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留守儿童的论文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_成因及其对策_第1页
有关留守儿童的论文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_成因及其对策_第2页
有关留守儿童的论文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_成因及其对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25卷 第 4 期钦州学 院学报2010年 8月Vol 25 No 4JOURNAL O F Q INZHOU UNIVER SITY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因及其对策贾婀娜, 毕经华, 贾潇潇(遵义医学院 珠海校区基础 部, 广东 珠海 519041)A ug , 2010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成因: 亲情疏远, 心理失 衡; 监 管缺失, 行为失守; 环境 恶劣, 学业荒 疏;关爱意识淡薄, 安全失保。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 司其职, 密切配合, 通力 合作,共同构建起关爱 留守儿童建康成长的体系。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问题; 成因; 对策中图分类号

2、 C913 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 8314( 2010) 04 0115 03所谓留守儿童, 特指那些留在家乡, 不能随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活动的父母在一起生活的 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据统计, 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 2 000 多万, 到 2020 年, 我国大约有 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要进城务工就业, 农村留守儿童呈增长趋势。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总数正呈持续增长趋势。1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 亲情疏远, 心理失衡2006年调查显示, 八成多被调查对象的父母均外出打工 5年以上; 46 8% 的父亲和 53 1% 的母亲在儿童 3岁之前第

3、一次外 出打工。在 2008年的调查中, 71% 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两人均在外打工; 33 9% 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打工时间在5年以上。两次调查数据显示,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同时外出且外出时间较长, 而且多数在3岁前外出。2 父母外出打工, 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 疏于管教、缺乏沟通, 远远达不到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 亲 子关系相对疏 远, 亲情 的教育功能、情感交流功能和保护功能几乎丧失殆尽。而占绝对比例的隔代 教育又有诸多不 尽如人意之处。这种状况导致留守儿童 亲情饥 渴 。留守儿童因长期 得不到父母的 疼爱, 有 种被遗弃 感。由于远离父母, 亲情关怀的长时间缺失, 亲子之间缺乏必要

4、的沟通, 家庭监管缺位, 而监护人只停留在吃饱穿暖、不出意外之类的浅层关怀方面, 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 这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 如情感淡漠、自暴 自弃、焦 虑自闭、自卑懦 弱、悲 观消极、忧郁多疑。调查显示: 近 65% 的农村留 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 近 60% 的农村留守儿童不愿意与带养人进行心灵沟通, 其中 28% 甚至很少与带养人交谈, 还有 10% 的留守儿童直言恨自己的父母。 32 监管缺失, 行为失守由于家庭教育缺失,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引导,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 越轨与违法现象呈上升趋势。据调查, 有些留守儿

5、童痴迷于电视、网络、游戏, 有的好吃懒做、小偷小摸, 有的行为任性骄纵、抽烟、酗酒, 个别严重者甚至赌博、偷窃、打架斗殴。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 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 20% 。 4 究其因, 主要是因为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不高、居无定所, 很难承担子女在城镇读书的费用; 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 父母监护教育角色 收稿日期 2010 04 28 作者简介 贾婀娜 ( 1981- ), 女, 山东泰安人,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基础部讲师, 硕士; 毕经华 ( 1978- ), 女, 山东泰安人, 山东省肥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师; 贾潇 潇 ( 1983- ), 女, 山东泰安人,

6、 遵义医学院在读硕士。116钦州学院学报第 25卷严重缺失, 亲子之间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监管人教育意识薄弱、重养轻教, 忽视管理, 对缺点视而不见或者无原则原谅, 使留守儿童得不到应有的家庭教育, 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3 环境恶劣, 学业荒疏农村基础教育设施落后, 师资力量匮乏, 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积极性不高,纪律涣散等问题。部分隔代监护或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较低, 重监护轻教育, 对孩子娇生惯养、放任自流, 致使 留守 儿童 的学 习成 绩 偏低。个别留守儿童 迟 到、旷 课、不交作业, 甚至 还有厌学、逃学和辍学的现象

7、。调查显示: 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一般都不容乐观, 他们中的成绩优秀者仅占 10% , 大多数都处于中等偏下 5 。另外一项对留守初中生的调查显示, 留守学生中学习成绩好的只占 7% ; 较 好的 占 20 6% ; 一 般、较 差 的占56 5% ; 差的占 15 9% 。从中可以看出学习成绩一般以下和差的共占了 72 4% , 远高于正常初中生的平均水平。 6 原因很简单, 农村学校受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教育理念等的制约, 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指导和关爱力不从心, 未有效关注他们的思想、生活和安全等; 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脱节。更需指出的是, 政府

8、的政策明确规定要在户籍所在地就学, 在城市就学要收取各种不合理的费用, 且收费颇高, 导致农民工无法使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 许多基层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重视不够, 未采取必要措施去改善农村教育环境, 如农村寄宿制学校设立不多且条件艰苦。4 关爱意识淡薄, 安全失保监护责任不落实, 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 儿童防护能力弱, 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溺水、触电、车祸等意外事故的伤害, 甚至成为不法分子攻击、欺负和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 被拐卖儿童群体中, 第一位是流动儿童, 第二位是留守儿童。而其中, 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 极易酿成严重后果。当今社会关爱留守儿童

9、的意识比较薄弱, 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很低, 社会各界的关心也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很少上升到精神层面来关心留守儿童; 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娱乐场所, 未能有效禁止未成年儿童的进入, 这对自制力较差的儿童存在很大的吸引力, 导致一些留 守儿童沉溺在 网吧和游戏 厅, 旷课、逃学, 以至于沾染上撒谎、小偷小摸、打架、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气。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 不仅关系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而且会给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必须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村留守儿

10、童 问题是一项充 满探索性 的工作, 是一项艰巨的综合系统工程,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合作, 共同构建起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体系。1 家庭层面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 外出务工的父母要转变观念, 加强亲子间的交流和沟通, 重视孩子的精神和心理的需求, 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 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 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教育; 临时监护人要树立角色意识, 重视孩子的监护权, 多创造时间和机会与孩子交流, 使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和关爱, 努力促使孩子健

11、康成长。对确实长期需要在外打工的家庭, 可以设立代理家长 。 代理家长 的职责, 是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和辅导, 侧重于生活上的关心指导、思想上的教育引导、情感上的启发诱导。还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家访, 定期与家长通电话, 达到相互沟通, 每个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 通报其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 代理家长 不 但要培养留守儿 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而且还要对他们的业余爱好进行引导、指导。如果留守儿童出现生病等特殊情况, 代理家长 还要承担起送医院治疗, 照顾饮食起居等事项, 弥补留守儿童的情感空白, 必要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得到家长的配合和帮助。在节假日, 对无亲友可依靠的留守儿童,

12、代理家长 还要安排他们过 家庭团圆 生活, 以弥补他们的亲情缺失。 72 学校层面学校要建档立卡, 全面掌握学生的家庭、生活等情况, 加强跟踪管理, 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思想动态, 及时给予引导与教育, 时刻倾注温情; 开设亲情电话和留守儿童信箱, 促进两代人的情感交流,让留守儿童感受父母的关怀; 学校还可以利用春节、假期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 召开留守儿童家长第 4期贾婀娜, 毕经华, 贾潇潇: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因及其对策117会, 与家长充分交流, 形成合力效应; 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对他们进行辅导, 解决困惑和疑难, 疏导心理压力;教师要多与留守儿童谈心

13、, 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 多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 对于留守儿童出现的不良倾向, 要适时个别谈话, 耐心说服、教导;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纪律教育、理想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 社会层面村委会要联合妇联、团委、工会、居 委会、学校, 充分利用党政工作人员、中小学退休教师以及青年志愿者、爱心人士, 共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要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等手段引导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关心与帮助; 各界基层组织要充分调动力量, 对留守提高家长素质为着力点, 通过 #共享蓝天 支持行动、维权行动、关爱行动、宣

14、传行动四大行动, 切实推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有效解决, 促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8 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 大力发展地方经济, 增加农民就近就业的机会, 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条件和环境, 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 加大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 保证更多的留守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和管理; 加强城镇文化建设, 对娱乐场所严格管理, 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整治、净化学校周边环境, 根治精神污染; 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弘扬文明新风尚,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监督, 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参 考 文 献儿童集中进行思想

15、道德教育, 形成全社会齐抓共 1 刘坤赤留守儿童几 多忧 N光明网 据新华 网西安 2007管的局面; 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 培养年 5 月 28日电 !温家宝 在陕 西看 望农 村留守 儿童 EB /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壮大关爱 留守儿童 的工作队伍,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让留守OL http: / /www gmw cn /con ten t/2007 -614452 htm06 /03 /con tent _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通过开报告会等活动, 普 2 徐爱东家庭功能缺失对 农村留守儿童 的影响与 对策 J及家庭教育知识, 不断提高监护人或代管人的教南方农村

16、 2009, ( 5 ): 41- 45.育管理能力, 实现各方面教育力量的整合。 3 郑哲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J 中小学心理4 政府层面政府部门要认真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全国妇联!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意见 、中组部等七部门下发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健康教育, 2006, ( 6): 56. 4 王建芳 谁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N 河南法 制报 2009- 07 - 17. 5 李金涛 农村留守孩现象亟待关注 J 中 国改革: 农村版,2003, ( 6): 49 - 50. 6

17、蔡澄, 邰启扬, 吴承红 农村 留守初中生 学业不良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1( 5): 42.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 7 贺小华, 张建育, 梅小健农村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状况与教通知等法律、政策的精神, 以优化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生存发展环境, 促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为目标, 以强化政府行为, 动员社会支持,育管理对策研究 J 农业教育, 2009, ( 3): 81 - 83. 8 关于开展 共享蓝天 全国关 爱农村留守流动 儿童大行动的通知 R 妇字 %2007&20号.The Problem s, Causes a

18、nd Counterm easures ofLeft- Behind Ch ildren in Rural A reasJIA E nuo, B I Jing hua, JIA X iao x iao(Basis D epartm ent in Zhuhai Cam pus, ZunyiM ed ical Colleg e, Zhuhai 519041, China )Abstrac t: The problem s and causes of left- behind ch ildren in ru ra l a reas a re: fam ily estrang em ent and menta l im balance;regulation lo ss and behav ior free; poor cond itions and loose stud ies; love consc iousness is fa int and secur ity is lost. T o so lve theeducation prob lem s of left- behind childre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