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古诗三首_第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古诗三首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品质”这个主题,结合古今,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课文。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这四篇课文都通过不同的事例,不 同程度地表现出了古今一些人物身上的高贵品质。这些课文,以人物身上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价值观为依托,不断地向学生弘扬时代正能量,传递奉献精神,为的就是好品质能不断传承下去。古诗三首中是三首都采用了托物言志手法的古代诗歌。马诗一诗是唐朝诗人李贺借马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石灰吟是于谦借石灰来表达他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郑燮通过竹石向世人表明了他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恶 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

2、污的铮铮傲骨。十六年前的回忆 写我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 在形势和处境极其危险的情况下坚持党 的工作,被捕时处变不惊,法庭上镇定、沉着,被害后全家无比悲痛的事。展示了革命先烈 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和深切的怀念。为人民服务一文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不怕 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本文虽然没有具体介绍张思德的事迹,但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战士张思德打仗、纺线、烧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为救战友献出了年 轻的生命。金色的鱼钩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

3、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安排了“即兴发言”的主题,有利于提高当代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全方位发展。“习作”是以“心愿”为主题,让他们能将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语文园地”则是交流课文的写法,阅读、积累一些名言警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1会写 2828 个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

4、释义;积累本单元重点词语。2 2背诵古诗三首 ,能默写竹石 ,完成为人民服务的选段背诵。3 3培养学生借助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提高整体阅读能力。4 4在读懂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外貌描写等方法,来 体现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1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2结合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谈感受;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小组内学习交 流。3 3查阅资料,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阅读兴趣,拓展阅读广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人物的故事, 体会他们高贵的品质, 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让好品质在心灵扎根。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1会写 28

5、28 个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积累本单元重点词语。 2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洁身自好、忠于革命、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等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措施1 1本单元课文距离学生生活都比较远,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他们熟悉的事例, 来帮助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如,为人民利益而死, 可以让学生联系前面所学过的革命先烈 的故事来领会; 在如何对待批评、对待同志、 对待困难等问题上, 可以列举一些生动感人的 事例,帮助理解。2 2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尽可能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放手让他们讨论交流,从而进 一步提高其自学能力。3.3.在读

6、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语言、动作、心 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来体现人物高尚品质的。4 4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行设计、组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的学习,运用多种 方法,从不同角度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课时安排古诗三首 .课时十六年前的回忆 .2 2 课时为人民服务 . 2 2 课时金色的鱼钩 . 1 1 课时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1 1 课时习作:心愿 .1 1 课时语文园地. 1 1 课时10古诗三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1 会写“络、锤、凿、焚” 4 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千锤万凿、焚烧、粉骨碎身”等 词语。2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三首古诗,默写

7、竹石。3 3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过程与方法1 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 2以自学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 理解诗的重点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1通过对课文重点句子的理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2学习诗人的高尚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1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2 2以自学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 解诗的重点句。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词大意,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课时安排3 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马诗)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马是六畜之首,是吉祥、幸

8、福、成功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古代战马的 唐诗,让我们有气势地读一遍题目。 (板书马诗 )马诗是一组以马为题材的组诗, 共有二十三首,本课学的为组诗中的第五首。 诗人 李贺, 才华横溢、壮志凌云却遭小人迫害,只当过九品小官。 那么李贺想借咏马来抒写自己 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重温学习古诗的方法和步骤,走进这首诗。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 1教师范读马诗 。 2 2学生自读古诗,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1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络”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2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 络”左窄右宽, “口”字略

9、扁一些。(3 3)归类识字。归类示例:各络(联络 )洛(洛阳 )骆(骆驼) (4 4)多音字。y ya:燕国 燕京 燕八、,11y y nn :燕于燕尔辨析: “燕”当表示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 ”“姓”时, 读 y yon如“燕赵”;读 y yb时,多表示“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 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 ” ,如“燕雀处堂 ”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把诗读两遍,做到字正腔圆。主要是吐字清晰、字音正确。 ( (学生自由读,师巡视指导 ) )2.2.请根据书中的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10、。明确: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 雪。骏马啊骏马,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 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1. 学习“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1)(1) “沙如雪”“月似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 比喻的修辞手法。(2)(2) 读“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明确: 大漠上, 一望无垠, 宽广无边, 月光洒下来, 细沙就成了层层白雪。 “大漠 ”“ 燕 山” 是古时候的边塞之地, 那里曾有无数的战争, 也曾有过无数征人的鲜血在这里挥洒。 平 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 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

11、这两句写景营造出了一种孤寂、 悲凉的氛围, 给人一种清冷且悲凉的感觉。2.2. 学习“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1) 诗中这是一匹怎样的马?通过哪些词看出来的?明确: 这是一匹骁勇善战的良马。 “金络脑 ” 属于贵重鞍具, 象征马受重用; “快走” 表现马轻捷矫健的姿态。(2)(2) 这匹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明确: 没有。 “何当 ” 一词表明这是作者的盼望,他也不知道马何时才能受到重用。(3)(3) 诗人真的是在写马吗?马能发出这样的呼唤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明确: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写自己。他希望骏马能早日驰骋沙场, 也就 是期望自己

12、能早日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 不被统治者赏识,但 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 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 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这首马诗就是以马自喻,抒发作者怀才不遇,渴望有 所作为的思想感情。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第二课时( (石灰吟 )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从幼儿园到今天,已经学了许多古诗,你能随便吟出一首吗?古诗语言精练、

13、 韵律优美,广受大家喜爱。有的描写壮丽的山、秀美的水,有的反映人间的疾苦、王朝的兴 衰,有的抒发了豪情壮志今天,我们走进于谦,看看他借石灰写了怎样的情怀。一起大声读出这首诗的题目石灰吟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锤”“凿”等读音。 2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1)(1) 学习“锤”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凿”字时,可以展示图片;学 习“焚”字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学习。(2)(2) 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锤”左窄右宽,右边的 “垂 ”第一笔是撇不是横,最后一横较短。“凿”上短下

14、长,上边的 “业 ”要写得扁平一些。“ 焚”上下对正,互相靠拢,要写得均匀紧凑。(3)(3)归类识字。归类示例:垂锤( (铁锤 ) )睡( (睡觉 ) )陲( (边陲) )实写沙如雪月似钩虚写金络脑踏清秋抒情渴望建功立业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2 2指名读,正字音。3 3分小组诵读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明确: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4 4读完这首诗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明确: 示例: 我感觉诗中内容虽然平凡但是很伟大。诗人把一颗石头被开采的很

15、平凡的过程写了出来,并且高度赞扬了它。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1.题目中的“吟”怎么理解?明确: “吟” 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2 2学习“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1)从这“千”和“万”你能感受到什么? 明确: 千、万,指撞击的次数多,虚指,不是实指。一千一万,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这 一次又一次的锤子和凿子可是重重地砸在、狠狠地敲在石灰石的身上的啊!(2)(2)石灰石所受的磨难仅仅是千锤万击吗?石灰畏惧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还有烈火焚烧等。丝毫不畏惧, 从接下来的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 看出来的。3 3学习“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16、1)(1)“浑不怕”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你又怎样理解? 明确:“浑”是全的意思, “浑不怕 ”指一点也不怕,表明石灰面对困难时的态度:不 畏艰难、 不怕牺牲。 这里是说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这世界上, 即使是粉骨碎身也在所不 惜。 石灰之所以忍辱负重,承受煎熬,原来有着这样远大的理想与崇高的气节 要留清 白在人间。(2)(2)诗人仅仅是在说石灰吗?明确: 不是,诗歌表面是在写石灰, 其实字里行间隐藏着诗人自己的影子。 作者以石灰 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不同流合污、 大无畏的凛然正气和高洁的人 生理想。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1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内容。这首诗通过赞颂石

17、灰 _ 的精神,表达了于谦也要像 _ 一样,任凭千_ 万_、_ 焚烧,哪怕粉骨_ ,都毫不畏惧地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 心。石灰吟就是于谦自己一生的写照啊!这是用了 _ 的手法。“千锤万凿”这个词用了 _ 手法。明确:不畏艰难、不怕牺牲、顽强、 洁身自好 石灰锤凿 烈火 碎身 托物言志 夸张2 2.总结。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体现了他人生的追求和志向。这不得不让我们想起了一些人,一些诗。来,我们一起把这首诗再读一遍吧!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坚强不屈烈火焚蛊第三课时(竹石)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在上

18、课之前啊,老师想考考同学们,敢接受我 的挑战吗?“花中四君子”指的是哪四君子?( 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 指的是哪三友? (松竹梅 )可见,“竹”在我们的中国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今天要学习的这首古诗也和 竹有关。它的题目是竹石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 1教师范读课文。2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 3检查自学情况。多音字。r r n n 任凭 任何任r r n n 姓任辨析:“任”,当表示中国古代南方的一种民族乐曲和姓氏时,读r r 曲;当表示“相信” “担当”“给予职务”等意思时,读 r r 曲,如“信任、任凭、任务”等。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2 2指名读,正字音。3 3读诗题,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明确: 竹石是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4 4分小组诵读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明确: 竹子抓住青山不放松, 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 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你是吹来酷暑的东南风,还是吹来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 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5 5读完这首诗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明确: 示例:竹子的一生好坚强啊。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 1“咬”字什么意思?竹子有牙齿吗?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 “ 咬 ”本义是用牙齿把东西夹住或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