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方法学选择和评价第三章第三章 方法学选择与评价方法学选择与评价第一节第一节 实验方法的评价与选择实验方法的评价与选择第二节第二节 量值溯源、误差及不确定度量值溯源、误差及不确定度第三节第三节 方法学的评价方法学的评价第一节第一节 实验方法的评价与选择实验方法的评价与选择方法学评价方法学评价(evaluation of methodology) 是通过实验途径测定分析方法的技术性能是通过实验途径测定分析方法的技术性能, ,并评价其是否可接受,其目的在于明确该并评价其是否可接受,其目的在于明确该方法是否具有足够的方法性能来说明检测方法是否具有足够的方法性能来说明检测系统的可靠性及可以满足临床需求。
2、系统的可靠性及可以满足临床需求。方法学评价具体内容方法学评价具体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实验方法的评价与选择实验方法的评价与选择一、实验方法的分级一、实验方法的分级二、参考物的分级二、参考物的分级三、方法选择的原则三、方法选择的原则四、方法选择与评价基本步骤四、方法选择与评价基本步骤五、定量实验的方法学评价五、定量实验的方法学评价六、定性实验的方法学评价六、定性实验的方法学评价实验方法的分级实验方法的分级1.1.决定性方法决定性方法(definitive method) 定义:是准确度最高、系统误差最小、经定义:是准确度最高、系统误差最小、经过研究证明尚未发现其不准确度或不精密过研究证明尚未发现其不
3、准确度或不精密度的方法,其测定结果与度的方法,其测定结果与“真值真值”最为接最为接近。近。 用途:主要用于评价参考方法和对一级用途:主要用于评价参考方法和对一级参考物定值,而不直接用于鉴定常规方参考物定值,而不直接用于鉴定常规方法。法。2.2.参考方法参考方法(reference method) 定义:是准确度与精密度已经充分证实,定义:是准确度与精密度已经充分证实,干扰因素少,系统误差与重复测定的随机干扰因素少,系统误差与重复测定的随机误差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有适当的灵敏度、误差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有适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较宽的分析范围。特异度及较宽的分析范围。 用途:主要用于鉴定常规方法。用途
4、:主要用于鉴定常规方法。 3.3.常规方法常规方法(routine method) 定义:指性能指标符合临床需要,有足够定义:指性能指标符合临床需要,有足够的精密度、准确度、特异性和适当的分析的精密度、准确度、特异性和适当的分析范围,经济实用的临床常规检验方法。范围,经济实用的临床常规检验方法。 用途:这类方法经有关学术组织认可后可作用途:这类方法经有关学术组织认可后可作为推荐方法。为推荐方法。准确度增加准确度增加应用范围增加应用范围增加 不同方法的关系不同方法的关系决定性方法一级参考物参考方法二级参考物校准物常规方法控制物各级实验方法和参考物的相互关系各级实验方法和参考物的相互关系 返节目录
5、返节目录 二、参考物分级二、参考物分级 参考物也称标准品或标准物质参考物也称标准品或标准物质 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定义:它的一种或几种物理或化学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定义:它的一种或几种物理或化学成分已经充分确定,可用于校准仪器、评价测定方法成分已经充分确定,可用于校准仪器、评价测定方法或给其他物质定值的物质或给其他物质定值的物质 “参考物证书参考物证书”的参考物称为有证参考物(的参考物称为有证参考物(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CRM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CRM) 其定值由建立了溯源性的测量程序确定其定值由建立了溯源性的测量程序确定
6、 每个参考物都附有其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每个参考物都附有其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 标准值标准值总不确定度总不确定度二、参考物分级二、参考物分级 1.1.一级参考物一级参考物(primary reference material) 特点:特点: 含量确定,稳定均一,数值由决定性方法含量确定,稳定均一,数值由决定性方法或由高度准确的若干方法确定或由高度准确的若干方法确定 用途:可用于校正决定性方法,评价及校正参考方用途:可用于校正决定性方法,评价及校正参考方法以及为法以及为“二级参考物二级参考物”定值,一级参考物均有证书定值,一级参考物均有证书二、参考物分级二、参考物分级 2.2.二级参考物二级参
7、考物 特点:纯溶液(水或有机溶剂)或某特特点:纯溶液(水或有机溶剂)或某特殊基质的纯溶液。可由实验室自己配制殊基质的纯溶液。可由实验室自己配制或为商品,其物质的量由参考方法定值或为商品,其物质的量由参考方法定值或用一级参考物比较而确定。或用一级参考物比较而确定。 用途:主要用于用途:主要用于 常规方法的标化常规方法的标化 为控制物定值为控制物定值。二、参考物分级二、参考物分级 3.3.校准物校准物 特点:冻干品或溶液,可以用一级或二级特点:冻干品或溶液,可以用一级或二级参考物以参考方法定值。参考物以参考方法定值。 用途:用于对常规方法和仪器的校准。用途:用于对常规方法和仪器的校准。二、参考物分
8、级二、参考物分级 4.4.控制物控制物(control material) 即质控品质控品 特点:与检测过程相适应,成分及基质与检测的样特点:与检测过程相适应,成分及基质与检测的样本相同或相似,且均匀、稳定。本相同或相似,且均匀、稳定。 用途:控制物用于常规质量控制,采用控制物和用途:控制物用于常规质量控制,采用控制物和样品同步进行测量,将测试结果与控制物保证值样品同步进行测量,将测试结果与控制物保证值相比较,以评价其准确度和检查实验室内是否存相比较,以评价其准确度和检查实验室内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在系统误差。 返节目录返节目录 三、方法选择的原则三、方法选择的原则 实用性:备样本用量少、分析速
9、度快、同时进行多实用性:备样本用量少、分析速度快、同时进行多项目和多样本的分析;方法操作简便、试剂种类少、项目和多样本的分析;方法操作简便、试剂种类少、易于实现自动化,安全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安全可靠 ,价格低廉,价格低廉 。 可靠性: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宽的检测可靠性: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宽的检测范围。范围。 三、方法选择的原则三、方法选择的原则可靠性:可靠性: 精密度:变异系数(精密度:变异系数(CV%CV%)一般应小于)一般应小于5%5% 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值真值”的符合程度,一般偏差的符合程度,一般偏差系数(系数(CBCB)应小于)应小于5%5% 特异性是
10、指只与待测物质起化学反应,不与其他结构特异性是指只与待测物质起化学反应,不与其他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类似的化合物发生反应 检测能力用检测限度或检测能力用检测限度或“检出限检出限”衡量衡量 检出限通常是指能与适当的检出限通常是指能与适当的“空白空白”读数相区别的,检读数相区别的,检测系统可以检出的待测物的最小量测系统可以检出的待测物的最小量 返节目录返节目录 四、方法选择与评价的基本步骤四、方法选择与评价的基本步骤 提出要求提出要求收集资料收集资料确定候选方法确定候选方法初步评价初步评价原理资料仪器试剂原理资料仪器试剂试剂成分保存稳定性试剂成分保存稳定性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样本要求样本要求准准
11、精精 特异特异 灵敏灵敏标准化操作规程标准化操作规程设备设施设备设施服务技术支持服务技术支持 返节目录返节目录 五、定量实验的方法学评价五、定量实验的方法学评价 定量实验检测系统可以给出具体数值的实验定量实验检测系统可以给出具体数值的实验结果结果 定量实验的方法学评价包括定量实验的方法学评价包括: : 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特异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特异度和参考区间等性能指标度和参考区间等性能指标 六、定性实验的方法学评价六、定性实验的方法学评价 定性实验结果:出阳性或阴性定性实验结果:出阳性或阴性 是或非是或非 定性检测性能评价:重复性研究定性检测性能评价:重复性研究
12、 方法学比较方法学比较(一)评价前的准备(一)评价前的准备 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 熟悉待评价的试剂或系统熟悉待评价的试剂或系统 掌握样本和试剂的处理和存储过程掌握样本和试剂的处理和存储过程 按厂商的要求进行,注意基质效应按厂商的要求进行,注意基质效应 定性实验需进行阴性和阳性质控物测定定性实验需进行阴性和阳性质控物测定(二)定性实验重复性研究(二)定性实验重复性研究 确立方法的临界值:确立方法的临界值: 同样一份样本,在多次重复实验中各有同样一份样本,在多次重复实验中各有50%50%的几率获得阳性或阴性结果时该分析物的浓的几率获得阳性或阴性结果时该分析物的浓度;度;在临界值
13、基础上准备出在临界值基础上准备出20%20%的浓度的样的浓度的样本;本;样本分别测定样本分别测定2020次,记录阴性及阳性结次,记录阴性及阳性结果数;果数; 结果分析:结果分析:?“临界值临界值”样本的阴性结果和阳性结样本的阴性结果和阳性结果不是各占果不是各占50%50%?+20%+20%浓度的样本产生阳性结果数浓度的样本产生阳性结果数95%95%,同时,同时,-20%-20%浓度的样本产生阴性结果浓度的样本产生阴性结果数数95%95%?阳性和阳性和/ /或阴性结果数或阴性结果数95% 95% 对于被测物浓度在临界值20%浓度范围以外的样本,实验方法将给出稳定的结果。 临界值浓度不准确、结果数
14、据不充足、方法学剂量反应曲线在临界值处是非线性的 应另外准备不同浓度的实验样本,重新进行评价 (三)定性实验方法学比较(三)定性实验方法学比较 对比的方法:另一种定性方法、对比的方法:另一种定性方法、“金标准金标准”方方法、定量方法或临床诊断。法、定量方法或临床诊断。 样本种类和数量样本种类和数量 :最好使用常规患者的新鲜标:最好使用常规患者的新鲜标本本 ,阴性阳性标本分别,阴性阳性标本分别5050例以上。例以上。 实验过程实验过程 :10102020天内完成天内完成 性能指标性能指标 :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表表3-2 3-2 已知样
15、本临床诊断结果判断定性实验性能指标已知样本临床诊断结果判断定性实验性能指标实验方法比对方法(明确诊断)阳性阴性总数阳性ABA+B阴性CDC+D总数A+CB+DN(A+B+C+D)已知样本临床诊断结果判断定性实验性能指标已知样本临床诊断结果判断定性实验性能指标 灵敏度灵敏度A/(AA/(AC)C)100%100%特异性特异性D/(BD/(BD)D)100%100%阳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A/(AA/(AB)B)100%100%阴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D/(CD/(CD)D)100%100%实验方法比对方法阳性阴性总数阳性57259阴性43943总数6141102实验方法与比对方法间比较的结果计算实验方法
16、与比对方法间比较的结果计算阳性符合率阳性符合率A/(AC)100%93.4%阴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D/(BD)100%95.1%总符合率总符合率(AD)/N100%94.1%返回章目录返回章目录第二节第二节 量值溯源误差及不确定度量值溯源误差及不确定度一、量值溯源的概念和意义一、量值溯源的概念和意义 二、参考物的量值溯源二、参考物的量值溯源 三、误差的分类和表示三、误差的分类和表示 四、测量不确定度四、测量不确定度 一、量值溯源的概念和意义一、量值溯源的概念和意义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传递链,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传递链,使测定结果或标准值能够与使测定结果
17、或标准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规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使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技使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技术保证和验证。术保证和验证。 溯源性参考物检测系统标准化仪器试剂操作程序 标准品(标准品(reference materialreference material):): 充分均匀并具有一个或多个良好确定的特性值充分均匀并具有一个或多个良好确定的特性值的材料或物质,用来校准仪器设备、评估测定的材料或物质,用来校准仪器设备、评估测定方法或给其他物质赋值。方法或给其他物质赋值。标准品分级标准品分级一级标准品:稳定、均一,由高度准确的若一级标准品:稳定、均一,由高度准确的若干方法定值,可
18、用于校准决定性方法及为二干方法定值,可用于校准决定性方法及为二级标准品定值。级标准品定值。 二级标准品:用一级标准品校准,参考二级标准品:用一级标准品校准,参考方法定值。方法定值。 校准品:用二级标准品校准,拟被用于校准品:用二级标准品校准,拟被用于校准的常规方法定值。用于对常规方法校准的常规方法定值。用于对常规方法和仪器的校准。和仪器的校准。标准品分级标准品分级 返回节目录返回节目录 二、参考物的量值溯源二、参考物的量值溯源溯源链:溯源链: 用一个测量程序为某种物质定值,该物质用做用一个测量程序为某种物质定值,该物质用做下一级测量程序的校准物下一级测量程序的校准物 依此类推,形成一条不间断的
19、比较链依此类推,形成一条不间断的比较链(一)参考物的量值溯源程序(一)参考物的量值溯源程序1.1.溯源链和校准层次溯源链和校准层次 SISI单位溯源链:计量可追溯性链的理想终点是国际单单位溯源链:计量可追溯性链的理想终点是国际单位制位制(SI) (SI) 其他参考物的溯源:对没有其他参考物的溯源:对没有SISI单位的分析物,可溯单位的分析物,可溯源到源到“国际惯例国际惯例”表示的参考物质和参考测定方法。表示的参考物质和参考测定方法。 (一)参考物的量值溯源程序(一)参考物的量值溯源程序2.2.参考物量值的传递方案参考物量值的传递方案 3.3.校准溯源的验证三要素校准溯源的验证三要素 由体外诊断
20、试剂生产厂家测定的值应与由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厂家测定的值应与用参考方法测定的数值相同。用参考方法测定的数值相同。 由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厂家用参考方法测定由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厂家用参考方法测定结果在数学上相等的评估,即线性回归方结果在数学上相等的评估,即线性回归方程斜率为程斜率为1 1、截距为、截距为0 0。 要求厂家参考物测定结果有互通性。要求厂家参考物测定结果有互通性。 (一)参考物的量值溯源程序(一)参考物的量值溯源程序4.4.校准品在溯源中的作用校准品在溯源中的作用 校准品在溯源中的作用校准品在溯源中的作用 实现溯源的实现溯源的“桥梁桥梁”是最可取而可靠的办是最可取而可靠的办法法 实现溯源性的
21、目的实现溯源性的目的 结果的可靠结果的可靠 实现溯源性的评估实现溯源性的评估 室间质量评价是最易实现的量值溯源的长室间质量评价是最易实现的量值溯源的长期评估方法期评估方法 (一)参考物的量值溯源程序(一)参考物的量值溯源程序5 5.实现溯源性的目和评估实现溯源性的目和评估 实现溯源性的目的:结果的可靠实现溯源性的目的:结果的可靠 体外诊断试剂厂家按照体外诊断试剂厂家按照ISO 17511ISO 17511的要求,对校准品的要求,对校准品的定值实现计量溯源,为用户提供常规测定方法的的定值实现计量溯源,为用户提供常规测定方法的溯源文件溯源文件 实现溯源性的评估实现溯源性的评估 室间质量评价是最易实
22、现量值溯源长期评估方法室间质量评价是最易实现量值溯源长期评估方法 (二)参考物量值溯源的意义(二)参考物量值溯源的意义 通过溯源的参考物校准常规方法通过溯源的参考物校准常规方法 测定患者样本结果的准确性源溯参考方法测定患者样本结果的准确性源溯参考方法 参考物是处理过的样本与新鲜患者样本的基质有差异参考物是处理过的样本与新鲜患者样本的基质有差异 参考方法的准确度不能完全通过参考物传递给患者参考方法的准确度不能完全通过参考物传递给患者样本样本 对参考物的量值有一定的调整对参考物的量值有一定的调整 返回节目录返回节目录 三、误差的分类与表示三、误差的分类与表示误差误差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来源来源随机误差
23、随机误差来源来源 方法误差方法误差 仪器误差仪器误差 实验条件实验条件 操作习惯操作习惯 试剂误差试剂误差 操作误差操作误差 固定原因固定原因 可以校正可以校正无法控制无法控制无法校正无法校正 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一)系统误差(一)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SE)1.1.定义定义 是指在对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试中,它保持不变或按某是指在对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试中,它保持不变或按某种规律而变化。又称方法误差、固定误差。种规律而变化。又称方法误差、固定误差。 由恒定因素引起,多次重复出现,可被认识并校正由恒定因素引起,多次重复出现,可
24、被认识并校正2.2.来源来源方法误差:由检测方法固有的缺陷所致方法误差:由检测方法固有的缺陷所致仪器误差:未经校准的仪器所产生的误差仪器误差:未经校准的仪器所产生的误差仪器波长漂移、量器不准、温度或仪器波长漂移、量器不准、温度或pHpH不准等引起不准等引起试剂误差:试剂质量差、实验水不合格、参考物不纯试剂误差:试剂质量差、实验水不合格、参考物不纯操作误差:操作不规范,保温时间不足、加样不准操作误差:操作不规范,保温时间不足、加样不准(二)随机误差(二)随机误差(random error,RE)1.1.定义定义 随机误差是指在对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试中,它随机误差是指在对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试中,它
25、受偶然因素影响而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又称偶然误受偶然因素影响而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又称偶然误差。差。 随机误差影响不定,无大小和方向,呈正态分布。这种误随机误差影响不定,无大小和方向,呈正态分布。这种误差无法控制,是无法校正的。差无法控制,是无法校正的。2.2.来源来源 随机误差反映分析方法的不精密度随机误差反映分析方法的不精密度 不可避免难以预测的测定仪器、试剂、环境、人不可避免难以预测的测定仪器、试剂、环境、人 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可减少随机误差。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可减少随机误差。(三)误差的表示方法(三)误差的表示方法 绝对误差:是指检测值与真值或约定真值之间的绝对误差:是
26、指检测值与真值或约定真值之间的差值。其单位与检测值相同,可用于评价检测结差值。其单位与检测值相同,可用于评价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果的准确程度。 相对误差:是指检测值绝对误差与真值或约定相对误差:是指检测值绝对误差与真值或约定真值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它能客观的表真值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它能客观的表示出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示出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 总误差:总误差: 常规样本测定结果与真值的差异是随常规样本测定结果与真值的差异是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总和。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总和。 返回节目录返回节目录 四、测量不确定度四、测量不确定度 (一)定义(一)定义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
27、量结果相联系的参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不确定度是指在统计控制状态下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数。不确定度是指在统计控制状态下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 不确定度不确定度按量纲分类按量纲分类 按赋予按赋予不确定度不确定度大小的程度大小的程度 按评定方法按评定方法 标准标准不确定度不确定度 相对相对不确定度不确定度 A A类标准类标准不确定度不确定度 B B类标准类标准不确定度不确定度 标准标准不确定度不确定度 扩展扩展不确定度不确定度 合成标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不确定度 (二)不确定度分类(二)不确定度分类 标准不确定度:是指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标准不确定度:是指
28、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定度。 相对不确定度:是指标准不确定度除以被测量相对不确定度:是指标准不确定度除以被测量之值。之值。 A A类标准不确定度:是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类标准不确定度:是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出的不确定度,其评定方法为定出的不确定度,其评定方法为A A类评定类评定 B B类标准不确定度:是指用非统计分析的方法来类标准不确定度:是指用非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出的不确定度,其评定方法为评定出的不确定度,其评定方法为B B类评定类评定(二)不确定度分类(二)不确定度分类 扩展不确定度:是指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扩展不确定度:是指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
29、在指定概率内含于此区间。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在指定概率内含于此区间。 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测量值都处于此区间内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测量值都处于此区间内,又称范围不确定度或展伸不确定度。,又称范围不确定度或展伸不确定度。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是指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是指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他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三)不确定度计算(三)不确定度计算 准确计算不确定度非常困难,一般仅能近准确计算不确定度非常困难,一般仅能近似估算不确定度似估算不确定度 实验室的不确定度为合成不确定度,表示为:实验室
30、的不确定度为合成不确定度,表示为: 返回章目录返回章目录 测量不确定度与误差的主要区别测量不确定度与误差的主要区别 区 别不确定度误差评定目的表明被测量值的分散性表明测量结果偏离真值的程度评定结果用标准差或标准差的倍数或置信区间的半宽表示,可以通过A、B类评定方法定量确定。误差为有正号或负号的量值,其值为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误差往往不能准确得到,只可得到其估计值。影响因素当测量条件、方法、程序改变时测量不确定度必定改变而不论测量结果如何,分析时,应充分考各种影响因素,并对不确定度的评定加以验证。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不以人的认识程度而改变,只要测量结果不变,误差不变。性质
31、区分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评定时一般不必区分其性质,其分量本身无本质区别,而只是按评定的方法可分为A类和B类两类。误差出现于测量结果中的规律可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结果修正不确定度本身隐含为一种可估计的值,它不是指具体确切的误差值,虽可估计,但却不能用以修正测量结果。系统误差的估计值如果已知则可以对测量结果修正,一个量值经过修正后,可能会更靠近真值第三节第三节 方法学的评价方法学的评价一、准确度的评价一、准确度的评价二、精密度的评价二、精密度的评价三、检测限的评价三、检测限的评价四、可报告范围四、可报告范围五、参考区间验证五、参考区间验证一、准确度的评价一、准确度的评价(一)定义(一)定义 准确
32、度(准确度(accuracyaccuracy)是指测定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偏差和偏差系数表示一般用偏差和偏差系数表示 准确性评价方法有:回收试验准确性评价方法有:回收试验 干扰试验干扰试验 方法比对试验方法比对试验 (二)回收实验(二)回收实验 回收实验用于评估实验方法正确测定在常规样本中回收实验用于评估实验方法正确测定在常规样本中加入的纯分析物加入的纯分析物( (质量、浓度、活性质量、浓度、活性) )的能力。的能力。 结果用回收率表示结果用回收率表示 对实验方法的准确度进行评价对实验方法的准确度进行评价 (二)回收实验(二)回收实验回收浓度样本最终测定浓度基础
33、样本浓度回收浓度样本最终测定浓度基础样本浓度1.1.回收实验基本步骤回收实验基本步骤AAAAAAAAAAAAAAAAA加分析物 加水H2O制备样本制备样本 计算加入的待测物计算加入的待测物A A的浓度的浓度测定样本中待测物测定样本中待测物A A的浓度的浓度 计算回收率计算回收率 2.2.回收实验注意事项回收实验注意事项 使用常规样品基质使用常规样品基质 吸量准确吸量准确 加入待测物的浓度加入待测物的浓度 标准液浓度标准液浓度 重复测定重复测定 计算比例系统误差:计算比例系统误差: 比例系统误差比例系统误差 = 100% - = 100% - 平均回收率平均回收率(三)干扰试验(三)干扰试验 干
34、扰物质可以是测量误差的重要来源干扰物质可以是测量误差的重要来源 干扰物质引起的误差是恒定系统误差,与分析物的浓干扰物质引起的误差是恒定系统误差,与分析物的浓度无关度无关 常见干扰物质有:常见干扰物质有:病理条件下的代谢物:糖尿病病理条件下的代谢物:糖尿病患者本身原因:饮酒、药物、饮食等患者本身原因:饮酒、药物、饮食等样本中因素:溶血、脂血、黄疸等样本中因素:溶血、脂血、黄疸等样本处理中因素:抗凝剂、添加剂等样本处理中因素:抗凝剂、添加剂等(三)干扰试验(三)干扰试验1.1.原理原理 将阳性干扰物加入临床标本的混合液将阳性干扰物加入临床标本的混合液( (干扰干扰测定样本测定样本) )中,与不加干
35、扰物的同一混合液中,与不加干扰物的同一混合液( (干扰干扰对照样本对照样本) )组比较有无偏倚,称为组比较有无偏倚,称为“配对差异配对差异”试试验验 混合液的干扰物浓度应具有临床决定性水平混合液的干扰物浓度应具有临床决定性水平 一般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较高浓度下对系列可能的干一般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较高浓度下对系列可能的干扰物做初步筛选扰物做初步筛选2.2.干扰实验基本步骤干扰实验基本步骤制备样本制备样本 计算加入的待测物计算加入的待测物A A的浓度的浓度测定样本中待测物测定样本中待测物A A的浓度的浓度 计算干扰值计算干扰值AAAAAAAAAAAAAA加干扰物加水BH2O3.3.干扰实验注意事项干扰
36、实验注意事项 试验标本:常选择患者标本试验标本:常选择患者标本 吸量精确吸量精确 加入干扰物的浓度、体积:要加入干扰物的浓度、体积:要达病理标本的最高达病理标本的最高浓度值,体积尽可能小浓度值,体积尽可能小 干扰物的选择:干扰物的选择:根据反应原理、厂家建议和文献根据反应原理、厂家建议和文献提示提示 测定次数测定次数(四)方法比对试验(四)方法比对试验 方法比对试验是指把试验方法方法比对试验是指把试验方法( (待评价或待验证待评价或待验证的方法的方法) )与比对方法与比对方法( (参考方法或准确度已知的参考方法或准确度已知的方法方法) )进行比较,从测定结果间的差异了解待进行比较,从测定结果间
37、的差异了解待评价方法的检测结果的偏倚。评价方法的检测结果的偏倚。 如果这些误差小于总误差,方法是可接受如果这些误差小于总误差,方法是可接受 如果误差太大,则必须拒绝该方法,或需要识别如果误差太大,则必须拒绝该方法,或需要识别和消除其误差来源。和消除其误差来源。(四)方法比对试验(四)方法比对试验 1.1.基本方法基本方法 用试验方法和比对方法同时测定一组患者用试验方法和比对方法同时测定一组患者的新鲜标本,分析两个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新鲜标本,分析两个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差异,得到恒定或比例系统误差的数据。的差异,得到恒定或比例系统误差的数据。 2.2.比对实验要求比对实验要求 新鲜患者标本新鲜患者
38、标本 最少在最少在5 5个工作日对最少个工作日对最少4040份份 覆盖从低值、参考区间到高值覆盖从低值、参考区间到高值 基于随机的、系统的和总误差的大小判断基于随机的、系统的和总误差的大小判断方法的可接受性。方法的可接受性。 3.3.方法学比较实验方法学比较实验 实验方法:用做比对的方法实验方法:用做比对的方法( (新方法新方法) ) 比较方法:与之比对的方法比较方法:与之比对的方法( (原来方法原来方法) ) 室内比对:比对在实验室内部之间进行的室内比对:比对在实验室内部之间进行的方法学比对实验方法学比对实验 室间比对:在不同实验室之间进行的方法学室间比对:在不同实验室之间进行的方法学比对实
39、验比对实验4.4.比对实验步骤比对实验步骤样本数:样本数:8 8个临床患者样本,编号。用两个临床患者样本,编号。用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实验种方法同时进行实验 ,正序倒序测定,正序倒序测定 1 1、2 2、3 3、4 4、5 5、6 6、7 7、8 8 8 8、7 7、6 6、5 5、4 4、3 3、2 2、1 1重复重复5 5天,必须进行校准和室内质控。天,必须进行校准和室内质控。数据处理及结果报告。数据处理及结果报告。5.5.方法比对试验要点方法比对试验要点 样本要求:应选择常规检测的新鲜标本作为试验标本样本要求:应选择常规检测的新鲜标本作为试验标本 比对方法:用两种方法同时测定一批标本,计算出
40、两比对方法:用两种方法同时测定一批标本,计算出两种检测方法间测定结果的差异,以此来估计试验方法种检测方法间测定结果的差异,以此来估计试验方法在测定标本时可能引入的误差原则上,比较方法应具在测定标本时可能引入的误差原则上,比较方法应具有好的精密度,无已知的干扰物,分析范围至少与实有好的精密度,无已知的干扰物,分析范围至少与实验方法相同。验方法相同。 标本测定:不同检测系统开始检测的时间应相近,标本测定:不同检测系统开始检测的时间应相近,且都应在且都应在2 2个小时内检测完毕。个小时内检测完毕。 6.6.方法比对试验结果评价方法比对试验结果评价 作图分析:作图法是方法学比较最基本的分作图分析:作图
41、法是方法学比较最基本的分析技术,可以直观地初步判断数据的分布特析技术,可以直观地初步判断数据的分布特点。可绘制散点图和偏差图点。可绘制散点图和偏差图 离群点的检查离群点的检查 标本内分析物含量的统计分析检验标本内分析物含量的统计分析检验 线性回归统计线性回归统计 临床可接受性能判断临床可接受性能判断 7.7.方法比对试验简易方法方法比对试验简易方法 参照参照CLIS EP15-A2CLIS EP15-A2文件文件用户对精密度和准用户对精密度和准确度性能的核实试验确度性能的核实试验批准指南批准指南(第(第2 2版版)进行准确度评价。)进行准确度评价。 通过对定值参考物检测,对检测系统的准确通过对
42、定值参考物检测,对检测系统的准确度性能进行评价。度性能进行评价。 8.8.简易评价程序简易评价程序 选择定值参考物,至少要求测定选择定值参考物,至少要求测定2 2个水平,用实验个水平,用实验方法重复测定方法重复测定2 2次,将检测结果与说明书标示值次,将检测结果与说明书标示值或靶值进行比对。或靶值进行比对。 计算偏倚,以计算偏倚,以CLIACLIA8888的的1/21/2作为评价标准,偏倚小作为评价标准,偏倚小于于CLIACLIA8888的的1/21/2,认为新检测系统的偏倚临床可,认为新检测系统的偏倚临床可接受水平,新检测系统或新方法可应用于临床。接受水平,新检测系统或新方法可应用于临床。
43、返回节目录返回节目录 二、精密度的评价二、精密度的评价 精密度(精密度(precisionprecision)是指测量程序在相)是指测量程序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样本进行连续多次测同条件下,对同一样本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是表示测定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是表示测定结果中随机误差大小程度的指标。精密结果中随机误差大小程度的指标。精密度常用标准差或变异系数来描述不精密度常用标准差或变异系数来描述不精密度,从而度量精密度大小。度,从而度量精密度大小。 (一)精密度检测基本方法(一)精密度检测基本方法 批内重复性试验批内重复性试验 日内重复性试验日内重复性试验 日间重复性试验日间重复性
44、试验 总的不精密度总的不精密度(二)注意事项(二)注意事项 试验标本的选择试验标本的选择 (1 1)标准液简便易得,可制成不同浓度,)标准液简便易得,可制成不同浓度,干扰因素少,可作为评价随机误差的最佳样干扰因素少,可作为评价随机误差的最佳样品。品。 (2 2)冻干质控血清稳定、使用方便,适用于进)冻干质控血清稳定、使用方便,适用于进行日间重复性试验。行日间重复性试验。 (3 3)患者标本或混合血清常用于短时间内)患者标本或混合血清常用于短时间内完成的试验。完成的试验。(二)注意事项(二)注意事项 分析物浓度的选择分析物浓度的选择 在医学上具有决定性意在医学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浓度水平义的浓度水
45、平 试验样本数量试验样本数量 在试验周期内至少做在试验周期内至少做2020个样个样本的检测本的检测 试验条件试验条件 要尽量在相同的条件下要尽量在相同的条件下 返回节目录返回节目录 三、检测限的评价三、检测限的评价 检测限是指检测系统可检测出的最低分析物检测限是指检测系统可检测出的最低分析物浓度,又称为分析灵敏度浓度,又称为分析灵敏度 试验样品:空白样品试验样品:空白样品 检测限样品检测限样品 测定次数:无具体规定,通常测定测定次数:无具体规定,通常测定10102020次。次。 试验时间:一般做试验时间:一般做1010天检测。天检测。 结果计算结果计算 检测低限检测低限 生物检测限:生物检测限
46、更真实地反映实生物检测限:生物检测限更真实地反映实际检测限浓度水平样本测定的不确定度。际检测限浓度水平样本测定的不确定度。 功能灵敏度:功能灵敏度反映了方法能可功能灵敏度:功能灵敏度反映了方法能可靠测定的最低浓度。靠测定的最低浓度。三、检测限的评价三、检测限的评价 返回节目录返回节目录 四、可报告范围四、可报告范围 (一)可报告范围(一)可报告范围 指检测方法可以报告的所有结果范围,指检测方法可以报告的所有结果范围,包扩分析测量范围和临床可报告范围。包扩分析测量范围和临床可报告范围。分析测量范围分析测量范围 指患者样本没有进行任何预指患者样本没有进行任何预处理(稀释或浓缩等),检测方法能够直接处理(稀释或浓缩等),检测方法能够直接测定出的待测物的范围测定出的待测物的范围 临床可报告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 是指对临床诊断、治疗有意义是指对临床诊断、治疗有意义的待测物浓度范围。的待测物浓度范围。 (二)线性试验(二)线性试验 线性试验是指用试验方法对一系列浓度样线性试验是指用试验方法对一系列浓度样本进行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直线回归,本进行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直线回归,评价该分析方法能准确报告的最低浓度、评价该分析方法能准确报告的最低浓度、最高浓度或能检测到的范围。最高浓度或能检测到的范围。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保设施施工安全责任协议
- 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保证协议
- 《手机游戏账号及虚拟财产授权与转让协议》
- 影视拍摄现场电力系统设计与备用电源配置合同
- 私人游艇卫星通讯系统租赁与安装服务合同
- 艺人演艺作品收益分配经纪合同
- 股票市场证券分析师助理派遣与市场动态监测协议
- 航空器维修基地空域申请补充协议
- 宠物连锁加盟店会员体系与积分管理协议
- DB42-T 2012-2023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规程
- GB/T 1633-2000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 GB/T 11032-202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 煤矿爆破工培训
- 液化石油气安全标签
- 水车租赁合同范本(3篇)
- 空港新城特勤消防站施工组织设计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卷
- 2022山东历史高考答题卡word版
- 中医医院儿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 Q∕SY 1143-2008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要求
- 大地构造学派及其构造单元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