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承天寺夜游课前两分钟,听歌曲我想去桂林歌词如下: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祈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 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 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师:这歌叫什么名字?生:我想去桂林师:歌里是这样唱的:我想去桂林,可惜有时间的时候生:我们没有钱。师:有钱的时候生:我们没时间。师:那么我们什么时候去桂林?生:有钱又有时间的时候。师:歌里有没有这样的人啊?生:有! 一位退休的老爷爷!师:看来人生无奈
2、啊。当我们有钱又有时间的时候一一老了!(出示文字:一个现代人的一生)师:一个普通现代人的一生据说是这样度过的:努力读书一一拼命工作一一攒钱买房结婚生子一一供子读书。当子女长大成人的时候,这个现代人已经怎么样了?生:老了!师:是啊,已经老了!看来人生很无趣啊,是不是?(学生有说“是”,有说“不是”的。)师:看来大家意见很不一样,我们现在来看一个人,让这个人告诉我们人生是否无趣。2(边说边出示引号中文字)师:今有一人, 此人跟我们一样读书 “闭门书史丛, 少有凌云志” 。读书非常努力。 然后他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生: 就是说他读的书都没什么用, 连肚子都填不饱。
3、师: 可怜啊, 是不是?我们接着看, 他也买了房,“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房子 在哪里?生:好象是四海为家。师:是啊,飘零江湖。好不容易买了房了,他又“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缧绁, 是捆人的绳索, 象征着牢房。这个人好象连住在家里都不得安宁啊。他当然也娶了妻子,可 惜30岁的时候,他妻子就过逝了,多年以后,他写下这样的句子纪念早逝的妻子“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大家说这个人的一生怎么样?生:很凄凉。生:非常不幸。师:我们来看看他到底活的怎么样?(出示文字,念):他频遭贬谪, 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 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
4、,同道反目,见识 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师:这个人去世很久很久以后, 有一个作家仔细地研究了这个人的一生, 然后为他写了 一本传记,在传记中,这个作家给这个人下了如下结论,大家一起念。(出示文字)生(齐读):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的。师:这个人是谁啊?生:苏东坡!(出示苏轼图片)师:苏东坡!刚才大家都说了, 苏东坡的一生比之常人的一生应该说是非常不幸的,但 他活得十分快乐,而我们很多人平平常常的过日子, 却说人生无趣。 看来我们真的该好好的 学一学苏东坡, 问问他为什么能过得如此快乐。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苏东坡的 记承天寺夜 游,希望下课的时候大家能从东坡这里
5、取到快乐人生的真谛。(出示图片,课文) 师: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把课文读一下,谁来?推荐一下。推荐的学生读课文。师:读的相当不错。不过我请大家注意一下这个标点符号, (用手指着“水中藻、荇交 横”中的“、”号)这是什么号?生:顿号。师:顿号前后什么关系?(指“藻”“荇”二字)生:并列关系。师:那我们应该怎么读?生:水中藻、荇交横。(藻、荇连读,荇后面停顿一下) 师:好,念古文就是要读准停顿,读出节奏感。3我们全班齐读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师:东坡为何深夜起行?生:看月色。师:看月色在家里不能看么? 生:他是去找朋友。师:为什么找朋友?生:一起欣赏月色。师:能不能从文章里面找一个字回答?生:乐。
6、师:请这位同学来完整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东坡为何深夜起行? 生:东坡想找朋友与他一起分享月色带来的快乐。 师:说的非常好。我们知道东坡“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他有很多朋友,为何 独寻张怀民?生:因为张怀民跟他一样,也是被贬到黄州的,两个人同病相怜。师:刚才我们说了, 东坡深夜起行为的是与朋友分享 “乐”,那他为何找一个被贬的人? 两个人同病相怜,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学生笑。师: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出示文字)师:男同学一起念一下。生(齐读):张怀民:1083年贬黃州,初寓居承天寺 。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 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 公务之暇, 以山水怡情悅性, 处逆境而无悲
7、戚之容, 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师: 现在可以告诉我“东坡为何独寻张怀民”了吧? 生: 东坡与张怀民都被贬但都不把被贬放在心上。生:他们两人都爱“以山水怡情悅性”,是志同道合。师:说的真好, 现在我们知道了, 东坡找张怀民真是找对了, 现在我们来齐读一遍课文, 仔细看看他们的乐是什么?学生齐读课文。 师:说到乐,人们总是想到“吃、喝、玩、乐”,东坡他们的快乐是什么呢? 生:是欣赏美景。师:我们具体来找一下,东坡二人看到了哪些景物。生:月色,竹柏。师:有补充吗?生:不是竹柏,是竹柏影。生:还有水,藻、荇水草。师:有不同意见么?生:不是水,是月色。师:文章里有一个字告诉我们了这里没有水,哪个字?生
8、:“如”。4师:“如”是什么意思?生:“如”是“好象”的意思。“如积水”就是“好象是水”,其实不是水,是月色。师:很好,另有一个字告诉了我们这里同样没有“藻、荇”,是哪个字?生:“盖”。师:“盖”是什么意思,谁来解释一下这句话? 生:盖是“原来是”的意思。句子意思是“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师:很好。原来是竹柏的影子,原来不是水草。现在我们搞清楚了东坡所看到的景色, 他看到的是“月色与竹柏影”,东坡看着这美景开始发感慨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他说的这句话我不大明白,请这个同学来帮我解释一下。生: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没有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师:译
9、得很好,很标准。但我还是有些不懂:“哪一夜没有月光?”下雨的晚上有么?“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好象我们这个校园里就没有竹子啊。 这句话是不是有点逻辑问题? 它是一个病句?生:不是病句。苏东坡只是打个比方罢了。师:打比方?打什么比方?生:苏轼是说哪里没有像月光、松柏一样的美景,只是缺少闲人罢了。 师:照这位同学的意思,这句话中的月光、松柏并不是月光,竹柏,它们只是一个象征 美景的象征。(出示文字)原句=哪里没有美?只是缺少闲人罢了。这我就明白了。不过我还有点困惑:书上注释“闲人”是“清闲的人”的意思,也就是“没什么事做的人”。 我找了一点资料,请这个同学给我们念一下。(出示资料)生(念):苏轼以
10、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 土闲,饥寒未知免。”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 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师:大家看,苏东坡要养活一家老小,好象很忙啊。要开荒种地,要种黄麻桑树,还要 造房子,为糊口奔忙。他是闲人?生:这里的“闲人”不是“没事做”的意思。生:“闲”还可以解释为“闲趣” “闲情雅致”。这里的“闲人”应该是“有闲情雅致” 的人。师:说得好。东坡不是闲得无聊之人,他是富有闲情雅致之人。让我们再来读一下这篇 短文。 不过这一次我希望大家能读的更好一点, 在读出节奏之外, 我们还需要读出什么呢? 生:感情。师:对
11、。那么读这篇文章要有什么样的感情。生:乐。 生:悠闲。 师:那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速? 生:稍微慢点。师:好,那么我们黄鸲痢?学生齐读课文。 师:现在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我想去桂林,大家边听边思考一下,老师为什么要在这 节课里反复给大家听这首歌曲?这首歌与课文有什么关系?(播放我想去桂林) 师:这首歌与课文有什么关系?谁来说说。生:这首歌说的是歌手想去一个理想的地方, 但总也去不了。 课文写的是苏东坡想去一 个地方,他成5功的到了。歌手之所以到不了是因为他缺少苏东坡有的那种“闲”。师:我们来填两个空吧(出示题目:“桂林”=课文中的=。)生:“桂林”=课文中的月色、竹柏=美景。 师:好,那么让我们再
12、回到开头。什么时候我们能去“桂林”? 生:应该是什么时候都能去。师:要不要加几个条件?用一下这个句式:只要,就。 生:只要你有闲心,就什么时候都能去桂林。 师:为什么“只要你有闲心,就什么时候都能去桂林”? 生:因为桂林只是美的象征,而美是无处不在的。就像东坡所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师:说得好,美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有闲心,就什么时候都能去桂林!现在让我们来 看看现代人去得了桂林么?(出示资料) 师:请女同学齐读一下。生(齐读): 现代人的旅游他们穿着为出去玩而特制的衣, 戴着草帽和太阳镜, 提着野餐水壶以至于急救用的药品 箱等等,郑重其事地出发。但是。他们一路只是马不停蹄地跟着大队的人
13、们,象竞走一样, 又象要赶着去参加什么非去不可的重要会议一样, 目不斜视地匆匆赶路, 并不停下来留神一 下周围的景色。他们在做什么呢?难道他们这样装扮了出来一趟,只是为赶路吗?师:现代人去得了“桂林”么?生:去不了。他们是身在“桂林”,心不在。师:这个同学说现代人是“心不在焉”。生:他们虽然去了,但去了等于白去,因为他们没有欣赏到“桂林”的美景。 师:他们在干什么?在旅游么?生:他们在“赶路”。师:换个更好一点的词语。师:好。我们同学刚才说了, 去“桂林” 的条件是“闲” 。现代人呢?给他们找一个 “闲” 的反义词。生:“忙”。 师:是啊,“忙”,他们忙得傻到在“桂林”竞走。我们真应该好好劝劝
14、他们。阿尔卑 斯山谷中有一条公路, 两旁景物极美, 可惜人们只是匆匆而过。 后来有有心人在路边插了一 个标语牌, 上写大字: “慢慢走,欣赏啊!”看来在“桂林” ,我们也应该做一些这样的牌子, 大家一起把这六个字念一下吧。学生齐读。 师:“闲”,看来很难做到啊。怎样才能“闲”?东坡有没有在文章里告诉我们? 生:好象没有。师:没有么?有人说“有”啊。(出示文字)这个人叫王国维,他说“一切景语,皆情 语也。 ” 就是说作者无意识中写下的景色会透露他的内心世界,比如李白的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大家能读出李白当时的心境吗?生:思乡。 师:是啊。霜是冷的,外面冷,心里也冷,我们不用李白告诉我们
15、他思乡就可以知道他 思乡6了。那么苏东坡呢?东坡的景语透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我们先把他的景语念一下。 哪几句啊?生(齐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东坡的景语透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呢?现在大家思考1分钟,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小组交流) 生:苏轼心如止水,非常非常的宁静。师:你是从“积水”得出来的吧?(学生点头)非常好,还能看出什么?生:苏轼当时心无杂念,这可以从“庭下如积水空明”看出来。 师:“空明”是什么意思?生:澄澈,形容水非常干净。就好象心非常干净一样。 师:说的很好。不过大家是否真的“看穿”东坡了呢?让东坡自己来告诉我们吧。 (出示文字)师:大家一起念一下。
16、 生(齐读):吾兄弟老矣,当以时自娱。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者,亦非世 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师:怎么样?我们同学的看法对么?学生没反应。 师:这里有一句话,跟课本里一句话意思几乎一样。谁能找到。 生:“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等于“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师:找的好。不过,我说错了, 不是一句,而是两句。 还有一句更类似的, 能找出来么? 生:“胸中廓然无一物” 等于“庭下如积水空明” 师:非常好。“胸中廓然无一物”能解释一下么? 生:就是说心里很开阔,没什么杂念。师:刚才我们同学说了,
17、 “空明”是澄澈的意思,形容水非常干净,就好象心非常干净 一样。现在东坡自己告诉我们了,要欣赏山水,就是要心胸开阔,心无杂念。那么我想问一 下大家:常人有什么杂念呢?或者说心里忙什么呢?生:追名逐利。师:司马迁有句名言(出示文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 人往往利欲熏心,心被钱塞住了,心盲了,致使有眼无珠看不到美景。 苏轼正是因为不汲汲 于名利,所以才能“闲”啊。我们来看看外国人对苏轼的评论吧,大家一起念。生(齐读):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论苏轼:“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 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他 抗洪灭蝗,
18、赈贫救孤,颇多政绩。 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 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师:现在让我用三句话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第一句,雕刻大师罗丹说的:“美,是到 处都有的!”(出示文字)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师:如何才能欣赏到无处不在的美呢?苏轼告诉我们: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 闲者便是主 人。(出示文字)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师:如何才能心闲呢?还是东坡告诉我们,要“胸中廓然无一物”。 (出示文字,这句 出现在最上方)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7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好。现在大家看着屏幕上这三句话, 把课文最后这四句话背一下, 看谁第一个背出。 (屏幕上从上到下排列:“胸中廓然无一物”,“美,是到处都有的”,“江山风月本 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三句话。学生很快就举手了)师:这位同学背一下。生(背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师:非常好。这位同学试一下。又一学生背出。 师:看来大家都会背了,那我们一齐背。学生齐背最后四句。师:德国有位大诗人荷尔德林说过: “人,诗意地栖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用器具清洗与消毒效果评估考核试卷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生物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钢结构原理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三位角色绑定及动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安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数学考前押题卷含解析
- 上海市普陀区2025届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 辽宁省阜蒙县第二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生物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生物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医用物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嘉峪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5月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4月新高考语文全国Ⅰ卷各地模考试题汇编之语用
- 山东省聊城市2025年高考模拟试题(二)数学+答案
-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2024)三年级下册旋转与平移现象教学设计
- 团播签经纪合同和合作协议
- 车辆采购合同模板.(2025版)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 田园综合体可行性研究报告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沈阳市东北大学非教师岗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