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YD中中华华人人民民共共和和国国通通信信行行业业标标准准YD/T 5138-2005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Acceptance Specifications fpr Local Cocmmunication Line Project2006-02-28 发布 2006-06-01 实施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发布发布2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Acceptance Specifications fpr Local Cocmmunication Line ProjectYD/T 5138
2、2005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施行日期:2006 年 6 月 1 日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北京I关于发布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的通知信部规【2006】142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现将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编号:YD/T51382005)发布,自2006 年 6 月 1 日起实行。原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编号:YD505197)同时废止。本规范由信息产
3、业部规划司负责解释。本规范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二 OO 六年二月二十八日II前前 言言本规范是根据信息产业部“关于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信部规函2004508 号)的要求,对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505197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进行了修订。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器材检验、杆路、管道光(电)缆的方式、埋式光(电)缆的方式、架空光(电)缆的敷设、光(电)缆接续和成端、光(电)缆交接箱与分线设备、电缆充气系统、线路防护和工程验收。本规范用黑体字标注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监督执
4、行。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与部综合规划司联系,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寄部综合规划司(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 13 号,邮编:100804) 。本规范编制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原主编单位:上海市邮电管理局修订主编单位:上海邮电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陈中伟 顾广仁 林建敏 吴万红修订参编单位:上海电信工程有限公司。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祁贵骝 丁 波III目目 次次1 总则.12 器材检验.23 3 杆路工程杆路工程.73.1 立杆.73.2 接 杆.83.3 杆根装置.83.4 拉 线.93.5 撑 木.143.6 避雷线和地线.153.7 号杆.173.8 架空吊线
5、.174 4 管道光(电)缆的敷设管道光(电)缆的敷设.244.1 管孔.244.2 子管敷设.244.3 光(电)缆敷设.245 5 埋式光(电)缆的敷设埋式光(电)缆的敷设.265.1 挖沟.265.2 光(电)缆敷设.265.3 保护钢管.275.4 回填土.276 6 架空光(电)缆的敷设架空光(电)缆的敷设.286.1 敷设架空光(电)缆.286.2 引上光(电)缆保护管.306.3 敷设墙壁光(电)缆.317 7 光(电)缆接续和成端光(电)缆接续和成端.337.1 光缆接续.337.2 光缆接头的封装.337.3 电缆芯线接续.348 光光(电电)缆交接箱与分线设备缆交接箱与分线
6、设备.358.1、光(电)缆交接箱的安装.358.2、分线设备的安装.368.3、交接设备、分线箱接地要求.368.4、用户引入线.369 电缆充气系统.3610 线路防护.3711 工程验收.39附 录 B.60附 录 .61附 录 D.62附 录 E.63附 录 F.64IV附 录 G.65附 录 I.69附录 J 地下管线与其他设备的间隔距离 .70附 录 K.71附 录 L.72附录 M 气门位置设置的一般规定.73YD/T5051 修改版11 总则1.01、本规范适用于本地的中继和接入线路的新建工程,扩建、改建及其他通信线路工程验收,也可参照执行。1.02、本规范是参照 YD5137
7、-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GB7424.1GB7424.3光缆总规范 、YD/T 322-1996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 、GY/T135-1998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等技术规定进行编制的。本地通信线路以全塑电缆、光缆和射频同轴电缆为主。1.03、本地通信线路工程所用的器材程式、规格、质量等均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和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规定。工程施工中严禁使用未经鉴定合格的器材。1.04、工程验收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加强质量检查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电信业务经营者(以下简称“业主” )应通过工地代表或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加强工地的
8、随工质量检查,及时组织隐蔽工程的检验和签证工作。1.05、在执行本规范时如与国家相关规定有矛盾,应以国家相关规定为准。1.06、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个别条文有困难时,在设计中提出充分理由并经主管部门审批。1.07、本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工作应执行邮电通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的规定。验收项目、内容和标准按本规范的规定办理。YD/T5051 修改版22 器材检验2.12.1、一般规定、一般规定2.1.1、对光(电)缆及其他线路器材的规格、程式、数量应符合设计及订货合同要求。 2.1.2、工程所用光(电)缆及器材必须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厂方提交的产品测试记录。符合标准或无出厂检验合格证的光(电)
9、缆和器材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1.3、经过检验的光(电)缆及其他线路器材应做好记录。2.2、电缆单盘检验2.2.1、全塑电缆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外观检查:电缆外护套应无损伤。 2 、密封性能:综合护套全塑电缆充入干燥气体气压应达到30-50 kPa。气压稳定后 3小(铠装电缆 6小时),电缆气压值符合要求。3、全塑电缆芯线色谱或排列端别应符合标准。电缆A、B端标记要明显。4、铜芯全塑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表2.2.1-1的规定。5、全塑电缆的绝缘指标应符合表2.2.1-2的规定。表 2.2.11 铜芯全塑电缆的主要电气特性 固有衰减(dB/km)线径(mm)环阻(/km)工作
10、电容(nf/km)800HZ150KHZ1024KHZ0.42965221.6411.726.00.6131.65221.066.917.6表 2.2.12 铜芯全塑电缆的绝缘指标单位:M.km填充式非填充式护套(层)材料芯线与芯线间芯线与屏蔽层间芯线与芯线间芯线与屏蔽层间PE 护套(层)300030001000010000PVC 护套(层)2002002.2.2、物理发泡聚乙烯/聚氯乙稀绝缘同轴电缆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YD/T5051 修改版31、电缆外护套应无损伤。2、在室温下,同轴电缆内外导体间施加 500 V 直流电压,保持 60s,绝缘电阻5 000 M km3、衰减常数、回波损耗、
11、屏蔽衰减等电缆的电气性能,应符合 GY/T 135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的规定2.3 光缆单盘检验2.3.1、光缆外皮应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应良好。2.3.2、单盘光缆的光纤衰减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2.3.3、光缆中铜导线的电气指标应符合设计或相关规定。2.3.4、光缆 A、B 端标记要明显。2.4 其他线路器材及设备检验2.4.1、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的结构应为锥形体,锥度为 1/75。2、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使用:1)环向裂缝宽度超过 0.5mm;2)有可见纵向裂缝的;3)混凝土破碎部分总表面积
12、超过200 mm2。 2.4.2、木杆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木杆程式应符合设计规定,其长度偏差为200mm-100mm,梢径偏差 -10mm。2、杆身弯曲度不得超过杆长的2。2.4.3、水泥底盘、卡盘及拉线盘的程式及其偏差符合表 2.4.3 要求。表 2.4.3 水泥底盘、卡盘及拉线盘的程式名称程式(mm)偏差(mm)参考重量(kg)底盘5005008046卡盘800300120长、宽、髙107350030015044拉线盘600400150长、宽、髙1069 YD/T5051 修改版42.4.4、镀锌钢绞线的规格应符合表 2.4.4 规定。表 2.4.4 镀锌钢绞线的规格公称截面积(m m
13、)钢绞线及股数每根/每股钢绞线允许公差(m m)钢绞线外径拉断力(kg)120kg/mm507/3.00.120.029.05460377/2.60.120.027.84100267/2.20.120.026.62930227/2.00.120.026.02420187/1.80.120.025.419202.4.5、铁件的规格型号均应符合 YD/T 206.1YD/T 206.29 的要求。2.4.6、电缆接线子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接线子的初始接头电阻应符合表2.4.6 的规定; 2、接线子外壳对芯线的绝缘电阻应1 X 105 M(20 5 ,相对湿度 60 -80 )。2.4.7、光缆
14、接头盒及光缆终端盒主要指标应符合表2.4.7规定。表2.4.6 接线子的初始接头电阻初始接头电阻最大值(m)项目线径( mm)HJK1/HJKT1HJK2/HJKT2HJK3/HJKT3HJK4/HJKT4HJKT5HJX1HJC1HJM/HJMT0.43.03.53.52.51.52.51.33.50.62.01.82.01.21.31.02.5 表 2.4.7、光缆接头盒及光缆终端盒主要指标项目密封性能绝缘电阻耐压强度光缆接头盒光缆接头盒内充气压力1005kpa,浸泡在常温的清水容器中稳定观察15mim,应无气体逸出或稳定观察 24h 气压表指示无变化。光缆接头盒沉入 1.5m 深的水中浸
15、泡 24h 后,光缆接头盒两端金属构件之间、金属构件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20000m光缆接头盒沉入 1.5m深的水中浸泡 24h 后,光缆接头盒两端金属构件之间、金属构件与地之间在 15kv 直流电作用下,1min 不击穿、无飞弧现象。光缆终端盒光缆终端盒两端金属构件之间、金属构件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光缆终端盒两端金属构件之间、金属构件与地之间在 15kv 直流作用YD/T5051 修改版520000m下,1min 不击穿、无飞弧现象。YD/T5051 修改版62.4.8、光纤配线架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光纤配线架的高压防护接地装置,其地线的截面积应 6mm2。2、光纤配线架的高压防护接地装
16、置与机架间的绝缘电阻 1000 M /500 V( 直流),机架间的耐压 3000 V( 直流),1 min 内不击穿、无飞弧现象。 2.4.9、光缆交接箱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光缆交接箱箱体密封条粘结应平整牢固,门锁开启灵活可靠;箱门开启角度1200 ;经涂覆的金属构件其表面涂层附着力牢固,无起皮、掉漆等缺陷。 2、光缆交接箱箱体高压防护接地装置,其地线的截面积应6mm2。3、光缆交接箱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机架间的绝缘电阻 20000 M/500V( 直流),箱 体间的耐压 3000V( 直流),1 min 应不击穿、无飞弧现象。 4、室内光缆交接箱防护性能应达到GB 4208标准中的 IP
17、53级要求,室外光缆交接箱防护性能应达到 GB 4208标准中的 IP65级要求。2.4.10、光纤连接器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插入损耗应 0.5 dB(重复性和互换性)。2、回波损耗: PC型40 dB, UPC型 50 dB,APC型 60 dB.2.4.11、电缆交接箱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电缆交接箱任意两个端子之间及任一端子与接地点之间的绝缘电阻 50000M , 任意两个端子之间及任一端子与接地点之间在接通500 V 交流电时, 1 min 应不击穿、无飞弧 现象。 2、导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接触电阻510-3 , 接线端子可断弹簧片处的接触电阻2 10-2 , 机械使用寿命试
18、验后310-2 。 接续模块的卡接簧片和可断簧片的重复使用次数应 200 次。 2.4.12、塑料子管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塑料子管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塑料子管的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形变,其颜色、孔径、壁厚及其均匀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壁厚的负偏差应 0.1 mm2.4.13、同轴电缆连接器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连接器内导体之间的接触电阻应0. 01 ,外导体之间的接触电阻0. 005 ,装接电缆后,电缆线与连接器的外导体之间的接触电阻应0.01 2、连接器内外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应 100 M .参照GB11313射频同轴连接器总 规范中14.5条款。3、连接器内外导体之间应
19、能经受1000 V(50 Hz有效值)的试验电压,作用1 min而无击穿和飞弧现象。参照 GB 11313射频同轴连接器总规范中14.6条款。YD/T5051 修改版74、连接器的传输损耗、反射损耗及带内平坦度等指标参照 GB11313射频同轴连接器总规范 。YD/T5051 修改版83 3 杆杆路路工工程程3.1 立杆3.1.1 电杆洞深应符合表 3.1.1 的规定,洞深允许偏差50mm。表 3.1.1 电杆洞深表电杆类别分类洞深(m)杆长(m)普通土硬土水田、湿地石质6.01.21.01.30.86.51.21.01.30.87.01.31.21.41.07.51.31.21.41.08.
20、01.51.41.61.28.51.51.41.61.29.01.61.51.71.410.01.71.61.81.611.01.81.81.91.8水泥电杆12.02.12.02.22.06.01.21.01.30.86.51.31.11.40.87.01.41.21.50.97.51.51.31.60.98.01.51.31.61.08.51.61.41.71.09.01.61.41.71.110.01.71.51.81.111.01.71.61.81.2木质电杆12.01.81.62.01.2注:1本表适用于中、轻负荷区通信线路。重负荷区的杆洞深度应按本表规定值另加100200mm。21
21、2m 以上的特种电杆的洞深应按设计文件规定实施。3.1.2 按设计规定的标称杆距立杆(一般情况下,市区杆距为 3540m,郊区杆距为4550m) 。3.1.3 竖立电杆应达到下列标准:1直线线路的电杆位置应在线路路由的中心线上。电杆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于 50mm;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2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内移。水泥电杆的内移值为 100150mm,木杆内移值为200300mm。因地形限制或装撑木的角杆可不内移。3终端杆应向拉线侧倾斜 100200mm。YD/T5051 修改版93.2 接 杆3.2.1 应按设计规定的长度、方式、方法进行电杆接长。3.2.2 水泥杆接杆必须采用“等
22、径水泥电杆”叠加接长,两杆间用法兰盘或钢板圈接续。3.2.3 本杆接杆时,下节杆的梢径不得小于上节杆的梢径,单接杆的下节梢径不得小于上节杆根径的四分之三,木杆的单接杆、品接杆规格应符合图 3.2.3-1 及图 3.2.3-2 的要求。 图 3.2.3-1 单接杆图 图 3.2.2-2 品接杆图3.3 杆根装置3.3.1 电杆杆根装置的安装地点应符合设计要求。3.3.2 水泥电杆杆根装置应用混凝土卡盘,以“”字形抱箍固定。木杆杆根装置应用横木,以.0mm 钢线缠绕固定。3.3.3 卡盘及底盘装置的规格应符合图 3.3.3-1 的要求,电杆杆根装置位置偏差应为50mm。横木式杆根装置的规格应符合图
23、 3.3.3-2 的要求。杆根垫木,其规格应符合图3.3.3-3 的要求。 YD/T5051 修改版10图 3.3.3-1 卡盘式杆根装置图 图 3.3.3-2 木杆横木装置图 图 3.3.3-3 木杆杆根垫木捆扎图3.4 拉 线3.4.1 拉线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拉线应采用镀锌钢绞线;拉线扎固方式以设计的材料为准。3.4.2 靠近电力设施及热闹市区的拉线,应根据设计规定加装绝缘子。绝缘子距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在 2m 以上。拉线绝缘子的扎固规格应符合图 3.4.2 的要求。 图 3.4.2 拉线绝缘子的扎固图3.4.3 人行道上的拉线宜以塑料保护管、竹筒或木桩保护。3.4.4 架空电缆线路的拉线
24、上把在电杆上的装设位置及安装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杆上只有一条电缆吊线且装设一条拉线时,应符合图 3.4.4-1 要求的方式之一选用。 图 3.4.4-1 单条拉线装设位置YD/T5051 修改版112杆上有两层电缆吊线且装设两层拉线时,应符合图 3.4.5-2 要求的方式之一选用。图 3.4.4-2 双条拉线装设位置3.4.5 拉线上把的扎固应符合下列规定:1另缠法。应符合图 3.4.5-1 的要求,缠扎规格见表 3.4.5-1。 图 3.4.5-1 拉线另缠法图表 3.4.5-1 拉线上把另缠规格电杆种类拉线程式缠扎线径(mm)首节长度(mm)间隙(mm)末节长度(mm)留头长度(mm)留
25、头处理1x7/2.22.6100301001001 x 7/2.62.6150301001001 x 7/3.03.0150301501002 x 7/2.22.6150301001002 x 7/2.62.615030150100木杆或水泥杆2 x 7/3.03.020030150100用 1.6mm钢线另缠5 圈扎固2夹板法:应符合图 3.4.5-2、图 3.4.5-3、图 3.4.5-4 的要求。3卡固法。应符合图 3.4.5-5 的要求。4上述三种方法,规格允许偏差4mm,累计允许偏差10mm。YD/T5051 修改版12 图 3.4.5-2 7/2.2 拉线上把夹板法图 图 3.4.
26、5-3 7/2.6 拉线上把夹板法图 图 3.4.5-4 7/3.0 拉线上把夹板法图 图 3.4.5-5 拉线上把卡固法图3.4.6 各种拉线地锚坑深应符合表 3.4.6 的规定,偏差应小于 50mm。表 3.4.6 拉线地锚坑深度表坑深 土质 (m) 分类拉线程式普通土硬土水田、湿地石质7/2.2mm1.31.21.41.07/2.6mm1.41.31.51.17/3.0mm1.51.41.61.22X7/2.2mm1.61.51.71.32X7/2.6mm1.81.71.91.42X7/3.0mm1.91.82.01.5上 2V 型 X7/3.0mm下 12.12.02.31.7YD/T
27、5051 修改版133.4.7 拉线地锚的横木或水泥拉线盘的规格应符合表 3.4.7 的要求。表 3.4.8 水泥拉线盘及地锚坑横木规格表 单位:mm拉线程式水泥拉线盘长 x 宽 x 厚铁柄直径地锚钢线程式股/线径横木根 x 长 x 直径7/2.2500 x300X150167/2.6(或 7/2.2)单条双下1x1200 x1807/2.6600 x400X150207/3.0(或 7/2.6)单条双下1x1500 x2007/3.0600 x400X150207/3.0 单条双下1x1500 x2002x7/2.2700 x400X150207/2.6 单条双下1x1500 x2002x7
28、/2.6700 x400X150207/3.0 单条双下1x1500 x2002x7/3.0800 x400X150227/3.0 双条双下2x1500 x200V 型2x7/3.01000 x500X300227/3.0 三条双下3x1500 x2003.4.8 一般地锚出土长度为 300mm,三条六下地锚出土长度为 400500mm,允许偏差为50100mm。地锚钢柄长度规格根据设计埋深要求选定。3.4.9 拉线地锚的实际出土点与规定出土点之间的偏差50mm。拉线地锚的出土斜槽,应与拉线上把成直线.3.4.10 拉线地锚应埋设端正,不得偏斜,地锚的拉线盘(横木)应与拉线垂直。3.4.12
29、埋设,不得有扛、顶现象。3.4.11 拉线中把与地锚连接处应按拉线程式加装拉线衬环,衬环应装在拉线弯回处。3.4.11 拉线中把夹固、缠扎规格应符合表 3.4.11 及图 3.4.11-1、图 3.4.11-2 的要求。表 3.4.11 拉线中把夹、缠规格表 单位:mm类别拉线程式夹、缠物类别首节间隔末节全长钢绞线留长7/2.27 夹板1 块2801006001007/2.67 夹板1 块230150600100夹板法7/3.07 夹板2 块中间 301001006001007/2.22.6 钢线1503301006001007/2.62.6 钢线1502801006001007/3.03.0
30、 钢线2002301506001002X7/2.22.6 钢线1502601006001002X7/2.62.6 钢线1502101506001002X7/3.03.0 钢线200310150800150另缠法V 型 2X7/3.03.0 钢线250310150800150YD/T5051 修改版14 图 3.4.11-1 拉线中把缠扎图 图 3.4.11-2 拉线中把夹固图3.4.12 高桩拉线的副拉线、拉桩中心线、正拉线、电杆中心线应成直线,其中任一点的最大偏差50mm,并应符合图 3.4.12 的要求。 图 3.4.12 高桩拉线图3.4.13 吊板拉线的规格应符合图 3.4.13 的要
31、求。YD/T5051 修改版15 图 3.4.13 吊板拉线图3.4.17 墙拉线的拉攀距墙角应250mm,距屋沿400mm。3.5 撑 木3.5.1 撑木应按设计要求装设。3.5.2 装设撑木应符合下列要求:1撑木埋深应600mm,距高比应0.5,并加设杆根横木。2撑木装设位置:电缆线路应装在最末层电缆吊线下 100mm 处。3撑木的安装应符合图 3.5.2-1 及图 3.5.2-2 的要求。撑木与电杆结合处应将撑木顶端以直径分,锯成 2/5 和 3/5 各一面,其中 2/5 面应与电杆中心线成直角,3/5 面为贴杆面,应锯削成复瓦形槽,撑木槽应与电杆紧密贴实。 图 3.5.2-1 水泥电杆
32、撑杆 图 3.5.2-2 木杆撑杆YD/T5051 修改版163.6 避雷线和地线.3.6.1 避雷线和接地线应按设计要求装设。3.6.2 电杆装设避雷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泥电杆有预留避雷线穿钉的装设规格应符合图 3.6.2-1 的要求。图 3.6.2-1 有预留避雷线穿钉的水泥电杆避雷线安装图2水泥电杆无预留避雷线穿钉的装设规格应符合图 3.6.2-2 的要求。 图 3.6.2-2 无预留避雷线穿钉的水泥电杆避雷线安装图 3利用拉线做避雷线的装设规格应符合图 3.6.2-3 的要求。 图 3.6.2-3 利用电杆拉线做避雷线安装图YD/T5051 修改版174木杆上装设避雷线可直接用卡钉钉
33、固,卡钉间距离为 500mm。5在与 10kV 以上高压输电线交越处,两侧木杆上的避雷线应断开 50mm 间隙,如图3.6.2-4 的要求。 图 3.6.2-4 放电间隙式避雷线安装图3.6.3 避雷线的地下延伸部分应埋在离地面 700mm 以下,延伸线(4.0mm 钢线)的延伸长度及接地电阻要求见附录 C。3.6.4 光(电)缆吊线利用预留地线穿钉做接地线的安装规格应符合图 3.6.4-1 的要求;光(电)缆吊线利用拉线做接地线的安装规格应符合图 3.6.4-2 的要求, 图 3.6.4-1 光(电)缆吊线利用预留穿钉做地线安装YD/T5051 修改版18 图 3.6.4-2 光(电)缆吊线
34、利用拉线做地线安装图 3.6.5 光(电)缆吊线及其他线路设备的接地电阻值要求见附录 C 及 D。同轴电缆的户外放大器、分支器、钢绞线的接地电阻应43.7 号杆3.7.1 号杆应按设计规定进行。3.7.2 号杆的字或牌的高度,最末一个字或杆号牌下边缘应距地面 2.5m,杆号应面向街道。3.7.3 在同一个局的交换区内,应采用同一种方法书写或钉牌。3.8 架空吊线3.8.1 架空光(电)缆吊线程式应符合设计规定吊线夹板距电杆顶的距离一般情况下距杆顶500mm,在特殊情况下应250mm。3.8.2 杆路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与其他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以及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附录
35、 E、附录 F、附录 G 的要求。3.8.3 吊线在电杆上的坡度变更大于杆距的 20%时,应加装仰角辅助装置或加装俯角辅助装置,辅助地线的规格与吊线一致,安装方式应符合图 3.8.3-1 的要求;规格应符合 3.8.3-2的要求。YD/T5051 修改版19 图 3.8.3-1 电缆吊线仰角辅助装置图图 3.8.3-2 电缆吊线俯角辅助装置图3.8.4 杆路上架设第一条吊线时,一般设在杆路的车行道反侧或建筑物侧。3.8.5 在同一杆路同侧架设两层吊线时,两吊线间距为 400mm。3.8.6 电缆吊线的原始垂度应符合附录 H 的要求。在 20以下时允许偏差应不大于标准垂度的 10%;在 20以上
36、时,应不大于标准垂度的 5%。YD/T5051 修改版203.8.7 吊线在直线杆上的固定应符合图 3.8.7 的要求。 图 3.8.7 吊线固定图3.8.8 吊线接续规格应符合图 3.8.8 的要求。两端可选用钢绞线卡子、夹板或另缠法,两端用一种方法。 图 3.8.8 吊线接续图3.8.9 在木杆角杆的角深在 510m 时加装吊线辅助装置应符合图 3.8.9-1 的要求,角深在1015m 时木杆的吊线辅助装置应符合图 3.8.9-2 的要求,水泥杆角杆辅助装置规格应符合图 3.8.9-3 的要求。 图 3.8.9-1 角杆吊线辅助装置之一 图 3.8.9-2 角杆吊线辅助装置之二YD/T50
37、51 修改版21 图 3.8.9-3 角杆吊线辅助装置之三3.8.10 十字交叉吊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两条十字交叉吊线高度相差在 400mm 以内时,需做成十字吊线。2两条吊线程式相同时,主干线路吊线应置于交叉的下方。3两条吊线程式不同时,程式大的吊线应置于交叉的下方。4夹板式十字吊线的规格应符合图 3.8.10-1 的要求。 图 3.8.10-1 十字吊线图之一 图 3.8.10-2 十字吊线图之二3.8.11 卡子法丁字结、夹板法丁字结、的规格应符合图 3.8.11-1,图 3.8.11-2 的要求。 图 3.8.11-1 吊线丁字结图之一 3.0 钢线 10 圈1.6 钢线 5 圈YD/
38、T5051 修改版22图 3.8.11-2 吊线丁字结图之二 3.8.12 电缆吊线在终端杆及角深大于大于15m 的角杆上,应做终结。卡子法终结、另缠法终结、夹板法终结的规格应符合图 3.8.12-1、图 3.8.12-2 及图 3.8.12-3 的要求。 图 3.8.12-1 吊线终结图之一 图 3.8.12-2 吊线终结图之二 (1)水泥杆上卡子法终结YD/T5051 修改版23 图 3.8.12-3 吊线终结图之三 3.8.13 同层两条吊线在一根电杆上的两侧,并按设计要求做成合手终结的,合手终结的做法应符合图 3.8.13 的要求,其缠扎、夹固要求同 3.8.12 节。 图 3.8.1
39、3 吊线合手终结图 3.8.14 相邻杆档电缆吊线负荷不等或在负荷较大的线路终端杆前一根电杆应按设计要求做泄力杆,电缆吊线在泄力杆做辅助终结,辅助终结的做法应符合图 3.8.14 的要求。(1)合手终结另缠法(3)合手终结卡子法YD/T5051 修改版24(1)水泥杆 (2) 木杆 (3)水泥杆合手 (4)木杆合手图 3.8.14 吊线假终结图YD/T5051 修改版254 4 管管道道光光(电电)缆缆的的敷敷设设4.1 管孔4.1.1 敷设管道光(电)缆的孔位应符合设计要求。4.1.2 敷设管道光(电)缆之前必须清刷管孔。4.2 子管敷设4.2.1 在孔径 90mm 及以上的水泥管道、钢管或
40、塑料管道内,应根据设计规定一次敷足三根或三根以上的子管。4.2.2 子管不得跨井敷设,子管在管道内不得有接头,子管内应预放光缆牵引绳。4.2.3 子管在人(手)孔内伸出管口长度宜在 200400mm。4.3 光(电)缆敷设4.3.1 应按照设计要求的 A,B 端敷设光(电)缆。4.3.2 敷设光缆时的牵引力应符合设计要求。4.3.3 敷设管道光(电)缆的曲率半径的要求:1敷设过程中光缆的曲率半径必须大于光缆直径的 20 倍,光缆在人(手)孔中固定后光缆的曲率半径必须大于光缆直径的 10 倍。2电缆的曲率半径必须大于电缆直径的 15 倍。3同轴电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外径的 10 倍。4.3.4 新
41、建光缆接头处两侧光缆布放预留的重叠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续完成后光缆余长应在人孔内盘放并固定。YD/T5051 修改版264.3.5 敷设后的电缆应紧靠人孔壁,并应按图 4.3.5 的要求以扎带绑扎于托架上。光缆在人孔内子管外的部分应采取波纹塑料套管保护措施。 图 4.3.13 电缆在人孔内绑扎图 4.3.6 管孔及子管管孔均应按设计要求的器材堵塞。4.3.15 光(电)缆在每个人孔内应按设计要求或业主的规定做好标志。YD/T5051 修改版275 5 埋埋式式光光(电电)缆缆的的敷敷设设5.1 挖沟5.1.1 光(电)缆沟中心线应与设计路由的中心线吻合,偏差应100mm。5.1.2 光(电)
42、缆沟的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沟底高程允许偏差为+50-100mm。5.1.3 人工挖掘的沟底宽度宜为 400mm。5.1.4 斜坡上的埋式光(电)缆沟,应按设计规定的措施处理。5.2 光(电)缆敷设5.2.1 敷设光(电)缆的 A,B 端的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5.2.2 埋式光(电)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电)缆外径的 20 倍, (15 倍) 。电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 15 倍,同轴电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外径的 10 倍。5.2.3 两条以上光(电)缆同沟敷设时,应平行排列,相距50mm,不得交叉或重叠。5.2.4 埋式光(电)缆与其他设施平行或交越时,其间距不得小于附录 J 的规定。5.
43、2.5 埋式光(电)缆进入人孔处应设置保护管。5.2.6 应按设计要求装置埋式光(电)缆的各种标志。5.2.7 埋设后的单盘光缆,其金属外护层对地的绝缘电阻的竣工验收指标应10M.km,其中暂允许 10的单盘光缆不低于 2 M.km。YD/T5051 修改版285.3 保护钢管5.3.1 光(电)缆穿越铁路、公路应采用钢管保护或定向钻孔地下敷管。保护管的敷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5.3.2 保护钢管伸出穿越物两侧应1m;穿越公路排水沟的埋深应大于永久沟底以下500mm。5.4 回填土5.4.1 充气的光(电)缆在回填土前必须做好保气工作。5.4.2 先填细土,后填普通土,且不得损伤沟内光(电)缆
44、及其他管线。5.4.3 市区或市郊埋设的光(电)缆在回填 300mm 细土后,盖红砖保护。每回填土约300mm 处应夯实一次,并及时做好余土清理工作。5.4.4 回土夯实后的光(电)缆沟,在车行路面或地砖人行道上应与路面平齐,回土在路面修复前不得有凹陷现象;土路可高出路面 50100mm,郊区大地可高出 150mm 左右。YD/T5051 修改版296 6 架架空空光光(电电)缆缆的的敷敷设设6.1 敷设架空光(电)缆6.1.1 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光(电)缆挂钩程式。6.1.2 光(电)缆挂钩的间距应为 500mm,允许偏差30mm,电杆两侧的第一只挂钩应各距电杆 250mm,允许偏差20mm
45、。6.1.3 应按设计要求的 A、B 端敷设,光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 20 倍,电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 15 倍,同轴电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外径的 10 倍。6.1.4 架空光(电)缆敷设后应自然平直并保持不受拉应力、 、无扭转、无机械损伤。6.1.5 光缆每杆档上作一处伸缩弯,伸缩弯在电杆两侧的挂钩间下垂 250mm,并套塑料管保护,如图 6.1.5 所示。图 6.1.5 光缆在杆上伸缩弯示意图6.1.6 架空电缆接头在吊线上吊扎的规定应符合图 6.1.6 的要求。图 6.1.6 架空光(电)缆接头在吊线的吊扎图6.1.7 电缆接头在近杆处,200 对及以下电缆接头在距电杆为
46、600mm,200 对以上电缆接头距电杆为 800mm,允许偏差为50mm。YD/T5051 修改版306.1.8 架空光(电)缆在丁字吊线处吊扎的规定应符合图 6.1.8 的要求。6.1.9 光缆接头盒及余缆吊扎的规定应符合设计要求。 图 6.1.8 在丁字吊线处的吊扎图6.1.10 同轴电缆户外放大器/分支器的安装规定应符合图 6.1.12-1 至 6.1.12-2 的要求图 6.1.10-1 户外放大器安装图 YD/T5051 修改版31图 6.1.10-2 户外分支器安装图 6.2 引上光(电)缆保护管6.2.1 引上保护管的材质、规格、安装地点应符合设计要求。6.2.2 木杆、墙壁、
47、水泥杆上引上保护管的安装应符合图 6.2.2-1 及图 6.2.2-2 的要求。 图 6.2.1-1 图 6.2.1-2 图 6.2.1-3光(电)缆杆上引上装置 墙壁上光(电)缆引上装置 水泥杆上光(电)缆引上装置6.2.3 在人(手)孔内引上电缆的走向应符合图 6.2.3 的要求。YD/T5051 修改版32 图 6.2.3 人(手)孔内引上电缆走向图电缆在引上保护管上的固定应参考图 01 的要求。光缆在引上保护管上的固定的参考图 02如下: 01 引上电缆固定图 02 引上光缆固定图6.3 敷设墙壁光(电)缆6.3.1 敷设墙壁光(电)缆的一般规定:1 应按设计要求的 A、B 端敷设墙壁
48、光(电)缆。2 不宜在墙壁上敷设铠装或油麻光(电)缆。3 墙壁光(电)缆离地面高度3m,跨越街坊、院内通路等应采取钢绞线吊挂,其缆线最低点距地面应符合附录 F 的要求。4 墙壁光(电)缆与其他管线的最小间距应符合 YD5137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规定。6.3.2 敷设吊线式墙壁光(电)缆应符合下列要求:1吊线式墙壁光(电)缆使用的吊线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墙上支撑的间距应为810m,终端固定物与第一只中间支撑的距离不应大于 5m。2吊线在墙壁上的水平敷设,其终端固定、吊线中间支撑应符合图 6.3.2-1,2 的要求。YD/T5051 修改版33 图 6.3.2-1 吊线在墙壁水平敷设
49、YD/T5051 修改版343吊线在墙壁上的垂直敷设,其终端应符合图 6.3.2-2 的要求。 图 6.3.2-2 吊线在墙壁中间支撑图YD/T5051 修改版357 7 光光(电电)缆缆接接续续和和成成端端7.1 光缆接续7.1.1 光缆接续的内容应包括:光纤接续;铜导线、金属护层、加强芯的连接;接头衰减的测量。7.1.2 光缆程式、接头位置及两端光缆预留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1光缆接续前应核对光缆程式、接头位置;2根据光缆的端别,核对光纤、铜导线并编号作永久性标记;3光缆接续前应检查两端的光纤、铜导线,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接续;4严禁用刀片去除一次涂层或用火焰法制作端面;5对填充型光缆,接续时
50、应采用专用清洁剂去除填充物,严禁用汽油清洁;6应根据接头套管的工艺尺寸开剥光缆外护层,且不得损伤光纤。7.1.3 光纤接续应符合下列要求:1光纤接续宜采用熔接法。光纤接续衰减应符合设计的要求。2 光纤接续后应用接头套管保护,余纤在光纤盘片内的曲率半径应30mm。 ,盘绕方向应一致。3光缆的光纤带接续后应理顺,避免“S”弯。7.1.4 铜导线、铝或钢聚乙烯粘结护套、加强芯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光缆内铜导线、铝或钢聚乙烯粘结护套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2光缆加强芯的连接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接头盒的结构夹紧、夹牢。7.2 光缆接头的封装7.2.1 光缆接头套管(盒)的封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热可缩接头套管
51、,热缩后要求外形美观,无变形、无烧焦、无杂质等不良状况;采用可开启式接头盒,安装螺栓应均匀拧紧,无气隙。2封装完毕后,有气门的接头套管(盒)应做充气试验。需要做地线引出的,应符合设计要求。7.2.2 光缆接头盒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架空光缆接头盒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两端的预留光缆应盘放在邻杆上。2管道光缆接头盒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余缆用波纹塑料管保护并紧贴人孔壁或人孔搁架,盘成“O”型圈,并用扎线固定。光缆固定后的曲率半径不得小于光缆直径的 10 倍,3埋式光缆接头及余缆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YD/T5051 修改版367.3 电缆芯线接续7.3、电缆接续7.3.1、芯线接续应符合下列要求
52、:1、全塑电缆芯线接续必须采用压接法。按设计要求的型号选用扣式接线子或模块型接线子。2、电缆芯线的直接、复接线序必须与设计要求相符,全色谱电缆必须色谱、色带对应接续。3、电缆芯线接续不应产生混、断、地、串及接触不良,无接续差错,芯线绝缘电阻合格。接续后应保证电缆的标称对数全部合格。7.3.2、电缆接头的封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接续套管的型号、规格、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2、全塑电缆屏蔽层必须用专用屏蔽线连接,并按设计要求作分段、全程测式。3、热缩套管封合应套管平整,无折皱,无烧焦。注塑缝完整、饱满,无气泡,密封良好。4、纵包装配式套管封合应电缆、底板、端盖、上盖粘连紧密;套管螺栓紧固,端部包扎整
53、齐,密封良好。7.4、光(电)缆进局及成端7.4.1、进局光(电)缆应按设计要求采用非延燃型护套或采用其他阻燃措施。7.4.2、进局光(电)缆的布放应符合下列要求:YD/T5051 修改版371、进局光(电)缆的管孔使用安排和在进线室电缆托架上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在托架上应排放整齐,不重叠,不交错,不上下穿越或蛇行;引上转角的曲率半径应符合规定。2、进线室的管孔及局前人孔内通往进线室侧的管孔应做堵塞。3、进局光(电)缆的外护层应完整,无可见的损伤;横放的光(电)缆接头应交错排列,接头任一端距光(电)缆转弯处应大于 2m;进线室的光(电)缆应按设计要求做好编号和相关标志。7.4.3、成端光
54、缆:根据终端设备的配置,合理固定光缆和光缆接头套管(盒) ,光缆余长部分应在进线室或机房中适宜位置盘放,其余缆长度及光缆曲率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7.4.4、成端电缆的布放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测量室的地板洞为上线槽方式时,所布放的成端电缆应与相对应的总配线架对直,并绑扎固定,以非延燃材料封堵上线槽洞口。2、成端电缆线把在总配线架上的绑扎位置应符合设计和相关规范的要求。3、在原有总配线架上新做直列成端电缆的,其绑扎方法、位置、式样应与原直列成端相同。4、全色谱的成端电缆必须按照色谱、色带的编排次序出线。5、成端电缆屏蔽连接线应可靠接至总配线架铁架。6、总配线架直列安装的设备程式、数量、位置应符
55、合设计要求。7.4.5、光缆在 ODF 或单设的光缆终端盒做终端,光缆内的金属构件与 ODF 接地装置接触良好,ODF 接地装置至机房防雷接地排的接地线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线严禁成螺旋型布放。8 8 光光( (电电) )缆缆交交接接箱箱与与分分线线设设备备8.1、光(电)缆交接箱的安装8.1.1、光(电)缆及尾纤、跳纤、适配器在光(电)缆交接箱内路由走向及固定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交接箱产品说明书的要求。8.1.2、墙式光(电)缆交接箱的安装,应坚实、牢固,交接箱底部距地面符合设计要求。8.1.3、架空光(电)缆交接箱应安装在 H 杆的工作平台上,工作平台的底部距地坪应3m且不影
56、响道路通行。8.1.4、落地式光(电)缆交接箱的安装位置、安装高度、防潮措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箱体安装必须牢固、安全、可靠,箱体的垂直偏差应3mm。 YD/T5051 修改版388.28.2、分线设备的安装、分线设备的安装8.2.1、分线设备的安装方式、地点与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8.2.2、分线设备在电杆上安装时,应装在电杆的局方侧;同杆设有过街分线设备时,其过街的分线设备应装在局的反方侧。8.2.3、分线盒在电杆上安装时,盒体的上端面应距吊线 720mm;分线箱安装在电杆上时,10-30 对的分线箱固定穿钉眼距吊线下 800mm;一排接线端 25-50 对分线箱的固定穿钉眼距吊线下 1000
57、 mm。8.2.4、室外墙壁安装分线盒时,盒体的下端面距地面为 2.8-3.2 m.8.2.5、上杆钉(条)宜装在线路方向的一侧,面向分线设备,在电杆上杆顶夹角为1200。8.3、交接设备、分线箱接地要求8.3.1、交接设备、分线箱的地线必须单设接地,敷设接地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地气线的接地电阻值见附录 D。8.48.4、用户引入线、用户引入线8.4.1、用户引人线包括分线设备下线(俗称爬杆线)和用户室外被覆线的材质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8.4.2、用户引人线长度宜不超过 200 m 且从下线杆至第一个支撑点的跨距应不超过 50 m。 超过时,可加立电杆。同轴电缆用户盒至电视接收机或数字电视
58、机顶盒的连接馈线应采用 SYWV-75-5-1 型的四屏蔽物理发泡同轴电缆,长度不宜超过 5 m。 8.4.3、同一方向的用户引人线最多不超过 6 条,超过 6 条时应改用全塑电缆引人。同一方向多条被覆线的间隔应均匀、垂度一致。8.4.4、用户引人线与电力线交叉间距不得小于 400mm,不得跨越电车滑行线。跨越障碍物不得有托磨现象。8.4.5、用户引人线跨越街(巷)等时,其最低点至地面垂直距离应符合附录 F 的要求。跨越档不得有接头。9 电缆充气系统9.1、一般规定YD/T5051 修改版399.1.1、电缆充气系统设备及气压监测系统设备的型号、规格、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装置牢固,充气
59、机组接地装置良好、有效。9.1.2、充气系统及信号告警系统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1、充气机自动、手动、启、停性能。2、充气机超时运行的自动保护控制性能。3、气水分离器应能及时自动排水。4、充气机断相告警。5、高压罐过压告警;低压罐不充气告警。6、超湿告警。9.29.2、充气系统设备的安装、充气系统设备的安装 9.2.1、电缆线路充气网的组成和充气段的划分以及气塞地点、安装位置、气门规格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9.2.2、充气系统(不包括低压配电盘柜)全套设备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联动试运转,联动试运转检验项目及要求见附录 L。9.2.3、充气系统的输出气压,对全塑电缆应70 kPa。9.2.4、充气系统
60、的气压告警器低压告警值:地下电缆应 30 kPa;架空电缆应20 kPa.9.2.5、全塑电缆气塞制作完毕后,应在静止状态下 8h 以后进行充气检验。气塞气闭试验,24 h 允许下降的气压标准见附录 I。9.3、光(电)缆气压监测系统的安装9.3.1、光(电)缆气压监测系统的监测设备型号、规格、安装地点及环境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9.4、光(电)缆线路的气压及检验9.4.1、新设地下非填充型全塑电缆及充气型光缆的保持气压在气压平稳后,应保持在 40-50 kPa。9.4.2、光(电)缆在气压平衡后,气温相同的情况下,24 h 的气压下降值,见附录 K。10 线路防护10.1、防蚀10.1.1、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公司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完整
- 2025年厂里厂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岗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满分必刷)
- 2025通信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工业用地转让代理合同
- 2025临时电源租赁合同
- 2025授权投资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商场柜台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本
- 2025电子产品销售合同模板大全
- 小学高年级语文复习讲座
- 商砼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 强酸强碱烧伤及中毒的处理方法
- 厂家管道吹扫方案(参考)
- 超深水油田开发及水下生产系统概述-37页的简介
- 轧钢高线车间装配工工艺规程
- 法制副校长聘书模板52426
- 钢板桩施工专项方案
- 水土保持常用监测表格(共9页)
- PPT翻书动画效果的制作
- 病理学第十六章-神经系统疾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