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加工技术》试题_第1页
《茶叶加工技术》试题_第2页
《茶叶加工技术》试题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茶叶加工技术试题学号: 姓名:分数: 本试卷均为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每题 1 分。 1、普洱茶熟茶的基本工艺()A、杀青一揉捻一干燥B、摊晾一揉捻一发酵一干燥C、发酵一筛分一拣剔一匀堆一蒸压一烘制一成型D、萎凋一干燥2、普洱茶人工渥堆发酵是什么作用的结果()A、微生物作用B、酶促氧化作用C、湿热学说3、茶树鲜叶中水分含量约()%。A 50B 60C 75D 804、绿茶按干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A 炒青 、蒸青、晒青B炒青、晒青、烘青C蒸青、炒青、烘青D蒸青、炒青、晒青5、绿茶的汤色是什么颜色()A 红色B绿色C黄色D白色6、红茶加工的关键工序是 ()A杀青B揉捻C

2、发酵D干燥7、下列属于黑茶的是()A黄山毛峰B泾阳砖茶C 恩施玉露D六安瓜片8、黄茶品质特征形成的关键工艺是()A杀青B做青C闷黄D干燥9、绿茶初制工艺分杀青、 ()、干燥。A发酵B 揉捻C渥黄 D做青10、红茶属于()。A 全发酵茶B 半发酵茶C不发酵茶11、下列哪种茶,其制作工序中不需“杀青”工序的是()。A绿茶B 青茶C黑茶D黄茶12、“绿叶红镶边”是描述那类茶()。A红茶B绿茶C青茶D黑茶13、绿茶茶汤中主要的色素物质是()。A胡萝卜素B叶绿素C叶黄素、花青素、黄酮类14、普洱茶采用()茶树鲜叶制成。A小叶种B 大叶种C中叶种D中小叶种15、莫干黄芽属于( B )。A绿茶B黄茶C红茶D

3、白茶16、下列属于绿茶的是()A铁观音B碧螺春C君山银针D祁门茶红17、下列哪类茶属于半发酵茶 ()A 绿茶B红茶C青茶D黑茶18、湖北老青砖属于下列哪类茶 ()A 青茶B白茶C红茶D黑茶19、下列哪个茶属于六大基本茶类()。A乌龙茶B花茶C压制茶D速溶茶20、龙井茶因产地不同,产品各显特色,历史上有()、“龙”、梅三个类型A猴B狮C虎D雀21、滇青是指()。A炒青绿茶B蒸青绿茶C晒青绿茶22、祁红产于哪里()。A浙江B安徽C湖南D湖北23、下列属于黄茶的是()。A广东大叶青B竹叶青C黄山毛峰D湖北老青茶24、青茶产于福建、()、台湾三省。A 广东B 广西 C四川 D湖北25、我国最早的红茶生

4、产从福建崇安的()开始。A 小种红茶B 红碎茶 C功夫红茶26、下列属于后发酵茶的是()。A 红茶B 乌龙茶 C普洱茶D 绿茶27、() 是黑茶初制独有的工序A 渥堆B 杀青 C揉捻 D干燥28、乌龙茶又称()。A 红茶 B 绿茶 C黄茶 D青茶29、 云南()是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绿毛茶)为原料,经特殊的再加工形成。A 红茶 B 绿茶 C 普洱茶 D 黄茶30、黑茶渥堆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其呼吸代谢释放出热量,从而导致渥堆叶温度随渥堆时间的延长而()。A 逐渐上升B 逐渐下降 C保持不变31、下列不属于绿茶的是()。A 龙井B 雨茶 C铁观音 D、碧螺春32、冲泡名优绿茶宜选用

5、()。A 盖碗B 玻璃杯 C紫砂壶33、( ) 为半发酵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特点A 黄茶 B乌龙茶C黑茶D白茶34、龙井茶是()茶。A 针形B扁形C片形D卷曲条形35、下列哪个茶属于卷螺形形茶()。A龙井B 安溪铁观音C 恩施玉露D信阳毛尖36、煎茶属于()绿茶。A晒青B炒青C烘青D蒸青37、下列属于炒青绿茶的是: ()A、黄山毛峰 B 、玉露C、南京雨花茶D 、太平猴魁38、肯尼亚的()品质居世界各产茶国之首A红碎茶 B小种红茶C 绿茶白茶39、揉捻的主要目的是()A钝化或杀死酶的活性B做形C 散失水分D 黄变40、乌龙茶做青的主要目的是()B钝化或杀死酶的活性散失水分A叶缘细胞破损,

6、形成“绿叶红镶边”C做形D41、小种红茶区别于其它红茶的一个显著品质特征是()A、松烟香 B、红汤红叶C 、条索肥壮D、色泽乌润42、到目前为止,茶叶中的化学成分经过分析鉴定的已知化合物约有()余种。A 1000 B 、800 C 、500D 、60043、圆筛主要是分离茶叶长短或大小的,对于条形茶是分离茶条的()A、长短B 、大小 C 、粗细 D 、外观44、()是利用茶叶与茶梗形态不同,流动型差异来进行梗、茶分离的。A、抖筛机B 、阶梯式拣梗机C、静电拣梗机 D、圆筛机45、名优绿茶审评一般先:()A、看汤色B、尝滋味C 、闻香气 D 、看叶底46、 ()是茶叶精加工中剔除次、杂,以纯净品

7、质的作用。A、发酵B、杀青C、干燥D、拣剔47、烘青绿茶:亦称“烘青”。用进行干燥制成的绿茶。(A、烘干方式B晒干方式C过火方式D、阴凉方式48、从制茶技术发展历史看,制茶工业先后经历了制茶起源时期、制茶变革时期、制茶发展时期、()A制茶手工时期BC制茶的稳定期制茶半自动时期D制茶机械化时期49、花青素又称 ,是一类性质较为稳定的色原烯衍生物,种类很多,呈青色、铜红色等。( )A、类胡萝卜素C、花色素50、通常绿茶冲泡时的茶水比例(A、 1:30B、 1:50B、叶黄素D、胡萝卜素)C、1:22 D、 1:4051、 花茶产自于()A、日本B、斯里兰卡C、印度52、 最早出现的原始茶是()D、

8、中国A、红茶B、黑茶C、蒸青绿茶D、晒干茶53、茶叶的吸附作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过程,以下不属于该过程的是()A、外扩散,吸附气体向茶叶外表面的扩散;B、香花的吐香,便于茶叶吸附;C、内扩散,吸附质气体沿着茶叶的空隙深入至吸附表面的扩散;D、茶叶空内吸附表面的吸附54、以下哪个是香花吐香的适宜温度( )D、40-42 CA、33-35 CB、35-37 CC、37-40 °C55、红碎茶过去称为分级红茶 , 现按其成品规格分,以下哪个不属于其中一类 ()A、叶茶 B 、碎茶 C 、末茶 D 、条茶56、 下列最适宜用于花茶窨制的素茶是()A、烘青茶B、炒青茶C、红茶D、普洱茶57、 在

9、花茶的窨制过程中,按茶坯含水量标准,高级茶坯掌握在()A、4.04.5%B、5.06.0%C、 6.07.0%D、 7.08.0%58、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中一般是用哪种花打底()A、茉莉花B、玫瑰花59、绿茶按发酵程度上来说属于(A、全发酵茶B、半发酵茶60、抖筛机对于条形茶是分离茶条的(A、长短B、粗细61、普洱茶的种类中不包括的一项是(C、白兰花D、桂花)C、后发酵茶D、不发酵茶)C、大小D、轻重)D、普洱熟散茶A、绿茶B、红茶C、乌龙茶D、黑茶A、普洱紧压生茶 B、普洱生散茶 C、普洱紧压熟茶 62、茶叶中“退青和还阳”在哪个个茶类加工过程出现的(63、茶鲜叶中茶多酚含量约占茶叶干物质总量

10、的(A、 10%左右B 、 1.5% 3%C、 20%35%D、20%25%64、制作茉莉花茶是 ,最适采摘时间为A、 早上B 、中午C、当天下午25时D、 夜间65、下列哪类茶属于半发酵茶 (A 绿茶B 红茶C 青茶D 黑茶C)A、萎凋B、揉捻C、发酵D、干燥66、红茶加工过程中,对其色、香、味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是67、下列茶中只用叶片加工而成的特种茶是A 西湖龙井B、安化松针C、六安瓜片D 、云南普洱茶68、茶叶初制中,嫩叶适宜 ( B )A 热揉B 冷揉、重揉69、采用萎凋槽萎凋时 ,其萎凋叶厚一般为A 5cmB 30cm35cmD 15 20cm70、“茯砖茶”指的是哪里生产的茶(A、湖

11、南B、湖北C、四川D、广西71、绿茶杀青叶,温度要求为(A 90°CB 80 CC 85 CD 120C72、“绿叶红镶边”是描述哪类茶C)A 红茶B 绿茶C 青茶D 黑茶73、把各种不同筛号茶互相混合,称(A 归堆B 拼和C 匀堆D 拣剔74、通常所说“抽针”这一工艺,是下列哪类茶中工序A 白茶B 青茶C 绿茶D 红茶25、决定红茶汤色的物质主要是(A 咖啡碱B 茶多酚C 多酚类氧化产物 D 蛋白质76、茶鲜叶中的生物碱约占干物质的(A. 1%左右B. 0.61.0%C.8%左右D.3%5%77、般的“谷花茶”是指哪个季节的茶A、春茶B、夏茶C、秋茶D、冬茶78、红茶品质的形成是一

12、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对红茶色、香、味的形成起主导作用。A 糖类B. 氨基酸类C.脂类D.多酚类79、( A )是闽南乌龙茶工艺的代表。A、铁观音B. 武夷岩茶C文山包种D 膨风茶80、以下属于再加工茶类的是(DA 、红茶B 、绿茶C、黄茶D 、花茶81、绿茶是我国的(A )大茶类C 第三D 第四82、( D)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传统的出口商品,堪称我国“国饮”。B 碳酸饮料C 咖啡D 茶叶83、茶叶的干燥过程中以下不是主要影响干燥效果的因素的是A、投叶量B 、天气84、茶叶在拼配的过程中的要点不包括的是A、扬长避短B、强强联合85、茶膏最初出现在哪个国家(A

13、、中国B、斯里兰卡86、浓缩是哪种茶加工过程中特有的工艺A、绿茶B、红茶87、清代茶叶已基本形成()。A. 七大茶类B.两大茶类C、干燥时间D、火温()C、显优隐次D、高低平衡C、印度D 、英国)C、速溶茶D 、普洱茶C.六大茶类D. 五大茶类)B)88、宋徽宗赵佶写一部茶书,名为()。A.大观茶论B.品茗要录C.茶经)D.茶谱89、黄茶闷黄的主要目的是 ( )。A 形成湿热环境条件使茶叶发生黄变C 钝化或杀死酶的活性B 叶缘细胞破损, 形成“绿叶红镶边”D 做形C.茶道D.茶俗C.茶经D.茶录B. 茶叶的物质及经济价值关系D.茶叶经销90、茶艺是()的基础。A.茶文B.茶情91、 最早记载茶为药用的书籍是()A.神农本草B.大观茶论92、 广义茶文化的含义是()。A. 茶叶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C.茶叶艺术A.0%B. 30%94、红茶中,茶褐素是使(A .茶汤发红,叶底暗褐C. 茶汤发暗,叶底暗褐C. 50%D.100%93、红茶道发酵度是(),其叶色深红,茶汤呈朱红色),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B. 茶汤红亮,叶底暗褐D. 茶汤发红,叶底红亮95、 防止茶叶陈化变质应避免存放时间过长,含水量过高,高温和()。A.无光照射B.灯光照射C.漫射光照射D.阳光照射96、 不炒不揉只经萎凋、干燥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