3(g),采用下列措施一段时间后,能增大逆反应速率的是A.通入大量02 B.增大容器容积 C.移去部分S03 D.降低体系温度【答案】A【

14、解析】增加02的浓度,这一瞬间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不变,但随着反应,生成物的浓度增大,逆反应反应速率随之加快,A项正确;增大容器容积、移去部分S03,即减小浓 度,而减小物质的浓度、降低温度均减小反应速率,B、C、D项错误。14、700°C时,在容积为 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 + H20(g) wAC02(g) + H2 (g),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反应时间/minn (CO)/moln (H20) /moln (C02)/moln (H2)/mol01.200. 6000tl0. 80t20.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4A.反应在tl min内的反应速率为 v(H2)

15、= " mol ? LT ? minT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n(C02)=0. 40 mol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C0转化率增大,H20的体积分数减小D. 温度升高至800。C,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为【答案】B【解析】0.60 mol CO 和 1.20 mol H20,达到平衡时0. 20 mol H20,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OAmolAs反应在立 min内的反应速率为:v(H;) = wo/-Z -1-min-1,错4 min时向容器误;3、只要温度不变,平衡常数就不变,依平衡常数可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

16、中充入9.fi(CO :)=0.40 mo :,正确;CCO(g)-Hj : g)起始l.lmo :Sj.Smo :Omol转化:0.4mol0.4molu.4mo;0.4mol平衡:0.8mol0.2 n;ol0.4:no ;此时水的体积分数为:0.2 1.8=0.11COie)-H- 012)C O? i e)-H-is)起始1.2molO.SmolOmoOmol转化:xmolxmolxmolxmoll.Mmo : H: O,达到平衡时员mo C。和1:2:平衡1.2 x)mo:(0.8 x)mol xmolxmol2依题意有:XX(1.2-x)-(0.8-x)04x0.4解之得:x=0.

17、 4811,所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C0转化率增大,H20的 体积分0.64<1,表明反应逆向移动,因此第二次达平衡后,水的体积分数为:0.32/2=0. 16 0.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0,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数也增大。错误; D温度升高至800° C, 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考点: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定温度下,浓度均为的A2和B2两种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气体后,测得:C(A2)=0. 58 mol , L c(B2) =0. 16 mol ? L c(C) =0. 84 mol ? L正确表达式为()A. 2A2+BM2

18、A2B15、B. A 2+B"2ABC. A2+B2、'A2B2 D. A2+2B2、2ABz【答案】【解析】A CA2)Ac(B : ; )=1 mol ? LA c? =0. 84 mol ? L=1 mol ? 一 0. 58 mol ?'=0. 42 mol ?-1 0. 16 mol ?' = 0. 84 mol ?,-1,因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比,故选DoL,16、物质的分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填写分离下列物质时使用的方法 细节)0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 0 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o 含固体溶质的溶液中除去部分溶剂。C,反应达平衡 I则该反应

19、的(不必叙述操作(5)【答案】(1)分液过滤 蒸发渗析(5)蒸馅【解析】仔细分析各分离方式的原理及适合范围,不难得岀所需方法。17、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某一个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以下探究。实验一:他们利用 Cu、Fe、Mg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 5mol/L 、2mol/L、18. 4mol/L), 设计 实验 方案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胶体中分离出可溶电解质 -几种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的分离。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分别取等体积的 2 mol/L硫酸于试管中; 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Cu、Fe、Mgo反应快慢:Mg>Fe>Cu反应物

20、的性质越活 泼,反应速率越快。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要得岀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保持条件相同。(2)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定量实验。完成该在高镒酸钾酸性溶液和草 酸溶液反应时,发现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1)针对上述实验现象,某同学认为KMnO与H2GO4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的猜想还可能是的影响。(2)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草酸溶液试剂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0A 硫酸钾B

21、、硫酸镒C水D、氯化械【答案】实验一:(1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关系;温度相同;(2)Mg (或Fe)和0. 5mol/L 硫酸和2mol/L硫酸;测定一定时间产生气体的体积(或者测定一 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实验二:(1)催化剂(或硫酸偏或 Mr式的催化作用);B【解析】试题分析:实验一:( 1 )根据表中的信息得岀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关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较大,故根据控制变量法,要得岀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保持温度相同。(2)根据装置图可以得到,是通过测量生成气体的量来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

22、药品是 Mg (或Fe)和0. 5mol/L 硫酸和2mol/L硫酸。应该测定的实验数据是 应该 测定的实验数据。实验二:(1)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最快的是催化剂,故猜想还可能是催化剂的影响。(2)选择可以做催化剂的试剂且是生成物,故选Bo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点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除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外,还有很多因素可以改变反应速率.如光辐射、超声波、电弧、激光、强磁场、高速研磨、反应物颗粒大小、扩散速率、溶剂等.总之,向反应体系中输入能量,都有可能改变反应速率.外界条件只是影响 反应速率,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是物质本身的性质。18、某一个探究小组用KMnO酸性溶液和 Hq

23、O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紫色消失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条件作如下限定:所用KMnO酸性溶液的浓度可选择0.01 molt、0. 001molt,催化剂的用量可选择 0,5g、0g,实验温度可选择 298K、323K,每次实验 KMnOi酸性溶液的用 量均为4 mL、艮& 4溶液(0. 1 mol ? L )的用量均为2mL,(1) 配平化学方程式:KMnO+ HG04 +H2SQ _ K2S04 +MnS04 +C02 + 压 0(2) 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岀对应的实验编号:实验编号T/K催化剂的用量/ gKMnO酸性溶液的浓度/mol ? L 1实验目

24、的2980.50.01(T )实验和探究 KMnO酸 性溶液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 影 响;(II )实验和探究温度对 该反应速率的影响;(III )实验和探究催0(3 )在完成探究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时发现,未加催化剂的情况下,刚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后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针对上述实验现象,同学认为高镒酸钾与草酸溶液的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还可能是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草酸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A.硫酸钾B.硫酸镒C.二氧化镒D.水(4)某同学对实验和分别进行三次

25、实验,测得以下实验数据(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 mol ? L-1溶液褪色所需时间t / min第1次第2次第3次0.011413110. 001677计算用0. 001 mol ? I? KMnO,酸性溶液进行实验时KMnO的平均反应速率(忽 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4)若不经过计算,直接看表中的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浓度大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是否可行-若不可行(若认为可行则不填),请设计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的改进方案【答案】(1)配平化学方程式:2KMnO+5H2C2O4 +3H2SO4 -* IK2SO4 +2MnSO 4 +I0C02 +8H

26、2O(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岀对应的实验编号实验编 号T/K催化剂的用量/ gKMnO酸性溶液的浓度 /mol ? L 1实验目的2980. 50.01(I )实验和探究 KMnO酸性 溶液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II)实验和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III)实验和探究催化剂对 该反应速率的影响2980. 50. 0013230.50.0129800.01生成的Mn濯化反应的进行,Bo41X10 mol/(L , min) 。(5)不可行。取过量的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草酸溶液分别同时与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KMrQ溶液反应。【解析】试题分析:(1)在酸性条件下,高

27、猛酸根离子能和草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价猛离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离子方程式为:2Mn 04+5HC204+6H+=2Mn2+10C02t +8 压 0。(2) 要得岀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的结论至少要完成:取不同浓度KMn(X溶液,在相同温度下进行反应;取同浓度KM nOi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取 同浓度KMnOi溶溶,在同温度且有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取同浓度KMnO溶液,在同 温度且不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等 3个实验来进行对比。(3) 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有Mr?,生成,这说明引起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还可能是生成的Mr?'

28、;催化反应的进行,据此可知,如果要验证假设,则可以选择试剂硫酸镒,答案选B。O.OOImoLL X0.Q04L,=0.0006,瑚 L(4)反应开始时:c (KMnO/ = 0.004L+0.002L,反应时间: t= ( 6min+7min+7min ) 4-3 = 6. 7min, 所以 KMnO的平均反应速率 v ( KMnOa =0.0006"?ro/ L . ,_4.=1x10 wo/ (垃miO由题中数据知浓度大的褪色时间反而长,因颜色是由 但KMnO的量也多,故无法比较,故不经过计算直接利用表中的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浓 反应速率的关系是不可行的;所以若想通过直接观察褪色时

29、间长短来判断溶液浓度 须保证KMnOi酸性溶液的浓度相同,才能判断H2C2O4溶液浓度的大小,即取过度不同的草酸溶液分别同时与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高镒酸钾酸性溶液反 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反应速率的计算 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所以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 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评价能力,有利于 科素养。该类试题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紧密,有的还提供一些新的信 生必须认真、细致的审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 致的思考才能得岀正确的结论。19、( I )小明在做“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

30、影响"实验时,他取了两只试管,均加入Olmol/L的KMnO酸性溶液和 2mL 0. Imol/L H 2GO (乙二酸)溶液,振荡, A试管置于热 B试管置于凉水中,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需要用 来酸化KMnO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t.t b (填">”、"=”或). 写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验室有瓶混有泥沙的乙二酸样品,小明利用这个反应的原理来测定其含量,具体操 配制250mL溶液:准确称量 5.0g乙二酸样品,配成 250mL溶液. 滴定:准确量取 25. OO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少量酸酸化,将0. lOOOmol?溶液装入 (填“酸式

31、”或“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 在实验中发现,刚滴下少量KMnOi溶液时,溶液迅速变成紫红色 .将锥形瓶摇动一段时间后,紫红色慢慢消失;再继续滴加时,紫红色就很快褪色了.请解释原 因:?当,证明达到滴定终占八、 计算:再重复上述操作2次,记录实验数据如下.KMnCl产生,虽然KMnO浓度大反应快, 度大小与 的大小,则必 量的体积相同、浓点评:该 培养和胶体 提高学生的学 息,这就要求学 移、重组,全面细4mL 0.水中,作为:L'K MnO4序号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10. 0020. 1021.0020. 9030. 0021. 10则消耗KMnO溶液的平均体积为

32、 mL,已知H2C2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0,则此样品的纯度为?误差分析: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 未用标准浓度的酸性 KMnO溶液润洗滴定管B. 滴定前锥形瓶有少量水C.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 不小心将少量酸性 KMnO溶液滴在锥形瓶外E. 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答案】(I)硫酸,v 25H 2C2O4+2MnO4"+6H+=1OC0 t +2Mn "+8H2O. (2)酸式.反应中生成的镒离子具有催化作用,所以随后褪色会加快.当滴入最后一滴高镒酸钾溶液,锥形瓶内的颜色恰好变成紫红色且半分钟不变化,20. 00, 90.

33、00% . ACD .20、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容器中,通入2 mol N?和8 mol也及固体催化剂,使之反应。已知:N2 (g) +3H 2(g)"2NH 3 (g) ; AH=-92.2kJ? mo。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时的80%(1)平衡时容器内NHa的体积分数为= 加入2 mol N2和8 mol H 2,达到平衡时,放岀热量为(填序号)。A.大于 92. 2 kJ B. 等于 92. 2 kJC, 小于92. 2 kJ D,可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92. 2 kJ在相同容器中,降低温度,通入2 mol NH,和1 mol &及固体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

34、时NH,的体积分数是否为1/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填序号)。A. 一定等于1/4 B.定大于1/4C. 一定小于1/4 D.可能大于或小于或等于1/4理由是: 【答案】(1)25%BD 起始通入2 mol NH 3和1 mol H 2相当于1 mol N 2和4 mol也,所以 最终的平衡状态相当于对题中的平衡状态进行减压降温,减压NH,的体积分数减小,降温NH,的体积分数增大,所以是 D21、 在某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A B、C、D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刀(mol)随时间Z(min)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前2 min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在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